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徽因的父辈:如果没有父亲的横祸,真可以说是满门忠烈

 新用户8926AVU2 2023-03-24 发布于北京

1944年,林徽因一家正迁居四川。战后,有一次林徽因跟儿子谈起1944年,日军攻占贵州直逼重庆的危局。儿子问母亲,如果当时日本人真的打进四川,我们怎么办?林徽因坚定地说:“我们家门口不就是扬子江吗?”

柔弱女子却是铮铮铁骨,为了保持气节,甘愿慷慨赴死。这不能不让人想到她的父辈。

1937年,林徽因的同乡陈兴岭,在当时一份名为《逸书》的杂志上撰文,讲述林徽因的父辈“四民”的革命往事。这“四民”就是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还有堂叔林肇民、林尹民和林觉民。文章刊登时,只有林肇民一人还健在,其余三民已不在人世。

陈兴岭的文章《林长民及其从兄弟》一文开头一句就说“福州林氏兄弟,英明蜚海内”,为林氏四民的一生定下了基调。他们的归宿,大都惨烈而悲壮,令人动容!

文章图片1

一、“侠骨柔肠”林觉民

林觉民是林徽因的堂叔。”四民“中,我们最熟悉的是林觉民。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在中学课本里,都读过那篇催人泪下的《与妻书》。

林觉民,1887年生,自幼过继给林徽因的叔祖林孝颖。林孝颖以诗词称于世,是一位闽侯名士。林觉民为人行文尽得其真传。聪慧过人,性情旷达,而又有至情至性的书生柔肠。19岁奉父命成婚,与书香门第出身的陈意映结为夫妻。婚后夫妻恩爱,感情甚笃。

文章图片2

林觉民爱家,爱妻儿,也爱自己的祖国。14岁时他进入当地高等学堂读书。当时正值清朝末世,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他与同辈一起指点江山,慷慨陈词,痛言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

后赴日本留学,参加同盟会,从事反清革命活动。1911年4月24日,林觉民写下绝命书《与妻书》。书中写道:”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与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至情男儿,感天动地!

1911年4月27日,林觉民参加黄兴领导的广州起义,进攻总督衙门,不幸受伤被捕。被捕之后,总督张鸣岐亲自审讯林觉民。大堂之上,他大义凛然,意气风发,力劝堂上众人革除暴政,建立共和。最后英勇就义,终年24岁!“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留下了他的英名。

文章图片3

二、“剑胆琴心”林尹民

林尹民、林肇民是林徽因叔祖林孝扬之子,林肇民是长兄。

林肇民,少年时入日本士官学校读书,归国后在家乡倡言革命,鼓舞了一方青年。在这里,我把重点放在林尹民身上,因为他同林觉民一同在广州起义中牺牲,成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林尹民,生于1887年,在满门书香的林氏中,他是最神武的一个。他曾拜师学过少林技艺,拥有一身武艺。性情放荡不羁,为人慷慨豪迈,有侠客之风。他能武也能文,他在林氏家塾读书时,看似活泼调皮,嬉戏玩耍,但课业始终非常优秀,深受林徽因的祖父林孝恂器重。

后留学日本,考入第一高等学校医科,但林尹民志不在此。在日本期间,他加入革命组织同盟会,立志投身革命,一同加入的还有林肇民、林觉民。为了推翻腐朽的清朝政府,他劝说进步青年加入同盟会。对有顾虑的青年,往往痛陈利弊,晓以大义,竟至于声泪俱下,感染了不少热血青年。

文章图片4

他抱定“革命不成,何以家为”的决心,适婚年龄,却立志不娶。他说“革命迫在眉睫,便纵有天香国色,也该忍泪不顾。……以免累及家人。”他自制一方印章,上刻“剑胆琴心”四字。月明之夜,挥剑起舞,舞出满怀壮志。

1911年4月15日,林尹民率同盟会会员携六箱军械自日本返回广州。归途中,他笑说:即使不幸而败,败而死,死而有知,也化作厉鬼,驱逐虏贼。

4月27日,起义爆发,当日晚,林尹民手执双枪,所向披靡,最后因寡不敌众,弹尽而死。死时身中数十枪,血流如注。“我以我血见轩辕”,悲壮如此,令人扼腕!那一年,同林觉民一样,他才24岁!

林尹民、林觉民牺牲后,消息传到福建,林肇民悲伤欲绝:“嗟乎!吾弟已死,吾当力其所业而未就者。”林肇民继其伟业,前仆后继,发动起义,光复福州。1911年11月29日,光复的十七省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1912年,民国元年开始!

文章图片5

三、“壮志未酬”林长民

林长民,字宗孟,生于1876年,林徽因的父亲,翰林林孝恂的儿子。他才华横溢,胸怀大志,一生都在追求民主政治。

林长民,自幼聪慧过人,有神童之称。1906年开始,他两度留学日本,曾就读于稻田大学大学预科及大学部政经科。在这期间,他的各项才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在周围人的眼中,他知识渊博,善于辞令,善于处理事务。而且有胆有识,敢于担当。是日本留学生中的翘楚。

他跟林尹民、林觉民不同的是,他不激进,他提倡的是改良,孜孜以求追求民主政治。林长民自负有政治才能,在政治上有远大抱负,一心想做“治世之能臣”,但生不逢时,民初乱世,,要实现民主政治谈何容易?

文章图片6

孙中山时期,他任临时政府参议院秘书长;袁世凯时期,他任秘书长:段祺瑞时期,他任司法总长。他为官清廉,两袖清风,在走马灯似的政治更替中,他看似身居要职,但从未真正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1925年,张作霖依靠日本政府支持,兵分四路进攻北京,想打败华北军阀,自任总统。11月,奉系将领郭松龄起兵反奉。起兵后,郭松龄急欲得到一位有政治才能的名人相助,就托人劝说林长民出关相助。林长民竟然感念郭松龄的知遇之恩,应邀做了郭松龄的高级幕僚。

1925年12月23日,张作霖布兵包围了郭军司令部,郭军惨败。郭松龄只好带一部分人马出逃,路上遭到奉军骑兵袭击,跟郭松龄同行的林长民下车躲避,被流弹击中身亡。终年49岁。

胸怀大志,才华横溢的林长民竟不明不白死于非命,真是令人唏嘘。

林徽因的父辈,都堪称伟丈夫。他们才能卓著,志向远大,为救国家于倒悬,不惜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只是林觉民、林肇民死的重于泰山,林长民死的轻如鸿毛。如果不是父亲林长民死于非命,难于评说,我们真的应该满怀敬仰,对林徽因的父辈赞一声:满门忠烈!

文章图片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