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外城中轴御道上唯一的实物遗存--左道

 旧京遗韵 2023-03-23 发布于北京

老北京外城中轴御道上唯一的实物遗存--左道

在2004年9月重建的北京永定门城楼(图01)的北边中轴线上,离城门北城墙向北沿中轴线大约83米处的中轴大道两侧,各有一段石板道(图02),这就是原天桥南至永定门城墙、中轴御道(后均称“御道”)两侧的原“左道”遗迹。

  

  

“左道”指大道两侧的辅道,供仆人、马倌或管事在与主子同行时走的道,因旧时车马靠路左行,引道跟班,护仆脚伕走的道在主子的左边,而称“左道”。左道一般低于主道的路面,筑路材料也不如主道。在一般的乡路山道,主、辅道并不明显,出现明显左道的主要在“御道”上,特别是京城内外。由于北京天桥以南这段御道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即:天坛西外坛墙和先农坛东外坛墙之间的地势很低,一到雨季,稍有雨水,就会积水,在这段狭长的区域内,南北的排水系统很差,很难及时把水排除。在两坛墙之间就形成被御道和通往坛门道分成一块块长方形的“积水坑”(图03),从带有等高线的地图中,也可以看到明显的高低差在一米以上(图03之一),图中特别突出了低洼地段的中轴御道两侧的左道,还起着很重要的排水作用,这个“左道排水沟”原本通往永定门两侧的“水关”排出积水,1900年后西左道靠铁路以南处废弃,东路的左道排水在铁路南,无法南行,也绕了个弯从永定门东水关排出。


  

在老北京的地图中早有标记(图04、图05)。

  

  

这段御道建得很高,两侧的“左道”要低很多,远远超过我们今天在现场看到的高低差(图06)。为了保证御道地基的稳固性,御道路沿均用厚重的石块作路牙(图07),在路牙外侧的下部有“左道”的石板道支撑(图08)。左道石板道修的规整,除了巩固主道地基,而且便于走车行马,即使左道被泡在水里,也丝毫不影响一般的驮车或独轮车蹚水而行。在某些地段左道还起着“排水沟”的作用。

  

  

  

左道遗迹现存两段,东段长101米(步测定,非精确数)(图09:由南向北,图10:由北向南),西段156米(图11:由南向北、图12:由北向南),这两段与中轴线大致平行的石板道(图13),无论现场观察,还是卫星地图都能发现它们与中轴线,并非绝对平行:略有弯曲与御道有宽窄变化。石道的宽度变化较大,在0.3米-2.80米不等。石板道有原道,有用原石重铺,有在原道原石左右新添找补(图14),石板均与御道横向铺设。石板的宽度在0.40米-0.88米之间,每排使用的石块宽度基本相同,而前后排的石块宽就不相同,有宽有窄,无规律。石块的长度在0.3米-1.93米(图15)。其中有几块大石块面积为1.93米X0.61米, 1.80米X0.67米。

  

  

  

  

  

  

  

明清时期皇帝去天坛或先农坛祭拜,须走正阳门通往永定门的御道,旧时把通往出城门的“道”,称之为“大街”,比如朝阳门内大街,就称“大街”;而前三门有点不同:宣武门在内城的大街称“宣武门内大街”,进入“外城”的街,就称作“宣武门外大街”;东边的“崇文门”也是一样。

而正阳门是个例外,直到1900年之前正阳桥五牌楼以南的大道就称“大街”,1900年之后直到民国初期,随着邮政和现代户籍制度的完善,对每条街道都要有明确的“街道名”,于是出现了“正阳门大街”,前门大街”。旧时的京城即使是“大街”距离也不会太长,基本在一、二里路的范围之内。到了民国初期南城的发展有明显的带有“歧视性”区域界限。其中“前门”,“珠市口”,“天桥”,“永定门(内)”,是主要的节点,比如珠市口,这个路口是“外一区”(御道西大栅栏一带),“外二区”(御道东鲜鱼口一带),和“外五区”(两坛区域) 的交汇口。珠市口有“东珠市口大街、西珠市口大街”,没有“南珠市口大街”,而民间口头上有,就是指御道从珠市口到天桥这一段。这一段在天桥集聚区没有形成前多为“穷人区”。所以早期经商的人忌讳有失身份的区域名。清末民国时期“天桥”并不是高贵的地名,一般稍有点能耐的都会脱离这个区,所以有“天桥南大街”: 从天桥到“先农门”(先农坛)-“圜丘门”(天坛)之间的横道。横道以南到永定门城楼被称作“永定门(内)大街”,在这里定居的人身份和珠市口以北的差不多,要比珠市口以南,天桥南大街一带生活人的身份要高许多。为了避开有失身份的尴尬,于是城市管理人员把正阳桥以南的御道大街称之为“正阳门大街”,其南端的终点不是珠市口,而是天桥,珠市口以南至天桥的路段被称作“正阳门大街”要比“南珠市口大街”体面得多,这段跨越行政区管辖的路段到底属谁管理还真不清楚(图16 )。

  

1900年之前,两坛的外坛墙保存基本完好,天桥以南的积水坑依然发挥其“积水”的功能,

“天桥集市”的出现始于1900年8月底八国联军建造的“天坛火车站”,尽管天坛火车站存世时间不长,但破坏性很大,随着国难,大量流离失所的难民涌入北京城,包括流浪逃荒卖艺乞讨的人纷纷来到这里落脚,在建造天坛火车站期间,为了修铁道和马路,肆意取土填埋,在无序的管理下,一些“积水坑”先后消失,变成的棚户区。逐步形成“天桥居住区”,到了民国初年逐步向两坛的外坛墙内延伸,形成外城内,南城以外的“天桥一带”的区域名称,在这个初期近乎“贫民窟”的地方,特别是在无人看管的环境下,稍有点“用途”的东西,都可能被拆除移作它用, 一些路段的左道石板消失也就不奇怪了。随着天桥棚户区人口爆满,就有了向“两坛”的外坛墙内延伸, “两坛”的面积逐步缩小,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另外,1900年以后由于城市建设的需要,如建马路,修有轨电车,铺设各种管道,到了今天,前门以南的御道原石已经不复存在。几乎找不到原“御道”上的“原石”。

为什么永定门内的“石板左道”能存在下来?

1900年8月开始修天坛火车站时,火车从永定门城门西侧到第一个马面之间大约一半位置的豁口处,进入城内,先沿先农坛外坛墙的外墙根一直向北,大约行驶了200米左右,铁道向东拐弯,大约在离城门口260米的御道上横穿(图17)。而这个铁道的位置正是“左道”遗存至今的地方(图18: 用图17与卫星地图叠加),由此可以推定:铁道是从御道上通过的。只是把地面垫高(图19。图中可见御道上高出地面的铁道和近景中商铺前被掩埋的“左道”)。由于铁道地基抬高,铁道以南的“左道”,因铁道阻隔反而成了“积水”的地方,为了方便来往顾客出入店铺,这些“左道”就被埋入地下(图20)因而保护下来,成了今天中轴御道上的唯一的左道遗存。

  

  

  

  有的老照片显示在1902年时“左道”已不存在(图21)。其实左道依然存在,只是临时拓宽马路暂时被埋入地下,在1935年的多张老照片中依然可见(图06、图22、图23),从这些老照片中,我们不仅看到“御道”和“左道”的高低差,还能看到类似今天尚存的左道。尽管照片中的御道左道早已不存在,但可以说明它们曾经存在过。

  

  

  

今存的左道是昔日御道遗存的唯一原物,可惜在保留过程中不难看到修复时野蛮处理的后果,甚至把岁月留下石板道上碾痕辙沟,为了所谓的美观平整而凿雕凸起的地方,新补添加的石块,过于随意,雕琢粗糙,处处留下敷衍的痕迹(图24、图25、图26)。

  

  


这些前门以南中轴线上唯一的真正遗存-原石左道,留下的遗憾和卢沟桥桥面被凿平的石板一样(图27、图28),留给后代的绝不会是赞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