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投保,说到底,图的是一个安心。 在大家的认识中,国内保险公司是国家的,国家就是坚实的后盾;而香港保险公司大多是外资,谁来当后盾? 相信不少人听保险顾问说过“根据中国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不允许倒闭。” 如果不对这句话进行仔细的剖析,对于不了解的人便会认为:“买保险不用关注保险公司的资质,反正保险公司不会破产,破产了还有国家呢,所以价格便宜的就是最好的。” 而很多新进入保险业的公司机构则借着这个概念在市场上推出了“性价比极高”的保险计划产品,借此大量吸金,在短期内聚集大量的保费,然而在投保人需要出险的时候便会出现无法理赔等令人尴尬的情况。 这也是为什么,老牌保险公司和成熟的市场环境才能让你的保单安心。 我们来看看香港保险条例对有关于保险公司的破产说明:从上述相关的法律条文中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香港保险公司是不会轻易宣布破产的。保险业,是社会金融业最后的一道防火墙。所以,从自身的运营策略,到政府监管,都是金融业最重要的一道关卡,从市场社会经济的稳定考虑,政府也不可能让保险公司破产,即使保险公司出现问题,政府也会出面接手。香港保险业到目前发展170多年,还从未出现过保险公司倒闭的现象。当初2008年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中,世界级的投行都有破产,保险公司却依然稳健如初。保险公司作为自负盈亏独立经营的市场,个体当然会倒闭,但即使香港保险公司面临倒闭的境地,也在监管机构的安排下被其他公司接管。保单也不可能会失效,“保单无风险”就是这个意思。全球范围内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保险公司都不会轻易破产,从保险的地位来讲,保险作为金融行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金融行业的最后防火墙,“Too Big To Fail”(大到不能倒)。先谈保险公司的业务性质及经营模式。有些人认为购买保险是和保险公司对赌,支付保费后,是否真的获得保障,就要靠「彩数」,其实并不尽然。实际上保险公司会透过机会率计算,将少数人的风险分摊给一大班人共同承担。那么,会否出现突发情况,导致风险发生的机会比预期提高呢?当然有可能!新冠肺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突如其来的疫症,可能令受保人需要索偿的机率突然大幅增加。香港政府在每家合法经营的保险公司的核心精算部门,都会指派一个政府任命的精算师,从而从公司内部监管保险公司的运作,保障客户利益。保险公司一方面只可以投资政府认可的,低风险投资工具。另一方面,会将某公司客户的保费分摊,由其他保险公司承保,由整个行业共同承担风险。如果是境外保险公司在香港注册,所经营业务与母公司独立核算。如果母公司出现财务风险,香港政府指定的精算师,会绕过保险公司董事会,直接上报香港政府。保险公司经营一般及长期保险业务的最低股本要求是$2,000万港元,不过这只是最低要求,实际数额有必要维持比这个数字更高的适当安全水平。经济学上,所有的公司都有可能倒闭,包括国有银行和国有保险公司,2020年,第3家保险公司因破产倒闭而退出国内市场。但是所有的保险保单都不可能失效。保险公司倒闭,保单将会被分离出去,由其他保险公司接手,这在保险学上叫“保单无风险”,全世界都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