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拉河下游地区文化遗存

 非著名问天 2023-03-25 发布于内蒙古

前几天看到一篇叫做《蒙古国考古新发现250处遗址,其中包括中文石碑》的报道性文章,该文章大概讲了土拉河下游地区考古调查的简要情况。这项调查是在蒙古国文化遗产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处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蒙古全国委员会的共同组织下,由摩纳哥信托基金项目支持实施的。具体方法为以2011年蒙哈(哈萨克斯坦)联合考古队发掘发现的Shoroon Bumbagar(蒙语意为“土包”)墓葬为圆心,划直径25公里的圆圈范围,在圈内进行“梳羊毛”、“滚地毯”式区域系统考古调查。主旨目标是“遗址保护、保存、受关注度及可持续管理的能力建设与意识提升”。文中介绍说“调查成果令人震惊”。我看到这篇调查简讯时也令我震惊!

图片

以巴彦诺尔墓为原点,直径25公里的范围

在写作《蒙古中部的一条经典考察路线》《鄂尔浑河谷文化景观》的时候,本来就计划对土拉河下游地区文化景观也进行一个详细介绍。没曾想,人家的具体工作已经做完了,而且还报道了——那我到底是写不写?想来想去,也并不妨碍阐述一些我的视点。之所以介绍这个地方,原因有二:一是因为该区域本身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它是仅次于于都斤山(杭爱山)北麓鄂尔浑河谷的地方;二是我们曾经在这一带的詹和硕遗址进行合作考古发掘,取得了较重要的收获,当时也对周边一些重要遗存进行过相关考察,对这一带有所了解。因此,还是继续写,才好推进以后的文章,才好将很多遗址的关系,好多历史的关系勾连起来。

土拉河在汉匈时期,就是常被提及的著名河流,汉文文献中叫“余吾水”;到了突厥回鹘时期,它的名称叫“独逻水”(独乐水、独洛水)等,现在汉语里面译作“土拉河”、“图拉河”等。也即,起码从隋唐时期起,“tuul”这一名称就没有改变过。

它发源于肯特山特热勒吉国家公园,这里是著名的三河源头,另外两条河分别是斡难河和克鲁伦河。三河源所在地也是蒙古国世界文化遗产“大不儿罕勒敦山及周围神圣景观”的大致范围——正好在这里补一张上一篇文章中忘了放上来的地图。

图片

补一张蒙古国世界遗产的分布图

土拉河全长704公里,流域面积将近5万平方公里。乌兰巴托市和中央省隆苏木可分别作为它的上、中游和中、下游的分界点,河流每一段的距离大约都是200余公里。土拉河的全域,都有重要的文化遗存分布,只是中游段因与现代公路相去甚远,不专门去的话,很难感受到它的历史文化气息。

今天侧重介绍一下隆苏木以西土拉河下游流域附近的文化景观。

土拉河从迈罕乌拉东北方向流过,迈罕乌拉被土拉河古河道形成的宽约5公里的沼泽湿地环绕包围,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到了夏天,沼泽湿地静水深流,是天鹅野鸭等迁徙水禽繁衍的安乐窝。这一带也是中央省和布尔干省打交界的地方,我们曾经发掘的詹和硕属于布尔干省达欣其楞苏木。上面说的介绍性文章里面提到的“原点”墓葬属于巴彦诺尔苏木,在《草原文物》2014年第1期上发表的萨仁毕力格博士的译文就将此墓命名为“巴彦诺尔墓葬”。25公里范围内的圆圈,还不包括中蒙联合考古队发掘的詹和硕遗址,即便如此,在圈里发现了1座城址、多座类似于Shoroon Bumbagar的土包墓葬、46处方形石堆墓葬、31处赫列克苏尔、3处匈奴墓地(共计180座单体墓葬)、60处蒙古时期墓葬、8处岩画以及80处年代不明的小型墓葬。目前这个圈里的文化遗产已经被列入蒙古国《国家文化遗产名录》。与中国相似,相当于“国保单位”,没有特殊情况不再做考古发掘。

图片

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号文章中的图

图片

直径50公里范围

图片

直径100公里范围

图片

 土拉河与哈尔布哈河交汇处示意图

由于文化历史地位的重要性,该地区当然也是各国联合考古队的角逐平台。在这一带,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都与蒙古国考古队进行了合作。蒙俄考古队重点发掘这一带的契丹时期城址,也发掘了著名的铁勒部仆固乙突墓葬;哈萨克人发掘了巴彦诺尔壁画墓葬,中蒙联合考古队发掘了詹和硕匈奴时期聚落遗址……通过各家考古队的发掘及区域系统调查,这个区域的匈奴、鲜卑、突厥、铁勒、回鹘、契丹、蒙古等时期的文化遗存均有发现,匈奴以降的历史文化序列日益完整,日渐清晰。

詹和硕遗址的主体遗存就是一座匈奴时期半地穴式房址——这是蒙古国境内第二次发现的匈奴时期该类型房址。房屋地面和灶内各发现一片龙纹陶片,应为同一器物上的组成部分,器形或为一个陶罐的肩部。在一座石板铺地的房址内陆面和倒塌堆积中也发现了很多匈奴风格的陶片。这些遗存在发掘前,地面形态都是一个低矮的小土包,部分学者推测可能是与2009年、2011年发掘的仆固乙突墓葬和巴彦诺尔墓葬相似,发掘后才明白是另外的性质。有意思的是,这些土包被好几座不同时期的晚期墓葬打破,墓葬之间还有打破关系。詹和硕I号遗迹上就有4座不同时期的墓葬,年代较为明确的有回鹘、契丹、蒙元时期的3座墓葬,另有一座,被蒙元时期的墓葬打破,墓中出土了两件木耳杯,蒙古国学者最近编著的考古学著作,已经将该墓葬的资料纳入到一直存在缺环的鲜卑文化序列里面,这样的认识也不为过。关于那座契丹墓葬,也是蒙古国境内头一次明确发现的辽墓,理论上来讲,这样的发现应该不难,因为詹和硕附近有至少4座辽代古城,不容易发现的原因,可能与契丹时期的葬式有关。总体上来讲,蒙古国此前发掘的“土包”遗存并不多,他们主要发掘一些石圈墓、石板墓、赫列克苏尔等石构遗存。至于土包遗存,很少有人问津,没想到一经发掘,就有大收获。至于晚期的人们在土包上建造墓穴,极有可能也是常见现象,只因为这些高出地表的土包是比较明显的地标,对于前来祭祀祖先、亲人的游牧民要容易寻找得到。而我这么说,也是因为我们发现好多这样的案例了,今后的土包遗址发掘过程中也要注意这个现象。

图片

詹和硕遗址布方与遗迹分布图

图片

匈奴半地穴式房址内出土的龙纹陶片

图片

石板铺地的半地穴式房址

图片

骨箭镞

图片

砑光纹陶片

图片

被认为是鲜卑时期的墓葬

图片

墓葬之间的打破关系,又打破匈奴房址

图片

图片

耳杯

图片

铁质矮脚杯

图片

回鹘时期墓葬

图片

陶器

图片

契丹时期墓葬

图片

图片

出土陶器

早在巴彦诺尔墓葬发现前2年,也即2009年,蒙俄考古队就在附近的扎马尔苏木发掘了铁勒部的仆固乙突墓葬。这座墓葬是按照“唐制”修建,由斜坡形墓道、天井、过洞、甬道、墓室等组成,墓外有较高大的封土堆。墓葬中出土了一方墓志:“大唐故右骁卫大将军金微州都督上柱国林中县开国公仆固府君墓志铭并序”,指明墓主人就是铁勒仆固部的第三代都督仆固乙突。志中记载,仆固乙突这个人,于仪凤三年(678年)死于部落,葬于缬碖原。当时是由唐朝皇帝派朝廷大员前往祭吊,主持葬礼,“凡厥丧葬,并令官给,并为立」碑”。我们知道碑是立在墓外的,志虽然发现了,但是碑却没有发现。不过最近那篇文章中提到的“汉文石碑”,为仆固乙突的碑提供了下落。通过文章中发表的石碑照片看,有一处“三年”两个字非常明显,“三”上面的一个字虽然漫漶,但看上去极像是“鳯”字。仆固乙突是儀鳯三年死的,墓志和新发现的石碑内容应该不是偶然巧合。这样,仆固乙突墓葬就成为土拉河下游一个最重要的“坐标点”,对于研究隋唐时期,突厥、铁勒等历史地理提供了重要参照。

图片

仆固乙突墓志铭

图片

新发现汉文石碑(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号)

2011年,蒙哈联合考古队发掘的巴彦诺尔壁画墓,通过形制和壁画内容来看,也是唐制墓葬,但是它也顽强保留了突厥系“火尸”的丧葬传统。巴彦诺尔墓葬和仆固乙突墓葬极有可能存在世系关系。在巴彦诺尔墓葬发掘之后,有学者用金属探测仪在封土边缘位置发现了一件银杯,杯底有如尼文。蒙古国有学者考证,此杯可能是仆固部后人前来祭奠祖先而瘗埋在封土脚下的。巴图宝力道甚至更进一步推测,前来祭祀的人就是平定唐朝安史之乱的中兴名将仆固怀恩。

图片

巴彦诺尔突厥墓园平面图

图片

墓葬封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出土陶俑

无论是仆固乙突墓葬还是巴彦诺尔墓葬,这些“唐墓”都是特殊时期的产物。早了不会有,再晚也不会有。它们就应该是唐朝在漠北实行羁縻政策(630-682年,也就是东突厥汗国覆灭和第二突厥汗国兴起)之间一段“政治空心化”的时期。那一段时期,突厥系的铁勒各部比较活跃,和唐朝的关系也相对较密切。墓葬是唐朝政治势力在漠北一点体现。另则,哈萨克斯坦发掘完巴彦诺尔墓葬之后,撤回了考古队,没有对处理好后续修复、保护等工作,在蒙古国考古界一度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涉外考古队是代表国家与合作国进行学术研究,因此要善始善终,维护好国家形象。哈国的教训也需要我们吸取。

回鹘建国之后,土拉河下游地区成为了仅次于鄂尔浑河谷的重要地区。由于铁勒强部仆固与回纥的联姻关系,这一带一度建立有可敦城。仆固怀恩的女儿被饰做唐朝公主嫁给回鹘可汗。和日门登吉古城高大的城墙,带有栣木孔和明显夯层的特征,被认为是始建于回鹘时期。蒙俄考古队近年来连续发掘这处古城,出土了回鹘、契丹时期的重要遗物。

图片

造访蒙俄考古队和日门登吉古城

辽代从907年建国,就开始深入西北,经营漠北,土拉河下游地区成为辽代西北边防要地。除了利用回鹘时期城址之外,另新筑了几座城址,包括青陶勒盖、哈尔布哈、乌兰和日木等。哈尔布哈与乌兰和日木城址均为十字街道布局,分为四坊。乌兰和日木古城保存极好,护城壕、城墙、马面、瓮城清晰完整,规划严谨,堪称样板。青陶勒盖城址早几年也被蒙俄考古队发掘过,这座城址稍显特殊,由南北两座城址组成。南城明显是后来接筑,城墙低矮,工艺粗糙,城内空空如也。辽末,耶律大石出奔,在漠北土拉河会七州十八部,称王并建立南、北面官属。这些记载不得不让人想到辽上京的南北面官传统和青陶勒盖在建城上的体现……辽亡将近一百年后,长春真人西游路过此地,看到东、西二城址,基础若新。时人说这是辽亡安置士马用过的城。这东、西二城应该就是偏东面的青陶勒盖古城和偏西面的哈尔布哈古城,此两座城就在现代公路的路北目力所及的不远处。

图片

乌兰和日木古城

图片

哈尔布哈古城

图片

青陶勒盖古城

图片

辽上京(南北面官制,皇城)

在土拉河下游地区,到了北元时期,也留下了重要的遗存,如哈尔布哈城内的喇嘛庙塔坛以及土拉河畔的朝克图洪台基宫殿遗址……

图片

哈尔布哈城内的北元寺庙

图片

精致的石砌墙面

图片

朝克图洪台吉宫殿遗址

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越来越将很多遗址的关系和历史关系勾连起来,看这些遗址也越来越有感觉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