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问抗战时期的一批老将军中,谁的性子最耿直,毫无疑问,当属彭德怀与贺龙两位老总。当年,这两位老总的性子可是出了名的耿直刚烈,宁折不屈,在很多问题面前,大都直言不讳,遇到问题时也都会保持一致共进退,然而,脾气秉性极为相似的他们,为何1958年在面对粟裕问题时,态度却不同了呢? ![]() 粟裕戎马半生,在军中素有“战神”之称,征战沙场多年的他满身军功,新中国成立后,他曾在我国多个部门担任重要职务,但是,1958年时他的军政生涯却遭遇了滑铁卢。 在1958年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粟裕遭到了自己从业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批判,这次批判对他打击甚是严重,工作也因此受到影响,而他之所以遭到批判,起因由于三件事。 1954年,中央军委对于解放金门、妈祖等地发布相关军事计划与实施步骤,1955年年初,浙江沿海一带诸多岛屿相继解放,时任总参部参谋长的粟裕认为,此时的作战重心可转移至福建沿海地区,解放妈祖等岛指日可待。随即他开始组织会议,听取相关作战军区情况汇报,研究华东沿海岛屿作战问题,在经过一系列研讨后,粟裕觉得可将马祖岛作为华东沿海作战第一目标。 ![]() 很快,粟裕便将讨论结果以及作战可行性报告整理好,上交与军委批阅。主持军委工作的彭德怀看后觉得可行,遂批示“同意先打马祖岛部署。”得到军委明确批复以后,总参部开始着手各项准备工作。 同年6月中旬,粟裕召集福建军区副司令皮定均等人,召开了作战准备工作会议。会议上,粟裕转述了军委对于“先攻打马祖岛”的批示,以及一些其他作战工作安排,但是,由于会议内容较多,且并没有工作人员做会议记录总结,导致皮定均在向福建军区以及南京军区首长转述时出现偏差。南京军区接到的指示为高登、北竿塘、南竿塘同时作战攻打,且要速战速决,不得失败。 ![]() 南京军区觉得同时攻打三座岛屿难度过大,随即致电军委彭老总,在了解到情况以后,彭老总也觉得很疑惑,自己并未下达过这个作战指示,遂问其谁下达的命令,南京军区表示,是粟裕总参谋长。 对此,彭德怀大为震怒。随即联络总参部了解情况,粟裕因为此事挨了严重的批评,事后虽未被追究责任,却为他58年“挨批”埋下了带导火索。 1957年11月,粟裕随我国代表团访问苏联,在一次苏、中总长对等座谈会上,粟裕一边称赞苏联各方面先进,很多地方值得我国学习的同时,一边向苏联总长提出了一个请求,即:想要借阅苏方国防部与总参部的分工资料。 当苏联总长听到粟裕要借阅这些资料时,苏联总长当即愣住了,好在对方外交技能娴熟,很快便回过了神来。苏联总长并没有当面直接拒绝粟裕的请求,而是委婉的告知他,此事需要征得上级有关部门同意后才能借与他。 ![]() 虽然粟裕要借阅的资料并不是什么机密资料,但是,他想借阅的东西已超出他的职能权限,换句话说,粟裕越权了,在外交场合发生这种事,属于严重的外交疏忽。 第三件事发生在1958年2月,粟裕下令调驻朝志愿军5个作战单位回国。虽然调志愿军回国一事是经过毛主席与彭总同意的,但是,按条例,这个命令应该是由军委下达,而非总参谋部,粟裕身为总参谋长,无权下达这种命令。调动大规模作战部队,未经军委许可,属于严重的越权行为。 这接二连三的事件,让彭总开始怀疑粟裕的工作能力了,不可否认,粟裕在战场上是把好手,但是,其在政治工作上却未必有他在战场上一般出神入化。担任总参谋长四年,就犯了三个大错误,且一个比一个严重。这让性格耿直的彭总如何还忍得下。 ![]() 1958军委扩大会议上,彭老总就粟裕近期所犯错误做了总结,并提出严厉批评,同时也要求与会其他人员一起提出问题,一起批评。 也许是此事由彭总开头,许多人开始跟起风来,纷纷指责粟裕工作中的不是,当然,还是有一些人对此持保留意见的,就好比贺龙老总。 贺老总与彭老总性格很像,耿直刚烈,眼里不揉沙子,但是,他绝非人云亦云之人,对于大会上提出的粟裕“个人极端主义”,贺老总未作任何表示和发言,理由很简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贺、粟二人虽都是老红军出身,但是,彼此所在战区不同,特别是当年红军长征时期,粟裕因为有其他作战任务并未参与长征,故而与参加了长征的贺老总并无实际交集。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双方都调入中央工作后才开始有了接触,但是,工作中也几乎并无交集,所以贺老总对于粟裕并不了解,对于一个自己不甚了解的人“下嘴”做评判,贺老总做不到,耿直的他亦不想跟风,刻意夸大事情的严重性。在批判粟裕这件事情上,他持保留态度,不做任何评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