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高祖刘邦的长子却不是太子,那么,这个皇长子会是一个什么下场

 梦想童年594 2023-03-23 发布于江西

宗法制,是中国自从先秦周朝时期开始就施行的一项关于国家权力层级的整体性制度。在这里面,将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家族的权力更替方式都明明白白的进行确认。看上去很复杂,但其实就可以简单的用一句话来进行定义,即: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而刘肥,作为大汉帝国的建立者高皇帝刘邦的第一个儿子,也就是名副其实的皇长子,貌似就和那最高权力是一步之遥,然,历史的走向却告诉了我们,就因为这句话,他刘肥,大汉帝国自建国以来的第一位皇长子,却巧妙的避过了所有能够登上最高权力的机会,为何?

文章图片1

的确,刘肥是刘邦的第一个儿子,是大汉朝的皇长子,可是,问题就在于,按照那句总结宗法制原则的话所表达的意思,刘肥虽然是长子,可是他的母亲却并不是皇后,而自然,也就注定了,从始至终他其实都是没有任何资格的。

后人总以为一句母以子贵,便在很多影视剧中不切实际的说明很多妃子的目标就是简简单单的为皇帝生个儿子,就能如何如何了。但,事实上却是,即使皇帝有一千个儿子,但也只能选皇后生的儿子,而也只有这些皇子才能叫做嫡子,而如果想要真正继承皇位,便必须是这些嫡子中的长子,故所谓嫡长子才能继承皇位。而在当时的大汉朝,自然,唯一一个嫡子就是二皇子刘盈了,所以,皇帝之位也只能是刘盈了。

当然,也不是说刘肥就完全没有一点机会。虽然宗法制的力量很强大,但,说到底,究竟选立谁为自己的继承人,还是要看皇帝自己的意思。而众所周知,在汉初,尤其是围绕太子刘盈和三皇子赵王刘如意之间的那场角逐,也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当时刘盈的位置其实并不是很牢固的。可,嫡子的位置不牢固,但很显然,刘邦也从始至终都没有想过自己的这位长子。

史书中,总是把很多人物永远的藏在一些迷雾之中,而刘肥,就是这样的。按道理,作为刘邦的第一个孩子,也是第一个儿子,刘邦没有道理不喜欢,也没有道理不疼爱。可是,从史册中却看到,几乎找不到半点讲述刘邦对于刘肥的看法的记载。从始至终,刘肥这个皇长子,于刘邦而言,好像就是个工具,而于当时天下人来说,刘肥又到底是如何的一个人呢?

齐悼惠王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以上这句话,就是关于刘肥在被封王前的一切。史家的两个字“长庶“便将刘肥的身份死死的定格。如此,笔者不由得想起唐太宗李世民的三儿子李恪,就是那位被唐太宗夸赞道类我的皇子,就只因为是庶出,所以终其一生,也都是个陪衬。而刘肥呢?真的就是平庸到连史册中都不愿意记录一点吗?恐怕,更多的还是应该被人所刻意抹掉了吧。

而刘肥的母亲,史书中也仅仅就是记录了一个曹氏的名字,那名女性,在刘邦还未结婚的时候,便为刘邦生下了属于他的第一个孩子,我们也无法得知,刘邦对于那名女子是有如何的情感?但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假若我们是刘邦?在自己四十多岁了,还没能结婚,然而,却有一位和自己好过的女子,居然为自己生下了一个孩子,那么,大家会如何对待这名女子呢?而再根据史书后来再也没有提到过曹氏,且高祖的记录中也没有提到过,恐怕,这名女子,应该是很早就去世了,由此,对于刘肥来说,如果单纯的从史书中来看的话就是,没有母亲,且父亲不喜欢,但又是长子,定然为人所嫉恨,由此就不难想象刘肥的处境了。

高祖六年,立肥为齐王,食七十城,诸民能齐言者皆予齐王。《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高祖六年,刘邦正式封长子刘肥为齐王,令其坐镇齐地七十三城,而天下百姓凡是会说齐国之语的人,也皆是齐国之民。由此,遂正式开启了汉庭皇子出镇地方的先例。

其实,在封赐齐国之地的时候,汉庭内部也曾有过一次激烈的讨论,为何?就是因为齐地真的太特殊了,而如下面记录,那位臣子的分析就很到位:

是日,大赦天下。田肯贺,因说高祖曰:“陛下得韩信,又治秦中。秦,形胜之国,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地埶便利,其以下兵於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夫齐,东有琅邪、即墨之饶,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浊河之限,北有勃海之利。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齐得十二焉。故此东西秦也。非亲子弟,莫可使王齐矣。”高祖曰:“善。”赐黄金五百斤。《史记·高祖本纪》

在当时的人看来,齐地基本上就是等同于另一个关中。而作为皇帝的刘邦已经是亲自坐镇关中,那么,与之东西相应的齐地,便就需要一个合适的人选进行镇守了。那么,该是谁呢?

在这里,这位臣子的建议是,只能由皇子出镇,才能确保无事。而在当时,刘邦的诸位皇子中,二皇子也就是嫡子刘盈才不过十岁,如此,其他皇子的年龄就不难想象了,有的恐怕也就两三岁。于是,毫无疑问,只能是刘邦的长子刘肥了。虽然,目前的史书中并没有详细记录刘肥的年龄,但,大概推算,此时的刘肥应该是刚满二十岁。

一名刚刚才满二十岁的青年,便成为了当时天下首屈一指的诸侯王,在外人看来,自然是无上的荣耀,可是,于刘肥而言,真的就是这样吗?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刘肥自幼丧母,从十几岁开始就跟着后母吕雉流离失所,等到大汉刚刚建立,还没来的及和自己的父亲多待几年,便在大汉建立后的第二年,就被自己的父亲赶出了长安城,去往遥远的齐国,代表自己的父亲去镇守那里。若说刘肥就无动于衷,恐怕不见得吧。只是,生活嘛,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种事,又哪能为外人所知呢?

而关于刘肥在齐国的所作所为,就需要查看另一个人的列传了。的确,毕竟是自己的长子,虽然史书中没有直接表现出刘邦对于刘肥的爱护,但是,为了确保刘肥能稳定接收齐国,在这里,刘邦则为刘肥选了一个绝佳的人选来帮助刘肥,协助刘肥。

这个人,便是大汉功臣排名第二的平阳侯曹参。

高帝以长子肥为齐王,而以参为齐相国。《史记·曹相国世家》

曹参的功绩无需多言,曹参的能力自然也是众所周知的,如此,作为大汉开国唯一的一个文武双全之人,由曹参出任齐国相国,来辅佐刘肥,或许也算是作为父亲的刘邦,唯一能为自己的这个长子做的事吧。

虽然在《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中关于刘肥当齐王时所作的事没有记录,但太史公却在《史记·曹相国世家》中基本上都列到了。

以齐相国击陈豨将张春军,破之。黥布反,参以齐相国从悼惠王将兵车骑十二万人,与高祖会击黥布军,大破之。《史记·曹相国世家》

高帝十一年,陈豨谋反,曹参以齐相国的身份领军平叛,这里虽然没有记录刘肥,但是接下来,同年秋季,英布谋反,随着刘邦御驾亲征,作为刘邦的长子,坐镇齐鲁大地的齐王刘肥,则是与齐相国曹参一起领兵十二万为刘邦助阵,而后便是大破之,一举击败英布。

什么是长子?什么是真正的顶梁之柱?刘肥这样才是。

当时英布造反,刘邦本已年老多病,便想要太子刘盈代替自己出征,然而,却被皇后吕雉坚决反对,无奈之下的刘邦只得亲自出手。虽然在长子刘肥的帮助下,击败了英布,可是,在此战中,刘邦还是受伤了,至于伤的重不重?汉十二年刚刚结束对英布征战,同年四月,刘邦便驾崩于长乐宫。如此,这伤还不重吗?

唯一一个真正能帮助到自己的儿子,却被自己赶到了最遥远的东方。如此,也只能对刘邦说一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而刘邦他可能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八个儿子中,真正有好结果的,除了老四刘恒之外,恐怕也就只有这个老大刘肥了。

齐王,孝惠帝兄也。孝惠帝二年,齐王入朝。惠帝与齐王燕饮,亢礼如家人。吕太后怒,且诛齐王。齐王惧不得脱,乃用其内史勋计,献城阳郡,以为鲁元公主汤沐邑。吕太后喜,乃得辞就国。《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从某种意义上讲,或许吕雉对于刘邦的这些儿子中,唯一一个忌惮的,也就是这个曾经和自己一起经历过苦难生活的刘肥了。所以,一看到自己的儿子刘盈和刘肥相交甚好,便无来由的发怒。好在,惠帝刘盈心地善良,一直在保护刘肥,而刘肥也不是那种心高气傲之人,懂得见好就收,并主动向吕雉献地,如此,才换回了安全。

其实,虽然史书中记录的不多,但刘肥这个人的品性,也的确是比较不错的,换言之就是温顺。他作为长子,坐镇齐国,若换成常人,早就是不把任何人放到眼里了,但刘肥不会,当曹参主政齐国的时候,刘肥便事事依照曹参的建议来做,很快便将齐国治理的井井有条。而后等到惠帝时期吕后主政,刘肥更是低调做事,积极向吕雉示好,如此才勉强有了一个好的结果。

但,终归,在孝惠帝六年,这位大汉帝国的皇长子刘肥,终于还是熬不下去,在这一年病逝了。

悼惠王即位十三年,以惠帝六年卒。子襄立,是为哀王。《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就这样,三十二岁的刘肥,便急匆匆的走完了他的一生。后,他的长子刘襄便继承了齐王之位。

刘肥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但是,怎么说呢?刘肥的儿子们的故事,可就多了,当然,更准确的说,刘氏后来能光复除了靠周勃陈平这些人外,主要靠的还是刘肥的这几个儿子的努力,不过,那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于刘肥而言,他的一生,看似很平淡,毕竟史书中都没有多少记录。但,就笔者认为,此人的很多记录,或许是被人刻意删去了吧,当然,更准确的说,太史公那时期应该也是找不到太多关于刘肥的资料了,为何?

只能说,当年在吕氏被灭之后,其实真正意义上应该继承皇位,恰恰应该是刘肥这一脉。

毕竟,论祖制,嫡子刘盈一脉已然是不可能了,而按照宗法制的规定,无嫡子,则就要以长而立了,而刘肥作为大汉第一代皇子中的长子,此时的齐王刘襄又是这一脉的长子。并且,平定诸吕之乱,齐王一脉功莫大焉。故而,无论是情理还是法理上,都该还政于齐王刘肥这一脉。

只是可惜,最后在大臣们强行安排之下,刘肥这一脉便从复兴刘氏的功臣,一下子就成了和新君争位的带有特殊色彩的人群了。如此,不难想象,关于刘肥的记载,还能留存下来多少?

毕竟,这可事关大汉孝文皇帝一脉权力的合法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