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届高三广州一模作文 “势” 写作游戏:《作文老师的恐惧》

 圩岸学堂 2023-03-23 发布于江苏

【前言】

本文致敬南师附中学子,有质疑“咖啡的奇迹”的勇气和能力。某某不才,愿以之为师,东施效颦一番。纯属游戏,不可模仿用来应考。

【作文题目】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孙子兵法》中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水能漂石,可见“势”的力量巨大。合乎“势”,顺势而为,往往事半功倍;反之,则可能举步维艰;因而,人们要正确地 认识“势”,灵活地把握“势”。面对不同的局面,有的人蓄势待发,有的人谋势而动,有的人乘势而上。

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作文老师的恐惧》
吴玉英
说的是我,你别对号入座。我的恐惧是,作为作文老师,居然想,跟作对,害怕被冲击而死。居然还,写下来了。
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活着本身就是成功。这种基本常识都不顾了?!
我死死地盯着评分细则中那句对材料中给定正向材料(内容及含意) 进行批评,对材料中给定反向材料(内容及含意)进行肯定与赞扬属于基本符合题意(这意味着最高不超过30分)的提醒,迟迟不敢动笔。
尽管评分细则中也有展开思辨思维,观照现实问题理性综合分析的字样,但我哪敢思辨?符合题意的最高境界综合运用材料整体深入阐析“认识势”与“把握势” 两个方面多角度联系现实”——而我,既不能认识势,更不能把握势
我能告诉学生势即人心吗?不能,我只能私下自己想想,自我思辨一番:势即人心,当初解放军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得人心,才大所趋,解放了全中国。人心是会变的,人心并不总是真善美的,由此而来的并不总是正面的积极力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二战中的德国人是真心实意拥护希特勒的,真心认为自己打的仗是为了让世界更美好的。达尔文不是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吗?德国人不过是在替天行道而已,大势所趋呀,大自然的生存法则呀!
也许你会说,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聪明的,我问你,陆游是站在正义的一方吧?文天祥是站在正义的一方吧?他们的正义赢了吗?他们蓄势没?谋势否?乘势无?
思辨到这里,我就糊涂了——假如势即人心,那么人心善变,那就是说,势,是善变的喽?——这种观点,私下想想而已,哪能在课堂上说呢?当心被举报。恐惧。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正确认识势从而把握势。我特别想知道,在哪里。遗憾的是,我只能向后看,才能知道在哪里。比如,我特别想穿越回二十年前,去借钱买房,借很多很多的钱,买很多很多的房。可惜,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当年的借钱买房就是乘势而上”——当年我怎么就不知道呢?今天,买房的势头还向上吗?你敢借钱买房吗?年轻人用脚投票:居民存款量持续上升,个人贷款的势头仿佛在一夜之间,突然就变了。想提前还房贷?对不起,请排队预约,先等上一年半载再说。
事后诸葛亮,这,谁都会。提前预判,很难很难。
我们之所以要去正确认识势,目的不是为了总结教训,赞扬成功,而是为了把握未来我们身边的,究竟在哪里?我如何知道我是在逆而动,还是在乘势而上
就拿写作文来说,大家都在写对给定材料中正向内容进行肯定与赞扬”——这就是,对不对?假如我质疑材料的内容和逻辑,这就叫逆而动,对不对?说好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呢?说好的培养批判性思维呢?
请允许我用批判性思维重新梳理一下这种拧巴的情况。
直接说我的结论——评分细则,逻辑不清晰,使人困惑。(我期待方家来解惑)
评分细则中,把解释成一种客观存在。(请去看原文,网上到处有。)
——什么是客观存在
——“客观存在可以被人为改变吗?
客观,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客观存在,就是不依赖主观意识而存在
太阳和月亮,是客观存在,我们能理解。
国家和民族,是不是客观存在?公司和学校,是不是客观存在?城市和乡村,是不是客观存在?——这些存在,都是人主观想象出来的概念,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他们算不算“客观存在”呢?
——假如这也算客观存在,那么“不依赖主观意识而存在”究竟是什么意思?
——假如这不算客观存在,那么,评分细则中所谓的“蓄势”“造势”究竟是什么意思?“客观存在”可以被“蓄”么?“客观存在”可以被“造”么?
撇开烦人的客观存在这个概念不谈,我们姑且直接承认,人可以蓄势造势乘势”——人是使用什么方法来蓄势造势的呢?我认知有限,我先说我粗浅的理解:人是靠驾驭观念的力量来蓄势、造势的。观念有没有好坏之分?观念有好坏之分,那么,蓄势、造势中的,就既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
天!我居然得出了可能存在“坏势”的结论!恐惧。
不行不行,我需要再读一遍评分细则:
完了完了,本文不超过30分实锤了。不敢不敢教作文了。恐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