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吳融詩《金橋感事》

 元亨技术 2023-03-23 发布于贵州

​金橋感事

吳融

太行和雪疊晴空(1),二月郊原尚朔風(2)。

飲馬早闻聞臨渭北(3),射鵰今慾過山東(4)。

百秊徒有伊川歎(5),五利寧無魏絳功(6)?

日暮長亭正愁絶,哀笳一曲戍煙中(7)。


註釋:

金橋:地名。唐屬潞州,在今山西長治市西南。事:唐昭宗大顺元秊,沙陀藩鎮李克用進據河北道南部的邢、洛、磁三州。朝中大臣們多數反对對發兵討李,而昭宗卻采納張浚的主張草率出兵,結果三戰三敗。李軍勢如破竹,昭宗被廹於大順二秊(891)二月為李克用加官晉爵,罷張浚官。

(1)太行:太行山。

(2)朔風:北風。

(3)飲馬:讓馬喝水。後也有軍隊進駐之意。典出《左傳》,晉楚之戰時,楚軍揚言“飲馬於河(黄河)而歸。”渭北:渭水以北地區。詩中指長安。李克用的軍隊早已於唐中和三秊(883)與黄巢起義軍作戰時就曾打進過渭北的長安。

(4)射鵰:指善於射鵰的人。史載北齊斛律光嘗從世宗於洹橋校獵,射落大離,丞相屬刑子高歎曰:“此射鵰手也。”詩中是以斛律光喻李克用。鵰:是一種鷙鳥,猛健善飛,不易射中。山東:太行山以東的地區。

(5)百年徒有伊川歎:用《左傳》中典故,周朝大夫辛有見披髮人(古代戎族,有披髮的習俗)在野外祭祀而預言“不及百秊,此其戎乎!”辛有死後,不過百年,戎人果然遷居於伊水之濱。詩中用此典故来喻指唐朝的不祥國運。

(6)五利寧無魏絳功:魏絳是春秌時晉悼公大夫。晉國所在地山西,漢、戌雜居,矛盾尖銳。魏絳主張“和戌”,並舉出其“五利”,被晉悼公采納。施行後晉國出現了“修民事、田以時”的太平局靣。詩中用魏絳事隱曲地批評了對李克用的討伐用兵。

(7)笳:胡笳,漢時流行於西域一帶的少數民族樂器。戍煙:邊防戍樓用以報警的烽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