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画界“八千岁”,末代皇帝溥仪堂弟溥佐,晚年娶了梅花大鼓演员

 积沙成塔0u3svg 2023-03-25 发布于天津

溥佐画作

爱新觉罗·溥佐(1918—2001)是末代皇帝溥仪的堂弟,50年代以后一直生活在天津,是著名书画家,早年他与溥伒、溥僩、溥佺、溥儒、溥靖秋、溥修、溥杰合称“八溥”,后来在天津与孙其峰、孙克纲、王学仲、王颂余、萧朗、赵松涛、穆仲芹并称“天津书画八大家”。因此溥佐被人赞为“八千岁”。

溥佐出生时已是民国,但是他小时候仍有机会接触清宫收藏的历代名家珍品,艺术生涯由此开始。唐代王维的山水,韩干的马,宋代刘松年、李唐、马远、夏珪等人的真迹,都让溥佐赞叹,其后又用力于揣摩黄子久、王蒙、吴镇、倪云林、林良、吕纪等古代大画家的作品。临摹的同时,他也开始画实物,到马圈去看马,不论时间地点,见到马就观察、琢磨,慢慢摸索出表达实物精髓的方法,渐渐成为画马的名手。

早年溥仪打算送溥佐和毓岱去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一切联系妥当,收拾行李时这俩人高兴得打闹起来,一不小心毓岱的眼镜碎了,脸上划出了血。有人向溥仪告状,溥仪一怒之下把他们狠狠训了一顿,把溥佐交给其大哥溥雪斋(溥伒),毓岱交给溥修严加管束。从此溥佐放弃学业,连大学也没上。

溥佐画作

1937年溥佐加入溥雪斋创办的松风画会,1944年与堂兄溥心畲合作在天津举办扇面展,当时溥雪斋的扇面卖到400大洋,溥佐的扇面能卖200大洋。40年代末,溥佐定居天津,在河北艺术师范学院、天津美术学院任教。

1956年,溥佐和几位同道者合作精心画了一幅以《百花齐放》为题的国画,送进北京,献给毛主席。出乎他的意料,那年春节期间,毛主席派专人带着礼物来看望他,鼓励他继续努力作画。

60年代溥佐蹲牛棚,每月只给20块钱生活费。家里孩子没饭吃,妻子到牛棚找他,溥佐说:“你们吃小白菜吧!”因为当时只要给2分钱,可以买一大堆小白菜。妻子哭笑不得:“一家人,能光靠吃小白菜活着吗?!”溥佐避而不答,却要求妻子:“下次再来,如念夫妻之义,就包点饺子来!”妻子下次来的时候,果然带来了饺子,只是除了小白菜馅里再没有别的。

溥佐画作

有一回牛棚里改善生活吃牛肉炖胡萝卜,实际就是一大锅胡萝卜里有几块嚼不烂的老牛肉。就是这样人们也吃得津津有味,溥佐赋诗:“牛吃牛肉,牛心何忍!”并要别人应和他两句。

60年代末溥佐一家又去了郊区。农民弟兄通情达理,看溥佐年老体弱干不成重活,就让他掏茅房。即使是掏茅房溥佐也有点力不从心,只好拉着儿子做帮手。老乡们给编了两句顺口溜:“溥佐掏茅房,儿子来帮忙。”后来又叫他去搞副业,给外贸部门画画,画些每张代价为6分钱的书签和绢画。溥佐忙中偷闲精心构思了一幅画:中间是苍松,背景是浮云遮日,并题了两句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溥佐说,他的画“没什么创新,没什么特点”,甚至还给自己扣上了“艺术上的保守派”的帽子。其实这是他的谦虚。溥佐师承古人,尊重传统,但并不死守古法,不反对吸收西洋的好东西。师承古人也好,学习外国也好,他都不照搬,总是努力化为自己的东西。他说:“人吃了牛肉,必须进行消化、吸收,从而长肉;总不能把牛肉贴在身上,硬说是人肉!”这就是溥佐师承古人、学习西洋艺术的态度。

溥佐画作

溥佐

80年代,溥佐的作品畅销海外,为国家换了许多外汇,还被用作礼品赠给外国来宾。唐山市陶瓷公司第二瓷场应外商要求烧制了一批彩绘瓷盘,运到挪威参加国际陶瓷展,彩绘图案有墨竹、花鸟,设计者就是溥佐。

80年代电视剧《末代皇帝》拍摄期间,编剧王树元、导演梅阡专程从北京来到天津美术学院,访问溥佐,向他了解溥仪的思想状况、生活情景、膳食习惯、与周围一些人的关系、天津的一些地理环境和各种礼仪细节。溥佐自小与溥仪认识,溥仪被特赦释放后,溥佐在北京多次见到过他。

溥佐的学生不少,其中最有名的是冯骥才。60年代,冯骥才随溥佐学画,有一天溥佐对几位学生说:“跟我去泰山写生吧?”冯骥才立刻呼应前往,那次写生冯骥才遇见挑山工,挑着上百斤的货物,从山底登着高高的台阶,一直挑到山顶,于是写成了散文《挑山工》,成为经典名篇。

溥佐还喜好曲艺,常邀曲艺名人聚会,席间挂出自己的画作分别编号,嘉宾即席表演后可以共同猜谜、游戏、掷骰子,分出名次,就可以取下画作带回家。晚年溥佐娶了梅花大鼓演员、艺名花小宝的史文秀。溥佐曾作过一首四言诗:“一不积钱,二不积怨;努力学习,多做贡献!”这是他的座右铭。(文:何玉新)

溥佐画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