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兴业路76号的凝思

 夜间列车 2023-03-25 发表于江西


高楼林立的大上海,还保留着许多石库门老房子,成为众人争相打卡的沪上一景。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位于上海黄浦区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的这座石库门建筑。


这座小楼,和其他的石库门房子并无二致,并没有显得特别高大。外墙青砖而砌,墙身辅以红砖腰线,嵌白色粉线;门楣上有雕花,色矾红,半拱形;门是黑漆大门,配有铜铁环,门框黄色条石相围。门前,有几棵高大的法国梧桐。


然而,作为一个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的中国革命原点,在时隔百年之后,依然闪耀着指引未来的光芒。一个雨后的下午,空气清新,微风拂面,我走进兴业路76号,走进这座小楼,感受源于初心的情感冲击,接受跨越时空的精神洗礼。


置身历史长河,百年不过一瞬之间。有时候,百年中的某一个刹那,却迸发出惊天动地、扭转乾坤的澎湃伟力。


中国历史会永远记住这一天,1921年7月23日。这一天,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七个共产主义小组,派出了李达、李汉俊、刘仁静、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谭秋、王尽美、邓恩铭、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等13名代表,加上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在这座房子里秘密集会。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大表大会。这也是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的全国动员会。


一张不大的会议桌,十几个小凳子,围坐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代表。他们在这里讨论、发言、研究、决定,写下了一个伟大政党的卷首语,跑出了领导民族自强复兴的第一步。


客厅不大,摆着桌子凳子,坐满了参会代表,显得有些逼仄,却弥漫着真理的味道。当我再次仔细端详那些开会现场的小桌小凳,仿佛穿越时光触摸到了一种深邃而伟大的力量。


会议进行至7月30日,因为被法租界巡捕房密探发现,只有立即休会,马上撤离,另择会场。在一大代表李达夫人王会悟的安排下,代表们转移至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开会,通过了最后两个文件,圆满完成了所有的议程。


中国共产党,就这样在石库门的老房子和烟雨苍茫的小舟中,正式诞生了。


于无声处听惊雷!历史的转折往往就在悄无声息中发生,那个当时发生在历史舞台角落的、由十几个人召开的秘密会议,正逐步占据历史舞台的中央。


我静静地想,如果当时略有迟疑稍有不慎,历史的轨迹会不会发生变化?但是没有这个“如果”,中国共产党人以坚毅勇敢告诉世人——创立之艰并不能阻挡时代前进的步伐,更不能冷却共产党人的满腔热情。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一路走来,百炼成钢,终成百年大党。


中共党员,从1921年一大代表13人,到1935年入驻延安的3万多人,到1949年10月的448.8万人,再到今天的9600多万人,队伍发展壮大所呈现的盎然生机,令我们群情振奋,欢欣鼓舞。


上海兴业路76号,多少党员走过,多少游人走过,多少人在这里宣誓,多少人在这里凝思,多少人向她行注目礼。这已经是一种政治的象征和哲学意义的昭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热点新闻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