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木匠祖传桃木剑,河神:照我说的做

 聊斋故事社 2023-03-24 发布于浙江

金朝末年,南山城外的金龙镇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木匠,这位木匠手艺精湛、巧夺天工,为不少名门贵族设计打造过摆件,很受人的尊敬,据说这位木匠手艺是跟着南山城大龙庙的师傅学的,不仅仅会木匠活,还会“降妖除魔”,有一年在木匠身上发生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至今在南山城成了村民茶语饭后的乐趣。

木匠名为张劲松,父母希望他做人像松树一样刚强正直,便取此名。

张劲松家境贫寒,六岁那年父母便将他送去了大龙庙拜师学习木匠手艺,大龙庙老木匠师傅看在他们一家子真诚的份上,便收了张劲松作为徒弟在大龙庙学木匠,张劲松带着父母的嘱望吃苦耐劳练就了今天这身手艺,靠着木匠手艺娶了妻子生了两儿一女,一家人生活过的其乐融融。

文章图片1

张劲松拜师学艺时师傅已60有余,无子无女,学艺20年,师傅待他如亲生子女一般,俗话说:“人的生老病死,顺其天命”,虽然师傅已溘然而去,但是临走时却给张劲松留了一样东西,嘱咐他一定要传下去。

那年腊月初的晚上,师傅把张劲松叫到屋子里来,在箱底拿了一个长方形盒子出来,里面装了一把桃木做的剑,桃木剑足足1尺长,在桃木剑的最底下有一副八卦图案,黑白相间,师傅抽开剑鞘,剑身又薄又直,刚柔并济,上面的一条蛟龙架着祥云,好似要腾空飞起,张劲松看到此桃木剑直叹道:“真是神人所造”,师傅便告诉张劲松这把桃木剑的来由。

说起这把桃木剑,师傅坐起身子顿时精神了不少,师傅道:“这把桃木剑还是清河镇的一位老人家所赠”,当师傅说起这位老人时面露严肃之色,这个故事还得从师傅二十有一那年说起。

那年冬季师傅下山去镇上购买药材,遇到了这么个事。

一年轻男子小名叫小六,这天他用驴车拉着自己瘫痪的父亲上镇赶集,“这哪里的烧饼,好香啊,我想吃烧饼,小六”,一股烧饼的香味扑鼻而来,小六瘫痪的父亲坐在驴车上叫道,想着几天没怎么吃东西的父亲突然想吃东西,心里面也是高兴万分,笑着道:“好勒,父亲,我这就给你去买”。

文章图片2

一边说着一边停下驴车顺着烧饼香味飘来的方向走了过去,小六从裤兜里小心翼翼的掏出一块布,正要准备打开的时候,突然从左侧方向飞来一脚踢在小六的拿钱的那只手上,顿时手上的银票漫天飞舞,疼得小六漏出了痛苦的表情,小六往左眼一看,原来是镇上出了名欺软怕硬人称外号“马三”。

马三是当地镇上马地主的儿子,靠着自己父亲在镇上的地位便横行霸道,强抢民女、欺压百姓常有的事,在当地所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罪恶多端。

“喲,这不是小六吗?拉着你那老不死的老头出来晒太阳?”马三笑着道,小六满脸充满了愤怒,但是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他是土生土长在在这镇上,如果惹到了这“地痞流氓”,以后日子可不好过,便对着马三说道“马三,你我井水不犯河水,你欺负我干嘛?”小六觉得很委屈。

文章图片3

“你我的确是井水不犯河水,就是本大爷想招惹你怎么了,你有何意见?”,这时看热闹赶集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知道这马三平时作风,大家都不敢站出来说一句公道话,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时马三不缓不慢的将这散落一地的银票一张一张拾起来,笑呵呵的揣包里,拾起最后一张的银票,瞟了小六一眼后朝小六坐在驴车上的父亲走去,就在马三要靠近小六父亲的时候,小六顿时火冒三丈哪里还有先前的顾虑,抄起一根木棍就往马三脑袋挥去。

“啊的一声,疼得马三嗷嗷叫,马三这时脾气也上来了,平时哪里受过欺负,只有自己欺负别人,没有别人欺负自己的道理”,飞身就是一脚,这一脚刚好踢在小六的胸膛,小六飞到在地昏迷了过去,马三足足一尺八有多,小六身材瘦小哪里是马三的对手。

坐在驴车上小六的父亲,看到自己的儿子躺在地上不知死活,心里面五味杂陈恨不得把马三碎尸万段,奈何下半身瘫痪往前挪挪都是一个奢侈,这时马三架起驴车就往镇外赶了出去,足足跑了十多里路,把小六的父亲扔在了乱坟岗,便把驴车卖了换取了银票,张劲松心地善良的师傅也是一路跟着马三架着驴车的方向跟了过来。

文章图片4

月黑风高的夜晚,皎白的月光把乱坟岗照的通亮,周围大大小小的坟包给人心惊胆战感觉,张劲松师傅沿着驴车碾压的痕迹来到了乱坟岗,看到了今天镇上那辆驴车,两个车轱辘还在,但是驴没了,车轱辘旁边躺着一个老头,心想,应该就是小六的父亲了,打定注意后便准备走过去。

就在这时,小六的父亲突然站了起来,这可把张劲松师傅吓坏了,因为今天在镇上看到小六父亲确实是瘫痪的,有点不可思议,小六父亲不仅仅站了起来,而且双手手指甲突然长长了二十公分,看上去像一个“僵尸”,小六父亲朝着镇上方向走去,张劲松师傅也是一路跟着过去。

文章图片5

小六父亲走在镇上刚好遇见马三正在往家的方向走去,这时一个健步过去,双手刺穿了马三的胸膛,马三遍地鲜血躺在了地上,面目狰狞,死不瞑目。

随后就往山上走去了,张劲松的师傅目睹了这一切,整个人身体都在颤抖,当小六父亲走到乱坟岗的时候一头栽在了地上,指甲也没有了,好像刚才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张劲松的师傅壮起胆子走了过去,伸手探了鼻子还有微弱的气息,便把小六的父亲背到了自己家里救治了过来,送回了

同时小六这边也睁开了眼睛,由于胸膛被踹,足足昏迷了2天,发现自己在一座破庙,还是今天在镇上乞讨的小和尚救了他,小六便收了小和尚为义子, 马三死后,镇上倒清静了不少,马三死相很惨烈,马三父亲知道后也没有深查到底是被谁所害,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儿子迟早有一天会有这样的结果,罪有应得罢了,小镇却流传马三因为坏事做尽激怒了老天,老天派鬼神把马三的命收了,马三的死便在小镇流传,成了镇上人酒足饭饱后的闲谈,也警示着人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张劲松师傅因为救了小六父亲,小六父亲无以回报便把祖传的桃木剑赠送给了张劲松师傅以报救命之恩,并叮嘱张劲松师傅要好生保管传承下去,因为谁也不知道这桃木剑到底有何看家本领,谁也没有试过,祖上是一直这么传下来的,这便是张劲松师傅桃木剑的由来。

张劲松听了师傅讲完桃木剑由来后,便暗自发誓一定要好好保管这把桃木剑,不能在自己手上断了桃木剑的传承。

如今张劲松已年迈70,有两儿一女都已成家立业,还给张劲松添了四个孙子,家庭和睦,可是最近镇上却发生了一个怪事。

金龙镇四面环山,水产业很是丰富,住在这里的居民都是靠在金龙湖捕鱼维持生计,可是居民们不敢去捕鱼了。

听说金龙湖近几年有“水怪”的传说,还有人亲眼看到了“水怪”,对面青山镇上的人还失踪了好几个呢,听说是拿了一个什么珠子,将水怪惹怒,然后水怪进行报复,将整个青山镇淹了,那个珠子不知了去向,一个露天茶馆一位中年人慢吞吞讲到,周围人听得津津有味。

中年人继续讲道:“故事还得从去年开始说起,青山镇一个叫五根的小伙子,一直在金龙湖捕鱼维持生计,娶了一个贤惠的妻子生了一个大胖儿子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自从有了一个大胖儿子之后五根捕起鱼来更是有劲,生活有了奔头,日子就这么过着。

有一天早上,五根早早起了床收拾好木桶划着船去了金龙湖准备收昨天布下的渔网,渔网收完以后五根像往常一样划着船往集市的方向赶去,每天集市都有老板在收鱼,去得越早价钱卖的越好。

当五根要上岸的时候,这时候他回头发现在湖里离岸边的大约有三尺距离一个石头上有一个泛着五颜六色的珠子,五根以为自己眼睛花了,用右手使劲揉了揉眼睛,走进一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珠子有拳头大小,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被映得五光十色,如晶莹的水晶,似红血的玛瑙,一颗金灿灿的珠子,五根心想发财了,赶紧抱着珠子回了家,回家把这珠子的事告诉了之后的媳妇,媳妇叫他赶紧去找个当铺把珠子换了钱才实在,五根准备第二天去街上把珠子当了。

第二天一大早五根一早并没有去当铺,而是去了湖边像往常一样捕鱼,他想把鱼卖了顺便去街上把珠子当了,但是今天刚准备把鱼搬到岸边的时候,这时候却有个声音从后边传来,“小伙子,把珠子还给我,我便饶你一条性命”,五根心想当时拿珠子的时候身边没有人,这是谁的声音想,于是便转过身去,差点把五根当场吓死。

长了一个盆子一样大的头,脖子有一尺长,身上长满了刺,四个眼睛有手有脚。“妖怪,妖怪”声音从五根嘴里几乎是骂出来的,妖怪便开口道:“我不会伤害你,只是让你把珠子交出来”,五根感觉到这个怪物确实没有伤害的自己的意思,便方下心中的胆怯,脑袋开始打起了算盘。

东西我可以给你,但是我能从你这里获取到什么好处呢?,作为条件交换,一年时间内每天送你一船鱼,你每天早上只要划船到这里即可,我便送你一船鱼,怪物此时也开口道。

五根想了想每天如果卖一船鱼,收入也是很可观的,便答应说:“好,一言为定,一年之内你若履行你的承诺便把这个珠子给你”,怪物也爽快答应了。

原来此珠名为“戏水珠”,这个怪物原本是天神,因犯了天规被贬到金龙湖为看湖神,被贬下湖时带了此戏水珠,此珠是修成正果后通回天上的钥匙。

一年时间很快就到了,一年时间之中水怪没有失约,每天五根来到金龙湖,水怪就施法将他渔船装满,而且每天五根早早就收了工,这让其它渔民羡慕不已,五根不仅仅重新盖了房子,还在青山镇买了商铺。

还有十天便要与这水怪兑现诺言了,五根脑袋打起了如意算盘,心想:“不把这珠子还给他,他又奈何得了我”,于是心生一计,便把这珠子从家里拿了出来去镇上准备当了换取银两。

即日,五根便来到了青山镇最大的当铺,当铺老板把看了这珠子许久,便说道:“这珠子世间罕见,把我这青山镇好几个当铺全部当了也买不起,这样吧,你开个价”,五根心想了想,如果到时候把这珠子当给了当铺老板,到时候怪物找老板麻烦这可就坏了,于是便把这珠子的由来一五一十的告诉了这当铺老板,老板听后注意不定。

于是五根开口道,你给4000两银子,另外帮忙把这怪物给除掉,这不就没有后顾之忧了,老板听后大喜。便说道:“好,不过得打探下这怪物在什么地方歇脚,然后在定方案不迟,另外我去准备人手,然后给你筹集4000两银子”,当铺老板说完这话,五根便转身离去。

文章图片6

通过两天观察,五根发现这怪物喜欢在芭蕉树底下休息,于是打定注意后,便通知了店铺老板在芭蕉树四周布下了埋伏。

第二天一大早,五根边去了金龙湖,怪物如约一致的将五根渔船装满,并提醒五根不要食言,说完这话便朝芭蕉树下准备休息,刚走到芭蕉树就被布下的大网给抓住了,抓住之后,五根叫道:“给我往死里打”,一棍接一棍下去,这个妖怪已经被打的皮开肉绽,当铺老板看了妖怪没有了气息,便叫手下们丢到湖里去,如约而至得和五根交换了珠子。

时间就这么平静得过了一年,原来当铺老板和五根并不知道,怪物并没有死,而是去到了河间养伤,足足养了一年才痊愈。

五根拿着4000两银子在青山镇买了一排的店铺做起了小买卖,当铺老板也是把这珠子贡到店铺,作为镇店之宝,等待有缘人的到来,殊不知大祸即将临头。

这天,忽然青山镇大风四起,金龙湖湖水暴涨十尺高,将整个青山整淹了,怪物且拿回了自己的戏水珠,五根和当铺老板却不知道这是怪物回来复仇了,当晚五根和当铺老板被怪物施法术而死,五根和当铺老板死后青山镇再也没有出现怪物,但是怪物也并没有罢休,因为五根失了信,从此去金龙湖捕鱼的人接二连三的失踪,再也没有人敢去捕鱼了”。中年男人讲完最后一句话,便说道:“怎么样,哥几个?算是明白咋回事了吧,可如今这妖怪一天不走,小镇上的人怎么生活啊?这附近好几个小镇都是靠这湖维持生计。

文章图片7

你们听说过金龙镇的张劲松张木匠师傅吗?一说起张木匠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听说他师傅死前给他留了一样法宝,可以“降妖除魔”,可以去请他看看有没有办法治这怪物,一群人连连点头。

张劲松住在金龙镇,距离青山镇并不远,十多里路程,对于青山镇发生的怪事有所耳闻,但是他始终不相信此事,活了这大半辈子没有遇见过此事。

“张师傅,张师傅,在家吗?”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从门外传来,连叫了好几声张劲松才听见,人上了岁数有点耳背,“什么事啊?,小伙子”张劲松慢吞吞道。

文章图片8

“张师傅,金龙湖出现了怪物,你可知道此事吗?,现在这怪物就在金龙湖村民们无法去捕鱼,弄得民不聊生,今天特意来请张师傅您有没有对付这怪物的法宝”,说到法宝,张劲松便想起了师傅曾留下的桃木剑,心想这桃木剑本身是木头所造哪能对付怪物呢?,便推辞道:“我一个老头子能有什么办法?”,张劲松见这个中年男子不肯善罢甘休,可能多少知道我有这桃木剑的故事,便不在推辞此事,一来是看看桃木剑到底有什么作用,二来如果真能除此怪物也算是为大家做点好事,听到张劲松答应了此事,中年男子便安心里去。

第二天一大早,张劲松便把这桃木剑从盒子里面取了出来,挂在腰间去了金龙湖到底看看有什么怪物。

金龙湖有一个吊桥,那是捕鱼人的必经之路,吊桥下面便是湖水,张劲松听说村民便是在吊桥上失踪的,于是便手握桃木剑走上了这吊桥,张劲松走在这吊桥上面提心吊胆,走完吊桥的的最后一个木踏时,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这哪有什么怪物,接着便来回走了好几遍,确保没有怪物之后便回了家。

第三天一大早,张劲松还是像往日一样来到这吊桥,今天湖水上笼罩着一层白白的雾,张劲松总觉得不对劲,还是踏上了吊桥,可是刚没走几步突然耳后传来一个声音“老头,来了就别走啊?,我可盯你好几天了”,说着就从湖水里跳了出来,张劲松这不看不知道,一看还是被吓了一跳,这怪物的模样和他听到的流言蜚语完全是一模一样,张劲松此时紧握自己的桃木剑,不敢有半点疏忽。

“你这怪物,不在你得地方待着,怎么祸害这些捕鱼的村民”张劲松开口道,“是你们村民不遵守诺言,不守诚信,还将我打伤我的法力足足一年没有进展,我这笔账应该找谁去算?”怪物反驳道,“伤你人已死,何必在纠缠不休”,张劲松开口说完最后一个字,只见怪物直接冲来使用锋利的鱼刺往张劲松头上扎去,张劲松抽出桃木剑,这时候桃木剑发出金光,一剑劈在了怪物脸上,怪物左边脸直接被劈掉了,疼得怪物嗷嗷叫,怪物不肯善罢甘休强忍剧痛再次冲来,这次张劲松没有再给怪物留半点机会,直接刺穿怪物的胸膛,怪物直接魂飞魄散,化作一股白烟消失在了这金龙湖。

张劲松斩妖除魔的事情很快在围绕金龙的几个小镇传开了,大家都高兴万分,载歌载舞,金龙镇的官吏大设宴席邀请村民共同庆祝,村民们又恢复了以往捕鱼的日子。

文章图片9

一天晚上怪物给张劲松托梦,梦里怪物给张劲松说道:“我并非滥杀无辜,是你们一个凡人偷了我的戏水珠,原本我是金龙湖的河神造福了这一方水土,你们今天能在这里安居乐业也有我的一份功劳,如今我已经魂飞魄散,不出两年你们就再也捕不到鱼了”,张劲松心里面也清楚,错怪了河神,便开口问道:“那能为你做些什么,让我们能在这里繁衍生根?”。

虽然如今我已经魂飞魄散,但是我的戏水珠还在金龙湖,只求你们帮忙打捞起来将之送回我的府邸我便自由办法恢复。

于是张劲松按照河神的指示,将这戏水珠打捞起来放置河神的府邸做完这一切的第二天晚上河神再次托梦表示感谢且答应张劲松会造福金龙湖所有的子民。

张劲松将河神托梦故事讲给了所以金龙湖的人们,人们每年对河神进行了供奉,也受到了河神的爱戴,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文章图片10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信,是为人之本。诚,就是诚实,不撒谎,做事实事求是。信,就是有信用,讲信誉。诚信,是一股血液,是做人的根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