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4年,俞鸿图被雍正皇帝处以腰斩。由于刽子手给了他一个慢死,被斩为2截的俞鸿图,并没有立即咽气,他颤抖着用手指蘸血,在地上连续写了7个“惨”字后,才痛苦万分地死去。 俞鸿图曾在雍正继位时为他力排众议,为其呐喊助威。这个得到过雍正的认可与垂青的人,可以说是国之栋梁,人中龙凤,前途一片光明。 可为何在10年之后,却落得个“腰斩”的结局? 俞鸿图出身寒门,十年苦读换来一朝金榜题名,来之不易的地位更让他加倍珍惜。所以,在官场上他一向刚正不阿,廉洁奉公,对得起雍正对他的厚爱。 1732年,俞鸿图出任河南学政,并担任当年举人主考官,权力之大可想而知。 于是,一些不学无术之人便看中了他手中的权利,动起了歪脑筋,想通过科举进入仕途。 特别是河南巡抚王士俊,更是希望自己的儿子榜上有名。 他们纷纷找到俞鸿图,怎奈他两袖清风、油盐不进。 正当这一帮人急得团团转的时候,一个女人的出现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她就是俞鸿图的小妾林氏,一个貌美却贪婪的女人。 按说俞鸿图本不该带小妾上任,可这个女人实在是风姿绰绰,妩媚动人,再加上他们是新婚燕尔,俞鸿图是眼中有多喜欢,心中就有多不舍。 况且,这一路走来,他对自己很有信心:不该收的钱不收,不该做的事不做,刚正、廉洁就是他的做人标准。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俞鸿图到底还是输在了他嗤之以鼻的“贪污受贿”上面。而这个人,就是她的爱妾林氏。 每天早晨,当俞鸿图穿戴整齐地走出家门,全心以赴地张罗着考试时,他做梦也没有想到,林氏已将考试题粘在他的衣服上带了出去。正所谓千防万防,家贼难防。 俞鸿图走进考院,随身的仆人伺候他更衣,于是,仆人便趁他不注意,麻利地将考试题揭下来揣进自己的衣兜,然后再伺机传到需要的人手中。 就这样,林氏与仆人一唱一和,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考试题已不翼而飞。 而这一切,俞鸿图还蒙在鼓里,并天真地以为自己的保密工作天衣无缝。 随着考试结果的公示,很多寒门子弟名落孙山,而一些不学无术之人反而金榜题名。一时间,考题泄露之声四起,传得沸沸扬扬。 而河南巡抚王士俊更觉得有些蹊跷,本就对俞鸿图怀恨在心的他,便开始私下收集证据,并在第二年将俞鸿图告发。 在证据面前,林氏见无法抵赖,只好坦白自己受贿白银万两,并指出这一切都是受俞鸿图指使。 在人证物证面前,恼羞成怒的俞鸿图百口莫辩,只好招供。 然而,这种扰乱皇帝选拔人才的事,就像是在扰乱雍正的江山一样,惹得他勃然大怒。 于是雍正大手一挥:执行腰斩,就这样,俞鸿图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 1734年4月25日,俞鸿图在五花大绑下被押赴刑场,而执行人居然是自己的连襟邹升恒 。 由于这件事震动朝野,雍正亲批,所以邹升恒怕牵连自己,在行刑之前没敢告诉俞鸿图及其家人,直到这时才告诉俞鸿图本人。然而,对于刽子手来说已经来不及了。 俞鸿图抬头望向天空,想不到自己为官一生,恪尽职守,最后却被自己的小妾不仅毁了名誉,而且死后还不能落个全尸。 悔恨交加的他长叹一声,闭上了双眼。 随着刽子手铡刀落下,鲜血喷涌而出,俞鸿图身首异处。这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其状之惨,令人肝胆俱裂。 其实,这是刽子手有意而为。 作为刽子手,他可以让犯人很快死去,也可以让犯人痛不欲生,受尽折磨。怎么个“死法”,这要看犯人家属的“诚意”。 说白了,就是给刽子手使银子。如果家属有足够的“诚意”,犯人在处死时就会一刀毙命,反之,犯人就会像俞鸿图那样,受尽折磨而死。因为刽子手在俞鸿图身上没有得到任何银子。 可怜一代忠臣,却因一个女人毁了一生的清誉,到头来还落个身首异处的“慢死”。 看到如此血腥的场面,在场的人无不掩面唏嘘,邹升恒更是惊恐万状,浑身颤抖,吓得躲到桌子下面。 事后,邹升恒把当时的血腥场面叙述给雍正。雍正也觉得太过残忍,于是,就把“腰斩”死刑废除了。 自秦朝丞相李斯第一个被执行“腰斩”,到清朝俞鸿图已是最后一位。在这将近2000年的时间里,不知道有多少人遭受此刑折磨。 而俞鸿图只不过是其中一位,但是俞鸿图的死终究还是值得铭记,不仅仅他是被“腰斩”的最后一位,更主要的是他给这个死刑画上了句号。#历史开讲# 资料来源:《庸庵笔记》——薛福成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