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肾病的进程一般遵循“前慢后快”的原则,初期发病肾功能损伤较轻微,没有明显的症状,主要是一些敏感指标出现异常,如潜血、尿蛋白、尿红细胞还有免疫检查相关指标等,而肾小球滤过率、肾脏血流情况均表现为症状。 此时一般不会发生肾功能快速恶化,治疗的重点在于针对性的纠正指标异常,预防肾功能进一步损伤。可进行抗炎、消肿、利尿、免疫抑制等治疗。 肾功能进展速度开始加快,此时用药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些关键点之外,还要有降压、降脂、护肾、抗凝、改善血流情况、保护心脏、肝脏以及肠胃系统等多方面的用药考虑。 坚持正确稳定的用药,是维持肾脏功能长期稳定,降低病情复发风险,延缓尿毒症发作的关键一环。 肾炎、肾病综合征患者早期典型症状是尿蛋白、尿潜血,这是肾脏内部免疫炎症反应活跃的表现。治疗的重点在于对于局部炎症进行抑制,可以有效阻止炎症因子对系膜区细胞的损伤,减轻肾小球基底膜损伤,抑制蛋白、红细胞的流失。 激素是抑制炎症反应的常用药物,对于多数类型肾病患者均适用,包括微小病变、LgA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紫癜性肾炎、狼疮肾炎、膜性肾病。 激素疗法的原理是冲击治疗,把炎症反应“压下去”,阻止更多肾脏细胞损伤。用药后蛋白质流失会明显下降,每位患者根据身体对激素的敏感性差异,一般2-4周之内会有效果。 要想彻底转阴或控制流失,还要对受损肾小球细胞进行恢复治疗,可以从根本上抑制尿蛋白的流失。但是现实中很多患者在指标降到1克左右就开始着急减药,其实没有达到控制效果,容易后续频繁复发。 沙坦/普利类药物是长效降压药,对于肾脏早期患者降低蛋白尿有积极的夏鸥狗,通过降血压,改善肾小球内压,保护肾小球基底膜不会受到损伤,来减缓肾小球硬化发展,达到保护肾脏功能的效果。 沙坦/普利类药物不管是否有高血压,都可以用于早期肾病降尿蛋白。如果初次服药导致肌酐、血钾升高,或者部分敏感患者,服药一段时间后肌酐升高,通常不会超过原有肌酐的30%,所以也属于正常情况。 现在对于反复尿蛋白,治疗不彻底有医院会使用一些新型药物或靶向药,其中生物制剂使用较多,常被提到的有:利妥昔单抗、贝利尤单抗。 这两类的药物作用机制类似,主要是通过清楚导致免疫复合物沉积,炎症反应活跃的B细胞,来减轻肾脏内的免疫炎症反应,减少抗体的产生,这样能起到改善肾小球以及尿蛋白的作用。 目前可用的肾病类型包括微小病变、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肾病、狼疮性肾炎、其中贝利尤单抗,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有积极效果。但是此类药物目前价格都比较贵,所以不会作为首要选择的药物。 中药及一些中成药对于肾病治疗,有改善肾脏内血流循环,清除血液毒素,延缓肾功能发展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且近年来肾病治疗领域一直在研究中西医结合及中医治疗肾病的方法,所以中医药未来在治疗肾病的作用一定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目前常用的治疗肾脏的药物包括黄芪、党参、白术、当归、黄芪、茯苓、生地黄、山药等,通过中医师辨证施治,针对性用药,对于肾脏保护和治疗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另外,中医学在治疗肾脏疾病方面,可以选择的方式有很多,除了口服的中药汤药和中成药以外,还有药浴、熏蒸、脐疗、艾灸和针灸等疗法,能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身体情况的患者分别用药。当然,中药虽然效果很好,也需要患者能坚持使用,讲究是长期稳定的维持。如果想要快速见效,其实是不现实的。 肾功能损伤并不是一天造成的,不管是中医治疗还是西医治疗,都需要有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逐渐好转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希望大家能认识到这一点,不要做出拔苗助长的行为。 |
|
来自: aiaiweiwei > 《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