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03年) 穿越时空的“德国之声”德律风根

 发现德国 2023-03-24 发布于北京

闭上眼睛可以轻易地躲避世界,可逃离声音却是一个很复杂的行为,声音很奇妙!

德律风根(Telefunken)由德文单词Tele(远距离)和funken(无线电通讯)组合而成。是Telefunken两个不同时期的商标。

德律风根的创立者是德皇威廉二世。他是德意志第一家族霍亨索伦之子孙、普鲁士王国国王,以及德意志帝国第3任皇帝。

1903.5.27 致力于无线电报业的2个竞争对手Slaby-Arco和 Braun-Siemens在德皇威廉二世的建议下联姻,成立了一个新的无线电报有限公司,这就是Telefunken德律风根的前身。

竞争对手一方以Slaby-Arco为首,代表了德国海军通用电力公司,另一方在Karl Ferdinand Braun(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1850.6.6-1918.4.20)领导下,代表的是德国海军西门子公司。

注: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德国物理学家,19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阴极射线管的发明者。

德皇办一家公司?目的显然不是为盈利,是因为他的对手——大英帝国,在许多事情上给他找茬,比如发电报的问题。

当时连通全球电报网络的海底电缆,主要都掌握在大英帝国手中,据美国海军部1892年的统计,全球海底电缆的66.3%属于大英帝国,德意志和沙皇俄国加起来还不到3.7%。

如果威廉二世敢翻脸,那么大英帝国就可以给你“断电”。此事让威廉二世忧心忡忡,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非洲大陆上弄了几块殖民地,但与柏林的距离,最近的都在3000公里以上,要是大英帝国把电报网络给切断了,那后果简直是不堪设想。

这时无线电技术出现:不需要线路,可以靠电波在空气中传播。在电报技术上,德国人并不是主导力量,那是英国人的天下。但在新兴的无线电技术上,德国人有“弯道超车”的可能,因为这门技术最早的奠基人之一,就是德国人Heinrich Rudolf Hertz (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1857.2.22-1894.1.1)

注: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1888年首先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对电磁学有很大的贡献,故频率的国际单位制单位赫兹以他的名字命名。19世纪全世界最懂电磁波实验的有2人,一位是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另一位就是赫兹。

赫兹的研究成果被一位年轻的意大利人马可尼所知,此人算是一个业余电学爱好者,但他有发明及经商的天赋,在整合了赫兹及许多其他无线电先驱的成果之后,1895年21岁的马可尼成功的把无线电信号发送到2.4KM(1.5英里)的距离,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台套有实用价值的无线电报系统的发明者。

马可尼发明的火花发射机实物图(上图)

马可尼发明的谐振式火花发射机和接收机(上图)

两者要调至同一频率才能通信,使用多架收发组合,可各用各的频率来通信,不会互相干扰,这就是著名的7777号专利,时间是1900.4.26。

这个谐振线路在10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在用。

德律风根与马可尼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一家研发导向而不是销售导向的高科技企业,它主要负责技术研发,器件生产由德国通用电气公司和西门子公司负责,销售也不用愁,有来自于德意志政府的大量订单。

德律风根从1906年开始,致力于发展远距离无线电通讯,在当年就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300公里距离间的通讯。1906年德律风根公司实验无线电电话成功。

从成立到1908年为止,德律风根超过七成产品都是提供给了军方,剩下部分则给了德国民船队——它们也是潜在的军事力量。

1911年 Kaiser Wilhelm II 将德律风根的工程人员送到纽约西维尔,树立3根高600英尺(180米的)无线电塔。也被安排辅助完成这一工程。在 Nauen也树立了一个类似的电台,创造了北美和欧洲唯一的无线通讯。

还是在1911年,德律风根又成功地将通讯距离提到了3350公里,证据是从位于德国本土瑙恩的大型无线电发射站发送了一个字母到3350公里外的德国非洲殖民地多哥。

1912年德律风根将瑙恩的大型无线电发射站进一步升级,配了一台功率超过200千瓦的发电机。

在一战时期,德律风根一周生产超过2000部电子管收报机和超过150部电子管发报机。此后德律风根又搞出了更加先进的真空电子管,以此造出来一批新型收发报机,供德国海军战舰和德国西线陆军指挥官使用。

德国夜间战斗机,机头搭载有德律风根制造的雷达(上图)

1915年Telefunken推出了第一个真正的真空胆管;并且建立了德国第一个广播电台。

1917年Telefunken生产了第一款电容话筒。

1923.4.17公司更名为德律风根Firmierung ,无线电报协会。德律风根是这一协会的电报地址。德律风根的历史,由此算是正式开始!

1928年后,德律风根在收音机放大器和高保真放大器上的设计有独到的技术为德国的音响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力的支持。

1928.10.31在柏林举行的第五届德国大型广播展览会期间,德律风根首次向公众展示了装有Karolus-Telefunken系统的电视机。

德律风根在1933年开始了实用雷达的研究,其所研发的“Wuerzbug”型防空雷达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主力防空雷达,生产超过5000台。

1935年在柏林举行的第八届德国大型无线电展览期间,Telefunken展示了世界上第一个“ Magnetophon”磁带录音机。

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律风根是真空管、发射机和无线电中继系统的供销商.发明了雷达装置和定向器,大大增强了第三帝国的军事力量。

二战中德律风根是雷达装置的重要供货商,二战后成为最有音响的收音机、电视机的品牌商。德律风根和其下属公司TELDECT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历程, 同时也是德最大的黑胶唱片公司之一。

1932年德律风根研制的第一台电视机(上图)

1936年瓦尔特·布鲁赫(Walter Bruch)教授开发了第一台电子电视摄像机,并用它进行了1936年柏林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现场直播,引起轰动。

1936年奥运会在柏林举行,德律风根在这场奥运会中扮演有重要角色。除了通过无线电广播系统对这场奥运会进行宣传外,还使用了一个电视系统来进行现场直播,这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其无线电广播系统和电视系统正是出自于德律风根。

电子管生产一直是Telefunken的业务主项。1944年由于生产设备受到严重破坏,技术人员流失,生产曾一度停止。1945年Telefunken重开“炉灶”直至工厂停产为止。在电子管界,Telefunken品牌可谓如雷贯耳,无人不晓。其音频用管的特点是音色甜润平衡细腻,富有音乐味;做工精细外观玲珑;可靠性高寿命长;噪音和麦克风效应低。

德律风根管身上的编号对于大多数的用户均是一个迷,实际上,在这短短的一行编号中记录了关于电子管的大量信息,包括生产的地点、日期和内部编号。德律风根的编码大抵分为2种方式,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从1930年至1968年期间,德律风根以1位英文字母代表真空管生产的地点。德律风根在西德境内有两座工厂,分别位于柏林和乌尔姆,在这两座工厂生产的管子分别以B和U英文字母加以区分,并且写在一行的最前面。对于生产年代,采用1-2位数英文字母组合识别,内部编号为2位阿拉伯数字。比如对于一款编号为" U ge 00"的真空管表示它在乌尔姆生产,生产日期为1956年8月,内部编号为00。需要注意的是,日期编号一律为小写字母,因此看到"l"应该是"L",而"I"永远显示为"i"。

比较常见的德律风根出口美洲真空管印刷编号的方式,它只有日期编码,没有其他编码信息,管子通常在中下部打德律风根的小尺寸商标,同时注明"Made in West Germany"。许多人认为这种管子的质量要比本土版本质量好,实际是一种误解,它们的质量是完全相同的。这种出口版本通常情况下无法判断生产工厂。但是音频常用的出口型号大多集中在12AT7/12AU7以及12AX7,这3种管子大多为德律风根的柏林工厂生产。

20世纪50-60年代,德律风根推出的电视机和收音机(上图)

1950年TELEFUNKEN通过Teleport I(和II)展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首批便携式移动无线电设备。

1956年推出德国第一台半导体收音机。Telefunken和Siemens并称德国电子行业的两大巨头。Telefunken为用户带来的第一个交通雷达系统。

1967年使用Tri PAL系统在柏林IFA上展示了两台电视机,一台是黑白,一台是彩色。1967年德律风根与德国通用电力公司合并,更名为通用电力公司-德律风根。

1970年视听系统TED(TelevisionDisc)的全球首演,创建了机械数字数据存储设备Mini-Disc。

1979.6.21整个公司名称更名为AEG-Telefunken Aktiengesellschaft。

2000年美国人Toni Roger Fishman获得Telefunken商标的北美使用权,并成立Telefunken|USA公司,专门制造曾经著名的Telefunken话筒。他们生产的的电子管话筒很多型号都是取自原先德国的库存Telefunken电子管。变压器也是选用非常著名的TAB- funkenwerk变压器与ESP音频变压器。

2007年LiveHolding AG获得商标权TELEFUNKEN。

2010年推出世界上第一个高清多媒体播放器PMP-Player和T9HD。

德律风根在中国同样深受好评,1949.10.1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使用的就是Telefunken的大理石碳粉话筒。

民国时期著名军事学家蒋百里与蒋佐梅的五个女儿中,最为国人所熟悉的是他们的三女儿蒋英。蒋英自幼喜好音乐,1936年随父母一起游历欧洲,1937年进入德国柏林音乐学院深造,毕业后成为德律风根公司的十年唱片签约歌手。

不熟悉音乐史的人,或许对蒋英的名字印象不深,但是,一提起她的丈夫,所有人都会竖起钦佩的大拇指——她的丈夫就是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钱学森。 

2014年德律风根推出的110周年纪念版耳机热卖,其实从诞生之日起,德律风根一直纵横四海,今天的中国也有一家年轻的企业生产类似的产品,有意思的是公司名字也有4个字:中音讯谷。

中音讯谷也能和德律风根一样,笑傲江湖?相信时间会给出答案,但绝对用不了100年!

致谢:梁英华,孔令奇,冯堃提出的修改意见

特别感谢:德国Wolfgang Haußner先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