分享

进藏记(十九):一见钟情巴松措

 二班毛豆 2023-03-23 发布于广东

待归栏的牦牛

从太昭古城一上高速,便往巴松措而去。下高速走县道,路很好走,除了偶遇牦牛霸路,基本没什么阻碍。

16:45分经过一个路边的村庄,等待归栏的牦牛占满了道。对面一辆车停在牛群中间,被牦牛当成同伴友好地靠在一起。等了几分钟,车主见牦牛还这么热情,只好下车表明态度。我们也顺势找了条牛缝穿将过去。

过了村庄,水渐碧绿,映着远处的雪山,可谓山峻水秀。我见景色优美,遂下车走到河边拍照。

河滩的沙地闪闪发光,我仿佛踩着金沙,一时兴奋莫名。莫非真有金子,不然怎么会发光,遂蹲下研究起来。

河滩的金沙

姐姐也下了河滩。

“姐你看,这像不像金沙江的沙,可以淘金了。”我像发现了新大陆。

“像云母石。”姐姐从沙中捡起一块发光的小石子。

我这才发现岸边的大石头也在发光,看纹理果然像云母,自己也笑了,想什么呢,真有金子还等你发现,估计是河道所含矿物所致,河水才如此之清绿。

清绿的河水

导航显示巴松措还有半个小时,而我觉得像是到了。这一路的景色与外面截然不同,雪山更近,河水更绿,空气也更干净。右边有座贝壳状的雪山,一直伴着我们直至巴松措大门。一座大石碑竖立大门旁,上书“户外天堂  工布古村”,中间是“巴松措”字样,到了。

进去是景区大门和售票处,住在里面,可免门票。又开了段路,才到巴松措所在的结巴村。虽然知道藏族字意与汉字不同,可我还是忍不住无声地笑了。儿时听爸爸讲故事,说他小时候顽皮,跟村里的结巴学说话,结果很长一段时间都改不过来,被奶奶打,笑得我前仰后合。

巴松措大门

“结巴”藏语的意思为遗忘。相传很久以前,这里来了一位得道高僧,因受佛祖指点自立门户,开创了结巴村。一日村里来了个外人,他问村子叫什么名字,高僧笑着说,忘了自己来自何方。这个人出去后,便对外面的人说,深山峡谷中有一个结巴村,是一个被世人遗忘的世外桃源,那里是人间仙境,有雪山、森林、湖泊,人们淳朴又善良。

西藏的地域不同,气候与景色也差别很大,巴松措所在的工布江达县属林芝,而林芝古称就是“工布”。林芝被称为“西藏江南”,平均海拔只有3000多点,气候湿润,植被丰富,氧气充足,在这里不用担心会高反。

生活在工布江达县境内的藏民,被其他西藏人称为“工布人”,意思是“生活在凹地里的人”。工布人有自己的服饰、独特的建筑、不同的节日,甚至语言都与其他藏族不同。原始工布风情的结巴村约有80多户农家,是当地较大的村落。

来到结巴村,才明白“结巴”的“遗忘”含义。这里不是被世人遗忘的地方,而是可以让世人遗忘一切烦恼的地方。

我们民宿

我们住的是一家藏式民宿,温馨小院,时尚榻榻米,干净有格调,窗外即雪山,巴松措近在眼前,非常舒服。

老板是一对中年夫妇,老板娘是内蒙人,中等身材,短发,在拉萨做生意多年,一次来巴松措旅游,结果被深深吸引,再也不走了,便开起了民宿。

小院

“我姓石,你们叫我石头就行。”石头说话干脆利落。

“想咨询一下巴松措的旅游线路,怎么玩比较好。”

“你们至少得呆三天,一天去新措,一天去扎拉沟,现在可以沿着湖边一直往里开,到错高村看看,开吧,一直往里开,都是美景。”

“错高村有标志吗?”

“有路牌,错高村是古老的藏式房屋群,保留了古代藏式房屋的传统民居,不用一钉一锯,都是百年以上的建筑,值得看。”

窗外风景

一看时间已六点多了,但太阳还没落山,遂二话不说,放下行李,上车往湖边开去。

住处离巴松措非常近,拐一个弯就到了湖边。这一看不打紧,无奈眼睛掉进了湖里,再也拔不出来,脑里所有的词语都被上天收了去,一个词也蹦不出来。

从湖边往远处看有两大山峰,一座平坦,一座尖峭,它们是巴松措的两大名山“国王的宝座”和“燃烧的火焰”。

巴松措蓝

湖水变幻莫测

巴松措又名措高湖,藏语是“绿色的水”之意。是红教一处著名神湖和圣地。

湖水十分神奇,左边比湖蓝绿,右边如海洋蓝,却看不出分界在哪,越想看仔细越分辨不出,说不清道不明是什么蓝,怪不得有人说巴松措颜色只能称之为“巴松措蓝”。

湖水仿佛是天上落在人间的蓝镜,明鉴清澈,照映着雪山树木与湖边的人,心灵被湖水照后,只觉净化了一番,神爽清明。

三人站在湖边久久不忍离去,除了惊叹、赞叹,就只有感叹。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仁慈,留下这样的仙境治愈世人。

您若喜欢此文,请点赞与“在看”,让我知道。

上篇推荐:进藏记(十八):偶遇太昭古城

视频推荐:有一种蓝,叫巴松措蓝

跬步之行:01:0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