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的朋友来看我,吓一跳!喂我喝了碗粥,就要带我去医院。  我说我从小到大没去过医院,一个小感冒就让我去医院,也太大惊小怪……“你知道吗,你可能得上了一种“七窍流血”的感冒……”这是知乎上一位网友在东南亚患登革热,差点挂掉的真实经历。
医生抽完血,确认她得的就是登革热,这病的来源是一种蚊子, “过几天会更难受,得住院再躺个七天。” 人太多,她先是被分配到一硬板床,本来就全身骨痛,躺上去,翻身的勇气都没了。每晚两个朋友陪床看护,但除了强逼自己喝水,还是吃不动东西。好在后来有了好房间,一下从硬卧顶埔升级成了贵宾软卧。但到了第7天,血小板突降,传说中的“七窍流血”开始了。 得知这是一种可能致死的病,倒控着头挺了一晚,睁大着眼睛睡不着。期间被偷偷通知了父母,但自己内心除了着急,不服(我大好年华,怎么会被一个蚊子弄死!),一点恐惧也没有。一顿出血后,感觉脏东西消失殆尽,压在身上的包袱卸掉了,虽生死未卜,但心里突现莫明的轻松和清醒。那晚过后,血小板持续上升,食欲逐渐恢复,精力逐渐恢复。从被人喂,到能自己边看电视边吃饭,再到出院那天——图源:soogif 得知父母远隔重洋,看到自己浮肿的照片和病重的消息,却无法赶过来,天天以泪洗面,夜不能寐…… 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我要回家。 坐了一天客车,一夜渡轮,再坐上飞机,下机的那刻,看到父母的那一刻,鼻血都激动地又崩出来。 回家后,成天睡觉,大休一场。 但心里却无比踏实,觉得自己也算是从鬼门关走了一回,更信任自己,也更对生命敬畏:活着真好,健康真好。 注:该故事来自知乎用户的真实分享,“七窍流血”属用户自述描述,流血属登革热重症可能会出现的症状之一,轻症者则并不一定会出现流血症状,有且多以牙龈出血、流鼻血居多。 特别是东南亚和南美洲地区报告的登革热病例数量一直处较高水平,如新加坡仅一周就确诊279例,比去年同期增加近一倍。我市出入境人数将明显上升,登革热境外输入病例风险预计会明显增加。如果你正在东南亚happy,看到这种腿带花纹的蚊子,请不要驻足欣赏:
要及时拍死! 知道让你们全打死有点难,但打不过可以躲。 伊蚊吸了患者的带毒血液后,可在体内复制,但这毒对它一点影响都没,只会通过叮咬让你难受,且还能通过虫卵传给后代,世世代代都带毒~通过新闻或旅行社打听你要去的地方,现在登革热严重不。订酒店时,留意评价里有没有人吐槽酒店蚊子多、不卫生,尽量选干净、蚊虫少的酒店入住。
图源:soogif 别觉得去的是东南亚,就只带短裤,爱美的同时也带点宽松,且最好是束口的长衣长裤,防蚊防晒又凉快。快看看你带的防蚊产品里是否含以下有效驱蚊成分,否则带了也是白带。图源:丁香医生 2.出行中
- 外出建议穿长衣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洒防蚊药物。
- 避免在凉亭、草丛等户外阴暗处久留,远离积水、废旧轮胎等易滋生蚊虫的地方。
- 及时清理住所处的储水容器,如花瓶、花盆底碟、废旧瓶罐。
如果你已被这种伊蚊叮咬,或刚从东南亚回来,在3-14日内发烧至 40℃ 以上,并伴有以下症状(一开始和流感挺像):图源:小红书@This4abby 千万别讳疾忌医,大家放心,在东南亚这病和感冒一样常见,当地正规医院对登革热的诊断和治疗都很熟,如果去之前买了相应的旅行保险,费用还能报销不少。图源:小红书@Cathy薛薛 早治疗,死亡率低至1%以下,但如干预太晚,则可能引起生命危险。 登革热和很多“得一次,免疫终生”的传染病不同。 它属于“首次感染不严重,二次感染会更凶”的神奇体质。 你可以想象它们是四个长得很像的兄弟。 图源:soogif 第一次感染,大哥进去和免疫力干了一架,免疫力赢。 第二次,二哥来了,免疫力还以为是大哥,觉得自己很有经验,就毫无防备地让他进来。 谁知道二哥带的武器不一样,一进来还发现了兄弟的遗物——上次大哥作战时留下的武器。 二哥欣喜若狂,免疫力轻敌,路上还有补给……一路长驱直入。 发病3-7天后,若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实际可能是病情加重,如伴有以下“危险”信号: 登革热暂无特效药,但一般在医生指导下挺过休克期就没事,但如出现并发症,则有亿万种可能…… 专业指导:深圳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所 万佳主管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