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的尘埃——隋唐墓志中的谶言

 新用户07714572 2023-03-24 发布于安徽

谶言是古代巫师、方士等以谶术所作的预言。汉墓题铭已发其端,山东金乡县鱼山汉墓刻石有“诸敢发我丘者,令绝毋户后”等句,类似咒语民国时期,顾燮光研究石刻上之谶言,作《石刻之前知》云:

术数谶纬之学,在虚无缥缈之间,附会者于金石文字亦神妙其说。若为信有其事,是可惑矣。《两浙金石记》云,晋保母砖云:“后八百余载,知献之保母宫于兹土。”墓砖之出,实八百三十八年,献之前知,异哉!

临桂况夔生先生《薰风簃随笔》云,唐贾夫人墓志末一行云:“后一千三百年为刘黄头所发。”道光初,元氏县人刘黄头垦地得此碑。

李辅光墓志铭末云:“水竭原迁,斯文乃传。”某年泾河南岸崩,壅水绝流三日,是碣适出。考古者因谓唐人术数至精(按,贾夫人之葬为建中二年,距道光才及千年,钱仪吉跋辩之,唯刘黄头之名乃巧合耳)。《夷坚志》云“昭州郡圃有亭曰天绘,郡守李丕以犯金年号,易之曰清晖。后视积壤中有片石刻云:'予择胜地得此亭,名曰天绘,取其景物自然也。后某年月当有易名清晖者。’为一笑。”此与前两事相类。

又《池上草堂笔记》:钱梅溪曰:“秦蓉庄都转购得族中旧第,土中掘一小碣,上有字曰'得隆庆失隆庆’。后考此宅建于前明隆庆初年,其售与秦家,以清乾隆六十年立议,嘉庆元年交割,故前为得隆庆,后为失隆庆也(钱梅溪《履园丛话》云,嘉庆元年,吾乡秦蓉庄都转购得族中旧第,曰宝仁堂,土中掘得一小碣,上有六字曰“得隆庆,失隆庆”,询此屋盖建于明隆庆初年,至乾隆六十年冬始行立议,嘉庆元年交价,故曰失隆庆也,亦奇矣哉)。则是明人犹精此术矣。

方氏彦闻《河南县志》云,唐范夫人墓志铭中有“长夜穷泉兮一闭千年”句,此志于乾隆二十七年出土,距唐天宝三载,恰符千载之数。铭曰“一闭千年”,遂为谶语。又适于道光三年搜采入志,岁次亦在甲申,盖甲子十八周矣,吻合之奇,亦非偶然。

罗氏叔蕴隋赵洪砖志跋云,志有“千七百年,为乐受所发”语,与董穆墓志末记“为张大安所发”,唐李君妻贾氏墓志“一千三百年为刘黄头所发”,语正相似。贾志以道光三年出土,上距唐建中二年,计千又四十三年。今此砖自开皇己酉至今,适得二十二己酉,计一千三百二十年,亦不合七百之数,意此等乃当时好奇者随意妄书,非真有先知之术也(又汲县新出唐天宝二年正月李宗墓志,末记“葬后一千七百年有张大安所发”,年数亦不符)。

顾氏以墓志记载对照出土情况,凡互异者以其言浮妄,难悉据用而疑斥之,耦合者以其言不虚,应验如神而崇信之,而于墓志之真伪,不加辨别,谶言之是否,未作说解。晚唐《张师儒墓志》(广明元年)云:“夫铭者称其美也,记历年代,载标行德。因夫子谶秦始皇后必开发吾墓,颜回已下乃志谶词于墓内。使始皇见之,知我先师圣焉。又至后汉滕公夏侯婴将葬佳城,驷马不进而鸣,乃掘其下,遇有穴室,中得石记,亦有谶文。是以先王制礼,勒石于泉,虑陵谷有迁,以明柩之德位也。”就将谶言与墓志混为一谈。

以上诸志,《晋保母砖》是宋人伪作,隋赵洪砖志亦是伪作,不足论。

《隋汝南县主簿董穆墓志》,葬于大业六年(610)十一月,石左上角微缺,失数字。末记“《易》卜此地,安葬大吉……大安所发此墓,不胜悲哉,业存铭采”。墓志录文见端方《匋斋藏石记》,拓本著录于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等,以志石出土于清末,未有当时发现记录,且谶言之年数与大安之姓氏缺失,难以考究。

唐《李宗墓志》唐天宝二年(743)正月葬于汲县,拓本见于著录。末记“葬后一千七百年有张大安所发”,志石不知由何人发现,且年数不符,其出土之日早于谶言500余年。

唐《范氏夫人墓志》,天宝三载(744)四月葬于太行山之阳,铭中有“长夜穷泉兮一闭千年,云谁之思兮令淑歼焉”句,录文见《金石萃编》卷八六,拓本亦见于著录。志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出土,恰符千载之数,故顾氏言:“吻合之奇,亦非偶然。”然此为墓志铭,盖吟墓主入葬,一扃千年,万古长夜,永归泉壤。千年者,漫长无尽头也,并无千年后开启之意,更非专记于铭后之谶言。

唐贾夫人墓志即《宣城尉李夫人贾嫔墓志》,以建中二年(781)窆于赵州元氏县之七义原,道光三年(1823)出土。录文见《八琼室金石补正》,拓本亦见于著录。墓志末行谶言曰“后一千三百年,为刘黄头所发”,清代金石学者或难其言。黄本骥《古志石华》云:“是志道光三年出土,自唐建中二年至此,只一千零四十三年,与志末所记年数不符,盖书志者好异为之,不足怪也。”沈涛《常山贞石志》云:“后有十二字云,'后一千三百年,为刘黄头所发’,道光三年,有县人如其姓名者,耕田得之。”瞿中溶《古泉山馆金石文编》亦认为此十二字“可知术家之言妄为……唐以前人,每取黄头为名,见后魏《张猛龙碑阴》及北齐董洪达、周费氏、王妙晖等造像记。而我吴近年有于城内干将坊治屋者,掘得唐贞元时龚夫人砖刻墓志,亦云'祖讳黄头’。黄头二字,以黑头公例之,犹云黄发也,乃取老年有寿耳,据贞元墓志,可知唐人尚有黄头之名,宋以后无闻矣。然则此刻题刘黄头者,必是当时流俗之语。惟所言发冢岁数,已不相符,则刘黄头亦必是随口浑造之姓名,未必今实有其人,而相传乃云掘得者果称刘黄头,盖妄信邪说,傅会不经之谈耳。”

唐《李辅光墓志》,元和九年(814)四月葬于泾阳县咸阳原之阴,志铭之末句云:“水竭原迁,斯文乃传。”录文见《金石萃编》卷一○六,拓本亦见于著录。撰者本意谓,流水不竭,广原难迁,墓主安息,永居幽穴。恰逢水激岸崩,贞珉显世,而非术数推勘之文。

此外,还有几件附有谶言的隋唐墓志。近年,洛阳邙山出土的隋《齐梁州别驾王节墓志》夫妇合葬于开皇十五年(595)二月廿日。墓志盖为盝顶,阳文篆书大字3行,行3字:“齐梁州别驾王君墓铭”。盖右侧坡面上纵刻八卦符号与隶书1行:“ 0 。一千八百年,吴奴子所发。诫之:厚葬得福累世。”这种有卦符的刻文为墓志谶言所仅见,是《周易》《谦》卦:“ 0 艮下坤上。谦,亨,君子有终。”孔颖达疏:“谦者,屈躬下物,先人后己,以此待物,则所在皆通。”爻辞:“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谦”为吉卦,使盗墓者见之心安,而易于服从告诫之言,以保其累世之福也。

已往河北出土的《郭祥及妻柴氏焦氏合葬墓志》,记宾徒县令郭祥与其两妻于垂拱四年(688)十月五日合窆于邢州南和县。祥有三子,“并道穆天经,言占地理”。在墓志盖中心纵刻楷书1行11字:“葬后四百年为奇黄头所发。”当是其子辈占卜后所得之谶言。

已往山西出土的《陪戎副尉张剑墓志》,于天宝二年(743)十月二十日葬于高平郡城东南。墓志记其家族“若乃灵符天瑞,硕学多才,异术奇能,深谋远略,代有人焉,不可言也”,是世以占候卜筮之业传家者。志铭后附谶言:“吾葬以后一百卅年,被彭里来开发,破坟者凶,茔坟者吉。”是墓主生前本人占求之结果,并自言其幽秘于墓志。

1987年出土于山东临沂县的《苏崇侠妻张氏墓志》,记天宝十四载(755)十月十六日崇侠葬其妻云:“弟崇侠,高蹈不仕,广读经史,遁居荫田。其侠妻晋司空张华之孙,死于此荫田宅中,葬于此荫田中,立坟焉。田石为棺,田石为门户,故勒石铭,急急如律令:忽有程陆开此墓,必灭程氏。”则是筑墓之前,经相阴宅之道士之流测算,而有此“急急如律令”之道家咒语,命令鬼神依令执行,严惩发墓者以死。

就目前已知出土之隋唐墓志而言,附于墓志铭后与其无文意关联之独立谶言凡7见,惟《苏崇侠妻张氏墓志》志文与谶言融为体。而西安出土隋李静训石椁盖、石棺盖上刻文“开者即死”,是特定咒语。谶言年代以《王节墓志》为早,前有八卦符号,为大吉之卦象,这与发墓者见到死亡咒语、见到必歼开发者谶言的心绪,截然不同。但谶言让发墓者重葬墓主之本意相同。谶言以《柳山涛墓志》最明晰详细,《张剑墓志》与之略同,《贾嫔墓志》年代最晚,志主有男有女,或为夫妇。一般说来,谶言是占卜的结果。在这8方墓志(隋2唐6)的谶言中,3方墓志各有《周易》卦象《谦》、“《易》卜”和“《易》占”,并记占卦之辞。2方墓志的主人属于具有异术奇能,言占地理之家族。由是观之,丧葬之家卜筮,多以《易》占,占卜之家丧葬,必循卜筮。《易》是一部以卜筮定吉凶祸福的先秦典籍,据说经过孔子的整理。《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今仅存《周易》,简称《易》。《易》占,根据《周易》64卦占卜。《柳山涛墓志》“《易》占云,葬后一千三百年,乃为黄头所发”,之“黄头”一词,有多种说解,前引瞿中溶说为老年人,不确。墓志谶言所记为人名,“奇黄头”、“刘黄头”是姓名双全者。《魏书·游雅传》云:“游雅,字伯度,小名黄头,广平任人也。”自古及今,盗掘坟墓者以青年居多,“黄头”亦指年轻人。陈子昂堂弟陈孜死年35,为之作墓志铭云:“问之蓍策兮立兹坟,乃言千载兮衣冠来臻。黄头之子白服人,嗟尔黄头兮勿伤神。”是其例也。隋唐墓志谶言中的发墓者吴奴子、张大安、黄头,奇黄头、刘黄头、彭里来、程陆目前无可考究,其人必有来历,或源于卜筮之书。

中古时期,世传以《易》卜筮之术,影响民间日常生活。若安墓定宅,必龟卜策筮,择吉而瘞。《隋书·经籍志》三载有《五姓墓图》一卷,附注已亡佚之冢墓书目7种。《旧唐书·经籍志下》亦记载相墓图书11种,可见当时丧葬文化之一斑。《太平广记》引《朝野佥载》,记唐代舒绰善相冢,“当时朝野之士,以绰为圣,……绰之妙能,今古无比”。

柳行满作为一般社会中人,亦极注重丧葬习俗,为礼葬其父,约请“原师”(堪舆先生),以《易》占择定良茔吉日。是术师覃研此艺,另外道出一番谶言,行满深然开发报应之说,将其志于墓铭之末。其前半句与《贾嫔墓志》之“后一千三百年,为刘黄头所发”比较,由年代观之,虽一在初唐,一为中唐,相去百十年之久;由地域观之,虽一窆洛州,一瘗赵州,相距千百里之遥,却大体相同,语出一源。而柳山涛志谶言之后半句,乃以报应震慑发墓同伙,要挟其生命之咒语:“其亦开发者,当更好埋藏之,若不好埋藏者,凶不出年。”恰如所记,千百年后,一夕开发,谶言立惊世人。

隋唐时期文献中的谶言,多以隐语形式流行,暗含当世之人物事件,惟应验之后为人点破,方能晓悟其函义。而随主入葬地下的墓志所载千百年后应验之谶言,易代之后,人不知其处,埋藏隐秘而文辞显明,观者过目了然而不费猜测思量,易达谶言之目的。宋金时期,或将其文墨书于墓室白壁,如近年于山西屯留宋村发掘的金代宋三命墓,已多次被盗。墓室壁画旁数题谶言,北壁题:“元本住屯留县宋村,宋三命坟,东至右基,西至囗山,南至本村鬼庙,北至岭畔,劝人休毁坏,坏者必定身亡,切记耳。”西壁题:“张强张强,马四不良,谢你来觑,必须再葬。”“天会十三年岁次乙卯三月一日甲戌廿日甲午日癸时,下李宋村宋三命名枯水在此。……后世五百年间,必奉张强到此,马四囗囗不良,必须再葬。”题记屡屡告诫发墓者,固有其作用。

柳山涛墓志入葬于乾封元年(666)三月,2001年6月,出土于洛阳市伊川县彭婆乡许营村北万安山南原,期间相隔1335年,与《易》占预言之“一千三百年”,若合符契。出土未久,归专门收藏、陈列研究墓志机构——新安县千唐志斋博物馆收存,可谓得其所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