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梨园轶事:一代名丑叶盛章的遭遇为何如此悲惨?

 Loading69 2023-03-24 发布于四川

他是梨园世家,叶门三少,人称叶三爷;他科班出身,文武双全,曾名声大噪;他大起大落,飞来横祸,令人叹惜。他就是中国名丑、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叶盛章。让我们看看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

叶盛章(1912年12月7日—1966年8月31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艺术首创丑行挑班第一人,也是迄今为止惟一一位享有“流派”鼻祖之誉的丑角艺术大师。字耀如,安徽太湖人,生于北京,富连成社社长叶春善之三子。

文章图片1
图:叶盛章

梨园世家 科班学戏

叶盛章是梨园世家叶门三少,行内称为叶三爷。父亲叶春善乃是著名京剧科班富连成的社长,培养子弟极具慧眼,叶盛章入行之后,先工花脸,后工武生,最后终归武丑。四弟盛兰先工旦角,后工小生,结果都在这原本偏门的行当闯出惊人艺业,各成一代宗师。

文章图片2
图:叶盛章演出剧照

叶盛章幼时入朱幼芬组织的“福清社”科班学戏,他的戏路子是兼王长林、张黑两家之长,昆曲学自沈金戈,文戏则学自萧长华、郭春山。

1935年后为富连成创始学戏。实从师爷王长林习艺,《巧连环》、《打瓜园》、《祥梅寺》及《八大拿》等武丑之戏,均得王氏真传。后转入富连成科班四科学生,工文武丑,从艺于萧长华、郭春山、王连平等人,后正式拜王福山为师。

锋芒四射 红极一时

1945年,叶盛章以武丑挑班,自组“金升社”。1947年,盖叫天以双头牌名誉特邀叶氏到上海黄金舞台联袂演出《三岔口》,被誉为“南北双绝”。1950年与李少春、袁世海共组“新中国实验京剧团”。1951年,他不考虑个人得失,毅然参加了国家剧院。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中,在《宋景诗》中扮演侯锦春,荣获演员一等奖。

文章图片3
图:叶盛章与李少春合作《三岔口》,李少春饰任堂惠(左)、叶盛章饰刘利华(右)

1953年罗马尼亚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上,与黄玉华演出了《秋江》,该剧荣获金质奖章。后赴波兰、民主德国、苏联、印度、缅甸等国访问演出。

叶盛章所塑造的武丑人物性格鲜明,气派辉煌,翻扑惊险,武打身段干净利落,白口脆快清晰,曾被誉为当时的京剧武丑第一人。他演传统武丑戏,大多加以修改整理,扩充首尾,完善剧情,如《盗甲》疏理成《雁翎甲》,《盗银壶》扩展为《盗佛手桔》,《五人义》改编为《十三太保闹苏州》等。

叶盛章能戏甚多,文戏中大多安排惊人的绝活儿特技,尤其以扮演戴白髯抠的老头最为突出。武戏是他的本工,更是驾轻就熟。

文章图片4
图:《秋江》中叶盛章饰艄翁

他扮演的任何一个角色只要一出场,就能拢住台下所有观众的注意力,如他扮演《九龙杯》杨香武出场的几步走,能使“台风”灌满全台。他的开打艺术则更叫人拍手称赞。1964年因健康问题到北京市戏曲学校任教息影舞台。

文章图片5
图:叶盛章先生饰演《酒丐》中范大杯

突遭劫难 死因成谜

1966年“文化大革命”迅猛来袭,文化艺术相关部门首先被波及。叶盛章这位身怀绝技的京剧艺术家,当然未能避免。当时叶氏所居龙潭湖楼房,归公用局所属。有同楼之人,借口叶盛章出卖私房来此挤住劳动人民的住房,而且人口少却多占房间,贴出了煽风点火的大字报。

不料,又有人贴出了“揭发”叶氏的大字报,诬陷他藏有枪支,这真犹如火上浇油。当天晚上,红卫兵在楼群空场上,对叶氏一家进行批斗,直至深夜。

文章图片6
图:叶盛章《大破铜网阵》剧照

次日清晨,两位铁路职工路过东便门雷震口(俗称二闸、今广渠门北里)处,发现护城河内飘浮着一具上穿白衬衫,下着蓝色西裤,足穿千层底布鞋的老者,打捞上来后,手上戴的“劳力士”手表仍在走动,但人已气绝身亡。当即有人报告了派出所,从检查出的工作证得知,死者即叶盛章。

中国京剧名丑、一代表演艺术家叶盛章在一夜之间无影无踪,其尸体无故漂浮在京城护城河边。后来有人说其自杀,这其中缘由我们也不得而知。后虽经有关部门调查,但苦于年代久远,现场早已破坏等诸多因素而无法查实,他的死从此成了一个谜。一代京剧名丑,最后竟然落得如此结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