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字引申义158:风调雨顺

 爱雅阁 2023-03-26 发布于上海

调     tiáo



调,“讠”旁,“周”声。
调,小篆图片。左边图片言,事实上,这是“音”字。在甲骨文里,“言”图片与“音”图片非常接近,下方图片是嘴巴,上方吐出图片舌头。那是因为,嘴巴,是人类最主要的“发声器官”。而一些有意义的声音,就是“语言”。由于甲骨文的“言”与“音”相近,因此混淆了。图片,表示读音。“调”,表示“多种乐器同时演奏,音乐相互配合,成为歌曲”。
《周礼·春宫》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
隶书图片
楷书一图片
楷书二图片


调,本义是“不同乐器配合弹奏,形成音乐”,即“配合、调和”。
《礼记‧内则》:“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

“配合”引申为“乐器配合恰当”,乐曲美妙动听,因此引申为“和谐、协调”。
《诗‧小雅‧车攻》:“决拾既次,弓矢既调。”
郑玄笺:“调谓弓强弱与矢轻重相得。”

“演奏乐器,配合恰当”,引申为“多种乐器相互结合得很好”,因此引申为“符合、适合”。
《淮南子‧说林训》:“梨橘枣栗不同味,而皆调于口。”
高诱注:“调,适。”

“和谐”引申为“开解双方,使双方达到和谐、不争斗的状态”,即“调停,使双方和解”。
调停。
宋苏辙《颍滨遗老传下》:“吕微仲与中书侍郎刘莘老二人尤畏之,皆持两端为自全计。遂建言欲引用其党,以平旧怨,谓之调停。”

“配合弹奏”引申为“调节、测试乐器,使达到理想的状态”,即“调试”。
北周庾信《春赋》:“玉管初调,鸣絃暂抚,《阳春》、《渌水》之曲,对凤迴鸾之舞。”

“调节乐器以达到理想状态”引申为“调整事物、人员以达到理想状况”,即“调整、调剂”。
《汉书‧食货志下》:“以临万货,以调盈虚。”

“调节乐器以达到理想状态”引申为“调节、治理身体,以达到健康的状态”,即“调理、调养”。
汉陆贾《新语‧道基》:“调气养性,仁者寿长。”

“调节乐器以达到理想状态”引申为“整治、治理事情,以达到理想状态”,即“整治、整理”。
唐温庭筠《会昌丙寅丰岁歌》:“风如吹烟,日如渥赭。九重天子调天下,春绿将年到西野。”

“调节乐器以达到理想状态”引申为“驯服野生动物,使其服从指挥”,即“驯养、驯服、训练”。
汉桓宽《盐铁论‧论儒》:“无鞭策,虽造父不能调驷马。”

“驯服”引申为“野生动物经过训练,听从指挥”,即“驯顺、顺从”。
唐王勃《夏日登韩城门楼寓望序》:“下官狂走不调,东西南北之人也,流离岁月,羁旅山川。”

“调节乐器”,即“用手扭、拉、拨乐器上的某些零件,使演奏出来声音更理想”,因此引申为“用手操弄”,再引申为“用手把玩、玩弄”,再引申为“戏弄他人”。
唐李白《越女词》之二:“卖眼掷春心,折花调行客。”

“用手把玩”引申为“用手撩拨”,“
撩拨”再引申为“挑逗、逗引”。
唐薛用弱《集异记补编‧金友章》:“一日,女子复汲,友章蹑屣企户而调之曰:'谁家丽人,频此汲耶?’”

“挑逗”,即“引起某人做某事的欲望”,引申为“诱惑、蛊惑某人做某事”,即“怂恿、教唆、调唆”。
《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调唆织女害相思,引得嫦娥离月殿。”



diào



“不同乐器配合弹奏,形成音乐”引申为“乐曲的音律”,即“调子”。
《庄子‧徐无鬼》:“夫或改调一弦,于五音无当也,鼓之,二十五弦皆动。”


“调子”引申为“人说话的口音”,即“腔调”。
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大家说话,即非'国语’,又不是京话,各各带着乡音,乡调,却又不是方言。”

由于古诗用字对“
平仄、押韵”有明确的要求,诗词要高低起伏、抑扬顿挫,如同歌曲,因此引申为“诗的韵律”。
《新唐书‧郑綮传》:“綮本善诗,其语多俳谐,故使落调,世共号'郑五歇后体’。”

“乐曲”是一种艺术。艺术,即“描绘社会、生活的作品”,例如:音乐、文学、绘画、舞蹈。引申为“某人擅长创作这些作品”,因此引申为“才华、才情”。
《三国志‧蜀志‧孟光传》:“吾今所问,欲知其权略智调何如也。”

“调节”引申为“移动某些人、事、物的位置,以达到调节的效果”,因此引申为“调动”。
《南史‧蔡徵传》:“隋文帝闻其敏赡,召见顾问,言辄会旨。然累年不调,久之,除太常丞。”

“调节”的其中一种方式是“收集、征收”。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先生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调节”的其中一种方式是“配给、配发”,即“征发、调遣”。
《西游记》第六回:“今特调贤甥同义兄弟即赴花果山助力剿除。”

“调节”的其中一种方式是“替换”,即“调换”。
《海上花列传》第二三回:“烟灯罩洋货店里勿肯调。”

“调节乐器上的零件”的其中一种方式是“转动”它,因此引申为“转动”。
《后汉书‧张衡传》:“参轮可使自转,木雕犹能独飞,已垂翅而还故栖,盍亦调其机而銛诸。”

调,王力拟上古音图片。掉,王力拟上古音图片。两音相近,因此“调”有“掉”字义,表示“摆弄”。
《水浒传》第二一回:“正是鲁班手里调大斧。”

“掉”又引申为“掉落”。
 元柯丹丘《荆钗记‧会讲》:“大鹏在远方之外飞来,不想飞得羽垂翅折,在半空中停翅而想,说道:'我有些乞力了,莫不要调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