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仅5万吨!中国“铟储量”世界第一,为何大部分热销日本?

 云语禅心 2023-03-25 发布于河南

众所周知,中东有“工业血液”石油,中国就有“工业味精”稀土,稀土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扮演的角色仅次于石油。

其中有那么一种元素,比稀土更加珍贵,更加稀有,却在我国的储量却在全球排位第一。且全球仅有5万吨!那为何大部分热销日本呢?

文章图片1

一、铟堪比黄金

矿产资源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有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命运和国际上的地位,它甚至可以作为制裁他国发展的一种特殊手段。

那你们知道这种稀缺资源是什么吗?答案就是铟,而作为储量稀少的稀土资源,曾经价格暴涨,直接赶超黄金。

目前全球范围内,铟储量也仅5万吨!而中国是全球最大原生铟生产国,一直出口,使用率却很低。

文章图片2

“铟”音同“因”,一种稀有的金属元素,化学元素符号是In,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号是49,高沸点、低熔点这是它具有的特点。

而且铟,被中国、欧盟、美国和日本先后列为关键矿产。

二、需求旺盛,前景广阔

我国铟储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约占全球总量72%,同时也是全球的原生铟最大生产国和金属铟最大出口国。

世界上最大的铟消费国家,肯定当属日本,他们每年对铟需求量都占世界铟年产量的百分之七十。

最早发现铟在1863年,当时对铟的开发利用还没有那么完善,是在实验室里用的比较多,在1933年,才仅在假牙合金被当做添加剂用。

后面第二次世界大战,用于高性能的飞机引擎零件上,进行涂增加飞机的硬度以及防止零件抱死和磨损。

1952年半导体的出现,表示铟在半导体行业中逐渐受到重视,但是当时因为全球电子产业包括我国是刚刚发展和起步的,所以所需也不多。

文章图片3

我国在工业方面可谓一直处于努力发展时期,缩短国内外差距,尤其是对于金属铟的有效开发与利用,一直算是被“卡脖子”。

主要金属铟在半导体、电子元器件、低熔点合金的应用的比较广泛。

在科技强国的时代里,我们必须打铁自身硬,加快科技技术,本身已经占据产量优势,也要学会自己利用稀土铟。

我们所知的核反应堆中感应棒的主要原材料就是铟,所以在后面需求量都是50吨以上,需求的应用进入了第一历史高峰期

文章图片4

1992年,用于薄板显示产业的ITO镀膜玻璃成为全球铟的最大用量,ITO镀膜玻璃也开始研发并应用于飞机、航天等高端产业,而且该趋势一直持续至今。

三、ITO铟靶材主要技术

因为我国每年都会出口大量的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而用到的ITO靶材就只能靠进口。

而日本掌握了ITO铟靶材中透明电极涂层的主要技术,也掌握了全球95%市场份额,所以我国的铟大部分都远销给了日本。

ITO靶材主要分为高端和中低端,汽车的显示屏和仪器仪表的显示是ITO靶材中低端的使用。

文章图片5

其次显示器薄膜靶材和集成电路薄膜靶材以及磁记录和光记录膜是用于高端靶材,而日本、韩国、德国和美国的公司几乎垄断了国际高端的ITO靶材。

众所周知,日本JX日矿日石金属、三井矿业这两个大公司,他们几乎占据了全球的ITO靶材的市场份额,每年的ITO靶材的供应量都至少在600吨以上。

我们看到这里因为要反思,原材料都在我们手里,为何我们还要进口,所以在未来,我们要加强对铟矿资源的利用。

作为一个电子产品消费大国,我们不能因为掌握了原材料就止步于前,就像前面讲到,如果对金属铟的科技技术掌握不到位的话,很容易被其他国家“卡脖子。”

文章图片6

根据调查研究,金属铟、铟靶材料分别的价格一个是维持在3000元/千克左右,一个却达到30000元/千克,这十倍的价格之差必须让我国对ITO靶材的技术进行加快研究。

如今面临这样的窘境,我们需要做出行动。从长远来看,以ITO靶材、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以及LED行业这些以金属铟为主要材行业,目前是主流发展行业,所以我们必须要突破技术上困难

从目前来看,如果电子产品的研发以及制作领域一直没有日本、韩国那样突出的技术优势,未来的道路将是难行。

结语:

如今,在这个科技强国的时代,金属铟应用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相比其他国家的稀缺,我国在资源上已占据领先优势。

我国需要做的就是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升铟的使用率,在铟核心技术上实现新的突破,不过我国一般在过去面对很多国外“卡脖子”的技术都在长时间的尝试下,实现了突破。

对于中国“铟”部分热销日本这个现象您有什么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