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选刊2023年听雨轩主专刊(总第741期)

 大涵雪野 2023-03-24 发布于天津


寒轩听雨



寒轩听雨 古道衷肠

——《寒轩听雨集续编》序评

大涵雪野

二十年前甚至更早,凡是在网络上迅速成名的诗人、词人,大抵没有人不知道“红袖添香”论坛。在网络文学最盛行、最鼎盛的时期,“红袖添香”论坛(以下简称红袖),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红袖论坛当时有个很有名的诗词版块,叫做“诗风词韵”,诗词作品的整体水平较高。而且版块风清气正,版主认真负责也比较团结。
“诗风词韵”首席版主网名天涯游子吟,是个很有鉴赏眼光的人。当时我的很多拙作,都被他“飘红”置顶过。但实话实说,做为首版,天涯游子吟在版块露面的时间不是很多,“诗风词韵”的很多日常事务,大多数时间,都是由担任第一执行版主的听雨轩主在打理。
轩主大名李金生,北京人,为人谦逊,礼让,中正不偏,有长者之风,因此在红袖颇孚人望。甚至很多诗友,心目中都把他当作首版同等看待。我和天涯游子吟网上交流并不多,和听雨轩主倒是神交已久。他第一次出版的诗词集《寒轩听雨集》曾惠赠于我,厚厚的一大本,洋洋大观。
真正和轩主兄第一次谋面,大概在2012年。那时“红袖”论坛,莫名宣布解散(时轩主已经做了近十年的首席执行版主),而我当时恰好注册了一个“中华文学网”论坛,第一件事,就想到了邀请轩主兄做我的首席诗词版主。
其时我应南方诗友之约,途经北京,轩主相邀品茶,我俩人聊着聊着就聊了一个下午,彼此相谈甚契。临行轩主又亲自驾车送我到机场,令我十分感动。
轩主兄军人出身,身材伟岸,仪表堂堂。初见面时,疑我是北京人。我说我是离北京不算很远的一个小县城人,因为年轻时四处漂泊,各地的方言、口音都会一点儿。
轩主不但诗写得好,诗评也很到位,条分缕析,不厌其烦。最突出的优点是充分考虑作者感受,在肯定作品优点的同时,婉转指出作品的某些方面,还有提升空间,从不令作者感到难堪,我曾笑称他是“美风鉴者”。而我大概是吝惜文字之故,往往直来直去,直击要害。我想这也许是我评论的毛病,万一碰到非常爱面子的诗友,虽然在网络上离得远,不至挨揍,但难免挨骂。
2016年我在中国书籍出版社做编辑,因为身在北京,较为方便,和他接触自然会多些,往往相约小聚,彼此谈诗论道,其乐融融。但是北京太大,喝一次酒都要倒很多车走很多路,倒是不如我们小县城抬腿上山来得容易。
前时突然接到轩主兄发来的诗词集即《寒轩听雨集续编》的底稿,谆嘱我为他写个序评。受宠若惊之余,颇感压力山大。作为近十年的红袖版主,他认识的名家应不在少数,为什么不找别人偏偏找我?我暗自揣想,轩主兄是个凡事都为别人考虑的人,那些资深大家们多半年事已高,而他的文本浩繁卷帙,阅读起来怕身体、精力吃不消,而我则比较年轻,能扛得住;或者觉得既是故交,彼此相知相熟,他的东西我一定会认真品读,认真看,加之兄弟情重,我必不敢对其稍加敷衍;再或者他本是个谦逊而又严于律己的人,喜欢听真话,也许就喜欢我这直来直去的评诗风格。
《寒轩听雨集续编》集作者2009——2019十年来的五绝、五律、七绝、七律、排律、杂言古风、词凡一千五百八十多首,蔚为大观。轩主勤奋,创作力十分旺盛,大凡生活点滴,酒朋诗侣,天外寸心,屐痕鹤影,无不形诸诗词。而其艺术水平,多属上乘之作。
通观轩主大作,个人感觉端庄严谨,情辞优美,雅正平和。我想这大概和他的性格有关。他本人也和网名一样,本身就是个很诗意的人。然无论律、绝或长调小令,期间绝不乏灵动之作。我们先来看这两首小绝:

倚桃观鲤

碧水开春色,龙门缀锦霞。

鲤鱼身踊跃,直为摘桃花。

漫吟其四

鹿隐云深处,蜂行花径间。

余身春困久,与佛卧香山。

第一首倚桃观鲤,桃花照水,风光旖旎。碧水,锦霞,色彩绚丽;“龙门”一语承上启下,衔接巧妙,转结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鲤鱼跃龙门,竟不是为了化身成龙,而“直”是为了摘桃花,春色迷人自不必说,也给我们留下了更多关于人生意义的解读空间。一句话,率真。
第二首写春日山居生活。起二句渲染环境,清幽静美,无人打扰。“余身春困久”是惫懒,是闲适;“与佛卧香山”是隐士情怀,是超脱。“与佛卧”是像佛那样一动不动,卧看大千世界,世间芸芸众生,纷纷攘攘,皆与我不相干。

  

匆匆一季春,别了看花人。

欲约重逢日,暝暝柳外尘。

这首《春约》则写的含蓄温婉,颇有余味。“匆匆”,“别了”,有惘然若失之感,“欲约”是似有意似无意,有矛盾心情;“暝暝柳外尘”句,则既有淡淡的哀愁,亦有看惯世间悲欢离合的超脱与冷静。

  

一树梅花伴雪生,疏香解意共风鸣。

谁怜粉艳清寒极,别韵吟来不忍听。

以听觉写视觉,此更进一层写法。梅花“解意”绽放,疏香共风鸣,是通感语言。然风送花香,风亦能摧落花飞,花瓣鲜红粉艳,点点落入白雪,真可谓清寒已极,诗人听此风声尚且“不忍”,又何忍亲见其飘零耶!蕴藉风雅,爱梅惜梅之情溢于言表。

草原骑手

策马如风踏落晖,霜蹄雨鬣奋雄威。

漫搔华发说余勇,犹是当年草上飞。

此诗写一位草原老骑手的形象。精彩处在“漫搔”句,使用白描手法,老人倔强、不服老的粗犷性格,如在目前。“余勇”犹是策马如飞,不输当年,况青年骑手乎!
轩主诗,就内容而言,涉略很广。一些丑陋的社会现象,在他的诗中,同样也有揭露和讽刺。比如:

撞钟收费有感

寒山寺钟楼之下明码标价:登楼撞钟10响收费50元,逾数每响加收10元。呜呼: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月落寒余破晓天,檀香蜡炬两然然。

善缘谁道无量也,一杵禅钟卖十圆。

网上读某地毁良田建“文化大院”有感

堪恨当今文化名,官员政绩汝于成。

斯翚作秀充门面,谁管农家泣告声!

撞钟收费,直是对中国传统诗词的侮辱和践踏!想唐张继有知,宁不哭绝于地下乎!“善缘谁道无量也,一杵禅钟卖十圆”,真是对那些到处骗钱的伪僧人绝妙的讽刺!为百姓发声,为民生代言,不矫情,不粉饰,这就是诗人的风骨和正义担当。只可惜当今社会,这样的诗人越来越少了。
我很喜欢轩主的律诗,尤其是五律。出之自然,情景相生,用事贴切,对仗工稳,总之一个字:雅。我想作为诗人,诗语之雅,因该是基本要素。如果写的跟顺口溜似的,看起来非驴非马,也就无所谓写诗,倒不如直接跟人去逗闷子侃大山更有意思。我们来看这首《春江闲钓》:

春江闲钓

篷索江心落,云涛山外流,

未闻桓笛曲,重理子陵钩。

夜月难温枕,春花不解愁。

三睘登屿路,独倚摘星楼。

首联写春江,一“落”一“流”,视野开阔,是以动写静手法;次联写闲钓,用事自然而格调甚高。三联写夜月、春花,看似外表安闲而内心忙迫。
尾联复用典,写心事,写对谢灵运和李太白山水诗酒生涯的极度向往,然苦无路径,因此感到孤独。
“三睘”二字妙绝!这个睘字本身有两种解法:一是眼睛直视,春江闲钓而眼睛直视,是腹有心事而出神状,何况是三睘!是出神之后复又出神,是一直望着江屿出神(谢灵运有《登江中孤屿》诗);二解:睘睘,古同“茕茕”,是孤独无依之意。而这里的三睘,两种意思都有,用字十分精准!
用事的最大作用,是借事寓意,借事寓情,增强语言的张力和含量。然用事不能刻意,不能生硬隔膜,须水流花开,顺理成章。用事如无,方是个中高手。

羁旅八章

孤筇移宿斗,危栈竦瑶空。

目骋山河表,身横天地中。

疏狂歌逆旅,放诞笑寒虫。

世路羁而达,诗文穷后工。

鼓枻沧浪渡,执鞭山海行。

秋思霜菊色,夜辨水云声。

不愧钱囊瘪,常因肉髀惊。

羁愁当尽释,谈笑赴鸥盟。

轩主律诗,风格各有不同。风流儒雅者有之,含蓄蕴藉者有之,这两首则写的慷慨豪迈。
“孤筇移宿斗,危栈竦瑶空”,言扶杖登临,言地势之高峻。“移宿斗”是登临时渐行渐高之意,“竦”是身临高处的感觉。次联续写登高所见所感。目因“骋”而远,可以纳山河之表;身因“横”而大,可以顶天立地。这个“横”字常人不敢用,可能会用“在”字,那便是人人会用,反而显得“小”了;而轩主独用“横”字,凛凛然有豪气,堂堂丈夫也。炼字十分精到。
第八首重点在后四句,尤其是颈联“不愧钱囊瘪,常因肉髀惊”句。说自己不会因为钱囊渐瘪而感到惭愧,却时常因髀肉横生而心惊。
轩主军人出身,体魄强健,又喜山水登临之乐,故而有此感慨。如三国刘备困于曹操帐下之时,泣而告其结拜兄弟曰:久无鞍马,髀肉横生矣。
疏狂歌逆旅谈笑赴鸥盟。身处羁旅之中,不问穷达,不以物累,有此般胸襟气度,方不负诗家旷达本色。“谈笑赴鸥盟”句,有太白之风。

平西抗日根据地旧址

赴难除兵难,山花浸血花。

将军横宝剑,敌后竖高牙。

御寇秋坚壁,谋城夜鼓笳。

马栏排壮士,雄魄几还家。

注①:平西抗日根据地旧址,是北京第一家由农民集资建设的革命遗址,也是中国第一家村级抗战纪念馆。②:1939年2月,开国上将萧克率冀热察抗日挺进军进驻门头沟斋堂镇马栏村,开辟平西抗日根据地。马栏村子弟踊跃参加抗战,曾经一次动员40名青年参军,命名为“马栏排”,编入挺进军第七团。
起二句以议论开头,虚写;二、三联叙事,交代萧克将军开辟平西抗日根据地事及军民抗日斗争事,用笔简约而容量很大。
尾联专写马栏排壮士,为国家民族自由慷慨赴死,并照应首联两句。“雄魄几还家”句,令人惊心动魄。只此一联,胜过千言万语。
我想作为评家,诗词理论尚在其次,要在不能脱离文本,洋洋万言或掉书包术语连篇空谈理论,令人如坠五里雾中不知所云;亦不能张口就来,不切实际地一味吹捧,必要言之有据,以理服人,因为读者的眼睛并不瞎。
我说“出之自然,情景相生,用事自然,对仗工稳……”,这个评价并不是随口一说的,大家可以对照文本。就说情景相生吧:

暮柳牵风乱,游鳞挽月行。

——《荷塘唱晚》

痴雨弹蕉韵,幽情入梦窗。

——《蕉窗夜雨四韵二》

履印因霜冷,鸡声动客愁。

——《羁旅八章一》

蕉书凭雨诵,心事与风闻。

——《羁旅八章一》

秋高蛩唱夜,云淡月听禅。

——潭柘寺》

类似这样的句子,在轩主的五律中比比皆是。不过我发现一个现象,类似这样精彩的句子,轩主往往放在诗的开头两句,而且对仗工稳,见自然高古而且很有力量。我个人觉得,开篇精彩,有时有笼罩全篇或引人入胜的作用,但是后面尤其是颈联、尾联,如果没有更精彩的句子,整首诗就似乎比较难写。如我则多半会放在二、三联。因为一首诗一共八句四联,有一联两句写的精彩,必会使全诗生色,不能浪费,必须给它一个更好的位置。这是个人写作习惯使然,可能作者有意为之;也可能并没有发现,自己首联往往竟写得如此之好。此事当然不可一概而论,而是要看具体情形。
轩主之诗,风雅自不必说,亦不乏深沉厚重。

虎丘剑池

幽池峭壁凛严霜,气肃云寒入渺茫。

一壑松风悲越甲,几番花雨泣鱼肠。

兵戈未息春秋老,血色犹鲜书页黄。

空有诗人嗟废替,日升月落总如常。

二联仍是用典,三联写人间杀伐征战不息,春秋已老,血色犹鲜,今古亦然。尾联是感慨,诗人徒然嗟叹王朝兴衰废替,而日升月落,一切如常,其实什么都改变不了。
轩主诗对一些历史人物的评价,亦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步韵李鸿章绝命诗

纛朽兵哀勉据鞍,勤王和虏两为难。

朝衣加补金瓯缺,恨海扬波龙梦残。

枉使拳民空赴死,可怜国士未封坛。

倭刀横项割肱骨,城下盟书泣血看。

附:李鸿章绝命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熄,诸君莫作等闲看。

我们先来看李鸿章的原诗:“临事方知一死难”,作为中兴名臣,洋务运动的发起人,北洋水师的创办人,这位中堂大人,也算是鞠躬尽瘁了!但终究无法挽回晚清王朝日渐衰败的命运,所以才会有“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之哀叹,其忧国忧民之情自不待言。
三联“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自是名句,手法高超。把几个有特殊代表意义的意象(名词),排列在一起,中间不使用谓词,苍凉悲壮。
尾联也好。“海外尘氛犹未熄,诸君莫作等闲看”,是担忧,也算是嘱托。说明他临死之际,心心念念放不下的仍然是外夷入侵,国家命运。
说诗,李中堂这首诗几无一费字,句法、章法、格调、气韵,堪称完美。和诗若想与之相当,确有很大的难度。
此类作品难在对历史人物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和定位。前几年给李鸿章翻案的考据、文章不少,认为李鸿章“卖国贼”的帽子应该摘掉。而作者则认为,李鸿章是“卖国贼”,因为他毕竟要对甲午战败,以及签订《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卖国条约等重大历史事件中,负有重要责任。但他又不是“卖国贼”,或者说他不是晚清唯一的“卖国贼”。他是洋务运动领袖,曾谏言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并且对中国近代工业和军事的奠基和发展,有很大贡献。李鸿章的卖国,确实受了历史的、现实的、内部的、外部的多方面影响,原因很复杂。但无论如何卖国之行出于己身,退一步,李鸿章至少也是腐朽的晚清卖国政府中的重要一员,“卖国贼”的帽子是推不掉的。
轩主和诗首联出句“纛朽兵哀勉据鞍”是写李鸿章所处的时代背景:朝廷腐朽,国运衰微,兵心溃散,武器落后,一两个能臣干吏能否挽救国家颓亡?李鸿章被推到历史的风口浪尖之上。所以对句 “勤王和虏两为难”,写出了李鸿章身处腐朽朝廷和外国列强的夹缝中,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颔联“朝衣加补金瓯缺,恨海扬波龙梦残”直批李鸿章一路升官进爵顶戴加红,却又一路割地赔款致使金瓯破碎,于国有罪,于心有愧;颈联写清廷招抚义和团抵抗列强,造成人民流血国家危殆的局面,这也是一代名臣李鸿章成为卖国干吏的根本原因。尾联虚实相生,写出了作为孤臣的无奈和悲剧性的结局。被列强刀横颈项以至于屡签城下盟书,既是李鸿章的个人悲剧,更是历史的悲剧。作者在诗里表现出来的理性思辨是值得肯定的。
听雨轩主的这个续集,叠韵诗、唱和诗、赠人诗,都占了很大篇幅。叠韵诗当然无可厚非,而且需要才分,因为要避免重复。但是像轩主这样,一叠韵少则几首多则十几首的,委实并不多见。
诗人唱和,嘤鸣其友,自古有之。如晚唐的白居易、元稹等,有时甚至成为一种生活常态。但是关于唱和诗、赠人诗,我个人并不喜欢,也很少作。
我总觉得,如果不是特别好的关系,或不是对对方特别了解,逢人赠诗难免有“做”的痕迹,抑或有牵强之嫌。这种诗一旦写的太多了,成为常态,形式上难免形成套路窠臼,也难免重复现象,有可能会让读者产生审美疲劳。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不过话说回来,我不喜欢,并不代表别人就不喜欢;我朋友比较少,并不代表别人朋友就不多;我自己写不好,更不代表别人也写不好。就比如轩主下面这首:

吊烟沽野鹤令堂仙逝

我今无计慰愁肠,唯有哀诗疗鹤伤。

奠酒追魂滋法雨,轮灯照佛引慈航。

舍中曾笑出泉鲤,牖下堪悲泣杖堂。

负米奉亲难得再,案头空置老莱裳。

就写得很好!烟沽野鹤和轩主都是“鹿鸣诗社”的发起人之一,彼此又是铁瓷(北京方言,很要好的朋友)。朋友高堂过世,自己很着急、很关心又帮不上什么忙,就只好写首诗来安慰朋友,即:“唯有哀诗疗鹤伤”。其中二联“法雨”“慈航”是佛教用语,情境比较适合;三、四联都是用典,三联应该说的是孔鲤和汉朝的韩伯愈,四联是子贡和老莱子故事。这些人都是古代的大孝子。
这首诗写的有情意,在吊唁、安慰的同时,也不乏诗的艺术关照。比如次句的“疗鹤伤”及后面的“难得再”“案头空置”等。
轩主博学,对古代诸多掌故可谓如数家珍,信手拈来。虽然不能说每首诗都能做到用典无痕,但至少都能用得比较贴切。即便读者不知道典故,至少也能明白他在表达什么,也就使诗的语言容量很大,含蓄精警。
轩主的唱和诗、赠人诗,大半都是写给红袖诗友或鹿鸣诗社的故交,差不多都是些诗词高手。这也足以说明轩主交游广泛,很有亲和力。其中一些人当年和我在红袖有过文字交流,也有一部分并无交集。
说到此,我得给轩主兄赔个不是:那就是本次的文本阅读,唱和赠人的部分作品我只是浏览,并没有精读。因为对于那些不认识的人,我不了解作者和他们之间的故事和当时情形。不了解写作背景,自然也就不便置喙。不过惠赠我的大作我肯定都看了,还有赠一些我熟悉的朋友的作品。
轩主制词数量也不算少,但是和他的律诗相比,则不可同日而语。然无论小令长调,都各具风致,也可以从中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

浣溪沙·元旦

四季轮回又一圈,钟声敲罢即从前。额间褶皱为谁添? 白首拥炉温剩酒,青睛傲日索余年。春牛背后响春鞭。

白首拥炉温剩酒,青睛傲日索余年”,漂亮!虽是“剩酒”,但是我也要温热了再喝;“索”字好,索是追索、追回,只争朝夕!发虽白而目尚青,尚能“傲日”,写得英气勃发,有精神!春牛背后响春鞭”,此一结大好!写得很有生气,给人春回大地的喜悦和希望,寓意也好。

高阳台·秋思有寄

月眼痴痴,星心惴惴,初凝覆瓦轻霜。燕去巢空,蛛尘已挂泥梁。秋千架上曾留笑,叹余声、淡逝花墙。病恹恹、柳蹙残眉,菊卸残妆。 愁怀有梦能消得,恨荒鸡唱晓,啼破甜乡。醒忆离鸿,深忧翼下云凉。君今此别江湖远,倩何人、鼓吹诗肠?慰相思、一页枫笺,飘落池塘。

这首《高阳台·秋思有寄》,显然是一首情词,写的很有韵致。“初凝覆瓦轻霜”是秋,“秋千架上曾留笑,叹余声、淡逝花墙……”是思,是回思往事触景伤情;过片开头“愁怀有梦能消得,恨荒鸡唱晓,啼破甜乡”还是思,是梦中相思;“醒忆离鸿,深忧翼下云凉”两句还是思,是醒后思,是离忧,是别离后的深深牵挂。
词之首尾皆有照应。古人曾把曲子词比作常山之蛇,击其头则尾至,击其尾则头至,击其中端则首尾皆至。“病恹恹、柳蹙残眉,菊卸残妆”句,应上片第三句“初凝覆瓦轻霜”句;“一页枫笺,飘落池塘”应“月眼痴痴”句;“深忧翼下云凉”应“星心惴惴”句,写的顾盼生姿。词本是用来唱的,故讲究回环宛转一唱三叹之妙。
词的两结写的也好,下片一结尤好,迷离。

古人云:“填词结句,或以动荡见奇,或以迷离称胜,著一实语则败矣”(沈谦《填词杂说》)。如欧阳修之“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蝶恋花》);周邦彦之“断肠院落,一帘风絮”(《木兰花》)皆深谙此法。轩主之“慰相思、一页枫笺,飘落池塘”,与之相仿佛,是以景结情的高超手法。
除近体诗此外,轩主还创作了不少的古风。从魏晋体诗、乐府诗,到近体五古七古,均有涉略,颇见高古。这里因为篇幅,就不一一列举解读了。
我总觉得,轩主之于诗词,颇类一部充满诗意的生活记录。从他的诗词中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十分热爱生活的人。无论心情,时事,交友,宴饮……或山川游历见闻,或生活点滴感慨,无不诉诸笔端,发诸诗词。感情丰富的人,自然创作收获颇丰。浩浩卷帙,记录和承载了他每时每刻的心路历程。
从诗的艺术角度讲,尤其律诗方面,形式严谨,端庄整饬,格调风雅而且善于用典。整体诗艺水平比较均衡稳定,或者说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当属学院派一类,很规矩。
不过我觉得过于规矩严整,未必全是好事。比如龙和蛇。龙虽神物,集诸般灵物于一身,代表权威与神圣,但它毕竟是人臆造出来的。
蛇则不然。无论美丽还是丑陋,它都是真实的,接地气的,有着与生俱来的原始的野性,不屈,敏感,智慧和灵性。
两者相较,我喜欢蛇更多一些。我自有灵台,不灭心性,不昧轮回,不向如来行处行,也不理会什么才是野狐禅。
其实蛇也罢,龙也罢,轩主并没想那么多。他只是不由自主地,选择以自己诗意的方式活着,而且活得很洒脱。这本书他本想私印出来送朋友的,是我觉得有些可惜,就推荐给他一个便宜点儿的标准书号,建议他公开出版发行。因为我想一本好书,不光是作者本人的心血结晶,也应该成为,更多热爱诗词的诗友们的借鉴和财富,却不想被他逮个正着,非要我写个序评。既承朋友信任,也只好勉为其难,拉拉杂杂说了这么多。至于是否能叫序评,是否不得要领,是否挂一漏万或符合作者心意,抑或焚琴煮鹤贻笑大方,也就顾不得许多了。

2023年3月12日草于木兰围场

《寒轩听雨集续编》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