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登州路,啤酒溢香世纪老街的变迁

 俯首甘为孺子儿 2023-03-24 发布于北京

古登州自唐朝公元六二一年设立至民国初期一九一三年废除,前后经历近一千三百年,而登州路的历史也算久远,明代万历年间,青岛河入海口的青岛村(大约在老二中附近)成为海上贸易的青岛口,青岛口至杨家村(老台东一带)的小路遂成驿道,青岛建制后,古驿道建成马路,就是最早的登州路。

现在的登州路也是颇有名气的一条街道,它是横跨市南市北的一条路,以齐东路为分界;它是著名的青岛啤酒的所在地,登州路啤酒厂;它是众多影星的发源地,青岛三十九中;它是“三江源”的聚集地(这个是我自己命名的),嫩江路、合江路、松江路和它交集。蛰伏许久,终于天凉好个秋了,继续穿越。


图片

登州路二号院有两个院门,登州路上是二号,莱芜二路上是一号,据院里的居民讲,他们的户口登记是莱芜二路一号。这栋老楼始建于一九四零年,建筑的主人是王克敏。

图片

二楼露台下的挑梁做的很有特色,这是房屋主人要表达“曲线救国”的意思吗。

图片


这是莱芜二路上的正门,但正门不开,住户都是走登州路的侧门。来简单说说这房子的主人王克敏吧,他是抗战时期有名的大汉奸,一九四零年汪精卫、王克敏等卖国汉奸被日本人召集在青岛开会,这房子的建设年代和那段历史正好可以吻合。抗战胜利后,王克敏被捕,于一九四五年圣诞节那天在监狱中自杀。

图片

青岛三十九中,解放初期曾是山东大学下属工农速成中学,现在是中国海洋大学附属中学,新三十九中已经建好,这里的老校不知道还能存留多久。


图片
树木掩映下的艺术楼,三十九中出产了不少演艺明星,代表人物唐国强、倪萍等等。而三十九中的高中艺术班现在也是岛城闻名,每年的高考升学率都近乎百分百。
图片
说到明星,来讲个故事吧,下面这张老照片,不是网上下载的,而是我收藏的,左边的是倪萍,右边的是她的同学,两个当年的青春少女,一九七六年毕业于三十九中。后来的倪萍,不用我说了,网上的介绍已经很详细,说说右边这个女孩吧,那个年代,人是要讲出身的,于是她只能去当工人,就是这样,不想评论什么。穿越回现在,四十年过去了,两个人的经历我都知道,只能说上帝是公平的。
图片

这张照片是前两年唐国强回母校参加植树节时拍的。

图片

登州路九号,很深很文艺的一个小院。


图片

有涂鸦和爬墙虎的清水红砖墙。

图片

韩式小馆。

图片

走到尽头才是小院,一栋蛮有特色的小楼。


图片


老旧但精致的建筑细节,曾经说过,每一个老楼里都有故事,不论年代几何。

图片

做工很讨巧的建筑装饰,不明白为什么是五个花瓣,不应该是梅花,日本人喜欢樱花,这个应该是单樱,还真没注意单樱几个花瓣。

图片

登州路十一号,无从考证的老建筑。


图片

登州路十三号,和隔壁的登州路十一号是双胞胎。


图片

越过兴安路齐东路口,进入市北区地界,登州路十五号。

图片


落错有致的院子,花木繁茂但略显荒凉,这个院子已经被政府征收,不知道是要改造还是拆除。

图片


院子里没有人,我坐在低矮的院墙上歇脚抽烟,一只野猫似乎不太喜欢我闯进它的领地。看着眼前的老楼,本想安静地沉思一下,结果几个秋后的蚊子毫不留情地把我给赶走了。

图片


从齐东路至合江路,这里有十几栋外形相同的小楼,因为地形的原因,有些楼是从二层入口,类似黄台路上的“两院”,据说这些楼里曾经住过青岛纺织业的很多精英,现在已经被政府全部征收,估计是要拆除了。


图片

照片里的内容可能很快就要成为历史了,沿街曾经有好多小店铺,记得还有一个书店,进门要下楼梯,我的不少大部头藏书就是购于此地。


图片








路边的一个小报亭,还卖花花草草。

图片

登州路二十五号,二十五年前,对这个院子极熟悉,那个大门垛上曾经有一块后来被偷走了的铜牌子。每天从这里西装革履、油头粉面地进进出出,混迹江湖。没有周末、没有节假,不识前路、只认远方。后来听赵传唱:晚上、都市的旷野、骄傲的巨人;早晨、浴室镜子前、活在剃刀边缘;在呼来唤去的生涯里,计算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瞬间忠粉,死追很多年。


图片


房子没有变,而里面的曾经,早已物是人非。

图片


人这辈子,经历太多,忘掉太多,但有些关键节点却永远记忆深刻。

图片

感慨完了继续往前走,一条很有老青岛特色的石阶路,上行至兴安路。


图片


登州路上有很长几段这样的石墙。

图片

登州路二十七号,门垛很气派,但门洞很矮,估计日式原装,小日本个矮。


图片

院子进不去,私人拥有,这也是登州路上唯一进不去的院子。


图片

登州路二十九号,现在是一家私营旅社。

图片

环境做的不错,椅子上面有一棵高大的柿子树。

图片

二楼的落地大玻璃,坐在里面读书喝咖啡很小资。

图片

院子里还有茂密的竹林。


图片

登州路三十一号,现在是一家海鲜酒楼。

图片




房子看起来很新,不知道是后期修缮还是重新翻建的。

图片

图片


以前青岛工业设计院旧址,现在一半是旅馆一半是医院,旅馆好像倒闭了,医院还好。


图片



登州路去往东西快速路路口的这栋住宅楼,真不知道当年是怎么过的方案审批。这大面积的深蓝玻璃幕墙,这是住宅还是海底世界,晕。

图片

以前的外贸抽纱大楼,没修东西快速路之前,楼前还有一个公交车站,站名就叫外贸抽纱。

图片

现在是市北区法院所在地。

图片

东西快速路横跨桥,远处的风景不错。


图片


登州路与长阳路交界,小店:烟斗王,烟迷都知道的地方。

图片

开始进入青岛啤酒的圈子,迎面就是一个“青岛故事”,棉被盖着保温的啤酒桶,啤酒气氛开始有了。

图片

旁边楼道里的宣传画,很有年代感。

图片

路边一些五六十年代的老楼,还是离不开啤酒。


图片

走到汤山路口,远远就能看到高大的啤酒罐。

图片




路边的小酒馆,名字有味道。


图片


发现了老柳树,这里没有大明湖,这里没有夏雨荷,却有四棵垂柳。这附近曾经是青岛第二公园的遗址,这些柳树会不会是当年公园的遗物。

图片

进入青岛啤酒街,从没在白天这么仔细地看过啤酒街,也从没这么清醒地走过啤酒街,完全是局外人的感觉,做为一个资深啤酒人,这种感觉很不真实。

图片




很有特色的古力盖,上面是青岛啤酒节吉祥物。


图片

登州路五十六号,青岛啤酒厂正门,这个地址大概是全中国出现频率最高的了,每一次宴席,一个人大概就要十次八次吧。


图片

厂内的很多老建筑保留完好,建了青岛啤酒博物馆,里面存留了很多老的机器设备供展览。旅游景点,卖门票,参观完了还有赠送的青岛啤酒喝。

图片

德占青岛时期修建有几大兵营,其中的毛奇兵营就在延安路和登州路附近。一九零三年德国和英国合资建了日耳曼啤酒厂,就是青岛啤酒厂的前身。一九零六年该啤酒在慕尼黑啤酒博览会上获得最高荣誉奖,酿造用的崂山泉水功不可没。下图的老照片是青岛啤酒厂初建时的样子,对比现在的照片看,那个大烟囱没有了,但周围的几栋建筑至今还在,门前的那条路应该就是现在的延安一路。


图片

日占青岛期间,青岛啤酒厂称为大日本麦酒株式会社,生产太阳牌啤酒,也就是现在朝日啤酒的前身。这几年网上流传很多谣言,说是青岛啤酒已经被朝日啤酒控股,其实不然,朝日啤酒大约只拥有不到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不过即使这样,回望历史,还是让人感觉不舒服,不知道当初为什么会让朝日持股。


图片

图片


上图的老照片,是当年青岛啤酒厂内等待提货的热闹场面,照片左侧的双坡屋顶库房和现在啤酒街上的一栋老建筑很形似,没有考证。

图片
图片
图片

抗战顺利后,青岛成立了齐鲁企业公司,青岛啤酒厂属于其下属企业,正式定名青岛啤酒,商标图案选用栈桥,英文标识选用了当时青岛的英文名称“TSINGTAO”,一直沿用至今。


图片


这个角度看过去,欧范十足。


图片

图片

百年青啤的雕塑,现在算下来,是一百一十四年了。


图片

这张青岛啤酒厂正门的老照片,应该是八十年代拍的吧,墙上还挂着文明单位的牌子。大门后面的酿造塔至今还在。


图片

图片



对应上面的那张老照片看,这几栋老建筑都还保留着。

图片




网上找到的几张青岛啤酒的老包装和广告招贴画。这应该是德国人的,日耳曼女郎和青岛啤酒。


图片

这是咱们的,三国演义,当年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时,喝的也是青岛啤酒,喝啤酒也能时空穿越,帅。

图片


三十年代老上海的旗袍美女广告。


图片

这是文革的酒标,图案里栈桥变成了小青岛灯塔,英文字母变成了汉语拼音,但我小时候没记得见过这种包装。

图片

登州路上的青岛啤酒博物馆正门。

图片



青岛啤酒厂自设的餐厅,好多年了,现在是登州路啤酒街的旗舰餐厅。早年间登州路啤酒街还没成规模时,经常进去喝啤酒,每次必点老三样:大洋食品的油炸花生米、辣炒土豆丝、土豆炖牛肉。青岛人哈啤酒必备的辣炒蛤蜊,这里做的味道一般,倒不是每次必点。

图片


青岛啤酒厂主体生产塔楼,这个建筑是九十年代初新建的,当时刚刚参加工作,有幸参与设计工作。印象最深的是参加现场技术会议,会议室里有一根管子,接自啤酒生产车间,每次开会的时候,没有茶水,拧开龙头,大扎杯接满从生产线直接来的新鲜啤酒,喝到口里还是温的,麦香酒香那叫一个爽。那时市面上还没有原浆啤酒,我应该是最早品尝到原浆啤酒的了。可惜那时酒量小,不敢多喝,没有尽兴。


图片

建设这个塔楼时,甲方需要一个设计单位的工地代表,一个前辈欣然赴约,因为他家庭不和,本人又喜欢啤酒,酒后还喜欢吟词赋诗,所以成为不二人选。我曾经去过他在工地的宿舍,床底下有几箱特批给他的免费青岛啤酒,办公桌上除了图纸还有一本他写的诗集。现在回想起来,他过得也算赛神仙了。

图片


现在的登州路啤酒街。

图片


前几年经常来,每每呼朋唤友,一醉方休。这些年登州路啤酒街旅游气息越来越浓,价格飞涨,不再是青岛土著的休闲地儿了。

图片

曾经在这里畅饮,买光了卖花小女孩手里所有的玫瑰花,最后才知道是一场骗局。

图片

曾经在这里畅饮,欢乐之余找来一个拉二胡的,非要听二泉映月,在艺人结结巴巴的音乐声中,洒泪祭故亲。


图片

曾经在这里畅饮,每一个不认识的邻桌最后都是朋友,醉眼朦胧里升天堂,酒后结账时下地狱。

图片

曾经在这里畅饮,中午喝完,晚上再来,只为那一杯杯原液琼浆,还有两个貌美如花的老板娘。

图片


二零零六年,登州路啤酒街建了一个号称世界上最大的酒柜,前面建了一个小广场,这张照片就是当时的情景,这里相当于登州路啤酒街的会客厅。


图片

十年过去了,酒柜拆了,客厅没有了。曾经看过一个啤酒街的改造规划,这里是要整体拆除,除了保留青岛啤酒厂,一个相当宏大的规划,但至今未见实施,也希望不要实施,在周边道路和基础设施没有配套的情况下,千万不要盲目。

图片

回首啤酒街。


图片


曾经酒后酣梦,这里蓝天,没有云,黑色的柏油路,白色刺眼的斑马线,马路上用白色油漆写着大大的两个字“洋梨”,车轮碾过,并没有见到洋梨汁肉飞溅,一切平和顺好。梦里是梦,醒来却又感觉不是梦,酒真是好东西,我有酒,你有故事吗!

第三公园,记忆里的乐园
德平路,童年记忆中的百草园
阳信路,承载岁月的历史老街
上海路,行走在母校之路上的时光记忆
陵县路,湮没在岁月深处的沧桑
聊城路,怀念那些逝去的时光
济阳路,岁月流淌中的记忆老街
武定路,承载厚重历史的百年老街
黄台路,百年老街上的岁月留痕

大庙山,一座小山承载的厚重历史

感谢观赏【金马玉堂·时空穿越系列】之第十一篇《登州路》

感谢观赏【金马玉堂·时空穿越系列】之第十一篇《登州路》作者:贾健普,发表于2017年9月,敬请关注后期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