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年,《简·爱》教会女孩子的,远远不止自尊这么简单

 爱吃土豆的佩奇 2023-03-24 发布于四川

《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最著名的小说,是一部畅销了100多年的文学经典。常常是文学爱好者的书单必推之书,可以说,提起《简·爱》,很少有人不知道它。

我在读初中时,有幸在图书馆读到过《简·爱》的简版,只是很可惜的是,在那个懵懵懂懂的年纪,能够读懂的东西少得可怜,加上简版删去了太多东西,至今还能想起来的片段,无外乎简·爱和罗切斯特的爱情,仅此而已。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我再次翻开这本被无数人推上神坛的书——《简·爱》,当年对书籍的热切渴望仍然没有退却。相反,因为完整版《简·爱》细腻的描写,情节的跌宕,反而令我更加着迷。我单手捧着这本500多页的书,丝毫没有觉得它厚重。

读完之后,我的心绪变得很复杂,思考的东西也比以往更加深刻。

书的腰封上说:在颠沛流离的一生中,我唯一不能丢弃的东西是自尊。

当我认真读完这本《简·爱》,我就在想,难道这本书被作为文学经典流传至今,仅仅是因为它拥有中学生能读到的爱情和二十几岁人能体会到的自尊吗?很显然不是。

那么,这个本身是虚构但又真实得不能再真实的故事,到底教会了女孩子什么呢?

01美人向来在骨,不在皮

我很庆幸,夏洛蒂·勃朗特没有给罗切斯特英俊的长相,没有给简·爱漂亮的外表,否则这种类似王子与灰姑娘的桥段,将会使这部作品失去很多魅力,平添几分俗气。

简·爱的一生,也许是平凡的,但同时也是伟大的。

这个长相不出众的女孩子,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真正地诠释了什么叫做“美人在骨不在皮”。

去洛伍德慈善学校以前,这个十岁的小女孩,瘦小得可怜。除了被舅母虐待,还要被表兄表姐们欺负,门第府的红房子是简受惩罚的地方,也是她童年挥之不去的噩梦。

当她向舅母发起反抗,恣意放纵她骨子里压抑许久的倔强时,很少有人能体会到,正是这股子对命运不公的倔强,造就了一个人格独立、灵魂脱俗的简·爱。

洛伍德学校是她人生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在这里她遇见了朋友海伦和教师坦普小姐。

因为骨子里的倔强,在这里成长的简·爱,在饥饿和寒冷面前,仍然如饥似渴地读她喜欢的书,和她认可的朋友交流,并且努力让每门功课都拔尖。因为这些接触到的人,努力做成的事情,让八年后的简·爱,不仅拥有了坦普小姐的善良品质,同时还集各种本领于一身。

而正是因为这些附在骨子与脑子里东西,让简叩开了与罗切斯特先生的爱情之门。

去索恩菲尔做家庭教师时,因为会法语、会弹琴、会画画,她和学生阿黛尔相处得很好;因为对读书和学习的坚持,她骨子里散发出独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了罗切斯特,并让罗切斯特孤独的灵魂找到了栖身之所。

两个渴望爱与被爱的灵魂彼此相遇,不自觉就萌生出了爱情。

很多人都说过简长得不漂亮,可是她的善良、学识、自尊与独立,却令罗切斯特魂牵梦萦,让他放弃了漂亮而庸俗的英格拉姆小姐,深深地爱上了散发着独特魅力的简。

简·爱的人生经历,真正地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作“美人在骨不在皮”,外表不漂亮的女孩子,仍然可以拥有美好的爱情,有尊严有选择地活着,并且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02你的善良,必须要有点锋芒

曾经听过一句话:善良是一个人最高贵的品质。

而简·爱就是一个拥有这种高贵品质的人,因为这一品质,她得到了很多人的欣赏,其中也包括罗切斯特的爱。

但是简·爱的善良,不是愚善,而是有原则的。并且因为坚守这样的原则,她的善良添了几分韧劲,令人无可奈何的同时又钦佩不已。

得知阁楼上的疯女人是罗切斯特的妻子的时候,她早已做好了离开的准备。当罗切斯特可怜兮兮地向简吐露这一切时,她因为爱他,和自己做了剧烈地心理斗争,有好几次,她都忍不住要留下来了。

但是心里有一个声音告诉她不可以,作为一名有原则的独立女性,她坚持了自己的原则,选择了离开,但是因为骨子的善良,她也选择了原谅罗切斯特对自己的欺骗。

当然,简·爱的善良远远不止体现在罗切斯特先生身上。

童年时期的简,作为穷牧师的女儿,在舅妈家遭受了诸多不公平的待遇。表兄表姐打骂她,舅母虐待她,常常把她一个人关进阁楼的红房子,恐惧与孤独随时侵袭她,这些成了简·爱挥之不去的噩梦。

然而多年以后,在面对这些曾经伤害她的人的时候,她选择了原谅。

但是原谅归原谅,简·爱并没有和瑞德家的人来一场“化干戈为玉帛”的戏码。这一点非常符合简的性格特征,她的善良,总是充满着倔强,总是带着点锋芒。

正是因为简·爱一直都很有原则,不管是工作和爱情都不拖泥带水,所以她才得以更好地做自己,坚持自我。

作为女孩子,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因为这锋芒,是原则也是铠甲,它能够保护你不被轻易伤害,不被周围的一切轻易改变。

03离开,是成长的主旋律

人的一生中,离开是成长的主旋律。简·爱的一生亦是如此。

在《简·爱》里,简总共经历了四次离开。

第一次是为了离开可怕的门第府,她从瑞德太太家离开,去到了洛伍德寄宿学校。

第二次是为了离开一成不变的生活,她从洛伍德学校离开,去了罗切斯特的索恩菲尔府。

第三次是为了离开欺骗她的罗切斯特,她离开了索恩菲尔,来到了荒原村。

第四次是为了追逐心中挚爱,她从荒原村回到了英格兰。

简·爱每次离开,总有不同的成长与收获。离开了门第府,她开始收敛脾气,习得更多的本领,成为一名教师;离开了洛伍德,她开始重燃生活的激情,遇见了一生的挚爱;离开了索恩菲尔,她变得更有原则,面对自己不爱的圣约翰,她果断拒绝;而离开荒原村,再次回到罗切斯特身边,她赢得了他的尊重与爱。

简·爱的人生,不断经历着地点的变换迁移 ,但是她的每次离开,都是在经历一次成长的洗礼。最后留给她的,是独立的人格、平等的尊重和相互的爱情。

不只是简·爱,我们的人生,同样充满着生活地点的不断切换,并且每一次离开,都是在和成长做交换。而这些,都是为了我们能够更好地归来。

我们中学和大学是不一样的城市,大学和工作是不一样的城市,工作调动了,上一份工作和下一份工作又在不同的城市。

我们拖着行李箱,不断辗转的日子换来的东西,就叫做成长。

失去和得到,从来都是一对孪生兄弟。简·爱辗转不停,也许会失去很多东西,会牺牲很多东西。但与此同时,她也在得到很多东西,除了成长,还有爱。

如果追溯简·爱的一生,这个令人深深着迷的女孩子,无疑是普通的。她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出众的外貌,与普通女孩子没有什么两样。

然而细究之下,你又会发现这个女孩子是那么的高贵,她在人世间颠沛流离,却从未自甘堕落,凭着自己身体里那股子不服输的倔强,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也许《简·爱》的魅力,远远不局限于简·爱对于自尊的不懈追求,而是它向更多的女孩子诠释了,平凡而普通的女孩子,只要肯努力,一样可以拥有不平凡的人生。

读懂了简·爱,我们或许会重新定义美丽、善良、离开的意义。

当你不再肤浅的只欣赏一个人的外在美;当你知道善良也要有原则;当你真正体会到我们在世间辗转不停,离开又离开的意义。你这个女孩子身上,就不仅仅只拥有自尊与独立了,你还拥有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这样的你,才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或许我们终其一生,也不过是像简·爱一样,在渴求爱、追逐爱、得到爱中不断前行。但是谁又能说,那个为爱追逐的女孩子,赢得爱时附带的自尊、善良与独立,不是高贵的内在美,它们没有熠熠生辉呢?

作者介绍:木宁姑娘,简书优秀创作者,今日头条优质情感领域创作者。目前专注书影评写作。如果你喜欢,欢迎点个“在看”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