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自己学习资料背诵斑

 大海思楠阁 2023-03-23 发布于山西

桂枝汤类

从桂枝汤起,迄温经汤止,共类三十九方。此方为群方之祖,在六淫病及内伤杂病与妇科中应用最广泛,其加减应变,或在桂枝汤基础上另成新方,主治亦不出桂枝汤之药理,

桂枝汤 (21)

  •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知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 伤寒不大便六七,头痛有热者,未可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
  •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哺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 下利腹胀满,身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 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
  • 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

桂枝加附子汤 (1)

  •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加桂汤 (1)

  • 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桂枝加葛根汤 (1)

  •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加芍药汤 (1)

  •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桂枝加大黄汤 (1)

  •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2)

  •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 (1)

  •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2)

  •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 虚弱浮热汗出者,除桂枝加白薇、附子各三分,故曰二加龙骨汤

桂枝加黄芪汤 (2)

  • 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尝暮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痛重,烦燥,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 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栝蒌桂枝汤 (1)

  •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栝蒌桂枝汤主之。

小建中汤 (5)

  •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 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
  • 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黄芪建中汤 (1)

  • 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

当归建中汤 (1)

  • 妇人产后,虚羸不足,腹中刺痛不止,吸吸少气或苦少腹中急,摩痛引腰背,不能食饮,产后一月,宜服当归建中汤,日得服四五剂为善,令人强壮宜。

桂枝去芍药汤 (1)

  •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1)

  •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2)

  • 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 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 (1)

  • 肺痿,吐涎沫,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主之。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1)

  •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乌头桂枝汤 (1)

  •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

桂枝甘草汤 (1)

  •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1)

  •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2)

  • 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
  •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桂枝麻黄各半汤 (1)

  •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 (1)

  •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桂枝二麻黄一汤主之。

桂枝二越婢一汤 (1)

  •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炙甘草汤 (3)

  •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 虚劳诸不足,汗出而闷,脉结悸,行动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宜炙甘草汤主之。
  • 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者,炙甘草汤主之。

桂枝附子汤 (1)

  •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1)

  • 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甘草附子汤 (1)

  •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桂枝芍药知母汤 (1)

  • 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黄芪桂枝五物汤 (1)

  •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桂枝生姜枳实汤 (1)

  • 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积实汤主之。

黄芪芍药桂枝苦酒汤 (1)

  • 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一作重),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药汁,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汤主之。

桂姜草枣麻辛附子汤 (1)

  • 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

桂枝茯苓丸 (1)

  • 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下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竹叶汤 (1)

  • 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

土瓜根散 (1)

  • 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

温经汤 (1)

  •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麻黄汤类

从麻黄汤起,迄麻黄醇酒汤止,共类二十二方。每方之名虽不同,但主治皆不离麻黄解表逐邪之目的,凡外感与杂病之邪须解表,或松表以调肺皮之气者,用之为主,或为辅,配入他药中,或单独锐用,莫不沉立起,药到病除。

麻黄汤 (8)

  •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体疼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 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主之。
  •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3)

  •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者,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

越婢汤 (1)

  •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

越婢加术汤 (2)

  • 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
  • 肉极,热则身体津脱,腠理开,汗大泄,厉风气,下焦脚弱。越婢加术汤主之。

越婢加半夏汤 (1)

  •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

大青龙汤 (3)

  •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燥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小青龙汤 (4)

  •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温,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气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 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加石膏汤 (1)

  • 肺胀,咳而上气,烦燥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麻黄附子细辛汤 (1)

  •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麻黄附子甘草汤 (2)

  •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
  • 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

麻黄加术汤 (1)

  •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1)

  •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哺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乌头汤 (2)

  • 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 乌头汤方,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

大续命汤 (1)

  • 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千金三黄汤 (1)

  • 中风,手足拘急,百节疼痛,烦热,心乱,恶寒,经日不欲饮食,三黄汤主之。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1)

  •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麻黄升麻汤 (1)

  •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射干麻黄汤 (1)

  • 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厚朴麻黄汤 (1)

  • 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

甘草麻黄汤 (1)

  • 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

半夏麻黄丸 (1)

  • 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

麻黄醇酒汤 (1)

  • 黄疸,麻黄醇酒汤主之。

葛根汤类

葛根汤类共列此三方,其君药皆在葛根上。葛根,《本经》谓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其中“起阴 气”者,乃太阳经之药,“身大热”者,乃阳明经之药,故此为治太阳阳明之主药。至于“消渴”者,其能生津无疑,“诸痹”者,通脉道而治痉证。仲景方之药法,全从《本经》而来,明其根源,则对证加减成方之理,自然通达豁然。故葛根汤类之三方,不是治太阳之病,便是治阳明之病,或太阳阳明二经之合病。其类方虽少,但独自成体系。

葛根汤 (3)

  •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

葛根黄芩黄连汤 (1)

  •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加半夏汤 (1)

  •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柴胡汤类

从小柴胡汤起,迄柴胡桂枝干姜汤止,共类方七首。其中以小柴胡汤应用最广,几乎与群方之祖的桂枝汤并驾齐驱,因所主治之少阳病,为三阳之枢纽,三阳病皆可以此通治之;且又与厥阴肝经为表里,肝病亦可以此转邪提出治之,万病不离六经脏腑,此以通治四经二脏六腑矣,故用之最广。其余加减所成之另方六首,应用虽有专门,但皆不离少阳一经之升提与和解表里之枢转,从各“方解”到“应用”,可见经方变化如神龙莫测,但不离药证相投,随证立方之本意。医者意也,上工可以心领神会,中工可以变化应用,下工可以按证取方,各得其所。

小柴胡汤 (21)

  •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一云:脏腑相违,其痛必下,胁膈中痛),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哺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 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 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和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部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 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 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 伤寒差以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 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令大便难。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
  • 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

大柴胡汤 (5)

  •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
  •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 伤寒后,脉沉沉者,内实也,下解之,宜大柴胡汤。
  •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柴胡加芒硝汤 (1)

  •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哺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柴胡加桂枝汤 (3)

  •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 发汗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荣卫,以通津液,后自愈。
  • 心腹卒中痛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奔豚汤 (1)

  • 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1)

  •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柴胡桂枝干姜汤 (2)

  •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 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宜柴胡桂姜汤,服一剂如神效。

栀子豉汤类

从栀子豉汤起,迄大黄硝石汤止,共类十方。每方皆统贯栀子轻浮荡热之功效,证有兼变,应变而加药,此是古方一定之法门。主治之证一变,故名亦异。治有专经者,有不专经者,总见有热,轻浮于上者,皆可用以为主药,或佐使药以治之。

栀子豉汤 (6)

  •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侬,栀子豉汤主之。
  •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 阳明病,脉浮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愤愤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侬,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
  •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侬,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

栀子甘草豉汤 (1)

  • 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

栀子生姜豉汤 (1)

  • 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栀子大黄汤 (1)

  • 酒黄疸,心中懊侬,或热痛,栀子大黄主之。

枳实栀子豉汤 (1)

  • 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汤主之。

栀子厚朴汤 (1)

  •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栀子干姜汤 (1)

  •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栀子柏皮汤 (1)

  • 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柏皮汤主之。

茵陈蒿汤 (3)

  •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至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 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大黄硝石汤 (1)

  • 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表和里实,当下之,宜大黄硝石汤。

承气汤类

从大承气汤起,迄大黄甘遂汤止,共类23方。每方皆统贯泻下之作用,皆与腑病有关。或下燥屎,或下蓄水,或下瘀血,或急下,或缓下,或微和而润下等等,方法可以因证不同,但下之则一。不管燥屎,水饮痰涎,瘀血脓腐之物,属热属寒等等不同,总之皆邪实者,必下之以亢害之气,皆归并于承气汤一类而解之。方后类证多者,应统观,才可明该方应用之妙,不管伤寒杂病证同则治同,此乃随证施治之精神。但特殊情况,必具体分析对待,切不可教条误事,才是仲景之真正门徒。

大承气汤 (32)

  •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哺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尔,宜大承气汤下之。
  • 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 阳明病,下之,心中懊侬而烦,胃中有燥屎者,可攻,腹微满,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若有燥屎者,宜大承气汤。
  •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宜大承气汤。
  • 病人不大便五六日,绕脐痛,烦燥,发作有时者,此有燥屎,故使不大便也。
  •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承气汤。
  •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硬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 下利,脉迟而滑者,内实也,利未欲止,当下之,宜宜大承气汤。
  • 下利,不欲食者,以有宿食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 下利差,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 下利脉反滑,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
  • 病腹中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承气、大柴胡汤。
  • 问曰:人有病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 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 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
  • 脉紧,头痛风寒,腹中有宿食不化。
  •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哺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
  • 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受食,但初头硬,后必溏,未定成硬,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尿定硬,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
  • 痉为病,胸满中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
  • 病解能食,七八日更发热者,此为胃实,大承气汤主之。
  • 产后七八日,无太阳证,少腹坚痛,此恶露不止,不大便,烦燥发热,切脉微实,再倍发热,日哺时烦躁者不食,食则谵语,至夜即愈,宜大承气汤主之。热在里,结在膀胱也。
  • 脉双弦而迟者,必心下硬,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也,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小承气汤 (7)

  •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一法:与桂枝汤)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主腹中,转屎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必大便复硬而少也,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矢气者,慎不可攻也。
  • 阳明病,其人汗多,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更莫复服。
  •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
  •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 大便不通,哕数谵语,宜小承气汤。

厚朴三物汤 (1)

  • 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

厚朴七物汤 (1)

  • 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

厚朴大黄汤 (2)

  • 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
  • 胸满而心下支饮,结实而大便硬,或便秘,时时心下痛,或吐水者,为厚朴大黄汤证。

调胃承气汤 (8)

  • 伤寒脉浮,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一作微),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一作尺脉实)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 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 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与调胃承气者,若不尔者,不可与。但欲呕,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汤证。以呕故知极吐下也。
  •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桃核承气汤 (1)

  •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抵当汤 (5)

  •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 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
  • 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
  • 妇人经水不利下,抵当汤主之。(亦治男子膀胱满急有瘀血者)。

抵当丸 (1)

  •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下瘀血汤 (1)

  • 师曰:产妇腹痛,法当以枳实芍药散,假令不愈者,此为腹中有干血着脐下,宜下瘀血汤主之。亦主经水不利。

大黄廑虫丸 (1)

  • 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创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䗪虫丸主之。

十枣汤 (4)

  •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 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 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
  • 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岁,宜十枣汤。

葶苈大枣泻肺汤 (3)

  • 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 肺痈,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清涕出,不闻香臭酸辛,咳逆上气,喘鸣迫塞,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 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甘遂半夏汤 (1)

  • 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皂荚丸 (1)

  • 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

大陷胸汤 (5)

  • 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侬,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至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哺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大陷胸丸 (1)

  •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小陷胸汤 (1)

  •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白散 (2)

  • 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 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吐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白散主之。

麻仁丸 (1)

  •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大黄甘草汤 (1)

  • 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大黄牡丹皮汤 (1)

  • 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

大黄甘遂汤 (1)

  • 妇人少腹如郭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大黄甘遂汤主之。

泻心汤类

从生姜泻心汤起,迄大黄附子汤止,共类十四方,以泻心汤名方者,仅五方,其主要是热邪之气与胃寒之气,搏结心下,而有痞硬之证,凡苦寒燥湿之药皆入心经泻火热,同时火热之气亦为心所主,故泻火热,即是心,推其所主之义。其余九方,虽主治各有不同,但绝多为寒热之药,混合为用,亦有泻心汤寒热互用之义,亦有纯热与纯寒者,又不离泻心汤方之化裁分割,主治各应其一面。总观之,或取其阴,或取其阳,或阴阳互用,以调和人身之阴阳也。此类方,在治寒热错杂之病中,颇具显效,不但用药,煎服方法,亦俱深义,其中颇有处方学问,但不离随证用药之总原则,希学习者,加意细求不但登堂入室,且可扩大应用范围,并以此而创建新方,斯算善学者也。

生姜泻心汤 (1)

  •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甘草泻心汤 (2)

  •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嘎,甘草泻心汤主之。

半夏泻心汤 (2)

  •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 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大黄黄连泻心汤 (3)

  •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 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附子泻心汤 (1)

  •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旋覆代赭汤 (1)

  •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黄芩汤 (2)

  •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 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2)

  •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 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外台黄芩汤 (1)

  • 干呕下利者,外台黄芩汤主之。

千金三物黄芩汤 (1)

  • 妇人草褥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千金》三物黄芩汤主之。

黄连汤 (1)

  •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1)

  •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1)

  •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大黄附子汤 (1)

  •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白虎汤类

从白虎汤起,迄白虎加桂枝汤止,共类六方,方名虽异,但每方皆具清解热邪之功,而热应分虚实,或虚实兼杂,所以清热中有兼补正气之法,各详每方之方解与应用。所类六方中,五方有石膏,因石膏为清气分邪热之圣药,不管证之虚实,皆可应用,只要配伍适宜,效如桴鼓,真可覆杯而起,赖何今之医者,多畏石膏之猛烈,其不读圣人书之过耳,故畏用者,乃读后人书而偏信道听途闻,今语于此,请听《本经》与仲景之言为要。

白虎汤 (3)

  • 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 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 (6)

  •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 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 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 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竹叶石膏汤 (1)

  •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竹皮大丸 (1)

  • 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竹皮大丸主之。

麦门冬汤 (2)

  • 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
  • 病后劳复发热者,麦门冬汤主之。

白虎加桂枝汤 (1)

  • 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五苓散类

从五苓散起,猪膏发煎止,共类方二十四个。此类方之特点,皆具通利小便之功能,不管病之来路是外感内伤,是寒热虚实,是上、是中、是下,凡须从小便开出路以祛邪者,皆可从此二十四方中,选择适证之方服用。小便不利,水湿贮留,或内、或外、或上、或中、或下,病变百出,但与气血阴阳有关,治法略有差异,而又内伤者多于外感,仲景于此类病中,出方各异,疑似之间,颇有学问,学者宜对证深研,并可参愚之方解与按语进行领悟,或可借为渡海之津梁乎!人身中水占百分之七十,肾与膀胱主水,肺主通调水道,脾主制水,肝主吸水,心主行水,水气不治,泛滥成灾,病者累多。昔人治病有专利水通阳之秘诀,谓天一之源治,万病皆可相继收功,虽言不免夸大,但意有可取之处。参今之西医疗病,亦以输液为法门;察小便之通闭,以测剧毒药之贮存量;病危者,往往为小便难、尿中毒而亡等等,中西合参,临病人视小便之通利与否,确为治疗与预后之良法,古圣遗规,则不得不重视也。今已将经方类编,复将经证类于方下,于学习开一事半功倍之门,希从此中领悟创新,亦可出医门之一大派别,愚书于此,大有感慨不已之情,不得不赘此弦外之音,后生可畏,焉知来者。

五苓散 (9)

  •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燥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 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
  •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 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日水逆,五苓散主之。
  •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 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 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茵陈五苓散 (1)

  • 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

猪苓汤 (3)

  • 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 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

猪苓散 (1)

  • 呕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与之,思水者,猪苓散主之。

文蛤散 (2)

  • 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 渴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文蛤汤 (1)

  • 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文蛤汤主之。兼主微风、脉紧、头痛。

茯苓甘草汤 (2)

  •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 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

茯苓泽泻汤 (1)

  • 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徒苓泽泻汤主之。

泽泻汤 (1)

  •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茯苓饮 (1)

  • 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宜茯苓饮。

茯苓杏仁甘草汤 (1)

  •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防己黄芪汤 (3)

  •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 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腹痛者加芍药。
  • 风水,脉浮为在表,其人或头汗出,表无他病,病者但下重,从腰以上和,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防己黄芪汤主之。

防己茯苓汤 (1)

  • 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肿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

木防己汤 (1)

  •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后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 (1)

  •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后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己椒苈黄丸 (1)

  • 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汽,己椒苈黄丸主之。

栝蒌瞿麦丸 (1)

  • 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栝蒌瞿麦丸主之。

肾气丸 (5)

  •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
  • 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 脚气上入,少腹不仁,崔氏八味丸主之。

当归贝母苦参丸 (1)

  • 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

葵子茯苓散 (1)

  • 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

蒲灰散 (2)

  • 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并主之。
  • 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

滑石白鱼散 (1)

  • 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鱼散,茯苓戎盐汤并主之。

茯苓戎盐汤 (1)

  • 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滑石白鱼散、获苓盐汤并主之。

猪膏发煎 (2)

  • 诸黄,猪膏发煎主之。
  • 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猪膏发煎导之。

四逆汤类

从四逆汤起,迄赤丸止,共类十五方,其中十二方之特点,皆以温热之药为主,以救垂危之阳,并逐阴寒之邪气,其所治证状之特点为四肢厥逆,亦有一二条未明显标出厥逆,亦可以药测证,类而推之有厥逆之证象。四逆散虽为治郁热之厥逆,当归四逆汤及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虽为治血寒之厥逆及兼内久有寒邪者,此三方药法显与其他各方不同,但不离厥逆之主证,故归于此类,以明相反之根源。此类方以治肾阳不足之阴寒厥逆为主,若以中焦为主之厥逆,有因寒因热之不同,于此皆未收解。此类别列于理中汤类中,或白虎、承气等类中,要知此非论厥逆之全,但重点此类皆备之,欲详宜参其他各类,始能掌握仲景治厥逆上辨证论治之全貌。

四逆汤 (13)

  •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
  • 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 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 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 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

四逆加人参汤 (1)

  •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通脉四逆汤 (2)

  • 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1)

  • 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

茯苓四逆汤 (1)

  •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干姜附子汤 (1)

  •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白通汤 (2)

  •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白通加猪胆汁汤 (1)

  • 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四逆散 (1)

  •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当归四逆汤 (2)

  • 下利,脉大者虚也,以强下之故也。设脉浮革,因而肠鸣者,属当归四逆汤。
  •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1)

  •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大乌头煎 (1)

  • 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弦者,大乌头煎主之。

乌头赤石脂丸 (1)

  •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九痛丸 (1)

  • 九种心痛,宜九痛丸主之。

赤丸 (1)

  • 寒气厥逆,赤丸主之。

理中汤类

从理中丸起,迄枳实芍药散止,共类二十一方。所主治者,皆以理中焦为主,或理其阳,或理其阴,或以补为主,或以攻为施,或攻补兼施,皆不出中焦奉上启下之中流砥柱作用,从此类方中逐一对比体会之,则中央与四脏、四旁之作用,互相之连结。理中汤类与四逆汤类有显然区别:理中是以中焦为主,执中央运四旁,其中真武汤、附子汤、附子梗米汤、薏苡附子散、天雄散、芍药甘草附子汤等,虽似四逆汤类,所治则与四逆不同,其显然之分别处,在中焦运化幹施;四逆散又以四肢厥逆为主,其中虽有阴盛亡阳,阳郁不达,血寒不温等等之区别,但不出四肢厥冷范畴。中焦之证,有寒热虚实之分,伤寒中焦之证偏寒;杂病既有寒,更有热,能通用之方四,余者为专拟之方,学者能于此中会通之,则应用范围可以大大扩展。

理中丸 (3)

  •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 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大建中汤 (1)

  •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 (1)

  • 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真武汤 (2)

  •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附子汤 (3)

  •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 妇人怀妊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当用附子汤温其脏。方未见。

附子粳米汤 (1)

  •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梗米汤主之。

薏苡附子散 (1)

  • 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天雄散 (1)

  •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一作目眶痛),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3)

  •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桂苓五味甘草汤 (1)

  • 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冲气。

苓甘五味姜辛汤 (1)

  • 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

桂枝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半夏汤 (1)

  • 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 (1)

  • 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仁黄汤 (1)

  • 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

生姜甘草汤 (1)

  • 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者,生姜甘草汤主之。

甘草干姜汤 (3)

  •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讝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 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讝语,师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讝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讝语,故知病可愈。
  • 肺痿,吐涎沫,而不能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其病,服汤已,小温覆之,若渴者,属消渴。

芍药甘草汤 (3)

  •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得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 问曰:证像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肚拘急而担语,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脚挛,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伸,以承气汤微酒,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诞睡,甘草干姜汤以温之,若服汤已渴者,属消渴。

芍药甘草附子汤 (1)

  •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桂枝人参汤 (1)

  •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枳术汤 (1)

  • 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

枳实芍药散 (1)

  • 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积实芍药散主之。

百合汤类

此类治百合病之专方七,治脏燥之方一,共方八首,而百合病与脏燥证,皆属情志疾患,证象颇相似,且根源皆属阴亏虚热所作,故类为一起,便于辨证施治。从某些方面看来,百病皆生于郁,郁则火发伤阴,而神不守舍,神离则形无所主,诸异样之行动作矣!百合病不仅从伤寒后余热未清而来,证之临床,亦有从郁火内作而引起者,脏燥更属此类范畴,故两者之方,根据证情,还可通用,并可由此更形推广应用范畴,神而用之者,在乎其人。

百合知母汤 (1)

  • 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知母汤主之。

滑石代赭石汤 (1)

  • 百合病,下之后者,滑石代赭石汤主之。

百合鸡子汤 (1)

  • 百合病,吐之后者,用后方主之(即百合鸡子黄汤)。

百合地黄汤 (1)

  • 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

百合洗方 (1)

  • 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

栝蒌牡蛎散 (1)

  • 百合病,渴不差者,用后方主之(此即栝蒌牡蛎散)。

百合滑石散 (1)

  • 百合病,变发热者,百合滑石散主之。

甘草小麦大枣汤 (1)

  • 妇人脏燥,喜悲伤欲哭,像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半夏汤类

从小半夏汤起,迄干姜人参半夏丸止,共类八方。方方皆不离半夏降逆止呕之作用,既未至呕吐者,非不呕吐,乃痰饮之结聚未到满溢程度,亦可用之预去痰饮而防患于未然。只要配伍适宜所治之证,投之效如桴鼓。半夏,《本经》谓:“治伤寒寒热,心下坚,胸胀咳逆,头眩,咽喉肿痛,肠鸣,下气止汗。”本类所列八方,仅取咳逆,咽喉肿痛等而已,其他应用则散见于泻心、杂方法等类中,未能通通搜列,恐失他类之中心目的。痰饮呕吐,以及咽喉诸证,此类方大体能疗,非全局,若能从此而心领神会,全局可洞彻,随证师法可拟对证新方,所谓学者师法,法随人变,变化无穷,学之极至也。

小半夏汤 (2)

  •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 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小半夏加茯苓汤 (3)

  •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 黄疽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必哕,哕者,小半夏汤主之。

大半夏汤 (1)

  • 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千金》云:“治胃反不受食,食入即吐。”《外台》云:“治呕,心下痞硬者。

半夏厚朴汤 (1)

  • 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半夏散及汤 (1)

  •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生姜半夏汤 (1)

  • 病人胸中似喘不喘,似呕不呕,似哕不哕,彻心中愦愦然无奈者,生姜半夏汤主之。

半夏干姜散 (1)

  •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干姜人参半夏丸 (1)

  • 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

胶艾汤类

从胶艾汤起,迄红兰花酒止,共类十五方,每方皆与血证有关。血为阴类,从阳而化,热则而外溢,寒亦郁阴火内攻之而外溢,统皆血不循经之弊。治热以寒,治寒以热,此为正治。若甚者,亦宜因用反佐,上吐者抑之使下,下夺者升之使上,旁通者,引之入内,皆为针锋相对之良法,学者从中领悟之,则治血证之大法略备矣。胶艾汤为治因寒下血之良方,凡虚寒之证,皆可用之,后人之四物汤补血法,从此方裁出,较之此方,则拙笨不灵矣。血主中焦取汁奉心化赤以成,故此类治血证多取中焦之药物,尤其甘草之用处颇多,其中亦可领悟妙义。痛脓血凝气滞之病,治多从气血入手,故将其方列于此类。其他各类亦有血证之方,从其主要也,不能截然分割,恐伤方义之来源,学者从中汇通,仲景心法,不难洞彻。

胶艾汤 (1)

  • 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

胶姜汤 (1)

  • 妇人陷经漏下黑不解,胶姜汤主之。

当归生姜羊肉汤 (2)

  • 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 产后腹中㽲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

黄土汤 (1)

  • 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

柏叶汤 (1)

  • 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

赤豆当归散 (2)

  • 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一本此有黄字)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豆当归散主之。
  • 下血,先血后便,此为近血也,赤豆当归散主之。

当归芍药散 (2)

  • 妇人怀妊,腹中㽲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 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当归散 (1)

  • 妇人妊娠,宜常服当归散主之。

白术散 (1)

  • 妊娠养胎,白术散主之。

薏苡附子败酱散 (1)

  •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王不留行散 (1)

  • 病金疮,王不留行散主之。

排脓散 (0)

排脓汤 (0)

旋覆花汤 (2)

  • 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
  •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旋覆花汤主之。

红兰花酒 (1)

  • 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红兰花酒主之。

杂法方类

从赤石脂禹余粮汤起,迄小儿疳虫蚀齿方止,共类五十二方。其中,赤石脂余禹粮汤至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为治泻与痢之法;黄连阿胶汤、黄连粉,为用黄连之法;吴茱萸汤、乌梅九,为浊阴上泛与寒热错杂之法;瓜蒂散至藜芦甘草汤,为涌吐之法;猪肤汤至苦酒汤,为咽痛治法;苦参汤、雄黄熏法,为狐惑病之外治法;升麻鳖甲汤、鳖甲煎丸,为阴阳毒及藏痕疟母治法;蜀漆散至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为疟病治法;侯氏黑散至头风摩散,为内外中风治法;薯蓣丸、酸枣仁汤,为虚劳治法;苇茎汤,为肺痈治法;栝蒌薤白白酒汤至橘皮竹茹汤,为胸痹及逆治法;泽漆汤,是咳而脉沉水肿治法;紫参汤、诃黎勒散,为下利腹痛及气利治法;牡蛎泽泻散、走马汤,为水肿及中恶治法;鸡屎白散至甘草粉蜜汤,为转筋、狐疝及蛔虫治法;蜜煎三导方,为灌肠治法;烧裈散,为阴阳易治法;矾石汤至硝石矾石散,为矾石应用法;蛇床子散、狼牙汤,为坐药及冲洗法;小儿疳虫蚀齿方,为儿科方之鼻祖。以上约分二十余法,可谓杂矣。此类方之收集与排列,有从治效者,有从药效者,有可归于其他各类者,但毕竟以列于此为妥贴。因杂法者,包其他各类所不能包之方法,而亦有类似其他各类者,如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显系柴胡汤类,为了扩充症病治法,所以列于此,而不列于彼。盖此类方,函括甚广,后世很多方法,可从此悟出,希学者,一一对比分析领悟之,则亿万方法,皆由此而发源矣。

赤石脂禹余粮汤 (1)

  •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禹余粮丸 (1)

  • 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桃花汤 (3)

  • 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 少阴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 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白头翁汤 (2)

  •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 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1)

  • 产后下利虚极,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之。

黄连阿胶汤 (1)

  •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黄连粉 (1)

  • 浸淫疮,黄连粉主之。

吴茱萸汤 (4)

  • 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 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

乌梅丸 (2)

  •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蚘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蚘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 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瓜蒂散 (4)

  • 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此为胸中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 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中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 少阴病,饮食入口则吐,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脉弦迟者,此胸中实,不可下也,当吐之,若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可吐也,当温之,宜四逆汤。
  • 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汤 (2)

  • 太阳中暍,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
  • 诸黄,瓜蒂汤主之。

藜芦甘草汤 (1)

  • 病人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瞤瞤者,藜芦甘草汤主之。

猪肤汤 (1)

  • 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

甘草汤 (1)

  •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

桔梗汤 (2)

  • 少阴病,二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
  • 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

苦酒汤 (1)

  •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苦参汤 (1)

  • 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主之。

雄黄薰法 (1)

  • 蚀于肛者,雄黄熏之。

升麻鳖甲汤 (2)

  • 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
  • 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去雄黄蜀椒汤主之。

鳖甲煎丸 (1)

  • 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症瘕,名曰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

蜀漆散 (1)

  • 疟多寒者,名日牡疟,蜀漆散主之。

牡蛎汤 (1)

  • 牡疟,牡蛎汤主之。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 (1)

  • 疟病发渴者,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主之。亦治劳疟。

侯氏黑散 (1)

  • 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侯氏黑散主之。(《外台》治风癫。)

风引汤 (1)

  • 除热瘫痫,与风引汤。

防己地黄汤 (1)

  • 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者,防己地黄汤主之。

头风摩散 (1)

  • 偏头风遇寒即痛者,属寒伏于脑,用《金匮》头风摩散,一法用川乌末醋调涂痛处。《张氏医通》

薯蓣丸 (1)

  • 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

酸枣仁汤 (1)

  • 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苇茎汤 (1)

  • 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苇茎汤主之。

栝蒌薤白白酒汤 (1)

  •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栝蒌薤白半夏汤 (1)

  •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枳实薤白桂枝汤 (1)

  • 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橘枳姜汤 (1)

  •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主之。

橘皮汤 (1)

  • 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

橘皮竹茹汤 (1)

  • 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泽漆汤 (1)

  • 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紫参汤 (1)

  • 下利肺痛,紫参汤主之。

诃黎勒散 (1)

  • 气利,诃黎勒散主之。

牡蛎泽泻散 (1)

  • 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走马汤 (1)

  • 中恶,心痛,腹胀,大便不通,走马汤主之。

鸡屎白散 (1)

  • 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入腹者,鸡屎白散主之。

蜘蛛散 (1)

  • 阴狐疝气者,偏有大小,时时上下,蜘蛛散主之。

甘草粉蜜汤 (1)

  • 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

蜜煎导方 (1)

  •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皆可为导。

烧裈散 (1)

  • 伤寒阴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

矾石汤 (1)

  • 脚气冲心,矾石汤主之。

矾石丸 (1)

  • 妇人经水闭,藏坚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矾石丸主之。

硝石矾石散 (1)

  • 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因作黑疸,其腹胀如水状,大便必黑,时溏,此女劳之病,非水也。腹满者难治。硝石矾石散主之。

蛇床子散 (1)

  • 妇人阴寒,温阴中坐药,蛇床子散主之。

狼牙汤 (1)

  • 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

小儿疳虫蚀齿方 (1)

  • 小儿疳虫蚀齿,疼痛难忍,饮食困难,此方主之。

六经脉证

太阳病 (4)

  • 太阳之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 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
  •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阳明病 (9)

  •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 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夹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
  • 问曰:阳明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伤寒。
  • 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戳戳然汗出,此欲作固痕。必大便初硬后港,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利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少阳病 (4)

  •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 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耳聋。
  •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谚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

三阳合病 (1)

  •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阴阳关系 (3)

  •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数六故也。
  • 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 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太阴病 (5)

  •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 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晓,故腹满而噬干。
  •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湿而长者,为欲愈。
  • 伤寒脉浮缓,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牌家实,腐秒当去故也。
  •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少阴病 (4)

  •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 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 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 少阴中风,脉阳微阴浮者,为欲愈。

厥阴病 (4)

  •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 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 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
  • 伤寒先厥后发热而利者,必自止,见厥复利。

别证变证

藏结 (3)

  • 何谓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日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 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一云;寒而不热,其人反静,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 病胁下素有癌,连在脐傍,痛引少腹,入阴筋者,此名脏结,死。

冷结 (1)

  •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结胸,小腹满,按之痛者,此冷结在膀胱关元也。

除中 (3)

  • 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 伤寒始发热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当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为除中。食以索饼,不发热者,知胃气尚在,必愈。
  • 脉濡而弱,弱反在关,需反在巅,弦反在上,微反在下。弦为阳运,微为阴寒,上实下虚,意欲得温,微弦为虚,虚者不可下也。微则为咳,咳则吐涎,下之则咳止,而利因不休,利不休则胸中如虫,入则出,小便不利,两胁拘急,喘息为难,颈背相引,臂则不仁,极寒反汗出,身冷若冰,眼睛不慧,语言不休,而谷气多入,此为除中,口虽欲言,舌不得前。

伏气 (1)

  • 伏气之病,以意侯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若脉微弱者,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也。病人云:实咽中痛,虽尔,今复欲下利。

晚发 (1)

  • 脉阴阳俱紧,至于吐利,其脉独不解,紧去人安,此为欲解。若脉迟至六七日不欲食,此为晚发,水停故也,为未解,食自可者为欲解。

痉 (5)

  •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者,名日柔痉。
  •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
  • 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脉赤,独头面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

湿 (5)

  •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侯,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 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身色如似薰黄。
  • 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鸣,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饮,口燥烦也。
  • 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 湿家病,身上疼痛,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内药鼻中则愈。

风湿 (2)

  • 问曰:风湿相搏,一身尽疼,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答日: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
  •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哺所剧者,此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

湿温 (1)

  • 两肚逆冷,胸腹满,多汗,头目痛苦,妄言,其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不可发汗,治在太。

温毒 (1)

  • 冬时触冒疹毒,至春始发,肌肉发斑,瘾疹如锦纹,或咳嗽心,但呕清汁。

喝 (3)

  • 太阳中热者,喝是也,其人汗出恶寒,身热而渴也。
  • 太阳中竭者,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 太阳中喝者,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扎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阴毒 (1)

  • 手足厥冷,背强,肝腹筑痛,咽痛,短气,呕吐下利,身如被杖,或冷汗烦渴,或甲指面色青黑烦躁而渴,脉沉细欲绝,而一息七至,宜灸气海、丹田三二百壮,或熱敷脐中。

阳毒 (1)

  • 发躁狂走,妄言,面赤,咽痛,身斑斑若锦纹,或下利赤黄,脉洪实滑促,或舌卷焦黑,鼻中如烟煤,宜用布满冷水搭于胸上,蒸热数换。

温病 (2)

  • 冬时受寒,藏于肌肤,至春而发。

热病 (1)

  • 寒气至夏而发,俱与伤寒相似。

两感 (1)

  • 太阳与少阴,阳明与太阴,少阳与厥阴。

风温 (1)

  •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斷,语言难出。若被下者,直视失渡;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痛,时栗疯;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温疫 (1)

  • 一岁之中,男女老少之疾相似,其状不一。

脚气 (1)

  • 头痛,身热,肢体痛,大便秘,呕逆,脚屈弱。

多眠 (1)

  • 有风湿证,有少阴证,有小柴胡证,有狐惑证。

狐惑 (1)

  •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孤,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赤、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嘎。其咽干烂,见五脏则死。当视其唇,上唇有疤,虫食其脏;下唇有疤,虫食其,多因下利而得,湿患之病亦相似。

百合 (1)

  • 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欲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每溺时头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时头不痛,浙然者,四十日愈;若弼时快然,但头眩者,二十日愈。其证或未病而预见,或病四五日而出,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微见者,各随证治之。

尸厥 (8)

  • 少阴脉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騙,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当刺期门、巨阙。
  • 伤寒腹满擔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牌也,名日纵,刺期门。
  • 伤寒发热,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日横,刺期门。
  •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僧语脉弦,五日谚语不止,当刺期门。
  • 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 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入,其人心烦。
  • 阳明病,下血擔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刺期门,随其实而污之,戰然汗出则愈。
  • 凡治温病,可刺五十九穴。

疟病 (1)

  • 师曰:疾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小紧者下之差,弦迟者可温之,弦紧者可发汗针灸也,浮大者可吐之,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

疮痈 (1)

  • 诸浮数脉,应当发热,而反酒浙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痛。

妇人杂病 (1)

  • 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在上,呕吐誕唾,久成肺痛;形体损分,在中盘结,绕脐寒疝;或两胁疼痛,与脏相连;或结热中,痛在关元。脉数无疮,肌若鱼鳞,时着男子,非止女身。在下未多,经候不匀,阴冷擊痛,少腹恶寒;或引腰脊,下根气街,气冲急痛,膝胫疼烦,奄忽眩冒,状如厥癫;或有忧惨,悲伤多嗔,此皆带下,非有鬼神。久则羸瘦,脉虚多寒,三十六病,千变万端,审脉阴阳,虚实紧弦,行其针药,治危得安,其虽同病,脉各异源,子当辨记,勿谓不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