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权在抗战中牺牲,八路军指挥部一度“瘫痪”,毛主席这样做

 茂林之家 2023-03-24 发布于湖南

前言:

1942年5月25日,太行山下,日军开始“围剿”八路军总部,想彻底消灭这个“心腹大患”。

炮弹如雨点般落在八路军阵地,而我英勇的八路军战士在彭德怀副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指挥下,英勇顽强地战斗着。

突然,日军一颗“不长眼”的炮弹落在了左权身边,左权同志光荣牺牲了,这是我党在抗战中失去的最高级别的军事指挥官。

文章图片1

左权

名将以身殉国家:

“百团大战”后,日军出动3万兵力对太行山地区的八路军总部发动“扫荡”。

彭德怀和左权得知情报后,立刻组织“反扫荡”。

八路军兵分三路抵御日军,一路配置在武东、襄垣地区,一路配置在辽县、榆武地区,一路配置在和辽公路以西及榆辽公路北侧。

提前占据了交通要道。

日军在“百团大战”中损失惨重,指挥官筱冢义男直接被冈村宁次严厉训斥。

日军为了报复,决定彻底“摧毁”八路军总部。调来大量火炮和坦克车,要以绝对的火力取胜。

经过几天激战,我军有效阻击了敌军的攻势。

但是因为敌我力量差距悬殊,八路军指挥部经过细致讨论,决定撤离太行山根据地,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文章图片2

彭德怀

可是,在谁先撤退的问题上,指挥部发生了争执。

当时,彭德怀在武东地区指挥作战,刘伯承在榆辽公路,左权在辽县。

三个人并肩作战多年,谁都不愿率先撤退,都想留下殿后,把“安全”让给同志。

就在三人“扯皮”的时候,日军步步紧逼,距离阵地越来越近。

彭德怀是总司令,在这种情况下马上做了决断,对刘伯承下命令:你先撤退。

刘伯承非常无奈,他真的不希望上司和老朋友来给自己殿后,尤其是在这么危险的时候。可是“军令难违”,他只能带领军队离开阵地。

他这一路人马撤离后,彭左两路的压力瞬间增大。

彭德怀火速打电话给左权:“你赶紧撤退,我来顶住日军追击。”

文章图片3

左权

可是,左权却说:“彭总啊,自古以来哪有主将殿后的,什么都别说了,你赶紧撤吧。”

彭德怀一听就火了:“那怎么行!”

见彭德怀还想争取殿后,左权直接说:“彭总,你撤退后我立马就跟着走,晚了就都走不了了!”

彭德怀见左权这么坚持,只能说句保重后离开。

这下,三路日军的火力都被左权吸引了。

日军得知自己“逮到一条大鱼”后,团团包围左权,想要彻底消灭他。

左权凭借辽县多山的地形和日军纠缠,成功将日军牵制在当地。

日军久攻不下后,恼羞成怒,直接调来所有火炮。

文章图片4

日军火炮

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成千上万发炮弹纷纷落在了八路军根据地。

许多八路军战士躲避不及,被炮弹击中,顿时残肢断臂在根据地上到处都是。

左权见了,双目直接变得血红,大喊着让战士们趴下。

朝夕相处的战友转瞬间就成了尸体,让爱护将士的左权非常心痛。

日军的炮弹铺天盖地,响了整整一刻钟才停下来。

这个时候,左权推测彭总已经安全撤离后,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他通知到所有师团长,要他们全部走!

师团长都困惑不已,那谁来殿后?

左权说:我自己来!

师团长自然全都非常反对,但在左权的坚持下还是服从命令,快速离开!

左权看部队撤离后,将日军引到一个错误方向,便也开始撤退。

可就在这时,日军又开始火炮攻击,大量火炮落在八路军阵地上。

其中有一颗,就落在左权身边。炮打的巨大威力直接摧毁了左权的脆弱身躯。

文章图片5

左权

他牺牲了!八路军的“一片天”塌了!

彭德怀知道后,抱着刻骨仇恨找到了那支杀害左权的日军部队,将他们全部消灭,报了这不共戴天之仇。

可是,左权将军再也回不来了!

毛主席知道后,痛哭不已,下令中央根据地为左权举行追悼会,并将辽县改为左权县,来纪念这位永垂不朽的战士。

左权牺牲后,很多中央干部都写诗纪念他。限于篇幅,就不一一列举了,只列一篇朱德元帅的悼念诗: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将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

这样的人,值得我们悼念他,也值得我们知道他。

下面,一起来走进左权的人生。

文章图片6

左权

悲惨的童年:

1905年3月15日,左权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县平侨乡的一个农民家庭,祖祖辈辈都是在地里“刨食”的。

三岁时,左权家乡发生饥荒,父亲不幸离世。母亲带着他和几个孩子颠沛流离,乞讨为生。

从小受尽白眼让左权非常敏感。

有一次,母亲带着他去街上要饭,走到一个烧饼摊前,眼巴巴地望着老板,希望他能行行好,施舍一点食物。

老板看到他们,马上露出不耐烦的表情,嘴里喊道:“怎么又是你们,赶快滚一边去,臭要饭的!”

母亲听了没有表示,对于这种场景,她已经见过多次,早就习惯了。

但是对于左权来说,这些恶毒的话仿佛刀子般扎进他幼小的心里。

从那时起,左权就诞生一个志向:一定要出人头地,要让所有人都看得起,要让家里富足。

文章图片7

民国小乞丐

饥荒过去后,母亲带他回到家乡。

左权从小就帮助母亲干活,砍柴挑水,放牛喂猪,样样在行。他想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

过早的劳作和粗劣食物让左权身材非常消瘦。但是他不在乎这些,只盼望着生活可以更好。

可是,他失落得发现,不论如何夜以继日地干活,家里始终挣扎在贫困线上,没有一点起色。

年幼的左权想了很久,也没想明白问题出在哪。

直到9岁时,叔父给了他答案

左铭三是醴陵县有名的学者,外出求学回来后发现侄子一家过得实在“寒酸”,于是就接济了一下。

不仅如此,他还帮助几个孩子读书识字。

然后,他惊喜发现,这个叫左权的侄子实在是天资卓越,不论教什么都是一点就透。欣喜之下,他便打算给这个孩子做点投资。

于是,在叔父的帮助下,左权进入当时刚建的新式学校——醴陵县第8小学就读。

文章图片8

民国新式小学

临行前,叔父对他嘱咐道:“方向错了,再努力都没用。想要出人头地,只有用功读书。知识改变命运!”

左权怀着这样的信念进入到新式学校。

他惊喜地发现,这里的一切都是新的,仿佛另一个世界!

当时,他身边的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左权会在中国掀起多大的风浪!

文章图片9

左权画像

反对袁世凯:

从小的吃苦耐劳培养了左权坚毅的性格。他在学校里学习非常刻苦,他知道这是叔父给自己的机会,也是自己唯一的机会。

他在这里学到很多知识,知道了世界上没有什么神鬼,明白了太阳东升西落和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自然现象。

为此,他在刚来学校时还被大家嘲笑了很久,因为他当初坚信家里长辈讲的那些离奇故事,在他讲给同学们听的时候,大家都笑得前仰后合。

他发现了自己和同学有多格格不入。也确实,当时能上新式学校的都不是普通人,自己原本不可能来到这里。

多亏二叔,让自己见识到不同的天地,以后要好好报答他。

教室里,贴着一张中国地图。

文章图片10

中国地图

左权首次看,直接震惊了好久。他惊讶地发现,原来家乡醴陵县在中国那么小,并且,他第一次知道中国这个概念。

左权原本只想着让自己家变得富足,现在,他还想让自己的国变富强,他有了家国情怀。

左权每天下课后都和同学讨论国家大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仿佛军政领袖般“指点江山”。

有一天,左权出奇地愤怒。

1915年5月25日,袁世凯和日本签订出卖山东利益的《二十一条约》,导致全国各地出现反袁游行。

左权家乡醴陵县也爆发了游行。

左权听说,袁世凯割让山东青岛等地给日本做殖民地。

文章图片11

袁世凯

他没去过青岛,连山东都没去过,但有了家国情怀的他听说这件事后怒不可遏,因为这相当于“人贩子”抢走自己家一个孩子,而“家长”对此不管不问。

于是,左权随着“游行大军”一起呐喊示威,反对日本和袁世凯。

当时在醴陵县城的人惊讶发现,在游行人群中有个“小不点”,和大人一起疯狂咆哮,显得非常“滑稽”。

那个人正是左权,那一年他刚满10岁。

文章图片12

袁世凯

吃了洋面包而消化的:

左权学习成绩非常优异,一路升学,升到当时的顶级名校——黄埔军校。

当时中国处于乱世,各地征伐不休,让百姓苦不堪言。

左权明白,在这个时代报效国家最好的方式是参军,然后,便报考了“国父”孙中山亲手创建的黄埔军校。

左权进入军校后,阅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在陈赓的引荐下加入共产党。

说到这里,可能有的朋友会疑问,在黄埔军校加入共产党?

其实,蒋介石上台前的国民党和之后是两码事。当时的黄埔军校非常开放,不仅允许学生自由阅读任何书籍,还允许学生自由加入任何党派。

甚至黄埔军校的图书馆里就有大量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书籍。

文章图片13

黄埔军校

左权被这种学说深深吸引了。作为乞丐出身的他,看到这种为劳苦大众奋斗的主义,不禁流下了泪水。他觉得,这个世界上,是有人关心我们的!

出身卑微的左权性格非常敏感内向,但是他在军校最好的朋友是著名的“乐天派”陈赓。

入校那天,陈赓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左权,觉得他和胡宗南(身高不到一米六)一样显眼。

虽然他个子不低,但是太消瘦了,一看就营养不良。

于是,善良的陈赓经常买东西给左权吃,用自己的“幽默”逗左权开心。

左权虽然不说,但是他心里明白这是陈赓在伸出“友谊之手”。

他也很希望有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奋斗。

于是就接受了陈赓的馈赠。军校经常有高强度训练,他的身板不补充营养真坚持不下去。

一天,陈赓笑着问左权:“我们算是朋友了吧?”

左权笑着回答:“早就是了!”

夕阳下,两个人的笑声在军校里回荡。

文章图片14

陈赓

毕业后,左权去了世界一流军校——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

回国后,担任红12军军长。

在工作中,左权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了出来,指挥军队打了不少胜仗。

毛主席都经常夸赞左权,说:“左权是个吃了洋面包又消化了的!”

文章图片15

毛主席

骨肉分离:

在左权心中,始终只有“家国”二字。

他永远也忘不了乞讨时被人辱骂的卑微和听到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的愤怒。

他之前没有想过,如果“家”和“国”之间只能二选一后该如何抉择。

他18岁告别母亲离开醴陵后,因为工作繁忙,再没有回去过,连母亲的葬礼都没能参加。

他许诺以后一定会“出人头地”,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可是成为八路军总参谋后,却连见母亲和家人一面都不敢,怕日本人和国民党找他们麻烦。

后来,左权和刘志兰结婚,生了一个女儿左太北。

他想永远陪着家人。

可是,“百团大战”后,日军对八路军的扫荡越来越疯狂。他不忍心看到女儿跟在身边受苦,便将母女俩都送到了延安。

临行前,一家人拍了一张合照。

看着照片上洋溢的幸福,他们都没有想到,这是最后的诀别。

文章图片16

左权一家

结语:

在共产党漫长的奋斗历程中,倒下了很多优秀党员,左权是级别最高的。

他也是唯一一个去世后更改县名来纪念的人!

正是在他们的艰苦奋斗和流血牺牲下,国人才可以安坐在电脑桌前,惬意浏览着网上的信息。

但是,我们始终都要牢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