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希望所有父母都知道这个“红绿灯”规则

 七七姑娘 2023-03-24 发布于湖南

有这样的一个案例:

一个小女孩双腿没了,小女孩的家人都很内疚,很同情她,帮她做了所有事情。

但这个女孩在 20 岁左右选择了自杀。因为她觉得她活着除了消耗别人,让全家都来照顾她之外,没有其它任何意义。

另外一个小孩双臂没有了,只剩下双脚 ,但全家都对她严格要求,要求她跟正常小孩一样,该学会穿衣服的时候就要学会穿衣服,该学会吃饭就要学会吃饭,该运动就运动,该写字就写字。

因为全家人都相信这个小孩做得到,他后来还得到了残奥会的游泳项目的前几名。

老师下了一个定论;你对一个人深深的爱,是相信她一定能做得到,这才是真正对她好。

接着老师给了我们一个红绿灯规则。

我们都知道在交通规则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

现在把这个红绿灯方案运用到我们的育儿和生活中,红灯代表禁止行为。

首先,我们要停止对自己的攻击,要真正的接纳自己。这个接纳自己包括小时候的自己以及现在的自己。

而我认为,这也包括我们要接纳自己以及我们的所有情绪。

回顾过去,无论那些好的,不好的,都要去接纳去正视,并且告诉自己,过去就是这样了,过去已经过去了,重要的是现在。

以后又会是怎样,我们无法预测,但是唯一确定的是现在努力去做就对了。

我们需要接纳真实的自己,接纳现在任何状态下的自己。

哪怕你觉得自己以前在育儿方面并不好,尤其是2个孩子的妈妈,有时候经常情绪崩溃,对对孩子大吼大叫等等情况。之后又会很自责和内疚,但是这样的情况还是时常发生。

无论以前是什么情况,哪怕错了,也没关系,现在开始改变,现在开始修复关系就好。如果因为我们的问题对孩子造成了伤害,我们诚恳道歉。

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完美家长,也没有完美小孩。

有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不要经常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个合格的父母

著名的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有句特别经典的话;

好妈妈 60 分就够了,犯下的错,留下的遗憾都是正常的。

错误和遗憾都是有价值的,也是我们一起成长的契机

看到老师讲的,我很有感触,我曾经也质疑过自己,否定过自己,也为过去犯下的错懊恼过,可是一切都无事于补,与其停留在过去的错误里,不如接受已经发生的一切,然后努力去改变。

就像我之前一直对于自己被迫成为全职妈妈心有不甘,所以很容易有情绪,然后到意识到无法改变全职妈妈的状态时,不如做点更有意义的事情,充实自己,也可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于是我开始写作,阅读,学习,现在有了自己的公众号,有了自己的粉丝,还上稿了知音杂志。在写作的这条路,就一直往前走,默默努力就好了。

现在,我接受自己的状态,接受自己是一个全职妈妈,但是我可以让身为全职妈妈的自己变得更优秀。

谁知道一年以后或者更多年以后我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第二就是停止怜悯,停止同情孩子。

也就是两个故事反映的事情。

无论怎样,我们要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感。要相信自己的孩子。

我在带孩子的过程中,经常容易犯一个错误,有时候看她穿裤子,每次都穿不太好的时候,我在旁边都特别着急,我会觉得她很慢,总是迫不及待想要去帮助她纠正。

但是每次我动手去帮她的时候,她都会很排斥,如果我强制帮她把裤子穿好了,她会很生气有时候甚至会大哭,还要脱下来自己重新去穿一次。

但是其实对于一个还不到3岁的孩子,自己穿裤子也是一个新的技能,慢点其实很正常。

现在我知道,我这样做是不对的,她其实可以穿好裤子,虽然还小,但是慢慢的也是会越穿越好,所以现在在她穿不好或者做不好的时候,我不会急着去纠正她,而是让她自己去尝试,即使慢一点也没关系。

更让我高兴的是,现在她也会表达自己,在我想要帮助她的时候。她会告诉我,妈妈,你不要帮我,我自己可以的。

以前看她玩拼图,有时候对不准的时候,我也着急,会想要帮她,往往每次她都很生气。

现在我也会控制自己去帮她的那种冲动,在旁边告诉她,不要着急,慢慢来,在她每拼好一块的时候,我都会鼓励她,宝宝经过努力又拼好了一块,真棒,妈妈相信你可以把剩下的也拼好。

当她全部拼完以后她会告诉我,妈妈你看,我拼好了,我没有着急。

我们要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和时间,让她不断试错,相信她可以做好这件事。

黄灯等一等,这个等,是让我们等一个觉察,在跟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要对自己的情绪要有所觉察。

就像群里的一个妈妈反应的问题,女儿上初中了,性格柔弱,比较胆小,甚至有点压抑,也很在乎别人对她的看法,总会一 不开心,就打电话回来哭诉,而这位妈妈也不知道该怎样安抚她。

于是老师提出当孩子给你打电话哭哭啼啼的时候,我们要先觉察自己当下的情绪状态。先不着急解决问题,而是仔细倾听,去听孩子的表达,感受她的情绪。

当我们稳定自己的情绪的时候,孩子才有机会从自己情绪的狂风暴雨中平静下来。

那你们就有机会从理性层面一起共同面对遇到的问题。

在我照顾我女儿的这两年里,我一直都在秉性着共情,去接纳我女儿的情绪,她哭闹,我不会急着去批评她,会抱抱她,等她情绪稳定了,和她说,告诉妈妈,你为什么哭,是不是因为....,我会去感受她的情绪,当她感觉到我理解她的情绪,明白她的需求的时候。

往往她都不会再哭了,我女儿每天醒来,都会告诉我,妈妈,我好爱你,你在我身边我觉得好幸福。我真的超级超级爱你。

就像《真希望我的父母读过这本书》里作者讲到的,当孩子哭闹的时候,我们应该坚持安抚的理念,去感受孩子的情绪,而不是急着去处理,如果你认真看待孩子的感受,并在孩子需要时给与抚慰,她们将逐渐学会内化那种抚慰,以后就能够自我化解。

不管我们的情绪有多强烈,接纳自己的情绪是控制及安抚孩子情绪的关键。当孩子在告诉我们她的感受的时候,我们要把握住这个机会和他产生共鸣。


所谓绿灯行,就是我们认真倾听孩子,去做孩子的情绪垃圾桶,如果孩子向我们寻求支持,帮助,方法策略,我们再和孩子一起探讨。

老师提到一句,该你给的,不要转手他人。

如果是自己不擅长的,给不了的,可以寻求更多的外在力量帮助。

而对于自己,就是需要成长自己。我们自己好了,才有能力成为孩子的支持系统。

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我们需要适当放手,要相信孩子。

然后把重心投入到自己的专业领域,经营自己的事业。

自己成长也是对孩子的一个榜样作用,是另一种言传身教。

今天我把这个红绿灯方案分享给你们,也希望屏幕前已是父母的你们,可以适当的停一停,行一行,等一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