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概述

 田守国 2023-03-23 发布于山东

    摘 要: 综述了国内外流化床气化炉的开发现状,总结了各种炉型的结构特点,并且分析了流化床气化炉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流化床气化炉 特点 发展方向

一、前言

我国“富煤、少油、缺气”的能源状况,决定了煤炭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作为煤化工和洁净煤的重要单元技术―煤炭气化技术,在化工、冶金、机械及城市燃气供应等多个方面已有广泛应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区别于常见的固定床和气流床气化炉,流化床气化技术以碎煤为原料(小于6mm),具有操作温度适中,煤气易于净化,投资低,原料适应性宽等特点,因此愈来愈受到重视。

流化床气化炉中,颗粒呈流态化状态,从而消除了固体颗粒间的内摩擦力,使颗粒具备了流体的性质,提高了其传热、传质性能。早在《天工开物》中已有使用的记载[1]。用于煤气化生产时,已经开发的炉型有温克勒(Winkler)、高温温克勒(HTW)、U-gas、KRW、循环流化床、恩德炉及灰熔聚炉。

二、流化床气化炉的结构

1、外部结构

虽然不良的流化现象――腾涌和沟流,是由于操作过程中静床层高度和床径的不当比例引起的,但是,腾涌一般发生在高径比大的床层中,沟流一般发生在大直径床层中,流化床反应器的构造必须有合适的高径比。同时,为了延长物料的停留时间和降低出口煤气的温度,流化床气化炉一般都设置了扩大段,且扩大段的直径一般要比浓相段的直径略大。

2、分布板的型式

作为流化床反应器的核心构件,设计良好的分布板,对颗粒的均匀流化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材料的选择上,金属和陶瓷各有优势,陶瓷能耐腐蚀气体和高温,但对热冲击或热膨胀应力的强度极低,并且,由于陶瓷易磨蚀,使用过程中锐孔会逐渐扩大,进而影响气速和流化效果。而由于气化剂对分布板的冷却作用,金属分布板可耐受腐蚀气体和高的炉温,所以,从强度和总的经济考虑,一般选用金属分布板。

由于在大直径床层中的负荷较重,平板受压弯曲无法预测,而弧形板较耐重负荷和热应力。同时,因为鼓泡和沟流优先产生于靠近流化床的中心位置,凹型板比凸型板有更好的纠正趋向,所以分布板一般设计为凹型。

当分布板为单孔板时,气化剂由底部中心集中进入,在物料中形成喷泉,和物料的下降运动共同组成内部环流,也称之为喷射流化床,此床层的压降比一般流化床要低,床内横向的传热、传质也较一般的流化床要好;但是床层密度有显著的波动,且易引起沟流和腾涌。当分布板有较多进气孔时,低气速下床层密度的变化可忽略不计,且气泡较小,气固相接触较为密切且气体沟流较少。

为使气化剂经过锐孔后的流量均匀,分布板必须有足够的压降。如果孔径过大,气速将会变小,物料将会泄漏进入气室;反之,将引起沟流现象。一般来说,锐孔喷射后的动能应为床层重量阻力的1/2或3/4。同时,开孔率过高,又会提高分布板的压降,这样,增加动力消耗的同时,也阻碍了两层或多层间的固体颗粒循环。

分布板沿一般与气化炉内壁垂直布置,Winkler炉的气化剂则通过6个侧向喷嘴进入流化床。

3、开工喷嘴

用于气化炉的升温或者烘炉操作。根据所用燃料的不同,有不同的结构。设计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为防止在管线中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燃料和空气在炉内方可混合;

(2)如燃料为煤层气,因耗氧量过大,应考虑气体的预混结构[2];

(3)如燃料为油,则有雾化片、旋流片和分油嘴三部分组成;

(4)正常生产时,喷嘴均应通入保护性气体

4、进料方式

流化床气化炉因其炉温低且颗粒停留时间短,故要求使用反应活性高的煤,如褐煤、长焰煤等。为确保煤的流态化,一般进料粒度为0―10mm;为确保进煤系统的通畅及气化效率和氧耗,含水量最高不超过12%;为确保进煤系统通畅,进煤管线一般配有吹送气,气源为氮气、二氧化碳、空气或者循环煤气;此外,为提高入炉煤的温度,进煤管线一般配有蒸汽夹套。

同时,为了减少进煤对物料层及气流场的影响,Winkler气化炉沿炉体的圆周互成180°或120°设置二到三个进料口,使得煤在浓相段得以均匀分布。

5、炉温的提升

因流化床气化炉的反应温度必须低于煤灰的软化温度,在此温度下,还原反应进行不够彻底,且煤气产品中CO2含量较高,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常有以下三种途径:

1)、稀相段加入二次风

在床面上部的稀相区引入二次蒸汽和氧气,这样,一是降低了上升气流速度以延长停留时间,以便进一步反应和分离气体中的夹带物;二是促进反应,该区域温度比流化床内操作温度高200℃左右,使气体中夹带的细灰继续气化反应,密相段产生的甲烷和高碳化合物进一步燃烧和裂解;三是此处的高温将“软性”的夹带煤粉变成了砂型的半焦粉,对余热锅炉的磨损会增强。当使用低活性煤时,二次气化可显著改善气化效率。采用该做法的有Winkler炉、恩德炉。

2)、中心射流产生局部高温

除分布板进气维持床内正常流化外,再由中心管(位于分布板中央的排灰口处)进入氧/汽比较大的气流,其目的是在床底中心区产生局部高温,使未燃的碳燃烧气化,使煤中的灰分在软化而未熔融的状态下,相互团聚而黏结成含碳量较低的球状灰渣,直到球状灰渣不能被上升气流托起时,便被有选择性的排出炉外。从而提高了炉内物流的含碳量。

这种团聚排灰的方式,与传统的固态和液态排渣方式不同。与固态排渣相比,降低了灰渣中的碳损失;与液态排渣相比,减少了灰渣带走的显热损失,从而提高了气化过程的碳利用率,是煤气化排渣技术的重大发展。

3)、提高入炉煤和气化剂的温度

因气化过程的目标反应C+CO2=2CO-172kJ/mol,C+H2O=CO+H2-131kJ/mol均为吸热反应,因此提高入炉原料的温度对炉温的提高有实际意义。具体做法有入炉煤管线伴热、提高蒸汽温度、入炉空气或者氧气预热等。

4)、提高气化炉的操作温度

流化床的操作温度必须小于T2,当气化低活性煤时,且含有较多的碱土金属氧化物时,加入石灰,可提高灰熔点,从而提高炉温,采用该做法的有HTW炉。

6、排渣方式

流化床气化炉的灰渣温度和炉内物料温度几乎相等,为回收其中显热,实现顺畅排渣,大致有湿态排渣和干态排渣两种方法。

1)、湿态排渣

渣斗中充水,对灰渣直接进行冷却,该法对灰渣冷却彻底,避免了高温灰渣对排渣系统设备、管线及阀门的冲刷和磨损,使得灰渣能够顺利排出,灰水和煤气的洗涤水一起沉淀、过滤后即可循环使用。但灰渣经此高温急冷后,不适宜做建材。采用此排渣方式的有U-gas气化炉、

2)、干态排渣

灰渣经间接降温后,排出炉体。而为了回收灰渣的显热,可采用水夹套或者耐磨衬里的方式。后者只能耐热不能降温,而前者可有效回收热量,因此,前者比后者更加有吸引力,但实际运行中,因为灰渣急速冷却,容易在渣斗内壁形成挂壁。且灰渣对内壁磨损严重,使得渣斗发生泄漏的现象时有发生。

根据耐磨衬里耐冲刷、耐磨损而不能降温的特点,在渣斗上部加喷淋水管线,对灰渣进行降温,避免渣斗内部的挂壁现象,也缓减了磨损现象。同时,副产的蒸汽又返回气化炉内参加气化反应。但在升温或者烘炉的过程中,需考虑冷凝水的排出及喷嘴的保护。

7、炉顶降温装置

因流化床气化炉的床层相对固定床较薄,且气速较高,所以出口煤气温度较高(几乎和床温一致),且携带大量细灰,为了防止熔融的飞灰堵塞余热锅炉的管子,必须使煤气出口温度低于灰熔点。常用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1)、水冷壁进行降温

用水冷壁降温较为平稳,同时可以副产蒸汽。

2)、直接用喷淋水进行降温

此法水和含尘煤气直接接触产生蒸汽,对温度有较好的控制,产生的蒸汽亦可参加炉内反应,但因喷淋水只能降温,不能降热,过多的使用,可能会增加气体总流量从而对后系统冲刷严重,并且气体温度过低,蒸汽的转化率也将大打折扣,因而此处的温度一般控制在950℃左右。升温或者烘炉的过程中,也必须保护好喷嘴。

8、飞灰处理系统

Winkler炉的炉顶细灰经单级旋风除尘器分离后,并未返回气化炉,而是和灰渣一起送往辅助锅炉作为燃料。

其他的流化床气化炉的细灰经两级或者旋风除尘器分离,第一级的出料返回气化炉重新反应,第二级除尘器的出料回收后,另做他用。

三、结论

1、“上吐下泻”的问题有待于彻底解决

由于炉内物料混合均匀,而生产煤气客观要求炉内必须保持还原性气氛,也就是炉内物料必须保持较高的含碳量,这就使得一般流化床气化炉底渣和炉顶飞灰残炭量高,即所谓的“上吐下泻”。虽然中心射流和选择排灰,实现了灰渣和碳的分离,也就是说降低了灰渣中的残炭率,对“下泻”的避免有积极的意义。但是,飞灰的治理并没有实际的效果。有人认为原因在于流化床内部的还原性气氛,应该将其返回到喷射区,即氧化区内。

2、开发流化床加压气化技术

压力提高后,临界流化速度将会减小;对床层阻力的影响很小;为维持床层膨胀高度不变,需要增加气体流速,也使得气体在床内的停留时间相应的增加;加压流化较均匀,气泡含量很小,颗粒往复运动均匀;带出物的量和尺寸都减小了。并且,生产强度约与压力增加的平方根成正比。而且加压气化提高了煤气的压力,减少了后续工段的压缩功耗。

3、借鉴先进经验,提高流化床的气化效率

目前,流化床开发较好的技术如中心射流产生局部高温、稀相段加入二次风、提高气化炉的反应温度、湿态排渣等,应将这些好的做法加以耦合,从而切实提高流化床的气化效率。

参考文献:

[1] 金涌 祝京旭等 《流态化工程原理》[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2.省略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