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高中历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练习题(含解析)
2023-03-23 | 阅:  转:  |  分享 
  
高中历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
公元前238年,嬴政开始亲政,为统一六国的战争积极准备着。他制定了三步战略:笼络燕齐,稳住楚魏,消灭韩赵。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
1年,不到10年时间,嬴政先后灭掉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由此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A.夏朝B
.秦朝C.隋朝D.元朝2.在今天的这些城市中,不在古代秦帝国的疆域版图之内的是( )A.北京B.三亚C.西安D.洛阳3.中国历
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A.国人暴动B.陈胜、吴广起义C.三家分晋 D.刘邦、项羽起义4.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
能将纷繁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图2展示的措施所起到的作用是(?)①促进文化交流交融②增加财政收入③巩固国家统一④增强民
族凝聚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下图为秦朝铜权,其上刻有统一度量衡的小篆诏文。上述举措(?)A.使国家日益强盛
,为统一奠定了基础B.推动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C.加重人民负担,严重激化了社会矛盾D.为政府实施盐铁官营提供了统一标准6.
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年),东郡出现“始皇帝死而地分”的刻辞,该刻辞(?)A.反映国家分裂的现实B.说明郡县制度已经崩溃C.表明
政权与神权结合D.显示秦朝统治面临危机7.对以下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A.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B.战国时期的华夏认同C.秦朝建立后
巩固统一D.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8.“马到成功”蕴含着人们对事情成功的美好祝愿。下列“马”字,能够出现在秦朝官方文书中的是(?)A.
B.C.D.9.公元前221年,在议定嬴政“皇帝”称号的时候,廷尉李斯奏曰:“陛下平定天下……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古有
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嬴政对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嬴政采用“皇帝”称号的目的
是为了A.显示谦虚品德B.回归上古制度C.期盼皇位永固D.突出个人功业二、填空题10.秦末农民起义(1)时间:前209年。(2)爆
发地:____。(3)过程①在陈胜、吴广领导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胜自立为王,号为____
。天下云集响应,起义迅速蔓延。②陈胜起义失败,项羽、刘邦等领导的反秦势力日益壮大。11.秦朝的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
带,南到南海。●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专制主义”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________至上、________独裁;“中
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________控制________、________绝对服从________。●比较郡县制与分
封制:都是为了巩固________的统治而推行的________行政制度,都一定程度________了统治。①基础:分封制以___
_____关系为基础;郡县制按________划分。②官员产生方式:分封的诸侯王位________,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___
_____任免,不可________,只有________没有封地。③影响:分封制容易形成________势力;郡县制有利中央集权
的________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________发展。三、简答题12.秦朝统一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四、材料分析题13.统一是中国
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材料二?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1)上述材料中的“秦王
”指谁?材料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功绩?材料三?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
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
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材料所述“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材料肯定了该制度哪方面的
积极作用?(3)“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为了维护祖国统一,台湾人民进
行了英勇的反抗。试举出当时台湾军民在反割台斗争中的两支主要力量和其领导人。 材料四?鉴百年来的屈辱积耻、血泪斑斑交织的中国近代史,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弱国惨痛,以及缅怀祖先以往这光荣。怎不令人亟思奋发!窃感要使中国强大和光荣,实为我国当前最主要之急务,也是大家
久郁心中一致之呼声及共同之渴望,并感到只要我们团结统一、共同对外、发奋图强、富强康乐光荣之新中国指日可待。因此中国需要统一。 ??
——台湾《中国时报》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参考答案:1.B【详解】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
国家是由嬴政建立的秦朝,故选B;夏朝建立的时间约公元前2070,隋朝建立的时间是581年,元朝建立于1271年,故ACD均不符合题
意,所以排除。2.B【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秦朝的疆域西至陇西,东至大海,南至南海,北至长城。三亚位于海南,不在秦朝疆域范围内,B项
符合题意;北京、西安以及洛阳均在秦朝疆域范围内,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3.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9年,陈
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B项正确;国人暴动是公元前841年发生在西周首都镐京的
以平民为主体的暴动,并不是农民起义,排除A项;三家分晋是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列卿瓜分的事件,不是农民起义,排除C项;刘
邦、项羽起义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后,排除D项。故选B项。4.C【详解】根据材料图2所展示的措施,可知秦朝把六国的文字统一成秦国的篆体
,实行了书同文的措施。这些措施促进了全国各地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C项正确;书同文不能增加国家财政,排除
A项;书同文不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排除B项;书同文不能增加财政收入,排除D项。故选C项。5.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秦朝统一度量衡
有利巩固了国家统一,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B项正确;商鞅变法使国家日益强盛,为统一奠定了基础,排除A项;修筑长城、开凿灵渠等加重人民
负担,严重激化了社会矛盾,排除C项;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排除D项。故选B项。6.D【详解】秦朝的暴政使社会经济严重破坏,加重了
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不满,于是有人借机刻出“始皇帝死而地分”几个字,这些都反映出秦朝统治面临危机,D项正确;秦始皇三十六年
,国家还未分裂,排除A项;郡县制在秦朝确立后,一直被后世沿用,并没有奔溃过,排除B项;政权与神权结合不符合秦朝历史,排除C项。故选
D项。7.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示意图为统一货币、文字的内容,秦朝建立后,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统一后的
货币是圆形方孔钱,统一后的文字为小篆,C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没有统一文字、货币,排除A项;华夏认同属于思想意识层面,与图示不符,
排除B项;图示信息与南北朝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8.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官方统一的文字是小篆,A项字体为小篆,A项正确
;B项不是小篆,排除B项;C项不是小篆,排除C项;D项不是小篆,排除D项。故选A项。9.D【详解】根据材料“陛下平定天下……自上古
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认为自
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认为自己开千秋之霸业,所以要彰显出他的功绩,因此嬴政采用“皇帝”称号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个人功业,D项正确;嬴政
采用“皇帝”称号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自己的丰功伟绩,而不是为显示自己的谦虚品德,排除A项;嬴政采用“皇帝”称号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个人功业
,而不是为了回归上古制度,排除B项;嬴政采用“皇帝”称号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自己的丰功伟绩,而不是为期盼皇位永固,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10.???? 大泽乡???? “张楚”【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胜、吴广起义地点是大泽乡;在陈胜、吴广领导下“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胜自立为王,号为“张楚”。天下云集响应,起义迅速蔓延。11.???? 皇权???
? 皇帝???? 中央???? 地方???? 地方???? 中央???? 国家???? 地方???? 巩固???? 血缘????
地域???? 世袭???? 皇帝???? 世袭???? 俸禄???? 地方割据???? 加强???? 巩固【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秦朝的疆域: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到南海。●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专制主义”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式,即皇权
至上、皇帝独裁;“中央集权”指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绝对服从中央。●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都是为了巩固国家的统治
而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都一定程度巩固了统治。①基础: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郡县制按地域划分。②官员产生方式: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
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任免,不可世袭,只有俸禄没有封地。③影响:分封制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郡县制有利中央集权的加强和统一多
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12.(1)东灭六国: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相继灭掉东方六国。(2)南征越族地区。(
3)管理西南夷:分布在云、贵一带。(4)北击匈奴: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详解】措施:根据所学知识,秦国东灭六国:公
元前230—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相继灭掉东方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边疆地区,南征越族地区、管理西南夷、北击匈奴、
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13.(1)秦王:秦始皇嬴政。功绩:灭六国,统一中国。(2)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积极作
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3)主要力量:义军和黑旗军。领导人:徐骧和刘永福。(4)认识:祖国统一符合两
岸人民的共同利益,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是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详解】(1)秦王:由材料一中的“六王毕,四海
一”、“秦王扫六合”等信息可以得出这里的“秦王”是指秦始皇嬴政;功绩:根据材料“六王毕,四海一”、“秦王扫六合”可知,这里“秦王”
的功绩是指灭六国,统一中国。(2)制度:由材料二“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制度贯穿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绵亘
不绝,根据所学知识,秦始皇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贯穿中国两千多年的额封建社会,因此这一制度应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积极作用:
根据材料“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可知,解答本题应立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整个国家的管理、统治和统一的角度进行分析,即这一制度削弱了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维护了同样多民族国家统一。(3)主要力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反割台斗争中,主要的军事力量是义军和黑旗军。领导人:两支军事力量的领导者分别为徐骧和刘永福。(4)认识:开放性试题,围绕“祖国统一”为主题归纳,如祖国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是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等。答案第11页,共22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
献花(0)
+1
(本文系师者是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