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30323)硬核推动节约集约系列评论汇编(4篇)
2023-03-24 | 阅:  转:  |  分享 
  
硬核推动节约集约系列评论汇编(4篇)1.细水长流方能生生不息22.让更多优势资源流向效益高地43.守住底线方能行稳致远64.强本节用方能持续
发展8细水长流方能生生不息严控城镇开发边界,坚决刹住城镇建设奢侈浪费风气;统筹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挖掘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潜力;
严格落实“四水四定”原则,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一段时间以来,内蒙古持续以务实有力的举措和行动,硬核推动全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力
守护资源家底。“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我区是资源大区,资源虽然富集但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奢侈浪费问题比较突出,资源约束越来越接
近上线。如果不解决好这个问题,发展很难持续,总有一天会走进死胡同;如果不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再厚的家底也经不起挥霍。当然,节约不仅
仅是对人、财、物的节省或限制使用,还包含了如何使用才能更加合理、恰当和高效。这也要求我们必须抓好各类要素集约高效利用,转变新能源开
发方式,切实把节约理念、效益观念、成本意识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向节约要效益、向绿色发展要效益。认识上到位,行动上才能水到渠
成。现实中,有的地方热衷于搞大马路、大广场、大园区,有的地方土地利用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有的地方能源资源利用粗放……究其原因,还
是对节约资源有诸多认识上的偏差。我们倡导节约、厉行节约,就要及时转变思想,抛弃所谓面子观念,切实提高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水平;就要始
终坚持实事求是,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在全社会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养成节俭办一切事的思维和习惯,绝不能好高骛远、好大喜功,绝
不能搞花架子、假面子。把全面节约实打实开展起来,贵在坚持不懈,重在久久为功。必须坚决避免“一阵风”“一阵子”,始终按照严守底线、调
整结构、深化改革的思路,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切实将节约的行为坚持下去,将节约理念贯穿下去。在生产领域,应该有效
降低能源、水、土地等消耗强度,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在消费领域,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让
节约优先成为全社会的良好风尚和自觉行动。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才能推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点点滴滴的变化和实实在在的成效中聚合成力、
蔚然成风;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才能拥有抵御风险的深厚底气、迎战困难的强大力量,在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越走越宽阔、越
走越顺畅。节约是战略,更是行动。前不久,内蒙古出台《关于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的指导意见》,坚持节约优先,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增强社会
公众节约资源意识,有效控制和减少资源浪费,传递出要从观念、意识、措施、责任、机制等各方面把节约放在优先位置的鲜明导向。细水长流方能
生生不息,在“全面”上下功夫,在“高效”上做文章,实打实把全面节约开展起来,实打实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用最少的资源投入取得最大的
经济社会效益,就一定能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为子
孙后代积攒更多家底。让更多优势资源流向效益高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扎实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
质量发展新路子,必须向节约要效率、向集约要效益,全面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为子孙后代积攒更多家底。内蒙古是资源大区,但资源并非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个时期以来,内蒙古依靠矿产资源开发、发展资源型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速度,但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存在不少隐
患。在此情况下,如果再不改变发展方式,不可能发展好,更不可能实现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内蒙古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从转换发展观
念入手,着力扭转长期粗放发展形成的思维定势、固有模式、路径依赖,在节约集约利用能源、集约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保护和
节约水资源、节约粮食、循环利用再生资源等方面持续发力,出台了一系列硬核举措、采取了一系列有力行动,以资源配置效率的全面优化提升,为
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效率是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投入产出比的竞争、是效率高低的竞争。实际工作中,有的待
批项目卡在审批环节“睡大觉”,有的土地批而未供、批而未建处于闲置状态,有的公共资金长期“趴窝”,有的“半拉子”工程躺在那里成为发展
的“包袱”……诸如此类情况,很大程度上都与资源要素流动不畅、配置效率不高有直接关系。前不久召开的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提出,
要深入开展待批项目、闲置土地、沉淀资金、“半拉子”工程、开发区建设五个方面的大起底行动。这是我区针对长期以来经济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病
灶开出的一剂治理良方,同时也为我们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指明了行动方向。只有把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杜绝浪费,充分调动起每一份力量
,推动资源从低质低效领域流动到高质高效领域,我们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追求效益最大化是经济活动的普遍规律。全面提高资
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从经济维度来看,意味着以更少的自然资本投入换取更多的人造资本服务,让更多优势资源流向效益高地。在高质量发展赛道
上全速奔跑,我们不能光想着把“蛋糕”做大,更要想着怎么把“蛋糕”吃到肚子里。项目是支撑经济发展的“脊”和“发动机”。抓发展必须抓项
目,其中最重要的是看能给地方带来什么效益、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要考虑长远利益。招商引资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源头活水,是经济工作的生命
线。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资,坚持把提升效益摆在优先位置,大抓招商、精准招商,想方设法改进招商引资模式,强化要素保障和项目服务,高效利
用资源,才能为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带来最大效益。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厚积“家底”、强健“体魄”,实现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离不开各类资源的有效支撑。在做好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这篇大文章上,创新探索越多、努力越大、成效越足,发展的动力就会越来越强,发展的质
量就能越来越高,人民群众从发展中收获的红利就会越来越多。守住底线方能行稳致远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马克思曾经说过,
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人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生存的永恒矛盾。这都是在警示我们要守住底线
、节约资源,为子孙后代计,为长远发展谋。取之有制、用之有节则裕,取之无制、用之不节则乏。内蒙古地域辽阔、资源富集,但并非取之不尽用
之不竭。守住底线方能行稳致远。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亟须增强节约意识,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
,有效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让资源开发利用既能支撑当代人过上幸福生活,也能为子孙后代积攒更多家底。土地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最
宝贵的财富,内蒙古在这方面有优势、有潜力,但绝不能因为地域辽阔就不珍惜土地资源。只有节约集约用好每一寸土地,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多
良田沃土。无论是乱搞大马路、大广场、大绿地、大园区,还是廉价转让土地,或是任由土地闲置“睡大觉”,都是对土地资源极大的浪费。我们需
要严格锁定城镇建设开发边界,严格控制城镇绿化预算支出,坚决扭转城镇建设奢侈浪费风气。树立经营土地的理念,清理整顿闲置土地,盘活“沉
睡”资源,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让单位土地产出最大效益。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应该严防死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
非粮化”,稳定耕地面积,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内蒙古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总量的 1.9%,水资源严重短缺且分布极不均
衡。这些年,虽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上取得积极成效,但个别领域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水资源浪费问题。特别是农业用水大水漫灌现象普遍、用水效
率不高,地下水灌区用水量大、超采问题严重。量水而行、节水优先对内蒙古来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在全社会增强水忧患、水危机意识,就要
坚决落实“四水四定”,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运用市场化手段,合理调高供水价格,倒逼全社会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
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才能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水资源空间”。内蒙古是能源生产大区,也是能源消费大区,高能耗行业存量大、比重高。“双
碳”背景下,推进能源集约高效利用势在必行。保持战略定力,不能“饥不择食”,不能“捡到篮子都是菜”,不能为了“仨瓜俩枣”丢了长远利益
,不能干砸子孙后代碗、断子孙后代路的事情。强化能耗双控,坚持节能优先、有保有压,多从存量调整上挖潜力,多在节能改造上下功夫,多在压
减落后过剩产能上动真章,该保的要坚决保住,该限制的也要坚决管住,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快马加鞭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
,对“两高”项目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决限制其违规用能和无序用能。发展是硬道理,节约是大战略。资源底线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是永续发展
的安全线。牢固树立底线意识和底线思维,时刻牢记越过底线的严重影响和后果,始终警醒、敬畏和坚守底线,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方能助推我区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强本节用方能持续发展出台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的指导意见,印发全社会重点领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要点,深
入开展“五个大起底”行动……一段时间以来,内蒙古出重拳推动全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剑指资源低质低效、铺张浪费严重等问题,说到底就是要
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聚力量、为子孙后代积攒家底。“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坚持节约优先,是我们合理利用资源的唯一选择;实施全面
节约战略厉行节约,是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途径。内蒙古资源富集,但没有一点是多余的,都是不能浪费的。只有全力把集约节约各项举
措落到实处,把每一笔资金、每一项资源都用在刀刃上,推动资源从低质低效领域流动到高质高效领域,才能为关键领域和刚性支出留出腾挪空间,
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安全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节约是长久之策,不是权宜之计。当前,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百年
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越是面临风险挑战,越要认识到实施全面节约战略的重要意义。内蒙古是资源大区,但资源并
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不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再厚的“家底”也经不起挥霍。下大力气实打实地把全面集约节约开展起来,努力用最少的资
源投入换取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方能打赢“为子孙后代计,为长远发展谋”这场硬仗。集约节约不是一道简单的加减法,而是囊括了产业转型升级
、降低资源消耗、生态环境增值、民生福祉优化的综合题。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看经济增长了多少,也要看土地使用得
怎样、资源消耗得怎样、环境保护得怎样,更要从根本上扭转和克服只注重增长速度,不计发展成本,不顾资源约束和环境代价的做法,大力推动资
源利用方式向节约集约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
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今天,我们拥有的这份“家底”,是几代人筚路蓝缕、
拼搏奋斗才攒下的,决不能在挥霍浪费中白白断送,必须时刻绷紧节约集约这根弦,在内蒙古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党政机关应当带头厉行节约
、带头过紧日子,带动全社会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分钱、每一寸土地,把宝贵的资源和有限的资金用在当紧处、花在刀刃上。同时,也要
在全社会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通过健全完善节约的法律法规,强化对浪费的监督,加大节约集约宣传和教育力度,营造“浪费可耻,节 约为荣”的社会氛围。通过建立健全鼓励节约、整治浪费的长效机制,让勤俭节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人人都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以实际行动践行节约,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著名抗日爱国将领续范亭在《五百字诗》里写道:“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细流成江河,冲破东海岸”。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携手同心、坚定同行,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向节约要效益、向绿色发展要效益,就定能为新时代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子孙后代永续发展赢得美好未来。
献花(0)
+1
(本文系A探索者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