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钗有资格入宫待选,为什么书香世家出身的黛玉却没资格?

 栖鸿看红楼 2023-03-25 发布于山西

不是黛玉没资格。入宫也跟职场应聘一样,是你情我愿、双向选择的事情。

清朝有严格的制度:八旗家庭的女孩子,未经进宫选秀之前,是不能私自婚配的。但《红楼梦》写的并不是清朝啊,所以这条制度,在《红楼梦》里并不通行。

宝钗的选秀,不同于历史,是一项特殊政策:

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世宦名家之女,皆亲送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之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拍马屁的话我们不去管它。只说“选秀”这件事,并不是一般的选妃选嫔——选嫔妃是正常的,但什么时候会把诗书文化作为选妃标准?前面贯以“崇诗尚礼,征采才能”,说明为公主郡主选伴读,才是这次“选秀”的真正目标。

公主郡主的伴读,“才人赞善”,只是一个工作职位,不存在强迫性。所以宝钗愿意参加,就可以“送名达部”去应选;黛玉不愿意参加,就可以不参加。

废话,黛玉这么多病,“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她怎么入宫去给公主郡主做伴读?报了名也选不上,贾母也不会让她报名。

而宝钗呢,情况就不一样了。身体比黛玉强壮,有条件去求职。更重要的是,薛家已经败落,父亲早死,哥哥不争气,没有出色的男丁支撑门户。作为薛家唯一的希望,宝钗必须担当起家族责任。

可是,在那个时代,女子职业又不普遍。宝钗总不能去做三姑六婆、像《水浒传》里的王婆那样开个小茶馆吧?去应聘公主郡主的伴读、“才人赞善”,不失为一个体面的职业。

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份职业,可以拓展宝钗的交际圈,为以后的婚姻铺路——那个时代的女人,“找事,都是假的,还是找个人是真的”(语出张爱玲《倾城之恋》。这都到民国了,大部分女人的出路还都是“找个人”,不用说更早的《红楼梦》时代了)。

所以宝钗非常热心。人家的要求是“送名达部”、远程报名,薛蟠为了“游览上京风光”而撺掇宝钗参加面试,宝钗也没仔细参详,糊里糊涂就去了,足见她对这份职业的渴望。

所以,在贾府住下来之后,宝钗对待选入宫,也没了热情:贾府的贵族交际圈子,是薛家所不能比的。在贾府就有机会与南安太妃、北静王妃之类的贵妇见面了,何必非进宫不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