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千”精神源自计划生育系统 ——“四千精神”溯源考

 xiongmao007 2023-03-24 发布于山东

  2023年3月13号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新任国务院总理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在谈到民营经济发展时,他特别提到了当年江浙等地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时所创造的“四千”精神,即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

     新任总理提出的“四千”精神,经过媒体报道,两天时间,很多地方纷纷发声,声称“四千”精神源自他们那里。已经有温州说、绍兴说、台州说、义乌说等。还有人确认,“比较确信的应该是发端于温州。'最早的完整文字表述见诸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刊发的《温州33万人从事家庭工业》’”。供销社的同志们也不示弱,列出证据,说1986年,全国供销社系统就有“四千精神”一说,并给出证据。

图片

     这些溯源分析,自然都有一些道理。但时间和材料还难以使人信服。笔者作为曾经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一位工作人员(1986~1995,国家计生委宣传处副处长,处长),从目前掌握的资料分析,可以较为精准地说,“四千精神”最早源自计划生育系统总结出的“六千万”。主要理由如下:

         一、计划生育系统“六千万”含义

     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了《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中央要求所有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特别是各级干部,用实际行动带头响应国家号召,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提倡是一种选择,这时候的“提倡”,文字的意思已经变味,已经不是“选择”,而是一种“必须”。

     由于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与生育政策之间巨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一时期计划生育工作,因而人称天下第一难的工作。正因为此,上个世纪80年代初,全国计划生育系统总结出“六千万”。“六千万”也是这一系统工作生动写照,并成为这一系统最为耳熟能详的语言。

     什么是“六千万”,就是“组织千军万马,走遍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为了千秋万代”。

     组织千军万马——计划生育工作难度大,仅靠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还不行,还需要动员政府部门、社会各种力量共同发挥作用。以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为例,会员人数最高时曾高达1个亿。2020年建立的各级协会还有102万个,发展会员8300余万名。与协会高峰时期相比,人数已有很大下降。但仍然是中国社团组织中最大的群众团体。而组织千军万马,正是这一系统工作的特点。

      走遍千家万户——计划生育与每个家庭有关,因而宣传教育工作、动员说服工作都需要深入到每个家庭,走遍千家万户只是形象说法,实际是走遍上亿户,上亿家。那个时代,中国每家每户,只要有育龄妇女,都会有人上门去做工作。这也是这个系统工作特点。

      说尽千言万语——计划生育的动员说服工作,不是几次上门就能够解决问题,而是多次反复。即使话说尽了,也不是一个人上门做工作,就能够把工作做通。有的时候,育龄人群不理解,不支持,会有一批批人上门做动员说服工作。这仍然也是这一系统工作的特点。

     想尽千方百计——并不是上门做动员说服工作就能够有效。没有效怎么办,各种办法也就出来了。包括办学习斑,上门掀瓦,牵猪牵羊,虽然一些做法,今天看来并不合适,或者说很不合适,但在当时则是穷尽了各种方法。这仍然为这一系统所独有。

      历尽千辛万苦——基层的计划生育工作者不仅付出很大辛苦,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在基层群众不理解,上级要求高的情况下,基层干部面临不仅工作辛辛苦苦,还面临诸多委曲、群众不理解、甚至上级部门不支持(上级部门有时官僚主义严重,只提要求,往往并不考虑这些要求基层是否能够达到)。极端的情形,基层从事计生工作的人员,甚至自身和家人要付出生命危险。这些辛苦和委曲,非这一系统外的人员能够理解。这仍然是这一系统的特点。

      为了千秋万代——计划生育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虽然付出一些辛苦,但为了中华民族千秋万代能够摆脱人口过多的困扰,因而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做出牺牲。

    上述“六千万”,是计划生育系统工作的真实写照。没有任何一个系统符合上述特点。由于总结到位,也较为经典,并很快被计划生育系统广泛采用。以后传播到全社会。被其他系统采用。包括用于反映个体私营经济、乡镇企业创业的艰难,只能说大体契合。实际并不完全契合(例如,做生意,需要你走遍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吗?)。在这一过程中,其中两个千万的提法,即“组织千军万马,为了千秋万代”。并不适合其他系统和部门,“六千万”由此变成了“四千万”。即“四千精神”。

      二、”六千万“提法最早来自浙江杭州市计划生育委员会

     目前笔者所掌握的资料,”六千万“提法最早出自浙江杭州。

     1982年11月,杭州市第二次计划生育宣传月提出了“六千万”。确切说,是五千万。当时提法是:“组织千军万马,走遍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达到家喻户晓”。“达到家喻户晓”这一提法总结似乎并不到位,后被领导用“为了千秋万代”所替代。

    “六千万”提法最早出自浙江杭州,有三方面重要支撑:

    (一) 200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由徐爱光主编的《浙江计划生育志》(140万字),是全国省一级最为全面的计划生育志。其中概论部分中的第三页,就有“六千万”的提法。

图片

图片

  (二)杭州党史与地方志官方网站的“六千万”出处

     这一官方网站,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一栏目中,有一篇署名杭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文章:“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计划生育工作”。这篇文章中,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计划生育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这一节中,回顾了这一期间计划生育工作的历程,文中写道,“杭州市的计划生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代人艰苦卓越的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广大计划生育干部以“组织千军万马,走遍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为了千秋万代”的精神,以“不管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工作毅力,全力做好计划生育工作”。

     请注意,这段工作回顾是十一届三中会全会前后,也就是1978年前后,1982年完全契合这一时间段。

      (三)当事人的回忆

      徐爱光,女,浙江省人,1935年7月生。浙江省计生委主任、党组书记。 她从事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已有30多年,1978年担任省卫生厅分管计划生育的副厅长,1981年任省计生委副主任,1988年主持浙江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全面工作。 

      徐爱光是浙江从事计划生育历史悠久的领导,在全国计划生育系统也有很大影响。笔者80年代中期认识徐爱光大姐,以后90年代中期在浙江挂职时,也蒙大姐给予多方关照。

     2023年3月15号晚上,在向大姐咨询这段史实时,徐爱光大姐给出以下这段文字:    

     陈剑同志:这是1982年第二次计划生育宣传月开始在基层计生干部中广泛流传的话,当时是“六千六万”,后面一句是“还要挨千刀万剐”(形容计生干部挨打挨骂),我在全国会议上汇报时讲了,珮云主任说,这句话把它改为“为了千秋万代”吧。后来中华人口奖那本书定名为《功在千秋》,可能有关联。

      上述文字,得到大姐的同意,正式刊出。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是杭州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在1982年第二次宣传月时归纳出“六个千万”。但并不意味着是杭州最初提出的。今天,2023年3月16号上午,笔者再次向徐爱光大姐咨询此事,已经年逾88岁(米寿)正在医院病房住院的徐爱光大姐给出的清晰回忆是,温州计生系统基于工作实践总结,在浙江省计生工作内部会议提出,时间大约是1982年年初。杭州市计生部门在1982年第二次计划生育宣传月(11月)率先正式向社会提出。

     从时间上看,正是杭州市计划生育部门1982年率先正式提出,其他部门纷纷采用,并把不适合其他系统的两个千万剔除,才有了四个千万,即“四千精神”。其他部门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一些再创作,时间上一般都是在1985年之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