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53”和“315”养殖模式的技术特点 “553”生态养鸡模式是湖北省畜牧业主推技术之一,是湖北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省农科院和华中农业大学等多家单位集成的生态鸡养殖模式。“553”模式即一群鸡养殖规模不大于500只,一亩地饲养数量不超过50只,鸡群更新日龄300天。 “315”林下生态养鸡模式即:1栋鸡舍1亩地养殖50只鸡, 鸡群更新日龄300天。“315”模式是立足于我市高山、丘陵和平原相交的自然地理条件,结合我市养殖特点,在充分继承了“553”模式生态环保、品质优、效益高的优势,开发出的适宜咸宁的生态养鸡模式。 “553”生态养鸡模式优势:适用于地势平坦的区域,养殖规模通常在3000-5000只。 “315”林下生态养鸡模式优势:适用于小规模精细养殖,更好的控制养殖密度,对不同地形地貌有较强的适应性,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应用于果园、竹园、茶园形成立体种养模式,养殖规模通常在1000只左右。 二、生态鸡养殖技术要点 1.养殖品种定向。选择国内外优秀的土鸡品种或土鸡配套系,如江汉鸡、景阳鸡、洪山鸡等。同时,要做好鸡苗质量把控,选择质量好的鸡苗。 2.设施设备配套。 “553”养殖生态鸡1栋鸡舍要求舍长 8~10m,舍宽 5~6m,檐高 2.5~2.8m;鸡舍带遮雨棚,出入口对侧 40cm高处按5只母鸡1个产蛋窝设多层产蛋设施;鸡舍内配备4层“A”型阶梯栖架1个。 “315”养殖生态鸡可采购标准化可移动鸡舍,配备3层“A”型栖架1个,产蛋窝1个,每只鸡舍饲喂50只土鸡。 3.小群分散放养。生产过程要严格控制50只/亩 的养殖密度。 4.两段式生产,精细化管理。提倡前期集中育雏育成,后期轮牧放养的两段式生产方式;放养过程中,严格遵守生态鸡饲养管理规程,定时饲喂放牧;产蛋期间鸡舍温度 5~ 30℃之间,相对湿度 55~65%,每日光照 16h。 5.合理补料,无抗生产。 为满足生态鸡营养需要,可对生态放养鸡进行适当补料。推荐采用原粮配合,按照玉米70%+豆粕20%+青绿饲料 10%的比例进行补充,早上少补、晚上多补;也可根据当地条件选择南瓜、蔬菜、树叶等补充青料;产蛋期间可使用艾叶粉等中草药和益生素等微生态制剂替代抗生素进行鸡群保健,增强鸡群体质,保证产品安全 6.强化疫病防控。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度,做好养殖区大门口、生产区出入口强制性消毒,病死鸡无害化处理;每天清扫鸡舍,每周舍内消毒,每季度鸡群驱虫;采用绿色保健产品维护鸡群健康;及时作好鸡群免疫等工作。 三、生态鸡养殖注意事项 1.严格控制单群养殖数量。严格按照每亩50只,防止由于养殖规模过大造成养殖区域寸草不生,养殖环境恶化等问题。 2.确保鸡舍间距符合要求。如采用“553”模式鸡舍之间的间距要求100m 以上,以保证生态鸡有足够的天然虫草资源,实现种养循环、和谐发展。 3.保证生态鸡安全。放养场地要有一定灌木的林地,防止生态鸡受到空中天敌如老鹰的侵袭;也可通过每群鸡搭养 1~2只鹅或养狗来预防黄鼠狼等兽害攻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