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一个人太好,是关系破裂的开始

 茉莉7eo6t3y9 2023-03-24 发布于山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种体会:
 
有时候,一个人是否喜欢你,
不是因为你帮助了他,而是因为他帮助了你。
 
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因为,我们让对方感觉到了「被需要」,让他感觉到自己「有用处」
 
哲学家马克思·韦伯曾说:
 
人是悬挂在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一种动物。
 
这个“意义之网”,很多时候与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关。
 
而自我价值的实现,依赖于他人的「被需要」来成就。
 
这也是为什么说,关系中的「需要」与「被需要」同等重要,它们共同构成了一种强情感联结。
 
适度的「被需要感」,是一种健康的自恋性追求,它可以同时滋养自我、关系与人生。
 
但,凡事过犹不及。
 
「被需要感」一旦过度,反而会成为关系中的“隐形杀手”。

图片

 

图片



网友小凤和家人,就一直挣扎在与母亲的关系漩涡之中。
 
在小凤印象中,母亲是一个非常爱操心,甚至有些爱管闲事的人。
 
亲戚朋友遇到困难,不论是否找到她,也不论她自己是否有能力,她都会想方设法要去“帮一下”。
 
小凤读书的时候,母亲曾偷偷把家里仅有的20万存款,全借给了一个嗜赌成性的远房亲戚还债。
 
父亲知道后,怒不可遏:“你家有几个钱心里没数吗?别人也没借到你头上来啊!”
 
母亲却十分委屈地说:“看他那个窘迫样子,我不帮谁会帮他呢?”
 
后来幸好父亲追回来10万元,才没有离婚,但另外10万再也没能要回来。
 
而远房亲戚对此不仅没有感恩,反而对他们追回10万这件事颇有抱怨。
 
按理说,母亲为家操持,还乐于助人,应该会得到家人的尊敬和爱戴。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平日里,母亲会每天早上5点准时起床,起早贪黑帮全家人准备早餐,既烙饼又煮粥。
 
好几次父亲和小凤都劝她不必这么辛苦,多睡一会,大家在楼下随便吃点就可以了。
 
但母亲总说外面的不卫生,依旧每天早起做早餐。
 
直到一次,母亲生病了,父亲带小凤去外面吃早餐,回家后父女俩津津有味地讨论热干面有多香。
 
没想到,一旁的母亲却红了眼眶,不仅没吃打包回来的面,还一直絮叨着:

“我累死累活给你们做早餐,没听你们说过一句好话,你们根本就不需要我。”
 
家里的氛围一下跌入冰点。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母亲总希望自己是“最被需要”的那个,为家里做了很多事,默默奉献着一切。
 
而这些,也成了母亲“拿捏”家人的素材。
 
小凤在家只要稍有违逆,一定会在母亲的泪眼婆娑中感受到自己是“白眼狼”,瞬间就会被内疚感包围;
 
和父亲吵架,不论对错,母亲也必定三句话不离“自己的付出”,让父亲不知如何招架,只能不了了之。
 
因此,虽然母亲拼了命地付出,父女俩却很少对她表达认同和感谢,反而总是想回避和逃离。
 
用小凤的话来说就是,“跟她相处太窒息了”。
 
而得不到正向反馈的母亲,脾气也越发古怪,和家人关系并不融洽。

图片


 

图片

 

类似小凤母亲这样的人,现实生活中有很多。
 
比如——
 
背井离乡远嫁,辞职在家带娃,承包所有家务,围绕父子打转的妻子;
 
喜欢过问个人私事,并给出各种意见,一旦没被采纳就不开心的朋友。
 
这些行为的本质,往往是因为自我价值感低,而产生的“过度被需要感”。
 
在这背后,往往隐藏着他们强烈的渴望和需要。
 
① 对被爱的渴望。
 
由于缺乏自我价值感,他们的底层逻辑是:
 
我是不值得被爱的,只有对别人有用,自己才有价值,进而才能换取被爱的资格。
 
就像小凤母亲“爱管闲事”,甚至不评估实际情况就“倾囊相助”,实际上就是想通过自己的“有用”,来和亲戚朋友建立关系。
 
所以,她必须不断地去付出,来证明自己有用。
 
但当父女俩表现出对“热干面”的喜爱时,她的“有用”被代替或弱化了,此时会产生一种“对方不需要我”的感觉。
 
而在她的世界里,失去价值,直接等于失去他们的爱。
 
这往往与成长经历有关。
 
小凤母亲自幼在养父母家长大,她换取大人关注和爱的方式,只有不断地讨好和付出。
 
付出型人格不断强化,真实自我不断萎缩,最终就内化为低自我价值感,并发展出来这套互动模式。
 
② 对被照顾的渴望。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过度追求「被需要」,可能是在防御「过度需要」。
 
很多时候,一个渴望照顾别人的人,也同样渴望来自他人的关心和照顾。
 
但由于低自我价值感,他们无力表达自己“被照顾”的需求,潜意识中觉得自己不配或不值得。
 
于是只能把“被照顾”的需求投射出去,通过满足他人来满足自己。
 
比如,小凤母亲每天给父女俩做早餐,也许这是她自己对于“被照顾”的一种渴望,她希望有人能每天给她做早餐。
 
但对她而言,这种渴望是难以启齿的,甚至自己都未曾察觉,所以她无意识地把这个需求转移到了父女俩身上。
 
在她看来,我给出了我自己最想要的,这就是爱的表达。
 
同时,大量的“被需要”和无休止的付出,也可以满足他们“维系”关系的需要:
 
只要我不断付出,他们就无法离开我,关系就一直都在。

图片

 

图片


 
过度渴望被需要的人,其实很令人心疼。
 
他们总是会陷入一个关系怪圈:
 
明明自己付出了全部,结果不但没人领情,反而被疏离、讨厌甚至嫌弃。
 
而他们自己也充满了委屈和抱怨,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把关系搞得岌岌可危。
 
与其相处的人,也往往会有两个很不舒服的点:
 
① 真实需求不被看见。
 
过度渴望被需要的人,很容易沉浸在一厢情愿中,看不见对方的真实需求,有时甚至会刻意忽略。
 
比如:

小凤和父亲,明确提出母亲可以多休息,早餐可以自己外出解决——这是对方的真实需求;
 
而母亲却认为,我需要照顾你们的健康,早餐必须在家吃——这是母亲自己的需求。
 
再比如:

我不想分享自己的私事,并希望朋友能尊重我——这是我的真实需求;
 
而朋友却认为,你要把所有问题都告诉我,我来给你出主意、提建议——这是朋友自己的需求。
 
这些打着爱的名义“为你好”的付出,只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如果察觉不到这一点,就会产生强烈的牺牲感
 
这给到对方的感受是:
 
一方面会感到愤怒,因为自己的真实需求不被尊重,
 
另一方面又会感到憋屈,因为要被动承接所有并非自己同意的“好”。
 
② 感觉被控制。
 
与此同时,过度渴望被需要的人,往往会让对方因为他们的大量付出,而产生亏欠感和内疚感,不得不被情感绑架。
 
比如小凤的不敢顶嘴,父亲的不敢吵架。
 
这是因为母亲通过付出站在了道德最高点,让父女俩被牢牢控制住,大部分时候只能委屈自己迁就母亲的心意。
 
这或许是母亲维系一段关系的“法宝”,却成了父女俩极度反感的“毒药”。
 
这样的关系是不自由的,“窒息感”也由此而来。
 
图片


图片



如果遇上这样一个“过度被需要”的人,应该如何与之相处呢?
 
 首先,向对方的心意表达认可与感谢。
 
“过度被需要”的人,初衷确实是在表达一种自认为的“对你好”。
 
虽然这种“好”大多时候是盲目,甚至是不合适的,但毕竟也是他们给出的自己所珍视的东西。
 
所以,看见并接纳他们的心意很重要,这也是承认他们价值的一种方式。
 
我想,如果小凤的母亲能够听到一句:妈,这么多年辛苦你了,我们被你照顾得很好,特别感恩你的付出,但同时也很心疼你。
 
相信她会感到被看见、被理解、被在意,知道自己并没有白白付出,也许会化解大部分的委屈。
 
 其次,澄清需求,明确边界。
 
在了解他们的心理模式后,我们可以试着通过温柔而坚定的方式,帮助他们辨析需求。
 
比如,小凤可以与母亲沟通:其实我和爸爸喜欢在外面吃早餐,口味丰富也没有那么不卫生,你如果能尊重我们的需求,我们会非常开心,你也可以多休息。
 
母亲可能还是会说:我是为了你们好,辛苦一点也没事。
 
那么这时小凤可以立即去辨析这个“好”,是不是真的为了“我们”,还是为了“你自己”。
 
她可以引导母亲:这只是你单方面认为的“好”,我们并没有同意这样做。如果你一定要坚持,可能既累着了自己,又不会让我们开心,会产生很多矛盾。
 
从类似“做早餐”这样具体而微小的事情入手,耐心一些,一点点帮助母亲觉察和反思,区分自己的需求边界。
 
也许有一天她会明白:原来很多时候,我都在为自己的需求而付出,所谓的辛苦只能自己买单。
 
这样一来,她便有可能从“一厢情愿”之中解脱出来。
 
 最后,告诉对方,无论此刻需不需要你,我都依然爱你。
 
对于“过度被需要”的人来说,他们最在意的,是关系中得到持续稳定的被爱,这也是他们所有付出的终极目标。
 
就像小凤,作为家人,她可以多跟母亲表达自己的爱意。
 
可以是一个拥抱,也可以当面表达:
 
其实你不必这么辛苦,也会是我们最重要、最爱的人,这种爱一直都在,你不用担心失去。
 
作为他们亲密信任的人,我们无条件地多爱他们一些,或许他们的低自我价值感就能提升一些。
 
这样三步下来,既可以维护自己的需求,又照顾了他们的感受,关系才可能会慢慢变得松弛而自由。
 

图片


而对于过度被需要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持续提升自我价值感。
 
比如,多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更重要的是,有意识地去发现自己的“好”,并转换为资源视角,进一步发掘和放大优势,利用优势多与世界构建联结,获得正向反馈。
 
就像小凤的母亲。
 
作者:MISS蔷薇,厦门大学社会工作硕士,国家二级咨询师,新书《辛苦你啦,内在小孩》全网热销中,公众号:MISS蔷薇(vlook723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