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查济村:意在山水间

 古稀老人赵 2023-03-23 发布于北京
文章图片1

皖南泾县查济村,山色如黛,水色似翠,一向是美院师生情有独钟的写生佳处。

春天,溪边的柳丝早已迫不及待地吐出嫩芽,当仁不让地展示“绿丝绦”的媚人春色。循着山道往下走,蓦然回首,就见一树广玉兰举着洁白的花朵,兴致勃勃地在明显回暖的山风中摇曳。还有散布于山坡上的油菜花,层叠着浓重的花色,就连近旁的山涧水也被染成金黄一湾了。

几条清亮的小溪顺着山势蜿蜒而下,欢快地跃入清澈如镜的河流。溪边突兀着几块形似走兽的花岗石,束着围腰的村姑就着溪水淘米洗菜,溪水把她们的说笑捎向山外。几只鸭子你追我赶,摇着泥黄的鸭蹼在水中嬉戏。溪岸上,几个少女坐在马扎上捧着画板,对着灰白墙上垂下的一丝老藤凝神思索,或许她们是在寻找奇妙的灵感?

文章图片2

查济枕山面水,古木参天。元代以来,家境殷实的徽商留下众多古建筑。如今,村中还有古建140余处,其中桥梁40余座、祠堂30座、庙宇4座。元代建筑德公厅屋,3层门楼,厅内低檐为楠木材质,粗矮浑圆,敦厚古朴。明代的进士门、涌清堂,雕梁画栋,结构精致,最能体现徽派古建特色。

一条石板街缘溪而上,串联起古村的老屋、店铺、祠堂。走进大户人家,就能看见廊檐下、门厅旁镶嵌的内容精细、工艺精湛的砖雕,这是徽派建筑的特色。砖雕内容以历史故事居多,如姜子牙垂钓、闻太师回朝、桃园三结义、郭子仪勤王等,画面相连便是故事,人物刻画栩栩如生,细腻到连脸部胡须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马头墙也是徽派建筑的特色之一。它们居高临下,傲视着秀山丽水怀抱中的古村落,数百年来都是这样从容不迫。墙下、门前、廊沿,乡民铺出竹席竹匾晾晒笋尖,被阳光收紧的嫩笋飘散着诱人香味。一只椭圆形竹匾里摊晒着刚刚炒制的新茶,一芽两叶,谓之“黄山毛峰”。撮上几芽闻闻,清新茶香扑面而来。

走在老街上,可以寻觅到徽派美食,如臭鳜鱼、毛豆腐、熏笋豆等。不过,我对臭鳜鱼这道名菜实在吃不习惯,朋友倒是很喜欢。街边的墙角落里,坐着烤红薯的村民。山里的红薯又糯又实,特别香甜。

物质之外是精神,据说每年都有上万美院学子背着画夹到查济来写生,一住数天,流连忘返。他们坐在树荫下、山道边、溪流旁,尽情描绘查济的美。据说这里有个画家村,一些赚了钱的画家买下老屋加以现代化改造,将其打造成山间别墅,城里生活过腻了,就到山里来住上十天半月。不过,真要把心沉在山水之间并非易事,所以,也有一些别墅挂出“出售”的招牌。

文章图片3

推窗见山,开门听水,寂寞的风景到底有几人能阅读欣赏?我只是一个匆匆过客,如同这些背着画夹的美院学子,画板上尽可以留下情感的线条和沉思的板块,但真要在这里一住十几年,我有这份耐心和恒心吗?我能够尽情地欣赏滴翠的山水、胭脂般浓艳的十里桃花,撑开一舟泛游于碧波之上,但还是不能完全走进这诗意桃花源。儿时读《桃花源记》,常常忽略一个字,“便舍船,从口入”的“舍”字,今复读之,才深得“舍”字之妙,不想舍不肯舍不能舍不敢舍,秀山丽水便只能擦肩而过了。

擦肩而过的还有三五成群的美院师生,或坐或蹲或站,都在画着心中的皖南。马头墙下、老屋侧畔、溪水源头、林中小径,到处可见他们活泼的身影。

文章图片4

在古村老街上,我还见到一位眼盲的老人。他摸索着编制竹篮,满手老茧,手掌间绕着一根长而细的竹篾。那竹篾柔软如线,老人看不见,却能熟练地一上一下编织篮子。墙上、地上摆满了他编的各种竹篮,有扁圆形的、腰鼓形的、长方形的,甚至还有粽子形的。竹篮外面涂了一层桐油,明亮可鉴。老人的竹篮出价不高,他说他家就在查济溪水头,大半辈子靠编扎竹器养家糊口。他不知道山外的世界是啥模样,但他听惯了查济凌晨薄雾中的鸡鸣、山间潺潺的水声和枝头的“雀雀”叫唤声,觉得也挺好,知足了。

夜宿查济,披衣出门,踩着霜露状的月色,在老街上来回走走。几只老猫在屋顶上蹿来蹿去,互相追逐,发出婴儿啼哭般的“哇呜哇呜”声。一条土黄色的狗从老街上跑过去,看见陌生人也不叫唤一声。蘸着月色的溪水“哗啦哗啦”流出山外,如同活泼的山里娃蹦蹦跳跳,笑了一路。

明天一早我们就要赶路了,虽然万般不舍,终究也得离去。欧阳修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那是一种超然的境界。而此行查济,我之意也在山水之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