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魅力太行 ‖ 北京游记之王府井步行街

 魅力太行公众号 2023-03-23 发布于河北
文/宁儿
寒冬终于过去,又是一年春来到,周末休息,走在街上春风拂面的温暖,瞬间感觉岁月这般静好。
每个周末出来闲逛,会选两个地方,然后投硬币决定。念坛公园和王府井,三局两胜王府井胜出。坐上地铁就去了。

与万事言和,与闲游相安,独行独清欢。人间总有一两风,填我十万八千梦。
出了地铁拐弯儿就是王府井,到了目的地。王府井大街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中部的一条大街上,也是北京很有名气的一条商业街。

总有很多朋友问说,宁老师,你现在做什么工作?感觉你永远是在路上,我跟朋友说我在旅居。
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现在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喜欢旅游的人越来越多,都会从忙碌中抽出几天的时间出去转一转,找个喜欢的地方打个卡。
而我喜欢的旅游方式不同,当我喜欢上一座城市,我会在当地找一份有周末休息的工作,平日忙于工作,利用周末四处闲游。

这样的方式不用紧张的去赶时间奔赴几个地方,弄的什么都玩儿不好且疲惫。用旅居的方式。
哪怕一天就转一个胡同,我爱的不是旅游,而是在旅游中找到自己,找到自己想去的那些地方的灵魂。

王府井大街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在天安门广场的东侧街道,从南至北分为四段、东长安街至东单三条东单,三条至金鱼胡同段、金玉胡同至灯市口大街段、灯市口大街至五四大街段,其中东单三条至灯市口,是北京知名的王府井步行街。
王府井大街的名字定于1915年,在辽代和金代时期,它只是一个不出名的村落。

忽必烈定都北京之后,这个小村落开始热闹起来,并且有了丁字街的称呼名称,朱棣时期在王府井一带建立十个王府,改名为王府街。
明朝灭亡之后,王府也随之荒废,后来街上只有王府,人们便称为王府井街。
清朝的光绪年间,这里正式开始繁华,街道两旁出现了很多摊贩和店铺,还有一些官厅成为正式的有名的一个市区。

1915年,北洋政府绘制了北洋详图,就把这条街分为三段,北街称为王府井大街,中段称八面,南段,由于有一沿甜水井,被称为王府井大街。
王府井大街作为北京现在的名片,成为了国有名牌老字号的集中地。
这里更是汇集了百货大楼、新东安市场、工美大楼等大型购物中心,但从客观角度讲,如果你来北京,到王府井大街打卡是有必要的。

但不建议在这里过度消费,王府井大街发展到现在,它的商业化已经非常严重,来这里感受一下老北京的气息就可以了。
这条街正是因为它的名气,四面八方的人汇聚而来,走在熙熙攘攘的街上,耳边传来各个地方的语言,乐趣无处不在,这是最著名的北京百货大楼。
在百货大楼的门口至今立着张秉贵同志的半身塑像。七十年代“一抓准”——张秉贵,北京市人,中共党员,1955年在北京百货大楼当售货员,中共十一大代表和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并被选为人大常委会委员。

1959、1979年先后荣获全国先进生产者和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他以“一团火精神”为人民服务。在30余年的柜台生涯中,他对待顾客主动、热情、周到、耐心,用胸中的“一团火”温暖了千千万万顾客的心。
他对业务精益求精,他拿糖“一抓准”、算账“一口清”的售货技艺使人赞不绝口。在荣誉面前,他始终保持普通劳动者的本色,在三尺柜台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张秉贵同志于1987年9月18日因病逝世。为了纪念他,中华全国总工会、商业部和北京市委在他工作过的北京市百货大楼前置放了他的塑像。
如此有名气的地方,可想而知里面都是各大奢侈品牌,我对这些毫无兴趣。我的目标是负二层。

走,跟我去瞧一瞧,这里藏着王府井地下的老北京城,刚下电梯,仿佛真的来到了七零年代的老北京。
照相馆、录像厅、火车站、猪肉摊和告示墙等等地方都基本按照1 : 1还原。胡同里还有各种各样的老物件,信报箱,二八自行车,火车红绿灯等,一件一件的旧物件映入眼帘,在这里说是一瞬间穿越也不为过。最为经典的就是坐落在正中央的佛头值得一看。
每个小摊儿都充满了老北京的气息与京城文化,不管是拍照,打卡还是回味经典,都值得一逛,逛累了,还有各种各样的特色小吃,最主要的是完全免费。
这里真的是老北京各种老字号的汇聚地,稻香村,内联升,全聚德等等,吃的穿的用的,总之一句话,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

我只逛我感兴趣的地方。王府井图书大厦,那可是与共和国同龄的大型文化企业,始建于1949年,已走过了70个风雨历程。
作为中国精神文明的窗口,始终肩负着传播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使命。
王府井书店一直因为成立最早、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服务最好,被誉为共和国第一店。

并且附地下两层,地上八层,各种图书、期刊、杂志、文化用品等等。这么说吧,如果你想用读书来消磨时间,在这里稍作片刻,便是一天,可以作为强烈推荐之地。
逛完了王府井步行街,然后我来到了这儿一个特别有名的王府井天主教堂。
王府井天主堂,俗称东堂,又名圣若瑟堂、八面槽教堂,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74号,是耶稣会士在北京城区继宣武门天主堂之后兴建的第二所教堂。
王府井天主堂现存的教堂建筑是一座三层罗马式建筑,在建筑细部的处理上,融入了许多中国传统建筑的元素,整座建筑成功地融合了中西建筑的风格。

2000年伴随着王府井大街的改造,北京市政府投资在教堂前兴建了一座广场,从而使王府井天主堂成为王府井步行街的一处景观,而王府井天主堂也因之成为北京最为市民所熟知的一座天主教堂。
这个地方也是有着跌宕起伏的经历,历史感和厚重,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不想了解太多,怕自己的无知亵渎了神圣。到这里,我只是喜欢这里的建筑特色,打个卡证明我来过。
在北京的古城。感受着历史的厚重感,寻着初春嫩黄初染,翠微渐绿。我的红色衣衫和古城撞到一起,古城有韵味,我心有深情,草木有新生,春风拂面,暖阳便暖暖地落在我心底。

记得苏轼的《临皋闲题》词中有一句:“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闲者,简单的两个字,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
宁儿算不算其中一个呢?仰望天空,天地之间,纵然忽如远行客,亦有生命的光芒,笑着沧桑,淡然人生冷暖,这就是春天的力量。
马上就是三月天了,想想都感觉美好极了。我已经准备好了素笺,淡墨诗篇,若爱意绵软,笔端之上,是春的小画,临摹出一个个我走过且入心的风景。

作者简介:宁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