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门:门朝大海

 扫地僧一一 2023-03-24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撰稿:肖南方  城市战略专家
策划:天下城市智库 

微信平台算法改版,公号内容将不再以时间排序展示,如果不想错过推送,建议星标我们,并在文末多点击'在看'及'赞'。

星标具体步骤:公众号主页点击右上角的小点点,在弹出页面点击“设为星标”,感谢! 

江门火了!

《狂飙》的热播,也带火了电视剧拍摄地江门,一时间,前往江门旅游的人群络绎不绝。而与出圈之前江门旅游业的低调风格类似的,还有江门的经济。但在2022年,江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3%,增速排广东省第二,创江门建市以来最好排位,经济社会多项工作取得历年来最好成绩。

江门的旅游和经济意外双双出圈,这一刻的江门无疑是受宠若惊。如果不是“跟着《狂飙》江门游”,江门被人遗忘得太久了。同为珠三角城市,江门一直在寻找城市发展之“门”,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先发优势,却未能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阔步前进。2022年,江门的地区生产总值为3773.41亿元,经济总量位居广东省第8位,珠三角9市的第7位。

今天,重回人们视野的江门,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的趋势下,能否抓住新机遇呢?这一次,江门又准备好了吗?

产业发展定位飘忽不定

江门已沉寂太久了。

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江门有过太多的辉煌。以家电行业为例,江门万燕公司在1993年就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家用VCD;中国第一台自动型洗衣机、中国第一台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模糊控制全自动洗衣机相继在金羚诞生;高路华曾一度进入全国家电制造行业第六名和中国电视机生产行业第三名的位置。

事实上,在改革开放之前,江门便有着“小香港”的美誉,加上国家在改革开放初期大力投资建设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特定历史,使得拥有工业基础的江门在此阶段先于周边城市发展起来。八十年代初,江门是广东省经济实力排名第2的城市,仅次于省会广州!直到2000年,江门的经济体量依然在省内都是前5,可谓是经济重地。但2000年以后,江门的GDP省内排位就进入加速下跌通道,2017年更跌到省内第9位了。一江之隔的中山,在2004年后经济体量就一直稳压江门,并延续了15年。

江门这么好的基础,珠三角这么好的地方,近几十年经济虽也增长,增速却远远落后于莞、佛、惠、珠等同级别城市,排名一再下滑,总不免使人印象深刻。为啥开始领先,后面就掉队了呢?

综观诸多反思江门的观点,主流的声音有三点:一是原有国有经济比重较大。改革开放之初,江门市经济实力在省内仅次于广州,是因为拥有一批大中型国有企业。这些企业门类齐全,兼具规模优势和技术领先,而且不少还是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名气的龙头制造企业和品牌。但后来的岁月里,它们受到新兴民营经济的猛烈冲击,转型升级缓慢,创新成色严重不足,黯然退出历史舞台。原本的“先发优势”,竟形成了不小的包袱。

据笔者梳理,江门原有4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分别是粤美雅、广东甘化、美达股份、春晖股份。广东甘化前身为江门甘蔗化工厂,一度是江门老工业的辉煌见证,2011年,浙江德力西集团收购广东甘化国有股份。2015年,位于开平的春晖股份完成了国有股转让,此后,公司还改名“华铁股份”,切入轨道交通产业领域。而早在2009年,原粤美雅便更名为广弘控股;美达股份的控股权更是一波三折、变故频生,就是2023年,美达股份还在第三次筹划易主。

二是产业政策有一定惰性。一般来说,地区经济是有发展阶段的,在经历了低附加值、劳动密集、资源密集阶段后,如不能尽快实现产业升级,发展资金、技术、知识更密集,附加值更高的产业,增长终将缺乏动力。试举两例:江门的摩托车行业,1980-90年代曾经辉煌过,但在高速成长多年、下降已成定局的情况下,仍将其列为发展重点;在恩平,淘汰落后“小水泥”后,又上了同样能耗高、污染大的建材产业,错过结构调整优化的良机等。

三是管理者的思路与决策等。江门地方大,管辖34县,从边缘到中心平均1个半小时的路程;如何加强“向心力”,避免分散很关键。显然,江门对此待提升的空间太大了,这点在后面还有专门叙说。

依据笔者的调研,江门掉队其根本原因在于江门一直没有找准自己的产业定位。在珠三角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江门一时以外贸为主,一时以发展重工业为主,还逐渐放弃了自己的有优势的轻工业基础。在国家大力发展工业初期放弃工业选择了外贸;在周边城市因为发展轻工业而振兴民营经济的时候,江门却在大力扶持国有企业,更没有把引进外资放在眼里。结果是国企没能创造神话,民企没能得到重视,外资更是无法从中受益。

正是这种飘忽不定的产业定位和固步自封的做法,让江门落后得太远了,使得江门经济长期处在发展方向不明、结构调整滞后的状态以及没有带动力强、持续性长的新增产业。同时,营商环境的不理想,以及曾经发生的较为严重的金融案件,再加上江门是华侨城市的原因,也导致当地人生活条件好而普遍安逸不太求上进的生活心态。种种原因的结果是,江门已被珠三角其它城市抛后尘了。

新能源电池产业值得期待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江门在城市化发展中失速,这也让江门没有产生其它珠三角城市高速增长的后遗症——土地紧张、战略发展空间受限。以江门最为耀眼的新会区为例,新会腹地广阔,土地开发强度只有12.7%。因此,在广东新一轮布局的产业集聚区里,江门市大型产业集聚区是面积最大、可连片大规模开发的产业集聚区,规划总面积达到1395平方公里。

江门是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主战场之一,是广东省委、省政府规划发展全部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布局城市,而且是承担发展8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任务的核心城市。目前,整个江门经济的主基调已定性为“抓大平台”、“抓大项目”、“抓大企业”。在具体产业方面,江门两条腿走路:一手抓住江门的特色产业——先进材料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材料、半导体材料方面,力求通过先进材料这个突破口,带动新能源和新一代电子信息两大产业突破千亿级别。另一手抓住江门的未来产业,着力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新能源电池、硅能源等多个领域缔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江门制造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江门的发展新战略显然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从投资上看,去年江门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3.8%,增速比2021年大幅提高了60.1个百分点。全市先进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5.9%,拉动工业投资增长6.3个百分点。然而,仔细分析江门的产业门类,虽然数量不少,比如传统优势产业有金属制品、造纸印刷、摩托车、纺织服装、家电等,加上近些年开始大力培育的新材料、大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多个新兴产业,但“多而杂”,同珠三角其他城市相比,江门好像什么都有点,但都不是特别突出。像家电,比不过佛山;纺织服装,比不过东莞;新能源汽车,又比不过深圳。同时也没有诞生格力(珠海)、美的、碧桂园(顺德)这样全国闻名的企业。以至于人们提起江门,很难第一时间说出它有什么代表性产业或著名企业。

因此,在大湾区各地市都在抢抓新机遇,抢占新赛道的大背景下,江门只有围绕主攻产业和方向,以“招商地图”按图索骥,不偏不倚引进大项目、好项目,才能打造新产业、强产业。尤其是广深佛莞惠7个先进制造业集群荣升“国家级”,江门先进制造业集群如何破局已成为江门绕不开的话题。

依据目前江门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有力拉升江门GDP的核心力量离不开新材料、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等五大新兴产业的发展。2020年,江门五大新兴产业实现规上产值超2100亿元;其中,以石化材料、新能源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现代建筑材料、电子信息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规模超800亿元,是江门市第一支柱产业,未来将成为江门打造的第一个千亿级产业。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江门一共拥有A股上市公司15家,其中,最多的行业就是材料行业,有5家公司上市。尤其是,江门为数不多的超百亿市值的企业基本集中在新材料行业,如领益智造、道氏技术、世运电路。

值得一提的是,江门市新能源电池产业是值得期待的。新能源电池产业是江门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是广东省新能源电池核心原材料主要生产基地,混合电动汽车专用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及生产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目前,江门新能源电池产业已基本形成覆盖“新能源电池原材料、电池生产设备、电芯制造与PACK成组以及锂电池回收利用”的产业链环节,产业链完善且成熟。上游的正负极材料中有本土科创板上市企业芳源股份,电解液有恒创睿能、江晟铝业、三捷电池等;电池设备有金莱特、行业龙头海目星;中游企业电芯制造主要是海目星和芳源股份牵头,电池模组企业众多,BMS有中创新航、汉宇集团、鹤山澳美等。下游应用主要在新能源汽车以及储能领域,江门还有本土特有的电池回收利用环节,整体产业链不断完善。

只要江门注意避免“产业发展战略过于摇摆漂移”的问题,坚持锁定新材料尤其是新能源电池产业不动摇,集中资源主攻这个方向,一个大而强的产业集群即将成为江门新名片。

产业发展要跨越6个坎

目前,江门市场主体总量达69.5万户,其中拥有逾2.8万家工业企业,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5.8%,这是江门去年经济增速得以创建市以来最好成绩的微观基础,也是江门成为制造业大市、广东重要制造业基地的根基所在。

然而,江门经济要实现弯道超车,还有不少坎需要跨越:

第一道坎是:带头大哥带动作用不明显。江门形成了一个“冠军常有,巨头难成”的怪象,这与中山市月亮少、星星多的企业规模现状类同,笔者曾感叹中山缺乏巨无霸龙头企业,但和江门比较起来,江门的龙头企业就更加不够看。2022年,江门有2家企业获第三批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实现重点“小巨人”企业零的突破;9家企业被认定为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82家企业被广东省工信厅列入2022年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复核)名单,增长数量创历史新高。但江门市本土超百亿市值企业只有3家,高居第一的企业领益智造的市值还不足500亿,相比年产值过千亿元的珠海格力、惠州TCL等企业,江门公司的产值明显不足,产业龙头带动作用也不明显。

第二道坎是:产业龙头的本土化。投资超200亿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龙头中创新航是深圳的,电池设备行业龙头海目星也是深圳的,“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底盘零部件生产商富华重工是佛山的,空调巨头海信来自山东等等。这些龙头型企业落户江门,主要原因都是因为江门有地,成本相对低。此外,江门有核电,即使在用电高峰期,也能保持工厂的生产用电。也就是说,江门依然是作为一个工厂的地位存在。如何实现产业龙头的本土化升级,以及随着资源优势的红利期过后,产业龙头的落地生根都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第三道坎是:产业资源配套能力的提升。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不只是生产企业,还包括为主要产业提供技术、服务、销售、产品设计等的相关企业,形成一个有机的链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江门的诸多产业集群还只是刚刚起步。例如,在海信空调上游资源配套企业中,广东省内共有124家,其中江门本地仅有21家,而相邻的佛山有42家,足足是江门的2倍。中车广东公司虽然不断加大对位于江门的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的培育力度,经过多年的产业链培育,省内已有62家配套企业,但江门市只有22家配套企业。甚至是江门市引以为豪的传统摩托车产业,全市摩托车整车的本地配套率不到20%。核心资源配套能力是产业集群的成熟标志,江门的产业配套能力还需要大力提升。

第四道坎是:本土企业增资扩产的信任。江门上市公司的一个趋势是外向发展明显。据不完全统计,在2020年前,江门12家上市公司兼并重组或者再融资项目14宗,涉及对外投资项目数占80%以上。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行业巨头科恒股份为例,该公司近年来在资本市场频频开展收购,但并购的大多数项目都与江门“无缘”,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相对有限。例如,该公司20177月在清远华侨工业园投资了一个新能源项目,2022年又在珠海投资18亿元建设新能源项目与智能装备项目。本土企业增资扩产是最好的招商引资,江门市更应该做好本土企业服务,专人专班跟进落实企业增资扩产需求,加强用地、用能、资金等要素保障。

第五道坎是:高端人才的引进。当江门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产业集群效应时,除了做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外,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落户江门才是可持续发展之道。目前江门发展的新兴产业当中,基本都是高科技新兴产业,但江门的流动人口严重不足,高端人才更是欠缺,整个江门也只有五邑大学一所理工科高校。以新能源产业为例,作为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的技术和产品更新迭代快,如果企业不持续增强科技创新力度,很容易被市场淘汰。综观国内千亿级产业集群,基本上都有前瞻性和稳定性兼具的政策支持、成熟度较高的产业条件和与之相配的人才基础,在这方面江门仍有提升空间。

第六道坎是:本土龙头品牌的空心化。如今,江门拥有规上工业企业3040家,其中不乏海信、富华重工、大长江、李锦记、维达纸业等一批国内知名的行业龙头企业。然而,一个不得不引起重视的现象就是江门本土成长起来的细分领域的龙头品牌逐渐被“空心化”。4大国有上市公司早就不是江门所有了;全国最大的醋饮料企业天地壹号将总部搬至广州;全球益生元产业的龙头企业量子高科在2022年被英国泰莱集团全资收购;家电行业老牌巨头之一的金羚电器早在2006年就被意大利家电巨头卡迪集团控股75%等等。

图片

待凝聚的大江门向心力

聚焦产业“大平台”、交通“大体系”、经贸“大网络”,江门要搞“大”事。这些大事情必须站在江门一盘棋上来通盘考虑,在大湾区各地市都在抢抓新机遇、都向“深”而行的竞争格局下,集中资源办大事就显得尤其重要。而且,随着城市竞争进入以中心城市为引领的时代,大江门整合的话题将再度提上日程。

这是一个老调重谈的话题,尤其是20029月新会撤市设区并入江门市区之后,“大江门”的争论就一直不停。事实上,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尤其是广东省着力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必然会带动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协同发展、聚势腾飞,因此,留给江门的机会不多了。

整个珠三角论发达程度无非就是谁能接受到香港、广州、深圳、澳门这四座城市的产业外溢,能接受这几个中心城市的辐射效益。遗憾的是,整个珠三角9个城市只有江门与这四座城市都不接壤,中间都要被其他城市隔开。这是江门的先天性地理劣势。

从江门内部环境来说,江门的中心城区靠在整个地级市东北角的边缘地带,这样固然是比在中心更靠近发达地区,但也会使市区与县城产生疏离,各有各的发展,形成不了合力。而且由于距离的问题,江门市区的资源是难以被县城利用的。同时,市区内部的发展重心也存在很大分歧,蓬江区想向北发展向佛山靠拢,新会区想向南发展向珠海靠拢。显然,江门内部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既是江门市情,也是长期以来制约江门区域协调发展的短板。

因此,当城市发展模式升级到中心城市的发展模式时,江门就应该加大行政区划的改革力度,坚决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推动产业片区布局。江门的城区只是蓬江、江海和新会三区,台山、开平、恩平、鹤山是代管市。受行政区划的影响,江门市本级对代管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如果把代管市变成市辖区,肯定会有助于整个城市空间的拓展。如佛山市整合了南海和顺德之后,一跃成为广东省的第三大城市,就是非常成功的案例,再往前看还有广州整合番禺市、花都市、从化市、增城市的成功案例。甚至是一江之隔的中山,也于2021年撤销了小榄镇、东升镇,设立新的小榄镇;撤销民众镇,设立民众街道;撤销南朗镇,设立南朗街道,将中山港街道海滨社区的马安村划归南朗街道管辖,为的就是强化中心镇区,打造翠亨新城,并借助深中通道这一机会,动用全市的力量和资源去接受深圳高科技产业辐射,以承接更多外溢的高新产业。

显然,江门市政府也意识到江门区域能否实现协调发展,事关江门区域竞争力的高低,也事关江门高质量发展的成效。2023年江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建立健全区域平衡发展基金使用机制,深化蓬江、江海与恩平,新会与台山,鹤山与开平的结对合作,每组至少建设一个产业合作园区,打造一批示范项目,全力打造区域平衡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工作部署。然而,知易行难,江门区域内部合作“破题”发展不平衡仍面临种种困难。

以新会为例,新会作为珠江口西岸重要地区,也是江门市经济发展的心脏地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新会在2022年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位列第42位。但经济发展也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例如产业发展的导向性不强,产业布局分散,产业集聚不明显,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等。近年来,新会区虽然在新能源产业的布局上交出了不错的答卷,不仅培育了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企业芳源股份,更瞄准产业链发展需求,成功引入了新能源电池巨头企业中创新航,加快天赐、科达利等产业链上下游项目建设,为培育新能源动力电池千亿产业链打下了良好基础。然而,新会对龙头企业的依赖程度较高,产业层次总体偏低偏杂,产业集聚能力有待提高,与台山对接合作的“硬实力”显然不足。

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位居全市第一的新会区都是如此,更何况其它区域呢?

图片

道阻且长的滨海大战略

路虽难,行则将至。

大江门整合之路虽然坎坷,但通过以“大”为抓手实现自下而上的向心力无疑是正确的,目前经济增速排名全省第二就是明证。同样,从滨江城市走向滨海城市,江门的滨海大战略也为江门的城市转型迈出了关键一步。

江门海洋资源丰富,大陆海岸线长 420 公里 ,约占全省的1/10;海岛岸线长约400公里,约占全省的1/6;共有海岛561个,数量位居全省第二;广海湾、银洲湖和川岛等海域具备建设深水良港的条件,黄茅海是西江黄金水道的出海通道,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事实上,自19921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广东台山广海湾华侨投资开发试验区”以来,江门广海湾区建设就一直是江门未来梦想的希望所在。2005年,广东省政府将广海湾规划为珠三角“南部滨海功能拓展带”的重点地区加以发展;20067月,广东台山广海湾工业园区获批为省级开发区。2013年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发展上升为省级战略。2019年,省委明确提出要把江门打造成为“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直到20232月,江门市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给出回应,积极参与环珠江口“黄金内湾”建设,加快大广海湾开发,谋划建设江门大广海湾粤港澳合作高质量发展国家级平台,与深圳共建深江经济合作区,高标准规划建设港澳科教产业滨海新城。

由于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覆盖了江门市新会区、台山市和恩平市20个镇,共3240平方公里的土地资源,大广海湾区的建设,正好可以塑造出江门构建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发展新格局。甚至有媒体评论道,“这是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州南沙之后,又一个针对粤港澳合作的重大平台”。城市战略专家罗天昊明确表示,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的建设,有利于扩大江门未来产业发展以及城市发展的新空间,也有助于重塑江门的经济特色,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目前开发强度低,产业承载空间大,是承接大湾区产业溢出、转移的理想之地。

不过,罗天昊也指出,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类似一张白纸,在这么大的空间里建设一个新城区,需要一些重大的政策和资源支持,需要行政赋能,包括国家、省、市的重大政策支持,重大项目的支持,只有布局重大项目,才可能带来人口的快速集聚。像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等新兴的经济板块,其迅速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有着像央企、国企、外企以及上市公司的资本动力的深度介入。

显然,江门实现滨海大战略,发展海洋经济不是无的放矢。以临港装备制造产业为例,新会船舶产业发展迅猛,是中国船舶拆解基地,在新会双水、古井、沙堆南部地区已形成造船、修船、拆船以及船务配套的上下游完整产业链,全区已引入造船项目19个,拥有全省最大民营造船企业南洋船舶。此外,江门还在全力推进中国南车新会基地建设,希望打造成为南车集团城际动车组最大的生产基地、南车集团的出口基地,全球城际动车组的重要生产基地。因此,江门充分发挥港口优势,打造临港先进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与维修业、船舶产业和机械装备及电子设备制造业,这是江门和珠三角其它城市所不同的特色产业。

而且,与其它珠三角城市相比更有优势的是,在江门经济中占有一定份量的江门国资国企在此次滨海战略的城市转型中,无疑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如加快成立江门港口集团,推动广海湾深水港规划建设,组建江门海洋集团,开发好江门的海洋资源。全力推进江门发展、交通投资、公用事业三大平台建设,实现国企跨越式发展。

对于江门来说,超千亿规模企业的出现,超千亿规模产业集群的出现,超千亿规模县区经济的出现,是当前最为急要的任务。而滨海大战略是承载上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空间,道阻且长,但至少在路上了。

江门面向“大”平台,融入湾区“大市场”建设,寻找到新的增长极。

江门面向“海”发展,打造滨海城市,再造“新江门”。

江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肖南方简介

资深区域经济专家、天下城市智库高级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创业导师,著有畅销书《珠三角大悬念》。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