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混迹于三个单位人事处的女性工作人员,这些年,我真是亲眼见证了几十个女生变成大龄剩女。就说我目前这个单位,一个单位 140 余人,就有 13 个 30 + 的剩女和 1 个 30 + 的剩男。分享下我们的观察和思考。 首先,优秀男哪需要一天到晚出来相亲啊。我们这里,新录用的男生还没来,出去考察干部的人事干部一回来,就有人来打听这次进来几个男生,结婚没有,有女朋友没有。刚入职就有领导来介绍了,这个有侄女儿,那个有亲戚,情况是,现在很多男的都是有对象的。 我其实很好奇,这都什么年代了,优秀点的女生,真的还会相信男多女少导致男的求着娶女生这种瞎话吗?平时都不上网吗?都没有亲戚朋友吗? 我记得十多年前我刚上大学时,就已经有新闻报道,北京新入学大学生,女多男少了。这都十多年过去了,城市剩女农村光棍已经不足为奇了吧。2011 年媒体就开始报道上海大妈直接去同济大学毕业卖书摊上抢女婿。甚至去年城市剩女问题农村光棍问题还上了热搜,专家说要加强农村光棍培训解决城里剩女问题。 为什么城里剩女多,说一千道一万,就是符合现代女性梦想的适合结婚的男性不够多呗。任何的剩和不足,都是供给问题。 房地产涨价是供给问题,城市剩女农村剩男也是供给问题。农村女的都进城了且普遍想在城里留下,城市里有能力立足的男人就这么点,肯定就有人要剩下啊。不说别的,就算大学毕业生男女比例一比一毕业,最后也是,女的大部分留城里,男的去了农林牧渔 + 采矿 + 航天 + 军队 + 境外 + 地质 + 道桥等,留在城里的大学毕业生还是女多男少。 就算这样了,还有一些男的是不适合结婚的。首当其冲就是没房的。然后丑的。然后穷的。然后不高的。抽烟喝酒邋遢的。一层层筛选下来,可不就是 80 个女生找 20 个男生吗? 南方某市妇联搞了个相亲平台,面向全市机关单位和国有企业开展交友公益服务,总共 3000 多个会员,可是你知道吗?女会员就有 2480 多个,男会员才 500 来个,女会员里一大堆护士、教师、国企文职,有些已经 38 了还未婚。女会员兴趣爱好惊人一致:健身、美食、旅游、阅读,一个词总结就是 "精致"。择偶要求也惊人的一致:28-35 岁,175 左右,本科以上,不抽烟酗酒,不赌博,收入 15 左右,父母无负担,聊得来、有眼缘。要求高吗?看起来真不高,可是为什么找了这么久都找不到? 好些会员一年到头参加一二十次线下活动,看到工作人员都不好意思了。在男女比例 1:5 的情况下,其中还有 150 个男的一开始就被排除在几乎所有女生的择偶范围外了,原因是身高低于 170 的,会员里高个子女生不想找太矮了,矮个子女生说要找个互补的,最萌身高差,还有一个最佳身高差理论,美其名曰为了下一代。结果是 2400 多个女的竞争 300 多个男的。出现的情况是什么?每场线下相亲活动,报名开始后,女生 10 分钟就达到报名人数,男生直到活动开始了都可以继续报名,就这样,还不能达到活动现场男女人数 1:1。 再看看身边,好多有点眼力的家庭,有女儿的,已经鼓励孩子在大学期间谈恋爱了,遇到合适的优秀的,毕业可以结婚,父母出首付,年轻人自己月供,成家立业两不误。就算有一些潜力股没被发现,毕业后进入单位,也是不愁的。当然,的确有一些优秀的还单身的,玩世不恭,不过你怕是玩不起。思聪少爷不是还单身着吗? 好些女生找不到想要的人,不是想办法解决问题,调整需求,而是把解决问题交给时间,一晃就过了 28 岁,再一晃就过了 30 岁,然后 32 岁,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实她们自己也知道自己在相亲市场的情况。很多男生看征婚贴,看到 8 * 年、3 * 岁就划过了,压根不想去看你写的一大堆其他内容,毕竟最大的 90 后都已经 31 岁啦,已经步入剩男剩女了。 还有一些女生,经常把什么现在女的独立自主啦,一个人也能过得很好了,不需要依附男人了之类的话挂在嘴边。真的建议这种话,少说,说多了自己都会信的。 ------ (继续更新)作为女性,我肯定相信现代女性是独立自主了,但是影响你结婚的,显然不是独立自主啊,独立自主显然是加分项,让你能够遇到更优秀的人。我们观察,最主要还是自我认知不清,能力跟不上梦想啊。 上个月,某建筑类央企包了一个温泉酒店两天,用于搞交友活动,希望辖区机关单位提供女嘉宾,要求女嘉宾 28 岁以下。部分 30 + 的小姐姐还跑去投诉别人,说什么别人歧视大龄未婚女性之类的,还喷别人的职工学历低收入低,一定没有什么女生报名之类的。结果人家反馈回来的名单上,报名的女生居然很多,而且人家那边的男嘉宾最低都是双一流本科毕业。 无论男女,都要抓紧时间主动争取的。这个世界上,所有好的东西都需要竞争的。读好学校要竞争、进好单位要竞争、升职加薪要竞争,找个好的对象依然要竞争。 有个事情也很有趣。以前叫门当户对,现在叫势均力敌,其实差不多。但是理解却差距很大。单位 30 多的女生,长相一般,月收入一万多,月供个小房子,积蓄几乎没有,她觉得找个同样 30 左右的男生,月收入不低于自己,有房有车,身高 172-178,这就叫势均力敌了。压根不知道,光是年龄这一条,就已经不势均力敌了,更何况人家比你高,更何况还女多男少,更何况人都是颜控,看起来势均力敌,实则高下立判。 什么?你说我歧视 30 + 的女生?我歧视了吗?那整个世界都在歧视。28 岁以前你叫萌妹子、小姑娘,做错事大家会说年轻人嘛,没关系,包容你。30 以后呢,只能叫乘风破浪的姐姐,犯错了同事会数落我们,都 30 多岁还这么不成熟……28 岁以前你可以参加青春有约交友活动,28 以后只能参加妇联的大龄专场活动。就说组织遴选,那也是划分 30 岁这条分界线啊。 说这么多,并无意制造什么危机感,毕竟咱们无冤无仇。只是看到这么多,自己亲手考察进来的小妹妹们,一个个从进来时的意气风发,到后面在相亲市场垂头丧气,甚至自暴自弃了,觉得很遗憾。 我看到这些女生在相亲市场挫败以后,他们也会对择偶条件进行一些更改。但是无一例外都是把对方的年龄要求放宽,因为自己毕竟老了。以前可能要求对方 30 左右,后面改成 35 左右,现在 40 岁的也能接受。以前只要未婚的,后来离婚的,没生小孩的也可以。再后来生了小孩没跟着男方的也可以。最后有小孩的也可以。 殊不知,我身边那些离婚没有小孩的大龄男性,他们的第一诉求就是找个女的生孩子,生二孩,很多人压根就不会考虑 35 左右的女性了。毕竟 32 岁以上属于高龄产妇,这已经不是歧视,而是科学常识。有些二婚的那些宁愿找个离异的,也不愿意找一个未婚的大龄女性,因为他们的认知之肤浅,潜意识会觉得这么大年龄还没有结婚的,是不是有问题?至少很挑剔。 对于光棍,我们无解,所以也懒得讲那么多了,讲再多不如给钱。对于女生就不同了,还有救。 分析了一大堆,说了一大堆大道理,可能最后还遭人恨。因为每个人都不想被触碰内心柔软的地方,每个人都想看到希望。 说几个参加妇联、工会会议时,第三方公司工作人员给出的建议吧: 1. 不要将就。任何将就的婚姻,都不可能长久,而且也是对对方真心的伤害。自己内心真正想通并接受自己了,才能遇到合适的人。否则再给你三年,再给你 100 个异性会员,你也找不到合适的。 2. 认清现状。不要想象出一个人来,然后拿着想象出的条件去相亲市场找对象。应该先了解相亲市场上,剩男剩女到底是什么个情况,有多少数量,然后再来确定自己的择偶要求。 3. 要求不高但是要求多,才是人剩下的主要原因。毕竟单科状元有 7 个,高考状元就一个。大部分人的择偶要求,就是在弥补自身或者自身家庭的不足或遗憾。 4. 单就剩女里面相对来说,因为读书层次高毕业晚,造成 30 左右才开始择偶的是比较好的择偶对象。另外,无论男女,因为身高和体重而剩下的,可以重点考虑,毕竟身高几乎不影响生活幸福,而且,绝大部分男的再矮也有 160 以上。胖子可以减肥变瘦。如果这个都接受不了,其他丑的、穷的、脾气暴躁的、花心的、家暴的、赌博的,你可能更接受不了。 5. 主动。那些宣传女性主动就会卑微的,是在开玩笑吗?女性是和女性竞争啊,你不主动人家就主动了。 6. 正确归因。互联网时代,很多人已经不思考了,自媒体说什么就是什么。很多女性分享的离婚经验特有趣,有人说自己是因为结婚时没要房子所以家庭地位低,有人说自己的父母没同意就私自和男的结婚,有人说自己是因为没要彩礼,总之,她们都不会承认是自己选错了人、是自己认知的问题、是自己经营不了婚姻的问题。别人也没要房子,没要彩礼,没经过父母同意,别人怎么能过得很幸福呢? 7. 不要歧视异性。这一条不是专家说的,是我补充的。无论知乎还是微博、豆瓣,性别对立越来越严重。其实,在相亲这条路的,真正的竞争者,真正的对手,显然是同龄人。 8. 这条也是我加的。不要轻易决定一辈子单身,也不要轻易觉得单身一辈子就很糟糕。生活应该多给自己一些体验。结婚了不合适可以离婚,怕啥?结婚离异的,单位考察干部时只会觉得你们是性格不合,没结婚的,可能连考察资格都没有,因为觉得你有任何缺陷,你都没体验过家庭生活、夫妻生活、养育子女,也不相信你能做好相关的群众工作。 9. 希望大家早日找到合适的对象。如果没做好一辈子单身的准备,行动起来吧。 |
|
来自: 人人有忠献 > 《evern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