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家中最厉害的太极宗师,医生中最有名的诗人,这位温州奇才一生有多传奇

 一介书生五十后 2023-03-24 发布于浙江

古人说,久病成良医。又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当这些“古人之言”凑巧发生在一个奇才身上,竟然造就了温州近代一位奇人——郑曼青。

图片

▲郑曼青

因为自幼体弱多病,一场大病之后便专心学医,竟成了人称“郑一帖”的良医。

又因十岁时一次意外,导致记忆力不佳、一读书就头痛,家人为让孩子学习“轻松点”去学画,想不到造就一位画家,更是“永嘉画派”的核心代表人物。当年他在画坛的名声曾不下于张大千,宋美龄晚年向他拜师学画。

成年后身体不好又去学太极拳,尽得太极宗师杨澄甫真传。后将其拳法改良,人称“郑子太极拳”。如今全世界习练“郑子太极拳”者逾百万人,网上流传众多郑曼青太极拳视频。当年英军军官与他切磋后,惊叹其有双“铁臂”。

图片

杨澄甫

郑曼青还擅长诗书,因此被誉为“诗书画医拳”五绝,人称“五绝老人”。在他自己看来,“忽为文艺,忽为教育,忽为武术,忽为医学者,皆非有意求之,悉因病而得却病之法耳,何足述焉。”

宋美龄曾问郑曼青,为何在艺术创作顶峰时期转向行医之路?他回答:“只有在不以艺术为生存之道的时候,他才能够抵达自己的最佳创作状态,使自己侍奉于艺术而非利用艺术。”

这大概就是现在年轻人口中常说的“当兴趣变成工作,你就失去了兴趣”吧。

从神童到奇人

郑曼青(1902—1975),名岳,以字行,永嘉城区(今鹿城区)人。

图片

▲郑曼青《曼髯三论》

郑曼青少有“神童”之誉,十岁从汪如渊学画,后游杭京沪渝等地。二十四岁那年,蔡元培推荐他到暨南大学任教。又因吴昌硕、朱彊村器重,任上海美专国画系主任。二十九岁,又与黄宾虹等创办中国文艺学院,任副院长。后攻经学,习太极拳,创郑子太极三十七式。1934年出任中央军校拳击教师,1939年任湖南省政府咨议兼省国术馆馆长。1949年赴台,与于右任等结诗社,又与马寿华等成立七友书画会。1965年赴美客居纽约,致力中国传统文化推广,创办太极拳学社,广授生徒。著有《玉井草堂诗》《曼髯三论》《郑子太极拳十三篇》《女科心法》等。

从简单的人生履历中,已经可以窥见郑曼青的奇人一面。

诗书画:24岁的上海美专国画系主任

在衍园美术馆的郑曼青书画展上,最醒目的一张画就是他笔下的荷花。

图片

▲郑曼青 风荷 

章佳乐藏

(衍园美术馆在展)


古人将农历六月廿四日定为荷花生日,郑曼青生于六月廿五。他自号莲父,一生爱莲,喜作莲花图、爱咏莲花诗,还专门请人刻了一方朱印:“我后荷花一日生”,常钤于画作。

作为声名远播的“永嘉画派”核心代表人物,郑曼青的学画之路,却始于少年时一场意外。

图片

▲郑曼青先生作画

十岁那年,郑曼青忽遇危墙倒塌,被砖块砸中头部,不省人事。幸得民间高手救治,醒来后他却记忆顿失,所读诗书几乎都记不住了;一用眼用耳,就感到头痛。家人便想着给孩子换种轻松点的教育方式,托姨母张光送他学去画。

张光是民国著名女画家,擅花鸟画、工诗,晚号红薇老人。张光把外甥送去老师汪如渊那里,当个书童,观画养病。汪如渊是清末民初开启永嘉画派的代表人物,精于山水、人物、花鸟绘画,尤其擅长花鸟画,曾在南京陆军学校、江南两级师范学堂、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温州师范学堂等处。二、三十年代活跃于上海的温籍画家如马孟容、马公愚、张光,以及被誉为“东瓯才子”的徐堇侯等人都是他的弟子。

图片

▲郑曼青、马孟容、郑午昌、贺天健合作 富贵寿考

春兰草堂藏

(衍园美术馆在展

耳濡目染之下,郑曼青无意中走上绘画之路,常常一回家即把老师所画临摩在在包裹中药的纸上,姨母也给予很多指点。跟着汪如渊当了三年画童后,郑曼青的身体渐渐恢复正常。一天,汪如渊命郑曼青画一藤花,所作寓有古意,这让老师颇感意外,便给郑曼青订《紫藤花馆》润例卖画。

郑曼青从此以神童之名扬名京沪。十八岁,他远游京城,以诗画结识陈师曾、罗瘿公,颇受器重,被受聘于北京郁文大学。二十四岁那年,蔡元培推荐郑曼青到暨南大学任教。不久又因吴昌硕、朱彊村器重,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主任。二十九岁,与黄宾虹等创办中国文艺学院,任副院长。

1926年,吴昌硕、朱彊村、郑孝胥、蔡元培为郑曼青定书画润格,赞其“以书家之笔力用于画,故秀而特劲;以画家之风致用于书,故正而不拘。其气韵超逸,寄托遥深,因作品而表现高洁之个性,则书画一致也”。1929年,经亨颐等发起“寒之友”社,于右任、黄宾虹、郑午昌、张善孖、张大千、郑曼青等均是社友,而郑曼青是其中年龄最小的。

对于郑曼青的绘画技艺,张大千曾说:“荷芷梅兰,吾仰郑曼青、王个簃。”这当然有张大千自谦的成分,但说明了郑曼青的创作特色非常明显。

图片

宋美龄画作

郑曼青迁居台湾后,宋美龄晚年曾跟他学画。宋美龄在写给张学良的信中说:“自来台后,余忽对绘画兴趣浓烈……余即延请黄君璧先生教山水,而郑曼青先生之花卉,乃是台湾首屈一指之翘楚,两位才华决不逊于张大千和徐悲鸿。”

除了画之外,郑曼青的诗书方面也极有造诣。

郑曼青年少时在故乡即有诗名,与夏承焘、陈仲陶、马孟容兄弟等相往甚密,常有唱和。1921年,瓯海道尹林鹍翔(铁尊)与梅冷生、夏承焘、郑猷、王渡、龚均、黄光、郑曼青、曾廷贤、徐锡昌、严琴隐等人,在积谷山东山书院“永嘉词人祠堂”设立瓯社,以切磋词艺,提携后进。

三十岁那年,郑曼青毅然抛弃一切教职,到常州跟随江南名儒钱名山潜心修学。钱名山(1875—1944),字梦鲸,振锽,著名诗人、书法家,与胡石予、高吹万并称“江南三大儒”。他一生培养了大批书画诗词方面的泰斗,如谢玉岑、谢稚柳、马万里等人都出自他门下。

图片

郑曼青 自作诗

兰草堂藏

(衍园美术馆在展

书画家陈含光视郑曼青为“异人”,称郑曼青的诗为“异人之诗”。他为郑曼青诗集《玉井草堂诗》作序:“为诗如其为人,原本乎性情,具平淡天真之美,然平之中有嵚崎,淡之中有奥折,故时时出人意表而味之无穷。愀乎,其悲慨乎,其奋悠悠乎,其绝俗而离尘也,抑可谓异人之诗也。”

温州图书馆藏有《玉井草堂诗续集》,为郑曼青之妻丁惟庄所赠。丁惟庄人称“丁四小姐”,是民国首任航空署长丁慕韩之女,工书法及医学。

郑曼青的书法也备受名家认可。在《郑曼青书画润格》中,蔡元培等人说,“古代书家或能画而不以画名,画家或能书不以书名”,而郑曼青“以书家之笔力用于画,故秀而特劲;以画家之风致用于书,故正而不拘。其气韵超逸,寄托遥深,因作品而表现高洁之个性,则书画一致也。”

医:“郑一帖”医名远播

抗战时期,郑曼青曾在湖南、重庆行医,与覃勤等创立全国中医师公会联合会,并出任理事长。晚年还撰写了《中华医药学史》、《易全》等著作,总结医学拳术所得。

图片

▲方介堪、郑曼青、马孟容(从左至右)的合影。

郑曼青懂医能医,则是应了“久病成医”的老话。他小时体弱多病,母亲识得中草药亲自抓药调理,郑曼青也因此略知医理。从事教职行业后,因粉笔灰患上肺病;又遇大病被庸医误诊,便决心学医。

1930年,郑曼青被选为中国画展代表,与张大千等人赴日审定展品。回国后,因齿颊流血、大小便不通,郑曼青吃药后却大泻不止;见他体虚消瘦,医生又开出滋补药方。结果,郑曼青竟卧床十八日,昏沉不醒。

病愈后,郑曼青便发愤研究医理,潜心学习中医经典。当时,他正执掌中国文艺学院,每有学生患病,便尽心为诊。不到一年时间,“郑一帖”的美名就在学生间传开。

图片

▲1980年版《中华医药学史》书影 郑曼青著

此后找郑曼青诊治的亲友越来越多。一次,前清进士濮秋丞身体发热请他看病,服了半帖药,次日便起床了。濮秋丞从此信服郑曼青的医术,也是在他的引见下,日后郑曼青才得从太极宗师杨澄甫学拳,拜安徽名医宋幼庵学医。

关于郑曼青的医术,还曾有件经典轶事:

一日,在杨澄甫处,濮秋丞赞郑曼青为神医。杨澄甫的徒弟秦道生当即伸手让郑曼青诊断。郑曼青把脉后,告诉他有大病,危在旦夕,若不请良医医治必死。秦道生听了应道:你平时和我推手过招,敌不过,故以此诅咒我吧!边上的人听了都哈哈大笑。

郑曼青正色道:我平生不喜谐谑,更不会借医术诅人。秦道生说,我人好好的,怎么会有病?郑曼青说:你的病潜藏在腑臓未发而已。不信,就举几个现象。一,头晕否?二是否腹泻?秦道生答:不头晕,而腹泻是夏日常事,有什么可奇怪的。郑曼青说,你的腹泻定是水泻,想泻即泻,忍也忍不住,而一泻就止,了无余滴。是不是这样?秦道生这才变了脸色:正是像你说的,这是什么病?郑曼青说:这是脾败的缘故,夏日容易使脾败,你要注意休息。病发时,我可以为你医治。

图片

▲郑曼青

秦道生说:我即赴苏州,明日回来请你治疗如何?郑曼青说,不可。你有行动,病即发,那就来不及了。秦道生还是听不进郑曼青的建议:我去了即还有什么关系呢。郑曼青说,如果一到苏州就病发,那怎么办呢?在坐的人都觉得郑曼青言过了,秦道生更是拂袖而去。

过了十天,秦道生还未回来,杨澄甫有些惦记,说他肯定到其他地方办事了。郑曼青说,秦不是死了,就是病的很重了。杨澄甫责备道:你怎可凭空咒人呢。郑曼青理直气壮回道:若我的话没有被印证,从此以后我将不再谈医。

满一个月的时候,面容憔悴的秦道生来看师傅,倚门叹道:我轻视郑曼青的话,差点死在他乡。原来,他一到苏州即发病,手脚都不能动了,发热头晕口渴,请了当地名医,所诊断的均与郑曼青说的一致,服了二十八帖药才好转。大家这才对郑曼青刮目相看。

经此一事,郑曼青医名大震。濮秋丞把他推荐给名医宋幼庵。年届古稀、已闭门不接诊的宋幼庵,为了以实际病例指导郑曼青,重开门诊,将平生绝学倾囊相授。郑曼青曾说,他的内科伤科十之七得自宋幼庵所传。

拳:“郑子太极拳”习者百万

郑曼青曾任中央军校太极拳教官、湖南省国术馆馆长,38岁转任中央训练团。如今在网上搜索郑曼青的名字,大多是关于太极拳方面的文章与视频。

图片

▲郑曼青先生习太极拳

郑曼青学太极拳,也是因身体的缘故。郑曼青在拜杨澄甫为师之前练过太极拳。第一次学太极拳,是在1923年任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教授时,同事教他太极健身,但1个月后便觉无趣中断。七年后,郑曼青创办中国文艺学院,因操劳过度一度呕血,再习太极拳后身体日渐强壮,于是坚持下来。

而得太极宗师杨澄甫真传,也是因其医术高明。一次杨澄甫的夫人生病垂危,群医束手无策,在郑曼青的悉心诊治下终得痊愈。杨澄甫感激之下从此倾囊相授。

郑曼青诗书画底蕴深厚,对太极的见解自然不同凡人。他将杨澄甫所传太极拳进行了改良,删繁就简为三十七式,人称“郑子太极拳”。他的简易太极拳强调了“美人手”,以尽取太极“柔”之精华。

关于郑曼青的拳术,也有件经典轶事:

一次,他赴驻华英使馆表演拳术。英军访问团一少壮军官见郑曼青个子矮小,轻视之下上前切磋,差点被摔出场外。郑曼青掤右臂作虚抱式,多人力推许久无法使他移步;又伸臂舒掌请人用力猛斫,英国军官举拳连砍数十下之后叹服:“君之臂是铁否?”

图片

郑曼青先生教外国人打太极


到台湾后,郑曼青创办时中拳社、太极拳研究社等,奔波于台湾、香港、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开馆收徒,设班研究。如今全世界习练“郑子太极拳”者逾百万人。1991年,美国人Wolfe Lowenthal还出版了《郑曼青教授与他的太极拳是没有秘密的》(《There Are No Secrets: Professor Cheng Man Ch'ing and His T'ai ChiChuan》),专门探讨郑曼青的太极拳之道。

如果听了郑曼青的故事后对此感兴趣,你可以去公园路郑氏民居寻找他的足迹。近期还可以去衍园美术馆,“曼髯长青——纪念郑曼青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师友书画展”正在举办,展览将持续至4月15日。

本文根据方韶毅《异人郑曼青》一文编辑。

编辑:子君

责编:汤琰琰

审核:陈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