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话股神巴菲特之子:父亲教会了我这些事

 舍得付出 2023-03-24 发布于湖北

 看点    成为股神沃伦·巴菲特的儿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和人们想象的“子承父业”不同,巴菲特的三个孩子都在金融之外,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务和方向。外滩君也就此和巴菲特的小儿子彼得展开对话,了解这个全球最富有家族之一的教育准则,以及他们对人生、理想的思考。


文丨张燃    编丨Lulu

“你是沃伦·巴菲特的儿子?可你看起来很随和平凡!”

彼得·巴菲特(Peter·Buffett)的一生中,类似这样的评价他听到过很多版本。

作为曾跻身世界首富、股神巴菲特的儿子,他的主业工作,却与金融行业毫无相关——二十岁时,他从斯坦福大学辍学,转而去做了一名音乐人。

尽管历经了很多波折,但他终于靠努力和对音乐的热情,收获了音乐事业上的成功,凭原创配乐赢得美国电视界最高荣誉“艾美奖”,成了全美知名的音乐家、作曲家。除此之外,彼得·巴菲特还并专注于家族的慈善事业,曾被巴伦周刊评为最有效率的25个慈善家之一。

图片
慈善捐赠会上的彼得·巴菲特(右一)

是的,即使作为世界上富有的人之一,财富和地位是沃伦·巴菲特(Warren·Buffett)的标志,但他也没有用此作为衡量子女是否成功的“计分”标准,重要的是,孩子们有没有为这个世界创造价值,是否在自己热爱的事物上一路追寻。

彼得·巴菲特亲述,沃伦·巴菲特力荐的《父亲巴菲特教我的事》出版之即,外滩君有幸采访了彼得·巴菲特先生,并结合新作与他聊了聊巴菲特家族的教育准则以及他个人对人生理想的思考。

图片

外滩君对话彼得·巴菲特

彼得·巴菲特(下文简称:彼得)告诉外滩君,笃信教育的力量,是巴菲特家族的一个核心价值观。

在谈论教育前彼得强调,如今被我们称作“教育”的东西,实际上很多时候就其本质而言更接近职业培训,甚至在大学阶段的教育也是如此:某个专业的学历,毕业后会成为某个职业的通行证。

但彼得看来,这种相对狭义的、以目标为导向的学习方式知识教育的一个方面,并且还不最重要的方面。相比较而言,来自于家庭的教育,对彼得的影响是更为深远的。

图片

图片

巴菲特家族教育价值观之一:

不为钱而工作

巴菲特家的生活十分朴素,彼得小时候对家的印象是坐落在美国奥马哈的“一栋平平无奇的房子”。

但彼得一直觉得自己十分幸运,童年的他感受到的生活是稳定而幸福的:父母对自己充满爱与支持,外祖母家也在不远处,邻居们也都非常和善,彼得称之为“田园牧歌般的生活。”

父亲因股票投资赚得惊人的财富后,也并没有买一个更大的房子或豪华的车辆,“所以在我孩童时期就感受到了,金钱与感到安全与幸福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和影响。

图片

彼得童年时期的一家人

彼得还记得,在儿时的餐桌上,父亲总是神采飞扬地谈论着自己的工作。他一直很好奇,到底是什么能够让父亲在漫长的工作时长与令人殚精竭虑的决策面前常年充满激情与愉悦?

他发现,首要原因在于,父亲实际上并不是在为了金钱而工作。

在彼得小时候,父亲巴菲特大多数时间都在家里工作。“他会花好几个小时待在自己在家里的一间小办公室,研究大量深奥的书籍。他的专注力是如此犀利、如此纯粹,仿佛灵魂都超然与外物。”

彼得至今都还记得父亲在工作室经常穿着一条卡其色的裤子和穿旧了的毛衣,当他出现在办公室时,整个空间会散发出一种近乎圣洁的沉静之感。

在心理学上,会用进入“心流”来指代当我们完全沉浸于做一件事情时的状态。处于“心流”之中,会使得人们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并随着体内啡肽的分泌,我们的身心会感受到轻松和愉悦。

图片

看着父亲如此享受自己的工作,彼得从小就明白了一个非常简单但又极其深刻的道理:工作应当是件能让我们愿意追求极致、全力以赴的事,而且它应该能够让我们感到快乐。

很多人认为,优秀是一个人愿意在自己不感兴趣甚至非常讨厌的工作室中每天早八晚十地工作数个小时。这背后的理念在于,人们认为因纯粹的努力、自我的克制而奉献工时是一种美好的品质。

但在巴菲特家族,“对不起,这不是美德,这是受虐!而且在某种情况下,它反而是一种懒惰与缺乏想象力的表现。如果你工作那么勤奋,为什么不把其中的一部分精力和时间用在寻找自己真心喜欢的事物上呢?”

对于沃伦·巴菲特,以及如今的彼得而言,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拥有良好的职业操守,首先在于勇敢地发现自我,找到自己热爱的事物,让工作成为一件就算异常艰难,也能让人心生欢喜甚至感受到些许神圣的事。

图片
在彼得·巴菲特婚礼上全家人的合影

虽然最终金钱还是来了,但只是副产品。“重要的是,工作满足了父亲无穷无尽的好奇心。他非常享受把自己的分析拿到真实世界去验证,去开拓新的价值与机遇的过程。”

图片

巴菲特家族教育价值观之二:

让孩子成为自己想成为的自己

彼得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我们看到太多家长对所谓“优质的”“得体的”或“社会公认的”职业的高度迷恋,在不断压缩孩子人生的可能性,而彼得的父母支持他去尝试任何新的事物:“我父母的心中并没有一个成功孩子的模板。”

虽然父亲是全球知名的投资大亨,但彼得几乎没有跟着父亲学过一天金融。“因为父亲的职业的关系,我不是没有考虑过金融投资行业,但我就是单纯地对它不感兴趣。”

父亲也曾给彼得发过公司的年度报告,试图跟彼得谈论,“但他从未强迫过我,只是把金融当做一个普通的选项摆在我面前让我选择。”明确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不是巴菲特夫妇的教育风格:“从小,他们就会告诉我,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

这句话听起来有些鸡汤,但从三个孩子所从事的职业来说,就知道巴菲特是真的贯彻了这样的教育理念。

大儿子大学没毕业,尝试了各种工作之后,发现在地里干活最让他快乐,于是成为了一名快乐的“农民”,开了几十年农场;

女儿是奥马哈针织商品店的老板,也曾做过家庭主妇。

小儿子彼得我们都知道了,是一名音乐家。
图片

彼得和父母


彼得永远记得,在他20多岁刚决定踏上音乐这条道路,但还并无法靠它赚取几两纹银的时候,一次他回到家里跟父亲聊天的时候,他尝试把自己对音乐的理想、目标和以后的计划阐述出来,他希望父亲向一面矫正镜一样,用他的经验把自己零碎的想法整理起来。

但如往常一样,父亲没有做任何评判,也不给任何明确的建议,只是仔细地听彼得讲述着。“彼得,你知道吗,其实咱们做的都是一样的事。音乐是你的画布,伯克希尔(巴菲特的投资公司)是我的画布,我每天都会在上面添几笔

这番话对当时的彼得是莫大的鼓舞,直至今日他依然珍藏于心。

“我的父亲,一个成功至此的人,会把他从事的伟业与我做的事相比。而且不只是比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父亲把这两件事等同起来——当然,我指的不是它们在经济上的潜力或者对广大世界的影响力,而是它们的存在从根本上来说对于个人的意义。”

图片

巴菲特家族教育价值观之三:

接受迷茫,并永不放弃寻找自我

对彼得而言,“成为一个音乐家”这个志向其实来得并不容易。

从六岁开始学习钢琴的彼得其实一直对音乐感兴趣,但他却一直并不敢笃定地选择它作为自己的人生志向。人们虽然渴望找到自己的终身志业,但同时也是恐惧它的:

害怕自己三分钟热度;害怕自己只是中人之姿,并做不出什么成就;

害怕自己无法靠音乐养活自己;

害怕自己的选择其实是错误的....... 

相比较之下,跟随着社会大流或者父母的期望,似乎就可以避免去回答这些令人生畏的问题,这也是许多当代年轻人的选择。

“相比于无力实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生,接受他人对成功的定义可能是件更容易的事情。

图片

彼得·巴菲特在演奏中


高中时,彼得曾对摄影燃起过火花。他开始频繁地为校报提供摄影素材,也曾在当地一家周报报社做暑期工。但后来火花似乎又渐渐熄灭。

于是,进入大学在斯坦福的那些日子里,他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报名参加了尽可能多的课程,渴望找到自己未来人生的具体方向。

彼得逐渐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寻找到像父亲这样愿意为之耕耘一生的人生志向并非易事。成为“自己”的前提是,你知道自己是谁。

“我接受自己是迷茫的,虽然很痛苦。但不是所有的游荡都意味着迷失。在很多情况下,一个人游移在错综复杂的选择间并不是陷入迷失,而是为了寻找自我走的必经之路。

图片

无论事计算机技术还是经济周期,在一个一切都加快了速度的世界中,自我反思似乎是一种我们承受不起的悠闲与奢侈。尤其是在国内,落后于人的恐惧像一根挥舞在身后的大棒,令我们不敢给自己留出放慢脚步去思考的时间。

但在彼得看来,停下来凝视自己的内心从来不是一种时间的浪费,而是一种时间的投资。“在我看来,它甚至是一个人所能做的回报率最高的投资之一。”

然而,如今全球经济下行,年轻的人们更趋向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非通过反思和尝试找到自我与心中的热情,外滩君也尝试问彼得对此有何建议。

“首先,我想让中国人的学生和年轻人知道,这个问题不只是你们在面对,美国、甚至全球的年轻人都在面临着这个问题。因为外部环境动荡,于是人们向内寻求稳定,这不是一件坏事,但确实也使人们难以去尝试新的东西。”

彼得说,相比于他年轻时那个遍地都是机会的年代,如今的年轻人面临着更棘手的问题。

图片

“很不幸的是,对此我无法给出一个好的答案。但我希望通过这次采访和我的新书能够启发年轻人打开一个小小的想法。虽然他们无法像以前那样去冒险,但可以去进行一些'经过计算的’小冒险。很多时候人们觉得自己必须要做一个很大的改变,自我才能有一个大的飞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的步骤其实也能改变生活。就像火箭进入太空,只要一点点的角度的偏离,轨迹也许就完全不一样。”

“有时,你甚至不用特意去做什么,只需要走到大自然里,屏蔽城市嘈杂的声音与环境,去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图片

巴菲特家族教育价值观之四:

“穷养”与独立

对于斯坦福,彼得直言不讳:是巴菲特这个姓,加上《华盛顿邮报》发行人所写的推荐信,把自己送进了这所世界顶级的大学。

“但坦白讲,我并不确定当初为什么会同意去斯坦福。”那时的彼得对高等教育并没有火热的憧憬,对斯坦福也没那么情有独钟。

毕竟是斯坦福,彼得最终还是入学了,但“出于义务的成分多于快乐。”这个难以自圆其说的入学动机,为他在三个学期后便退学离开学校埋下了伏笔。

终于,在大学迷茫了好一阵子的彼得,在一个晚上听朋友的宿舍听了一场吉他演奏后,他再次被音乐的力量所感染和打动,于是再也无法克制自己创作的冲动,一晚上写了两首歌。他决定,就是它了。

图片

彼得·巴菲特在演奏中

很多人认为,彼得的人生起点很高,没有谋生的压力,自然更容易实现自己的梦想。但彼得本人对此并不认同:“离开大学后,我开始独立地生活,不仅要负担音乐工作室的开销,还有房贷压力。我和其他年轻人没什么两样,都在为工作和生活不停地打拼。


美国的标志价值观之一信奉“个人主义”,年轻人都渴望独立,有很强的“自立”意识,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尤甚。即使对于高中生而言,自己打工买车(哪怕是破车)也比接受父母送的德产豪车更受人尊重。

而巴菲特正是“依靠自身努力实现美国梦”的典型代表,让孩子靠自己的力量自立自强,就更顺理成章了。

的确,19岁那年,彼得继承了一笔来自于祖父的遗产。“当我收到这笔钱的时候,这些股票大概价值9万美元。我也非常清楚,这将是我能继承的全部财产了。”

确定把音乐当做志业后,彼得决定从斯坦福退学,用这9万美元去买“时间”,以弄明白自己是否真的可以在音乐上搞出点名堂。

他搬到了旧金山,过着非常节俭的生活——一间小公寓,一辆破旧的车。唯一豪掷千金的地方就是去更新与扩充自己的录音设备。从此开启了自己作为职业音乐人的职业道路。

图片

在旧金山的工作室中

彼得从不避讳地谈到,虽然那笔遗产并不算太大,但依然比大多数年轻人开始闯荡社会时所拥有的多,“这笔钱是一种特权,也是一个礼物。”但令他感慨的是,如今许多年轻人,即使拥有才华、拥有试错的条件,也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份礼物

2006年,巴菲特曾作出承诺,在生之年或大去之际将逐渐捐出自己财产的99%到慈善基金。“我的父亲对于财富的传承有一个固守的观念,他认为出生时人们嘴里的金汤匙,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变成了插入后背的一柄金匕首。

事实也证明了巴菲特“穷养”教育的智慧之处。出生于巨富之家,是一种幸运,但也是一种“诅咒”。然而,巴菲特的三个孩子却没有几乎没有任何富二代们常有的那些丑闻,和他们的父亲一样生活简朴,除了自己的事业外,还专注于家族的慈善事业。

大儿子他研究推广环保的农业技术,出了八本关于环境与人类生存的书。他致力于通过改善农业技术缓解非洲的饥饿问题。同时也建立了野生动物保护区。他一年有200天在路上为慈善基金会工作。大女儿也同样常年为基金会工作。

彼得的慈善也做相当不错。他为非洲女童建立学校,提供的课程包括通识教育,也包括实用技能;他购买翻修破烂街区,重建成给年轻人活动的社区。

正如彼得说的“从根本上说,我们决定把什么称作成功,成功就是什么。

图片

和爸爸在姐姐的婚礼上

在采访的最后,外滩君问彼得,那您此刻觉得幸福吗?

“是的,我很幸福。”彼得回答说:“但这来自于我与伴侣有良好的关系,我与家庭与同事们都有着良好的关系。这不是钱的问题,当然,我知道我饿了会有食物在桌上,我的头顶上会有一个屋顶。我不是说这些不重要,但真正的快乐来自于我与周围人的互动与关系。

本文经中信出版集团授权发布,图片由受访者供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