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锟 || 浅谈新课标与传统文化

 一床书759 2023-03-24 发布于陕西
语文学科的新课标在总论和分项当中,多次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强调,这与提到的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民族复兴相得益彰。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要伴随着对自己文化的强烈认同,对华夏文明的正确继承。认同是一方面,继承是另一方面,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
任何社会形态,文化一定是其内在驱动力,类似于给一种文化形态的人装了一套软件,小到区域,大到国家,内在的这套文化,无形的推动着每个个体去界定什么是好坏丑恶,为与不为,它是抽象的,不可见的,是玄而又玄的。
学生所学的具体知识或者谋生手段,是可量化的,可视的,摸得着,看得见的,类似于硬件,教育尤其小学教育,就是装上软件和硬件的重要阶段,软件形成价值观,形成个体认同,家庭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硬件武装个体,架构具体知识结构,如数理化,语数英,谋于生计,存于世间,经世致用。
为什么说有的人知识掌握越多越危险?古人收徒先考察三年?有些门派和技艺宁愿失传也不瞎传?定是有其深刻道理的。
其内在驱动力便是文化继承和文化趋同。若一味慕强丛林法则,发展物质,忽略文化,将有逐渐被西方海洋文化侵蚀的风险,因为其内在文明沉淀时间少,价值观体系更接近动物本性。
以色相交者,色衰而爱弛,以利相交者,利尽而交疏。若徒于物质表象,无内在坚守和信念,则小到一部手机,大到封官加爵便可收买,遇到更大的物质砝码诱惑就会摇摆,就像一些出卖我国高精尖国防和绝密技术的间谍。
传统文化传承的重任更多的时候是压在语文教师身上,需教会何为真善美,何为仁义礼智信,五千年文化连绵不绝,文化瑰宝浩如烟海,当教会学生文化自信。比如一二年级学习园地的十二生肖,以子鼠、丑牛、寅虎等,如果学生以后再深入,它又与我国天干地支对应,既能对应时间,又能建模空间,甚至中医中药都能拓展延伸,是进阶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之基础,教材编委会是费了不少心血的。
在有一次授课前,发现四五年级的同学们在书上画着太极图,阴阳鱼,画有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可惜的是孩子们画错了方向和方位,课本是没有安排这一课的,看到我在欣赏他们的画作,就有同学问:老师,为什么里面的方向不一致?
那节课本来是要讲科学的,我在讲了课堂知识外,还给孩子们解答了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区别,也拓展了一些群经之首周易的知识,将中国古老而优秀的哲学思想的种子,在那节课上播撒在了孩子们的心里。
四五年级了,他们已经有了对传统知识主动求知的兴趣,一方面不应打压,另一方面反而更应点燃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这就要求教师们也要大量补充传统文化知识,分清科学与迷信,在知识储备方面尽早进行传统文化建模。
曾经有段时间人们面对西方文化一味膜拜,反而面对自己的文化没有底气。欣慰的是现在国家层面倡导文化复兴、文化自信,有了主动探究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如今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以及汉语热,无不昭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
作者简介:王锟,云台中心小学教师,一位爱学习、爱思考、爱阅读的老师。人生感悟:过好余生每一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