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方竟然也有“长城”?

 aiaiweiwei 2023-03-24 发布于新疆

如果让你说出既能代表中国

又是热门景点的文化遗产

你会说出哪些

是故宫

还是兵马俑坑

不管是哪个

地理君相信大家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它就是长城

长城,早已成为了中国人的某种“习惯”

我们都约定俗成的认为,长城就在北方

那么,南方到底有没有长城呢?

图片

南方究竟有没有长城?

要解决这个问题,得先知道什么是长城。

图片

八达岭长城

雪后的八达岭长城,金色的阳光驱散了长城的冷清威严

虽然这句话看起来有点荒谬,但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只知道长城,却不了解长城

长城在2000多年的营造史中,先后历经了我国古代的春秋战国、秦、汉、唐、明等12个历史时期。

国家文物局耗时近六年测量出了我国历代长城墙壕遗存的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

这是什么概念呢,如果你在地球北极和南极之间直直地砌一堵墙,长城比这堵墙还要长上一点。

图片

慕田峪长城“牛犄角边”

一折一回间造就了这样的奇观

长城广泛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 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 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共15个省(区、市)。

我们所熟知的长城是明长城,明长城保存得较为完整,功能完善、外形美观,它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

图片

长城东端起点,辽宁丹东虎山长城

这样看,无论是国家文物局认定的长城分布范围,还是大家认知中的长城,都是分布在中国北方的,南方好像真的没有长城了。

不过我们可以抽丝剥茧,看到长城最本质的概念。

它早已不是一堵长长的墙了,而是带状分布的防御体系。简单来说,长城不仅有墙体,还包括了壕堑/界壕、单体建筑、关堡、相关设施等各类遗存。

图片

甘肃嘉峪关关城

战争时期,“”可以作为军事据点,封锁限流

和平时期,“”又可以促进贸易交流

如果从本质出发,或许我们就能在南方找到“长城”,它虽不是国家认定的长城,但符合了长城的本质,即有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图片

苗疆边墙:最像长城的南方“长城”

其实比起苗疆边墙,它的另一个名字更为人所知,即“南方长城”。

图片

位于湘西的苗疆边墙,蜿蜒在湘西大地上

梁思成的学生,曾任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的罗哲文教授,他认为苗疆边墙应当就是明长城的一部分,无论是防御体系、官兵制度还是军事机构的设置,都和明长城一致。

但也有学者反驳,比起长城,它更像一堵稍高的土墙,实在谈不上“城”。

图片

雪后的苗疆边墙

苗疆边墙主要是用青石砌的,石块比修筑北方长城的建筑材料小了十分之一到六分之一

无论它是不是长城,大家都对它知之甚少,它在哪里?为什么南方要修建这样的边墙?

什么是苗疆边墙?

苗疆边墙南起湖南省凤凰县黄合乡境内的亭子关,这里也位于湖南贵州交界处。

北至湖南省吉首市的喜鹊营,全长190公里左右,纵贯整个湘西。

图片

南方长城的起点,已经人为修缮过了

苗疆边墙的身世有些坎坷。它始建于明朝(1615年),比北方长城晚了不少时间。明末时(1644年),这道边墙被苗民踏为了平地

等到了清朝,又重新对它进行了修缮和增补,于是它从八尺高的土墙,变成了更加坚固的石墙,并且还配套了碉堡、哨台等防御体系

图片

苗疆边墙东门楼阁

直到1936年,这道隔绝了苗族与汉族的边墙才彻底废除。

现在我们看到的“南方长城”,就是以清朝边墙为基础重新整修的,绝大部分都在湖南凤凰县,在贵州也有屯堡、碉楼等军事建筑遗址。

图片

“南方长城”依山而建,绵延伸展开来

苗疆边墙从建立至今已有四百年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中,它修建、废弃、又修建、又废弃。

它就像个饱经风霜的老人默默注视着这一切,见证着苗族和汉族的变迁发展,也目睹了自己的命运。

在不被人发现的时光中,它还记得自己是为什么而存在吗?

为何而生?

其实听名字也大概能猜出个一二,这道边墙是为了防御和隔绝部分苗民而建也是古代汉地与苗疆的分界线。

不过为什么非要建一道“长城”隔绝苗民和汉民呢?

虽然现在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但在明清时苗族和汉族矛盾可不小。

苗族先民主要居住在湖南西部及湘黔边界地区。元明时期,这个地区以腊尔山为中心,形成了一块稳定的苗族聚居区,这就是苗疆了。

图片

贵州铜仁松桃红石林

位于铜仁市松桃县磐石镇黔湘交界处腊尔山主峰

居住在“苗疆”腹地的苗民,叫做“生苗”,用现在的话说的就是语言不通、没上户口、不纳税、不受管辖的苗民。

相反,熟悉汉人语言的、接受管辖、有户口的就叫做“熟苗”,他们大多位于苗疆东南部边缘地区,靠近汉区(非常直接粗暴的分类)。

图片

凤凰县,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凤凰古城,之前就是苗疆的一部分

如果要按现在的行政区划分,苗疆包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凤凰、花垣、吉首三县(市),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以及相邻的保靖、古丈、泸溪、麻阳、铜仁、秀山等县(市)的部分地区         

按理说,苗疆和汉区应该是各自安好,互不打扰的。但还是出问题了,明政府想深入控制西南地区,好巧不巧,苗疆就恰好在西南的交通要道上,就在湖北、湖南通往云南、贵州的驿站路线上。

所以,对于明朝来说,想继续往里走,就得先过苗疆这关,拿下他们。

为了征服苗疆,他们用了不少招数,筑堡屯兵、修建哨所,甚至出兵攻打

图片

苗疆全图

能在这张图上看到苗疆边墙,地理君标蓝色的位置分别是苗疆边墙的起点和终点

图源:《民国丛书》湘西苗族调查报告,转引自严如煜 《苗防备览》

可惜,这些手段都没法征服苗疆,反倒激化了苗汉矛盾。

当然明朝也不能一直死磕到底,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已经让他们自顾不暇了。所以他们用了自己最擅长的方式隔绝苗族的骚扰,那就是修建“长城”。

图片

经过岁月的冲刷,部分边墙残破不堪

1615年,蔡复一主持修筑了铜仁至保靖的300余里的土边墙,生苗也被这座墙隔绝在了边墙的西侧

这就是苗疆边墙修建的背景。

明清交际之时,朝廷也无力顾及苗疆,于是这道“草创土墙”被荒废,变成了废墟。

到了清朝,苗疆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清朝一开始打算以软性治理为主,比如将苗民编化入籍,教苗民汉语等等。

确实表面上看风平浪静了,实则暗潮汹涌。

图片

苗疆边墙

清朝重建后,防御体系得到了升级

因为最关键的人地矛盾并没有解决,矛盾越积越深,乾隆末年苗汉冲突达到了顶点。

这让清朝统治者意识到,墙还是得重新修回来。新边墙长达110余里,各类军事防御体系十分全面

图片

明代堡哨分布及明清边墙示意图

清代边墙的长度是短于明代边墙的

图源:《明代湘黔边“苗疆”堡哨“边墙”考》伍新福

不过比起明朝边墙“防苗”,清朝边墙更多的是治理,并没有严格的管控苗民,汉苗之间仍然可以进行贸易往来。

而且还辅以各类政策安抚苗民,落实苗民的减负政策,着手解决人地矛盾。

慢慢地,苗民和汉民的关系变得融洽,倒塌与废弃,是这座“长城”注定的结局。

历史的痕迹

1936年苗疆边墙废弃后,城墙、城堡上的石头成为了村民修房、修路的材料,再加上保护不当,部分地方的边墙已经残破不堪。

但它仍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图片

南方长城银装素裹

因受到苗疆边墙的影响,当地不少地名都以炮台、哨、卡、关、营等来命名,像喜鹊营、亭子关、阿拉关等。

其中,永兴坪碉卡是苗疆边墙的重要军事遗迹之一,也是著名景点。它又叫全胜营或全石营,位于凤凰古城的西面,是凤凰古城通往阿拉营和湘黔边境的重要关卡。

全石营依山而建,形制呈圆形,城墙均用正方青石细凿砌筑。而它的操练场,如今已经建起了“棋盘”,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围棋盘。

图片

俯瞰全石营改制的围棋盘

还有昔日“长城”脚下的军营、城堡、屯堡等等,如今都成了供人居住的建筑或村落拉毫村当年就是驻军的军营,居住的村民大多是当年驻扎在这里的军人后裔。

图片

拉毫村,从军营到村落

这个村落的另一个名字是“石板寨”,这个村子就像个石板世界,到处都是石板

石板台阶、石板墙、石板屋顶、石板篱笆……踏入这个村子,你会瞬间感觉穿越了,仿佛已经站在了那个完整而古老的“南方长城”上。

图片

房屋基本都是石板建的,到处是石板

还有黄丝桥古城,它虽然始建于唐朝,但也成为了苗疆边墙的城堡。它是现在保存最好的一座城堡,你仍然能在这座饱经沧桑的石头古城中,窥见过去。

图片

黄丝桥古城,残破的身躯在诉说着历史

图片

台州府城墙:八达岭长城的蓝图

台(tāi)州府城墙也有别称,叫做“江南长城”,它位于浙江台州临海市,始建于东晋,扩建于唐,定型于宋,完善于明清

它不仅有北方长城的军事防御功能,还兼具了防洪功能

图片

台州府城墙的春色,巍峨与秀美并存

城墙现存4730米,它盘踞在灵江岸上,沿着北固山脊伸展而来,城墙就像铁链般将城池、山峦、江山牢牢地捆绑在一起

这座城墙也是江南沿海地区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城墙。

命运的转折

要说台州府城墙,就不得不先提到台州府城,它自古就是浙东门户,北接宁波、南接温州、背靠金华与丽水,东部沿海。

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让它为了陆海联运的交通枢纽,繁华与忙碌,是这里最常见的画面。

图片

台州府城,灵江贯穿其间

但到了实施“海禁”的明朝,台州府的命运就此发生了转折。从沿海港城,一夜之间变成了“防线中枢”。抵御倭寇,成为了台州的首要任务。

嘉靖年间,台州府城的大规模修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

图片

明代海防、边防示意图
在“海禁”政策指引下,明王朝沿着海岸线筑起了一道海防长城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02期

因为台州府城是夯土城,且墙体老化严重。1556年,戚继光决定对台州府城来一次升级大改造:将城墙加高加宽加固,城墙两侧以石条为基座,砖石包砌到顶,增高了城堞,统一了垛口高度,建筑起空心敌楼

图片

 台州府城墙上的空心敌楼

改造后的台州府城墙全长6000多米,一眼望去神似北京八达岭长城,就像是从万里长城中任意截取的片段,所以后人又将台州府城墙叫做“江南长城”。

为什么台州府城墙会神似北京八达岭长城呢?

与八达岭长城的血缘关系

准确来说,应该是八达岭长城以台州府城墙为蓝图。

戚继光在修缮台州府城墙时,创造性地加盖了13座空心敌楼。

空心敌楼的灵感来源于台州桃渚沿海的渔民住宅,为了应对台风,这种石屋住宅门窗开得窄小,但从窗户向外看,视角反倒非常宽阔。

图片

戚继光在台州筑敌楼、加固府城的情景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2012年02期

绘图/朱胜昔

于是他仿照石屋建造原理,设计了空心敌楼这一军事建筑。

随后,戚继光升任蓟镇总兵,先后有两万多浙江子弟兵从东南沿海被征调北上,绝大多数人加入了修缮长城的队伍(明后期,长城主要的任务是修缮建堡、重建城墙等)。

图片

金山岭长城,空心敌楼和台州府城墙如出一辙

而这些修筑过台州府城墙的砌墙高手,如今再度就业,成为了明长城的“技术骨干,他们将学到的手艺和经验都用在了部分明长城上,其中就包括了空心敌楼、砖石包砌的城墙。

就是因为这样的“血缘关系”,罗哲文教授才会认为台州府城墙是北方明长城的“师范”和“蓝本”。

图片

台州府城墙

婉约的江南也会有这样雄浑大气的“长城”,如一条苍龙匍匐着

目前台州府城墙上还有八座空心敌楼,此外“江南长城”还有瓮城、城门、马面等保存较为完好的军事建筑,虽神似八达岭,却又有自己独特的江南韵味。

图片

台州府城墙的入口揽胜门

南方的“长城”虽不是长城,却胜似长城。它们虽然没有那么雄伟绵延,但也仍然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与北方长城一同见证着社会的变迁。

因微信近期推送规则改版

未加“星标”就无法展示完整封面

将会错过我们精挑细选的大图封面

后续精心编辑内容

也很容易被淹没

若您喜欢我们的文章

请为我们添加爱的“星标”

图片

【参考文献】

[1]伍新福.明代湘黔边'苗疆'堡哨'边墙'考[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02):94-99.

[2]刘新华,刘建华.中国明清“南长城”[J].铜仁学院学报,2008,No.48(01):43-49.

[3]张振兴.浅析湘西苗疆文化的历史生成——以明清时期苗疆边墙兴废为例[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No.102(06):149-150.

[4]陈文元.边墙格局与苗疆社会——基于清代湘西苗疆边墙的历史学考察[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7(06):149-159.DOI:10.15970/j.cnki.1005-8575.2020.06.016.

[5]李昌佐,李佳佳,魏代谋等.明清“苗疆边墙防御体系”文化景观遗产价值剖析[J].中国文化遗产,2021,No.103(03):101-107.

[6]吴必虎,程静.遗产廊道视角下的苗疆边墙体系保护与发展[J].开发研究,2015,No.179(04):33-37.DOI:10.13483/j.cnki.kfyj.2015.04.007.

[7]龙海清.中国“南方长城”的历史文化考察[J].船山学刊,2000(03):98-102.

[8]王亚力,刘艳芳.“苗疆边墙”与凤凰民族文化景观分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No.193(09):38-41+249.

[9]周一渤.400年前的南方长城[J].旅游,2013(03):70-75.

[10]瞿政平.铜仁黄腊关:中国南方长城第一关[J].文史天地,2022(04):79-82.

[11]陈政.中国南长城及经济社会表现[J].贵阳文史,2009(03):51-53.

[12]地球知识局 湖南的长城,用来防着谁?

[13]国家人文历史 地理 | 湖南为什么也有长城:边城风光中的防御工事

[14]鲁晓敏.绝版的“江南长城” 八达岭长城的蓝本在台州.中国国家地理 2012年02期

[15]中华长城遗产官方网站

[16]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文物局《长城保护总体规划》

图片

中国国家地理视频号

大美中国,山河锦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