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照片,民国时期人们是这样过中秋节的,这些习俗你家乡还有吗

 泊木沐 2023-03-23 发布于辽宁

中秋节将至,我们都知道中秋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它还有很多名字,比如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

讲到它的历史,那可是由来已久的。从上古时代就有秋夕祭月,天象崇拜。农耕社会时,人们觉得月亮的运行关系着农业生产和季节变化,于是用物品来祭祀月亮,以祈求丰收,和团圆幸福。

汉代的时候,中秋祭月开始普及,到了唐代便定型,《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逐渐发展出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各地民俗,流传至今。

明清的时候,节日气氛就更加浓厚了。《帝京景物略》中也说

“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而自从有照相机传入中国开始,在历史上也留下不少关于中秋节的老照片,今天历史镜像馆就带着大家看看民国时期人们过中秋节的老照片。

祭月

这些是民国时期人们正在拜月亮的照片,首先需要朝着月亮摆上一个大香案,香案上会有月饼、水果、糖果等祭品,再点上蜡烛,人就跪在香案前对着月亮磕头,祈求平安幸福。

祭月这个习俗至今在很多地区依然很好地保留着,比如广东的潮汕地区,而且祭品越来越丰富,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兔儿爷”

这些老照片上的是兔儿爷。兔儿爷是老北京的共同回忆。明清到民国时期,每到中秋节,北京城里的百姓都会供奉“兔儿爷”。

民国时期的老照片上都可以看到摆摊卖兔儿爷的,前门五牌楼、后门鼓楼前、西单、东四等处,都有卖兔儿爷的摊子。

人们把嫦娥奔月故事中的玉兔形象单拎出来,将其进一步艺术化、人格化,乃至神化之后,用泥巴塑造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兔儿爷,有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有的背插纸旗或纸伞等等,变化多端。

老舍的《四世同堂》中写到,祁老爷子想到他的子孙“将要住在一个没有兔儿爷的北平,随着兔儿爷的消灭,许多许多可爱的、北平特有的东西,也必定绝了根!”

著名作家舒乙先生回忆起那时满大街兔儿爷的时光,曾深情地说:“童年时候兔儿爷就是中秋节的象征,没有了兔儿爷好像就不是中秋节。孩子们都得买兔儿爷,大家都觉得要是连兔儿爷都不买那还怎么得了。”

兔儿爷可以说是老北京中秋节的一个典型标志,在兔儿爷身上可以看到北京戏曲等民俗文化等传承和发展,当然它也代表了老北京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

如今兔儿爷已经成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月饼

月饼也是有着很久远的历史。在现存文献,月饼一词最早收录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是中秋祭拜月神的主要供品。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赞美月饼,从中可知宋时的月饼已内有酥油和糖作馅了。而从明代起有大量关于月饼的记载,这时的月饼已是圆形,而且只在中秋节吃。

到了清朝的时候,月饼已经是必要的中秋节供品了。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

“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

再后来月饼已经象征着家人团圆,圆圆满满的意思,于是人们不仅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还在拜访亲友时用于赠送。

从老照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最初的月饼形态比较简单,包装有的也只是一张油纸。慢慢地,人们觉得在月饼上刻印图案也很有寓意,于是各种形态的月饼层出不穷。

月饼同时也会随各地饮食习惯,产生不同的口味。到现在已经发展出了广式、晋式、京式、苏式、潮式、滇式等月饼。

赏月

这张老照片是人们聚集在一起聊天吃东西,赏月。

赏月也是是中秋节的重要习俗。最早来源于魏晋时期。到了唐代,赏月活动更加多元化,而且达到了规模化的程度。盛唐的长安,在中秋节这天,会举行很多活动,十分热闹,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老照片里的已成历史,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历史的车轮总是不断滚动,人们世代繁衍更替,不变的是那一弯月,还有传承下来的一些习俗。明月无情也有情,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当下的光阴,过好自己的每一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