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停止内耗,是一个人强大的开始

 走心夜读 2023-03-23 发布于河北


王阳明曾说:“读书作文安能累人?人自累于得失耳。”

人活得累,不在于读书、学习等看得见的行为,而在于一颗太过于计较得失的心。

做得好会怎样,没做好有什么后果;想努力做好,又怕做不到……

凡此种种想法,皆属内耗,就像一个个巨大的黑洞,不断地侵蚀着内心,消耗着正念与能量。

人这一生,最大的悲哀,不是遭遇诸多失败,而是不停地内耗。

可以如此说,停止内耗,就是一个人变得强大的开始!


01


停止多想,活好当下

鬼谷子曾说:“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思不达则事不成。”

想得越多,越容易一事无成。

一个人焦虑的产生,往往来自于对过往的执念、对未来的预想。

然而,昨日留不住,明日也够不到。你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活好当下。

王阳明初入官场时,曾被贬至贵州龙场。

那里偏僻、荒凉、瘴气严重,民风更是野蛮。

可以说,被贬至此的人,仕途生涯已尽,能活下去已是万幸。

王阳明的选择是:既来之、则安之!

他一边读书学习,一边修茅草屋栖居、向土著人学习种庄稼。

偶然间,他发现山民并非天性野蛮,而是不识字,语言不通。

于是,他开始普及基础教育,教他们识字、写字、沟通,同时宣讲他悟出的心道、心学。

渐渐地,王阳明的名气越来越大。

有一天,分管教育的官员,竟率领学子们亲自到龙场拜访,请他到贵阳学院讲学。

正是这关键的一步,让王阳明结识了众多官员,并得到他们的联名推荐,从而获得升迁,开始了辉煌的一生。

曾国藩说 :“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

一个人活得好,在于对过去能释怀、对将来能坦然、对现在能全力以赴。

曾有人向马祖大师请教:“如何获得幸福?

大师答:“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来人不解:“人人都这样啊!”

大师颔首道:“我吃饭时只是吃饭、睡觉时只是睡觉,而世间之人大多是吃饭时千般思虑、睡觉时万般计较。”

来人顿悟。

林清玄说:“快乐活在当下,尽心就是完美。”

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

焦虑时,抬头看看,有蓝天、白云、阳光;忙碌时,看看自己,有健康、有家人、有事做。

停止多想,活好当下,不经意间,内心强大的序幕就会悄然拉开。


02


停止空想,立即行动

《淮南子》中说:“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相比盯着鱼解眼馋,倒不如回家织网捕鱼来饱腹。

这就是:空想误人生,行动出结果。

汉代的东方朔,是个另类人才。

起初,他在公车署待诏,基本见不到皇上。

为提高级别待遇,他想了个办法。

他找到养马的侏儒们,假传“圣旨”要杀他们,然后又怂恿他们到武帝面前哭诉求饶。

侏儒们一闹,武帝生气地召见了东方朔。

他淡定地说:

论身高,他们不足三尺,我有九尺三;论俸禄,却都一样。

他们是吃撑了,而我却饿得前胸贴后背。

所以,要用我,就加薪;不用我,就打发我走。


武帝哈哈一笑,提拔东方朔任待诏金马门。

而这个职位,可以接近武帝了。

在人才济济的武帝时期,东方朔凭借种种奇招脱颖而出,进入了不可或缺的智囊团。

荀子有言:“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再近的路,不出发也到不了;再小的事,不去做也成不了。

有个农夫在担忧天气。

旁人问:“你种了麦子?”

农夫答:“想,但没有,怕有旱灾。”

旁人又问:“种棉花了?”

农夫又答:“想,但没有,怕被虫蛀了。”

那人很疑惑:“究竟种什么了?”

农夫两手一摊:“安全起见,啥也没有。”

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农夫”:想升职加薪、想一技在手、想强身健体、想窗明几净……

可在行动上:不学习不充电,不迈腿不收拾,最后反过来抱怨生活。

正所谓,弱者等待机会,强者制造时机。

每一个宏伟的目标、完美的计划,都需要行动来铺就。

做了,不一定行;不做,却只有望洋兴叹。

归根到底,一个人,有怎样的行动,就会创造怎样的人生。

停止空想,立即行动,纵使华丽丽地摔跟头,也会离目标越来越近。


03


停止乱想,专注极致

杨绛曾说:“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世界是自己的,生活也是自己的,与他人没什么关系,外界是否认可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认可。

只有自己认可自己,才能得到世界的认可、生活的馈赠。

五代时期的厉归真,是一个画虎名家。

一开始,他没见过老虎,画出来的虎不伦不类,甚至被嘲是“死老虎”。

厉归真暗下决心,一定要画成“活老虎”。

他住进深山,细致观察、记录老虎的各种形态:蹲、坐、跳跃、捕食……

不久,他就积累了大量画虎的素材。

回家后,他买了虎皮披在身上,不停地模仿老虎的动作:一会儿高高跳起,一会儿急速下蹲,一会儿又快速扑倒……

邻居们都在议论:这人可能是疯了。

然而,厉归真充耳不闻,胸有成“虎”的他,终于画出了逼真到让人身临其境的虎作。

昔日嘲笑的人,争着买他的老虎图,而他的很多画作也流传至今,具备极高的收藏价值。

哲学家叔本华说:“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还记得《父子买驴》的故事吗?

父子俩买了头驴牵着走,有人说:“真傻,有驴不骑。

当儿子骑上去了,又有人说:“儿子不孝顺。

当父亲骑上去了,还有人说:“父亲不疼孩子。

当父子两人都骑上去了,更有人说:“真狠心,两个人骑这么小的驴。

最后,父子俩傻眼了,决定扛着驴走!

这个故事,听着荒唐,但仔细推敲,现实中类似的“父子”却比比皆是。

太在意别人的目光,会变得畏畏缩缩;过于看重别人的评价,会方寸大乱、止步不前。

而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即便是无人鼓励、甚至被打击,依然会选择取悦自己。

人这辈子,当你能停止讨好别人,专注地踩准自己的节奏,定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停止乱想,专注极致,无需证明你的光芒,也无需掩饰你的平庸。



《道德经》中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能战胜别人,是一种力量;能战胜自己,却是一种强大。

想要胜人胜己,就得停止内耗:

停止多想,活好当下,会觉得越来越幸福;

停止空想,立即行动,会一步步接近目标;

停止乱想,专注极致,会过得越来越精彩。


往后余生,将生活调成“低耗能”模式,将生命调成高能量模式,定能与平和、喜乐一路同行!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来源:
来源:走心夜读(ID:zxyd999520),作者:霞光满天,从事家庭教育工作的80后,热爱国学的沉淀,喜欢清新的文字,转载请加编辑微信gzzjw888;片源于网络,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