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前每日练 | 天上风沙扑面庞,人世路上美梦长(2023届280)

 hjh2004 2023-03-23 发布于福建

辽宁大连2022学年高三双基试题(有增改)

土壤风蚀是风力作用导致表土物质脱离原空间位置的过程。土壤风蚀的一个重要效应是粉砂细颗粒级被风力和沙尘暴吹离地表,在当地形成沙漠化土地。图3为2000多年来我国东部季风边缘区沙尘暴与夏季风强弱的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
图片

1、该地区可能位于

A.亚热带季风区与温带季风区界线附近

B.4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附近地区

C.旱作农业与季风水田农业分界线附近

D.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界线附近

2、与东部地区相比,沙尘对西部地区产生的影响及原因正确的是

①危害性小  人口分布少

②危害性大  靠近沙源地

③危害性小  开发程度低

④危害性大  冬季风强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可以根据图文信息得出的结论是

A.沙尘暴增加是因为亚洲季风增强导致流水侵蚀加剧

B.沙尘暴减少是因为亚洲季风减弱导致风力侵蚀减弱

C.中国季风边缘区人类活动对地表影响超过自然过程

D.中国季风边缘区气候变化是沙尘暴变化的主导因素

解题思路

本题以沙尘为背景材料,以当地所处的地理环境、沙尘对西部地区产生的影响及原因、根据图文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为切入点,考查了自然灾害与防治、区域地理等相关知识及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等。

答案及解析:

1、该地区可能位于

A.亚热带季风区与温带季风区界线附近

B.4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附近地区

C.旱作农业与季风水田农业分界线附近

D.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界线附近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图片

答案:B

解析:

从自然地理环境来看,我国主要地域差异包括:纬度和海陆分布等地理位置的差异、地势轮廓及新构造运动的差异、气候特征的差异、自然历史演变的差异,以及人类活动与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方向的差异。根据上述差异,我们将全国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个自然大区。

【继续滑动查看】

解析:

其中,东部季风区范围,主要看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呈“东北—西南”走向)——即以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一线为界。此线以东(南)地区为(东部)季风区,此线以西(北)地区为非季风区(非季风区,不是无季风影响,而是少或无夏季风影响)。

【继续滑动查看】

解析:

“秦岭—淮河”(大致纬度约为34°N)一线,是东部季风区中划分南、北方的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旱作农业(北方旱地)与季风水田(南方水田,种植水稻)农业分界线。这就是说,东部季风边缘区并不是“秦岭—淮河”一线,故A、C二项错误。

【继续滑动查看】

中国境内以年降水量800毫米为界线,年降水量400—800毫米的地区为半湿润区,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区为湿润区;以年降水量400毫米为界线,年降水量200—400毫米的地区为半干旱区,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地区为干旱区。其中,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部分界线(即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与东部季风区吻合。故B项正确。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界线,位于西北一带,经内蒙古西部、甘肃(河西走廊)西部到青藏高原及新疆交界处,离东部季风区界线较远。故D项错误。

2、与东部地区相比,沙尘对西部地区产生的影响及原因正确的是

①危害性小  人口分布少

②危害性大  靠近沙源地

③危害性小  开发程度低

④危害性大  冬季风强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图片

答案:A

解析:

该题的难度较小,但要注意解题的前提条件是“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确靠近沙源地(多沙漠)和冬季风源地,大风扬沙较容易。所谓自然灾害,最重要的是对人类产生危害,西部地大人少(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开发程度低),人口密度低(人口分布少),所以沙尘的危害性较低(新闻中,讲的基本都是东部沿海,如北京等地如何受灾)。故①、③二项正确,②、④二项错误。

【继续滑动查看】

解析:

注意,东部地区是指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10省(市),有时也包括港澳台地区;中部地区是指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6省;西部地区是指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12省(区、市);东北地区是指辽宁、吉林和黑龙江3省。

3、可以根据图文信息得出的结论是

A.沙尘暴增加是因为亚洲季风增强导致流水侵蚀加剧

B.沙尘暴减少是因为亚洲季风减弱导致风力侵蚀减弱

C.中国季风边缘区人类活动对地表影响超过自然过程

D.中国季风边缘区气候变化是沙尘暴变化的主导因素

左右滑动查看解析及答案

图片

答案:C

解析:

沙尘暴的形成需要满足三大条件:(持久强劲的)大风、(丰富的)沙源、低层大气不稳定(利于强对流发展,把更多的沙尘卷扬的更高)。冬春季是沙尘暴常发的季节,特别是春季——大地回暖,日晒使得地表松动(冻土、积雪消融),又是冷空气大风频发的季节。所以当强风经过蒙古国和我国内蒙古西部、甘肃等地的沙源地时,会将沙尘卷到空中,随着低空气流向东向南传输,影响内蒙古以东以南等区域。

【继续滑动查看】

解析:

根据图文信息,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沙尘暴增加,其实与夏季风的强弱关系不大——如左图,夏季风增强,降水增多,虽然会带来一定的流水侵蚀加剧问题,但水分利于植物生长,植被的巩固水土能力增强,反而不利于沙尘暴形成;反之,夏季风从海上来,气流较湿润,与沙尘暴成因的“大风”(冬季风)关系不大,但是夏季风减弱,却会导致其更加干旱,反而有可能使得沙尘暴增加。因此断定,仅凭该题的图,不能说明沙尘暴增减与亚洲(夏)季风有关,也不能说季风边缘区气候变化是沙尘暴变化的主导因素。故A、B、D三项错误。

【继续滑动查看】

图中除了夏季风的变量,还有就是人类活动的差异。换言之,人类活动强度,也会影响沙尘暴的形成——人类活动对地表影响超过自然过程,即人类破坏自然生态,过度开垦、放牧等,导致地表破碎(岩土疏松)、植被稀少,利于狂风扬沙形成沙尘暴(右图中,在植被恢复后,即使是夏季风减弱时间,沙尘暴一样是减少的状态)。故C项正确。

课后拓展

近日,受冷空气(大风影响),大范围沙尘天气覆盖我国西北、华北及黄淮南部等地。而在一片昏黄之中,零星雨点混着扬尘,形成“泥雨”坠落凡尘(冷空气下沉带动沙尘向下的同时,恰逢暖空气便会形成泥、水混合的降雨)。冷空气(大风)会带来沙尘暴、扬沙、浮尘天气,但也会因大风、降水及冷空气等因素使得沙尘天气消散。
图片
在南方,今年以来最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过程也在继续上演。春季中后期,处于春夏相交之际,冷暖空气交汇频繁(一是北方南下的冷干气流,二是南方北上的海洋暖湿气流),形成降雨。再加上太阳直射点北移,气温回升,受太阳辐射影响,近地面低气压较多,且大气中水汽充沛,极易形成降水(对流雨,即雷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