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战前蒋系财阀的财产,足够装备500个德械师的重火力。

 逍遥_书斋 2023-03-25 发布于河南

有很多人评论国民党抗战的溃败,认为武器不行是关键原因,其实这是明显的洗白之辞。因为根据目前解密资料的部分数据就可以证明,依靠江浙财阀起家的蒋介石集团,仅核心家族的财产,就足够全部陆军换装德械。

根据1934年12月26日《江南正报》的调查,且有《蔡元培日记》佐证:

记载蒋介石的财产为1300多万元(300多万美元)、宋美龄3500多万(800多万美元)、宋子文3500多万(800多万美元)、孔祥熙1800多万(400多万美元)、孙科4000多万(1000多万美元)、张静江3000多万(700多万美元),六个人的财产加起来超过1.7亿元。其他要人在上海中外银行存款及不动产,据中国银行的调查,约有5亿元。

要知道这个时候还没有法币改革,当时通行的都是银元,也就是说以蒋介石为核心的江浙财阀,拥有的财富至少是6.8亿银元。根据当时美元与银元1比4的汇率,是1.7亿美元。

这是什么概念呢?

20年后我们的一五计划,核心是苏联援建156个大型项目,包括飞机、汽车、石油、发电设备、重型机器、新式机床、精密仪表、电解铝、无缝钢管、合金钢、塑料、无线电等重点项目,建设起了新中国初步的工业体系。

苏联这些项目支持力度多大呢?也就是3亿美元的援助而已,剩下的生活、劳动力、土工等问题我们自己是比较容易解决。

而1934年正是大萧条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啥都愁卖,要建设成本更低,而且1934年美元的购买力是远强于1953年的。

也就是说只要蒋系财阀只要愿意,可以从容的在1931-1937年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无论时间、财力还是国际局势都非常有利。接下来可以飞机、大炮、坦克碾压日本。

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确实要点水平,我们可以降低一下标准,买重武器,自己造轻武器总可以吧?

当时买一个德械师得花多少钱呢?

75山炮1.4万美元,配12门17万美元。

37战防炮2600美元,配4门1.1万美元。

20高射炮1200美元,配28门3.3万美元。

这样覆盖火炮有了,反坦克火炮有了,防空火炮也有了。合计火炮不过20多万美元,加上五个基数的炮弹不过30多万美元就可以解决一个师的重火力。

而82迫击炮、重机枪、轻机枪、冲锋枪、步枪、手枪、手榴弹这些装备,南京、武汉、太原、巩义都有生产能力。

根据蒋系财阀的1.7亿美元资产,足够装备560多个德械师,而实际上当时我们只有170多个师,也就是说他们只要拿出三分之一的财产,就足够包括杂牌在内的全部陆军换装德械重火力。

而当时轻型坦克的价格2万多美元,中型坦克和150重炮的价格也都不过3万多美元。88高射炮也是3万多美元,不过对付日本的飞机和坦克,37战防炮和20速射炮足够,压根用不上这种大杀器。

这样每个师配一个12辆坦克、12门150重炮、12门75山炮、4门37战防炮、28门20高射炮,再加上通讯器材、五个基数弹药和其他设备,三个德械师对付一个甲种师团绝对是压倒性优势,并且弹药足够连续进行五次会战。170个师肯定得轮番作战,每次会战出50多个师,足够进行15次大型会战。

而这种重裝德械师花费也不过100万美元,1.7亿美元足够170个师全部换装。如果蒋系真这么干了,日军能败退到朝鲜半岛站稳脚跟,绝对就得烧高香了,哪里还有淞沪、太原、徐州和武汉这些会战?

然而事实是什么呢?

从1931年国民党开始备战到1937年抗战爆发,原计划是60个德械师,后来削减到了20个,最终落实的只有36师、87师、88师三个师,还有教导总队这个师级部队,只能算4个德械师。

而且这4个德械师的平均花费也达到了百万美元级,有意思的是这些德械师,尤其是宋子文的教导总队,不仅山炮、战防炮和高射炮进口,连重机枪、轻机枪、步枪、手枪、刺刀、手榴弹、钢盔,甚至军装、鞋子、武装带和水壶都是进口的。

果然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辉哥实在不理解军装、鞋子、武装带和水壶这些德国原装进口货,除了贵之外对提升战斗力有什么帮助。貌似只有炫耀自己与众不同,让杂牌部队眼红拉仇恨的功能。有钱舍不得出,好容易出一点钱还花在刀把上,国舅爷果然是要面子的人。

不过好歹钱没有全白花,36师、87师、88师和教导总队在淞沪会战和武汉会战中都有不俗的表现,跟日军打的有模有样。宋希濂的36师在淞沪会战损失惨重的情况下,接下来武汉会战的富金山战斗中,仍然能以一个师与一个甲种师团阵地战干上十天。

这也反过来可以证明,如果真的全部换装德械,对日本陆军的绝对可以实现压倒性优势。

那么是不是蒋系财阀真的没钱了,没有能力继续装备了吗?

斯坦福大学的档案也有证据:

1939年日本特务机关对国民党高级官员在上海的存款调查,蒋介石809万美元、宋美龄377万美元、宋子文637万美元、孔祥熙635万美元、宋蔼龄146万美元,号称清廉的陈立夫也有292万美元。

也就是说蒋介石在上海的存款,从1934年到1939年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两倍多。姑且不论其他财富,仅蒋介石在上海的存款,足够8个纯进口装备的德械师。

而宋家和孔家的财产看起来没增长多少,甚至还有减少的趋势,是真的为抗战花的太多了吗?

事实恰恰相反,因为他们的财富大量向美国转移了,孔祥熙甚至在抗战未结束的1944年,就因为贪墨太多名声太丑,主动辞职跑美国去了。

1949年美国对丢失大陆进行反思,对四大家族进行调查,现金就查出来了4.5亿美元,加上其他资产一共达到20亿美元。其中以孔宋两家最富,孔家在美苏冷战巅峰的80年代,在德克萨斯庄园内的湖下,建了防核弹的水下城堡,连监狱配的都有,规模比希特勒的狼穴都大。

而蒋介石败逃台湾地区带的财富更是难以估算,手指头漏一点就让台湾地区发达了起来。

我前面说过,一五计划的156个大型项目,苏联也不过贷款3亿美元而已。20亿美元够当时全国搞六个五年计划的核心项目,足以从农业国成为工业强国。

退一万步讲,美国支援蒋介石的美械师,每个费用不过2000万美元,这20亿美元也足够装备100个美械师了。而抗战后的国民党军队也只有44个美械师和21个半美械师,如果这些钱肯拿出来,相当于美械装备增加至三倍,包括杂牌在内也是全员美械。

而且1948-1949年美国支援了傅作义1700多万美元的美械装备,傅作义马上扩充了三个美械师,实际每个师花销不过500多万美元。因为傅作义只扩充装备,那种2000万美元的美械师,是有大量美国军服、罐头、奶粉、酒水、零食、帐篷、香烟等各种生活物资的,傅作义不会在这种费用上烧钱。

如果都按傅作义这种高效的方式装备部队,那么蒋系财阀的钱够装备的就不是100个美械师了,而是400个美械师。结果就是430万国民党军队清一色中国装束和饮食,但配的是美式装备。

而这些美国奶粉、香烟、罐头、酒水、零食、帐篷等物资最终基本上都被倒卖了,成为国民党军队做生意的好资源。有些人动不动说美国武器禁运,让美械师补给不足。我倒想问一问,美国越支援国民党高级官员越富,最终孔宋两家在美国都成了超级富豪,人家能不采取措施吗?

而这些财富都是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积累起来的,期间民众在死亡线上挣扎,动辄数百万的饿死,前线的战士补给恶劣,而蒋系势力的财富迅速膨胀。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蒋系势力是为抗战做了贡献,还是借抗日和剿匪发国难财呢?到底是抗战国穷民弱装备不足,还是本该用于建设工业、购置装备的钱被黑了呢?

换句话说,如果这些资源用于工业建设、科技发展、民生改善,我们现在应该是什么日子?还会有后来一系列的战争与灾难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