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律-柘浦感怀(平水韵)[七律-柘浦感怀(平水韵)]

 新用户61054401 2023-03-24 发布于福建

注: 1:吴 山---在南浦镇东2.5公里,海拔759.9米。山四面秀异,其侧居人多吴姓,故名。主峰耸立,山屏东郊,如芙蓉列秀。四面眺望,林木苍翠,其景称为吴山耸翠。
2:汉阳---西汉,东越王馀善曾在浦城境内修筑浦城、临江、汉阳3座城,其中汉阳城见于《史记》,其汉阳城坐落在仙阳镇管九村王傍山.是福建载入正史的第一城。宋真德秀故居就在此城南偶。2005年5月,浦城猫耳弄山商代窑群又入围为“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也是在汉阳城南偶。
3:德秀---真德秀(1178年-1235年),字景元,號西山,後世稱西山先生。中國福建建州浦城人。南宋名臣、著名儒家學者,屬朱熹理學一派。四歲開始讀書,过目成诵。十五歲父逝,其母吴氏力贫教之。同郡杨圭让他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学习,又把女兒許配給他。後來又师于朱熹弟子詹体仁。真德秀於宋寧宗慶元五年(1199年)登進士,開禧元年(1205年)中博學宏詞科。嘉定元年(1208年),升任太學博士,侍奉經筵。嘉定十五年(1222年),真任湖南安撫使兼知潭州,他立有《西山政训》,以四事与同事共勉。宋理宗寶慶元年(1225年),真德秀被召回,任中書舍人,後升任禮部侍郎,負責領導學士院,但不久後仍然因為不能容於史彌遠而去職。紹定五年(1232年),史彌遠失勢,真德秀被重新起用,先後在泉州、福州任知府。傳說泉州大旱時,真德秀向安溪縣的守護神清水祖師求雨,果然立刻下起大雨,真德秀為感謝神威,於是在祖師廟「真人」之匾額之上,添上一個「真」字,成為「真真人」,其意為誇獎清水祖師是「真人」之中的「真人」。端平元年(1234年),史升任戶部尚書,真德秀被改任翰林學士知制誥,宗端平二年(1235年)任參知政事,時已得疾,不久因病辭職,同年五月初十日午時逝世。陈衍锟说:“闽学之倡也始于龟山,其盛也集于朱子,其末也振于西山。”全祖望也說:“乾淳诸老之后,百推,以为正学大宗者,莫如西山。”但有學者以為還接受了陸九淵之說。真德秀的著作有《西山甲乙稿》、《大學衍義》、《西山先生真文忠集》等書,不止於此,真德秀也是宋朝著名的詩詞作家。真德秀第十九代孙真采编有《西山年谱》。

4:北阙诗文---杨亿 (974~1021), 北宋文学家,诗歌作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字大年。浦城人。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
5:孤山---突兀在福建浦城县城西1.5公里,相对高度20~30米。南朝萧子开〈建安记〉载:"孤山在环障之中,其地平坦,悉是沟膛肝陌,此山挺然孤立,因名。"元徽二年(474),江淹被贬为浦城(当时称吴兴)县令,他常在县内山川留连,而对孤山特别钟爱。相传,一夕宿山中,梦中得到一管五彩花笔,日后文思如涌,诗文多佳句,遂传为"梦笔生花"的美谈。山以人显,孤山后亦改名梦笔山。
6:仙楼---仙楼山,海拔333米,拔地而起,屏列于福建浦城县城东。西汉建元六年(前135),馀善被封为东越王,在这里依山筑城临浦,并建烽火台于山巅,又在山下筑有行宫,
后人遂将此台称为越王台,其山亦称为越王山。相传宋时有东京道人李陶真自武夷山止止庵徙居于此,他好依岩吹铁笛。宋人黄妹〈铁笛亭〉夸其笛声"一声苍壁裂,再奏蚊龙悲。"
道人骑鹤而去,后人盼其转回,筑唤鹤亭。以祈再闻铁笛悠悠,丹鹤翩翩。


耸立吴山向九天,长流柘水毓才贤。
汉阳德秀传千古,北阙诗文誉万年。
浦畔孤山神又授,仙楼笛韵鹤重骞。
传薪再上新高地,艺苑春风锦绣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