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康路391弄坐落于武康路与泰安路交叉路口处,窗前视野开阔。在20世纪40年代初,与之相邻的淮海中路1754弄内,是著名诗人、翻译家、出版家邵洵美的寓所,常常在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刻,施蛰存、林徽因、徐迟、钱钟书、许国璋等才子佳人便会你来我往聚集于此。 ![]() ![]() 这里不仅有梧桐树下以旖旎的风光,更充满着文艺的气息。 周璇在1941年与严华结束了四年婚姻生活,离婚后的周璇感到非常轻松自如。选择在茂名北路升平街的房屋居住了两年,也许那是她表面光鲜背后坎坷的生平中最为安静悠闲时光。两年后1943年,清纯美丽的周璇和她的养母一起搬进武康路(福开森路)391弄1号,在这里经历了人生岁月中大红大紫的鼎盛时期。 ![]() 搬到武康路后,已经息影一年半的周璇重新复出影坛,先后拍摄了《渔家女》《鸾凤和鸣》《红楼梦》《凤凰于飞》,场场爆满。 她在武康路住了3年,之后离开上海到香港拍戏,新中国成立初,她又回到上海但再也没有回到过武康路。 黑色大门里的这座小楼见证着“金嗓子”从影生涯的高光时刻也承载她敏感孤寂的心绪。 ![]() 周璇当年住在三楼,是一套两居室的房子,一间21平方米,一间18平方米。1号的入口外形呈拱形,红色砖墙和奶黄色水泥墙交织成放射花瓣状。 一扇矮小的红棕色木门,两侧沿着墙壁各有一排信箱略显陈旧。木门的上半部分有圆形玻璃,镶嵌在正方形和米字型的木框内,虽然饱经岁月打磨,但仍可见其小巧精致。 ![]() 周璇的一生在艺术上颇有成就,几乎所向披靡,她与剧团里的每个明星都相处的很好,与聂耳也有不错的交情。 《和平鸽》 这部电影最终成为她人生中最后一部电影。 1957年夏天,她突患急性脑炎,高烧不退,昏迷不醒,以37岁的妙龄走完了短暂而坎坷的一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