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冷军画《地球》卖了4370万,放大一看,这根本不是画,是“垃圾”

 小天使_ag 2023-03-23 发布于湖南

作为当代超写实主义油画的领军人物,冷军在当代画坛上是久负盛名,他的画作总是能够给人冷峻而深刻的力量,透过那层层的油彩,可以看到纤毫毕现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冷军1963年出生于四川,1984年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汉口分院艺术系,现在是武汉画院的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只不过这样的绘画大师,小时候是没有系统地学过绘画的,大部分的时间,冷军是在脑海里绘画。由此可见,冷军的每一幅作品,都要在脑海中酝酿很多遍,下笔的时候,才能够呈现出完美的作品。

说到冷军,很多人首先想起来的,应该是他的静物画,他于2011年创作的《肖像之像——小姜》,于2019年11月16日中国嘉德秋拍上,拍出了7015万的天价。不少人都说,什么样的画作,居然能够拍卖出这样的天价,但在看到画作之后,质疑之声很快就停止了。画面上的少女,微微地低着头,神情恬静,东方少女的美在画面上展现得淋漓尽致。更重要的是,这幅画同样将冷军细致入微的绘画风格展现了出来,画像放大了之后,人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人物衣服上的丝柔,就好像一伸手,就能够感受到毛绒绒的触感。

冷军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创作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正进入工业化社会,工业化社会所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钢筋水泥取代了原本的安静祥和,人也仿佛变成了工业化的产物。而就在这一时期,冷军也有了不同的思考和创作,《世纪风景》系列画作就是在这一时期诞生的。据冷军自己在采访的时候说的,《世纪风景之一》是他被风景启发之后成就的,在那个梦中,干裂的泥土让他想到了“干裂”、“枯竭”,而这两个刚好能够代表工业化之后的悲凉景象。于是,世界地图成为了画作的载体,并在之后衍生出了《世纪风景》系列画作。

除了《世纪风景》系列,在八十年代之后的20年间,冷军还创作出了一系列令人意想不到的画作,而这些画作恰恰是能够引人深思的,比如说《文物》、《丰碑》等等。《丰碑》是一个生锈的发动机,被泥土包裹,而这幅画被命名为《丰碑》,一个发动机,成为了一座丰碑。有的人觉得不知所云,但仔细想想,发动机不正好是工业时代的最佳代表,而生锈的发动机,代表了工业时代过去之后,那些被人们所抛弃的东西。我们的新时代,是建立在那些被抛弃的“发动机”之上,于是“发动机”就变成了一座丰碑。

《世纪风景之三》

2019年6月3日晚,中国嘉德春拍卖场上,冷军的《世纪风景之三》拍出了4370的天价,在当时刷新了冷军的拍卖纪录。这是《世纪风景》系列带有主题性和价值性倾向的画作之一,灵感来自上个世纪韩国的一座百货大楼坍塌事故。画面上还是熟悉的世界地图,而地图的板块变成了钢筋水泥拼接而成,稚嫩的儿童玩具被工业的瓦砾所包围,有的甚至被钢筋水泥沉重地压着。这不由得让人想到,人在工业社会中的无助和弱小。这幅画以世界地图为背景,不由得让人想到了整个地球在钢筋水泥下的状况。

放大之后:是“垃圾”

正因为其带有主题性的创作,也有人将这幅画称为《地球》,一幅画卖出4370万的天价,不少人都开始了用放大镜观察画作的习惯。但在放大之后,却有的人说,这根本不是画,而是“垃圾”。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言论呢?不过这样说也确实没错,放大之后,我们能够看到钢筋水泥都是黝黑生锈的,现在看来确实是垃圾,就连儿童玩具也是破损的。只不过,这“垃圾”的画面,所展现的不就是在灰色的钢筋水泥下,世界的残破不堪吗?这样的画并非“垃圾”,而是悲壮世界倒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