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凌晨两点半,我收到一条叫我放弃写作的短信

 七七姑娘 2023-03-24 发布于湖南

                             🌲

早上六点多醒来,看到我的手机收到一条来自半夜2点多发过来的信息。

发信息的是一位读者,他曾经在微信上给我投过稿件,文章不符合我公众号的调性,但是不可否认文字很不错,一看就知道是饱读诗书的。

我们最近简单聊过一些,他给我看过10年前他刊登在报纸上的文章,文化底蕴确实很深,听他说,那时候他可以连续一周重复改一篇七八百字的文章。

他之前就和我说过,说现在自媒体早就不赚钱了,那些做视频露脸的赚不到什么钱了,何况文字呢?而且他自己申请退出了作协。

面对这样一位优秀的前辈,说实话他劝我不要尝试通过写作去赚钱,说我吃不了这个苦的时候,我心里有那么一刻真的产生了自我怀疑。

我在想,这么优秀的前辈都劝我放弃,他甚至自己退出了作协,自己都早已不在文字这条路上了。我是不是真的走错了一条路呢?

                          🌲

但是很快我又告诉自己,如今时代不一样了,新媒体写作与之前传统的纸媒写作早已不再一样,即使说文字的红利期真的过了,但是如今各种兴起的自媒体平台都能说明自媒体还是很火的。

随后我更是想起铁木君之前给我的留言,他告诉我说,19年下半年他开始做铁木君这个账号的时候,很多人劝他放弃。

理由都是一样,说公众号红利期已经过去了,但是铁木君只是笑笑,继续坚持。

没有想到,就这样,铁木君不仅做出了成绩,还成了成长号的top级别,知乎,b站都不错。铁木君说,如今他不仅每个平台每月都有稳定的广告收入和签约费用,而之前那些对他说红利期已过的人反而向他请教经验。

最后面铁木君和我说了一句话,他说,实战派和执行派绝对不会因为听到别人说了什么就放弃,只要大方向对了蒙着头好好做事就行了。

如果你不动手,那么再大的红利放在你面前,都只是一条信息而已,动手做,不过是晚出发了一会儿而已。

铁木君的这段话真的给了我莫大的动力。

                             🌲

而每次和这位前辈聊天,我都感觉挺有压力,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观点不一样吧。

今天早上六点多醒来,我又看到了前辈的短信,凌晨222,前辈发了一条信息,大意是出名要趁早,三十岁以后从头开始,无论兴趣大小,一成不了手,二赚不了钱,三更成不了名。

前辈在后面劝我放弃写作,让我重新返回职场,他对我说,三年之内你不重新回到职业女性的轨道,恐怕你将面临更多危机而没办法应对。

我迟迟没有回复,我可以接受每个人不一样的观点,我也尊重大家不同的看法,但是我不想因为别人轻易改变自己的决定,毕竟每个人的经历和处境都是不一样的。

我很认真的思考了前辈的话,然后重新反思了自己这一路,对前辈说的出名要趁早三十岁从头开始一定是失败的,我是不认同的。

我可能确实是错过了最好的年纪,可是现在依然是开始的最好时机,这不是安慰人的话,这是事实,摩西奶奶76岁开始学画画,80岁举办个人展,王德顺79岁走上T台,褚时健74岁开始创业种橙子。

我不过才33岁而已,我完全有时间和机会重新开始。

                             🌲

如果说写作的话,杨本芬60岁在厨房开始写作,80岁出版了人生中第一本书《秋园》82岁,迅速成为被很多读者熟知的女作家。

年轻成名是好事,但也容易败事。而张爱玲所说的出名要趁早隐藏了太多的心酸和悲凉。

我当初写文字就是为了治愈自己,在获得大家的认可给予大家力量和信心的同时,我觉得自己可以走这条路,去传播文字的力量。

我不否认自己希望可以通过文字变现,但是我也很认真的思考过,如果自媒体我真的失败了,自己能不能承受的住这份后果?

答案是能,仔细算来,我今年才是自媒体之路的第一年,如今不过才7个月的时间,写作本身就是一份长期主义的事情,要想做起来,必定是要熬过一段默默无闻的时光的。

7个月里,我已经携手了2000多名读者走在写作的道路上,我可以为大家提供情绪价值,也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价值。

                               🌲

我深知无论是什么时候,写作都是一门可以将个人价值放大N倍的技能,如果写作没有价值,那么那么多自媒体的平台又是何以生存下来的呢?

甚至每年都还是有各种新型的新平台诞生,从微博到公众号,头条号,百家号、小红书,我相信,之后也会有新的平台诞生。

文字绝对不会就此沦落,好的文字它永远是有市场的。

写作上我确实没有天赋,可是我也相信刻意练习和一万小时定律,退一万步而言,哪怕我最后失败了,没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自媒体人,但是这些年我看过的书,学到的知识都会成为我的骨血。

在时间的累积下,它们也会塑造成一个不一样的我,我依然会收获一个全新的自己。

也许那个时候的我确实很难再重新返回职场了,但是我依然愿意给自己这几年时间努力尝试,因为我知道,只有自己真的努力过,哪怕失败了,我也不会遗憾。

                               🌲

我勇于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也坦然承受失败的后果,35岁在职场上确实是一个分水岭,我不知道两年以后我是什么样的状态,但是我相信,我绝对有勇气面对之后所有的事情,无论是危机还是困境。

我们谁都不知道几年以后的自己会是怎样,也许我真的成功了,毕竟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最后以周岭老师的话结尾;

人生没有什么定数,不折腾,时间同样会过去,所以,去做总比不做好,开始总比放弃强。只要你心中还有希望,什么时候都是开始的最好时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