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纯干货!  阴道实性占位性病变影像诊断

 渤海小鱼0728 2023-03-24 发布于辽宁
主讲老师:杨朝湘 老师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放射科副主任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母胎影像医学专委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学影像联 妇儿3群群主
研究方向:妇产科及儿科影像

图片
图片
图片
阴道肿瘤性病变临床少见
很多阴道肿瘤有其好发年龄
阴道良性占位,除囊肿性病变外,主要有平滑肌瘤、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还有更为少见的副神经节瘤、硬纤维瘤等
阴道恶性占位包括:转移癌、鳞癌、透明细胞腺癌、横纹肌肉瘤/葡萄状肉瘤、卵黄囊瘤等
儿童阴道横纹肌肉瘤在发病年龄上呈双峰分布,第一个高峰出现在2-6岁之间(峰值为3岁),第二个高峰出现在14-18岁之间
阴道转移癌远比阴道原发恶性肿瘤更常见

图片
图片
图片

婴幼儿/青春期前

                    横纹肌肉瘤 (葡萄状肉瘤) 

                     卵黄囊瘤



阴道横纹肌肉瘤

多为葡萄状肉瘤(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的变异型),为婴幼儿最多见的阴道肿瘤
可能是在阴道发育形成过程中,中肾管尾端残余组织异位恶变所致
肿瘤多位于阴道前壁。肿瘤主要为富于黏液的幼稚间叶组织。常规光镜或特殊染色。
或免疫组化,或电镜检查见横纹肌分化即可诊断
在横纹肌肉瘤各分类中预后较好。肿瘤经淋巴和血行向远隔部位转移少见
典型者在MRI上有相对特征性的表现。
      T2WI上呈“多囊分隔”状明显高信号。
     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分隔样强化。
   DWI上部分呈高号,ADC值1.4~1.6×10⁻³㎜²/s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阴道卵黄囊瘤

阴道卵黄囊瘤主要见于婴幼儿,绝大多数发生于3岁以内
血清AFP升高为诊断和评估该瘤的可靠指标
阴道卵黄囊瘤对化疗较敏感。为保留患儿生育能力,现在倾向单纯化疗或化疗后
阴道部分切除术
早期发现无转移者预后相对较好,4年生存率达90%
影像学特征
   多局限干阴道,较少累及宫颈和外阴
   肿块密度/信号不均,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
   弥散受限,平均ADC值1.04×10⁻³㎜²/s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青少年/青春期

       胚胎型横纹肌肉瘤
透明细胞腺癌



阴道胚胎型横纹肌肉瘤

青春期/青少年是儿童阴道横纹肌肉瘤另一相对好发年龄段
因患儿处于青春期,临床易将肉瘤所致阴道出血当作青春期功血,而致诊断延误,确诊时可能已是晚期,预后变差
病理类型上部分为葡萄状肉瘤亚型
整体上,相比于青春期前发生者,预后要差。尤其是发生周围侵犯和转移、肿瘤>5cm、免疫组化多指标表达者
影像学特征:
   葡萄状肉瘤型表现同前
   非葡萄状肉瘤型特征性相对缺乏
   影像学主要评估肿瘤的累及范围及有无转移
图片
图片
阴道透明细胞腺癌(CCA)

多见于青少年。发病曲线(年龄范围7岁~34岁)自14岁开始明显上升,19岁达峰,之后快速下降。6岁以下的阴道透明细胞癌未见报道
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源自残存的副中肾管或腺病恶变。国外有文献报道认为与已烯雌酚(DES)应用相关
与阴道鳞癌等其他阴道恶性肿瘤相比,CCA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但更具侵袭性。对化疗不敏感
影像学特征
   阴道上三分之一为好发部位
   可表现为阴道腔内肿块或阴道壁环形增厚 
  肿块可呈实性为主型、囊性为主型和混合型
图片

图片

图片

成 人 

                 平滑肌瘤

                 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

                 鳞癌

                 转移癌

                  其他


阴道平滑肌瘤

平滑肌瘤是成年女性阴道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最常见于35-50岁女性
病理上阴道平滑肌瘤同子宫平滑肌瘤相仿,由编织状或栅栏状排列的成熟的平滑肌细胞构成。可有透明变性、黏液变性和出血等继发改变
常伴发子宫肌瘤,其影像学表现可类似于子宫肌瘤,以此可提示诊断
影像学特征
   多发生于阴道前壁
   典型者呈界清类圆形实性肿块,T1WI均匀等信号,T2WI等低或稍高信号。增强后强化与肌层相仿
   不典型者多因肌瘤囊变、坏死、黏液变性或血管丰富等,信号及强化表现不典型。形状也可不规则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阴道血管肌纤维母细胞瘤(AMF)
阴道AMF罕见。大多数发生在60岁内,平均发病年龄为45岁
为良性的成肌纤维细胞分化的软组织肿瘤。起源于血管周围未分化之多潜能间质细胞。镜下瘤内可见细胞密集区与细胞稀疏区交替出现,有丰富的薄壁血管,并含胶原间质,以及数量不等的黏液和脂质成分
治疗上可行手术切除,极少局部复发,预后较好
影像学特征
   肿瘤有包膜,边界清楚
   T1等低信号,较均匀;T2等高信号,内可见点片状减低信号
   动态增强呈早期且持续明显强化(对应于细胞密集区和血管增多区),多伴有低强化区(对应于细胞稀疏区和胶原间质丰富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阴道鳞癌(SCC)

原发性阴道癌中的80%-90%为鳞状细胞癌。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平均年龄60岁
诊断应首先排除来源干生殖器官或生殖道外肿瘤的侵犯和转移
多发生于阴道上三分之一的后壁
大体上,原发性阴道sCC可表现为表浅型/溃疡性(50%) 外生型/蕈样(30%)和内生型/环形缩窄性(20%)
MRI可较好显示肿瘤的范围、周围侵犯和盆腔/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有助于分期
影像学特征
   肿块通常沿阴道壁呈新月形,环形或外生性生长,边缘多不清
   T2信号较阴道壁稍高,坏死区呈T2高信号
   动态增强第45-90秒期间肿瘤强化较明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小结
阴道实性占位临床上少见
按年龄段(婴幼儿/青少年/成人)有相应的肿瘤谱和发生率
部分肿瘤有相对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
影像诊断还要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除定位(是否阴道内)和定性(良恶性)外,重要的是评估肿瘤的累及范围及有无转移

致谢

感谢Radiographics杂志及作者优秀的主题及总结
感谢中国医学影像联盟群友及各位老师的支持
感谢强金伟教授的指导
感谢文献精读小组成员的互助支持
感谢飞图公司对本次活动赞助

图片
图片
整理:王忠霞
审核:王宇军 杨朝湘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